“蘇相國,”魏惠王轉對蘇秦,“今日你請客,當是東道主。除去這些,是否還有他事?”
“沒有了!”蘇秦斂住笑,拱手應道。
“要是沒有別的事,魏罃提個建議。諸位都是雅人,此處偏幽雅致,亦無外人在場,更無禦史在側,我等何不各操管弦,暢開情懷,來個自娛自樂如何?”
眾人皆是振奮,齊道:“謹聽縱約長吩咐!”
魏惠王摩拳擦掌,不無誇張地朝手心“呸呸”連吐兩口,轉對仆從:“拿琴來!”
諸君也都興起,紛紛討要自己擅長的樂器。不一會兒,河水北岸,鶴鳴山下,琴瑟應和,鍾磬互鳴,管弦協奏,與附近林中的百鳥鳴囀、河水激蕩交響一處,天地為之動容。
蘇秦靜靜坐著,傾心聽著,兩行熱淚緩緩流出。
此時此刻,除去秦公,天底下這幾個最具威力的大人物終於放下爭執,坐在一起,共奏樂章了。不究結果如何,至少在眼前,不失為一個良好開端。
翌日,東方微白,孟津方圓三十裏內人歡馬叫,一片喧鬧。及至卯時,盛況空前的會同儀式終於在精修數月的會同台上拉開序幕。
整個盟誓儀式的主持人,也即司盟,無可爭議地由六國共使蘇秦擔當。遵循古製,儀式為九,分別是:一、掘地為坎;二、執牛耳;三、載正書;四、讀書;五、歃血;六、昭示天地六方神明;七、載副書;八、殺牲;九、和牲埋正書。
會同台頂高八丈八尺,呈六邊形,每邊各六丈,方圓剛好三十六丈。台中心是一土坎。坎呈方形,四邊各八尺八寸,深八尺八寸,旬日前早已掘好。坎正北土壁上另辟一龕,內中置放各色寶玉,其中有璧、璜、瑗、環、塊、佩各六,分別刻著六國姓氏。被執於坎中的是頭棕紅色牛犢,膘肥體壯,於去年秋分日出生,此時剛好一歲,屆滿周天之數。由於四肢受執,動彈不得,牛犢子瞪圓兩眼,不無驚懼地緊盯坎上越來越多的華服錦冠,“哞”的一聲發出悲鳴。
旌旗獵獵,長號聲聲。
蘇秦宣布盟誓儀式開始,擔任執牛耳的縱約長魏惠王健步走下坎內台階,握牢牛犢左耳,緊隨其後的司祭手持利刃,於眨眼間割下牛耳。早有人執玉敦於側,接於正在滴血的牛耳下麵。由於司祭下手極快,那牛犢子初時並未覺得疼痛,隻是在斷耳的鮮血將要滴完時,才又猛地甩頭,悲壯地發出一聲長“哞”。
待血滴完,司祭從魏惠王手中接過牛耳,扔於坎中,而後拿出一根桃木,一端纏繞麻絲,在玉敦上連拂幾拂,掃卻血中邪氣,而後接過玉敦,跟在惠王身後,跨上坎沿。
上坎之後,司祭將玉敦呈予司盟蘇秦。蘇秦朝一硯中倒出少許牛血,早已恭候於側的樓緩即以朱筆蘸血,在一塊選好的白帛上書寫屈平擬就的盟書。
約一刻鍾後,樓緩書畢,將盟書呈予蘇秦。
蘇秦一手執盟書,一手執玉敦,健步登上旁邊一個鋪有錦毯的土台,代會盟者向天地鬼神宣讀屈原草就的盟辭,辭曰:
〖天運不通,道失德傾;
周室式微,禮壞樂崩;
君臣不協,奸盜叢生。
更有暴秦,酷法苛政;
禍加天下,殃及蒼生;
肌膚潤鏑,骸不入塚;
鬼神震怒,民怨沸騰。
周人蘇秦,倡導合縱;
列國六君,紛起響應;
於此秋分,孟津會盟。
共起誓願,昭示神明;
凡我同盟,互不加戎;
同仇敵愾,患難與共;
交相往來,力行五通;
六邦無阻,道路不壅;
共製暴秦,同懲元兇!
皇天後土,六姓祖宗;
有目共睹,以鑒此盟;
有渝所誓,明神殛之;
亡其族類,俾墜其命!〗
蘇秦宣讀完畢,步下土台,趨至魏惠王麵前,緩緩跪下,將玉敦捧至齊眉,朗聲奏道:“請縱約長歃血!”
魏惠王接過玉敦,舉至唇邊,輕啜一口,伸手朝嘴上一抹,弄得下巴上滿是鮮血。繼而是楚威王、齊威王、韓昭侯、趙肅侯和燕文公。各自輕啜一口,將下巴塗紅。看到年歲最長、德望最高的燕文公站在最後,蘇秦由不得心生感歎。這些日來,盡管他一直倡導縱親國中不分尊卑,不分大小,諸侯自己卻是心中有數的。
歃血過後,是昭示天地鬼神。蘇秦揮手,六國君主依序退到一邊,六國大巫祝粉墨登場,在一陣巫樂中各施招數,載歌載舞,以溝通天地神靈。大巫祝舞畢,各自退去,六國司盟上台,各持朱筆在龜片上抄錄盟誓的副本。抄畢,樓緩驗明無誤,司盟退去,六君及蘇秦再至坎邊,目睹司祭殺牲。
司祭手持利刃,沿台階下坎,一刀割斷左耳仍在滴血、全身戰栗不止的牛犢子氣管,看得六位君主心驚膽戰。隨著氣血缺失,牛犢子先是前腿緩緩跪下,繼而全身癱軟。
司祭上坎,蘇秦將手中盟書的正本,連同玉敦拋進坎中,恰巧落在牛頭處。魏惠王舉鏟,朝坎中拋下第一鏟土。接著是眾君主,各自鏟土拋入坎中。見他們逐個鏟畢,蘇秦揮手,二十壯士不消一刻就將土坎填平,堆出一個方錐。
盟誓畢,即行拜相儀式。
六君依序南麵而坐,麵前各擺一枚金印。金印是二十多個金匠連夜趕出來的,皆有拳頭大小,各包華貴的黃色錦緞。
在六國軍民注目下,蘇秦碎步趨至六君前麵,緩緩跪地,逐一行過三拜九叩大禮,從列君手中逐一接過相印。
當蘇秦手捧六枚金印轉身麵向台下時,鑼鼓聲驟然響起,台上台下,旌旗招展,萬頭攢動,唿聲雷鳴。
兩行淚水無聲地滾下蘇秦的眼眶,落在腳下的紅地毯上。
第十章合縱危局,四國私討伐秦
拜完相後,就是例行的舞樂表演,節目是蘇秦選定的,共分六場,由六個盟誓國分攤,魏國排先,楚、齊、趙、韓、燕繼之。
同前番孟津之會不同,此番演出,是清一色的國風民俗,沒有兵革戈矛,沒有槍刀劍戟,有的隻是鍾磬缶鼓,管弦琴瑟,表現的無一不是天地和順,五穀豐登,父慈母愛,子孝女淑,台上台下,其樂融融,氣氛祥和。
“沒有了!”蘇秦斂住笑,拱手應道。
“要是沒有別的事,魏罃提個建議。諸位都是雅人,此處偏幽雅致,亦無外人在場,更無禦史在側,我等何不各操管弦,暢開情懷,來個自娛自樂如何?”
眾人皆是振奮,齊道:“謹聽縱約長吩咐!”
魏惠王摩拳擦掌,不無誇張地朝手心“呸呸”連吐兩口,轉對仆從:“拿琴來!”
諸君也都興起,紛紛討要自己擅長的樂器。不一會兒,河水北岸,鶴鳴山下,琴瑟應和,鍾磬互鳴,管弦協奏,與附近林中的百鳥鳴囀、河水激蕩交響一處,天地為之動容。
蘇秦靜靜坐著,傾心聽著,兩行熱淚緩緩流出。
此時此刻,除去秦公,天底下這幾個最具威力的大人物終於放下爭執,坐在一起,共奏樂章了。不究結果如何,至少在眼前,不失為一個良好開端。
翌日,東方微白,孟津方圓三十裏內人歡馬叫,一片喧鬧。及至卯時,盛況空前的會同儀式終於在精修數月的會同台上拉開序幕。
整個盟誓儀式的主持人,也即司盟,無可爭議地由六國共使蘇秦擔當。遵循古製,儀式為九,分別是:一、掘地為坎;二、執牛耳;三、載正書;四、讀書;五、歃血;六、昭示天地六方神明;七、載副書;八、殺牲;九、和牲埋正書。
會同台頂高八丈八尺,呈六邊形,每邊各六丈,方圓剛好三十六丈。台中心是一土坎。坎呈方形,四邊各八尺八寸,深八尺八寸,旬日前早已掘好。坎正北土壁上另辟一龕,內中置放各色寶玉,其中有璧、璜、瑗、環、塊、佩各六,分別刻著六國姓氏。被執於坎中的是頭棕紅色牛犢,膘肥體壯,於去年秋分日出生,此時剛好一歲,屆滿周天之數。由於四肢受執,動彈不得,牛犢子瞪圓兩眼,不無驚懼地緊盯坎上越來越多的華服錦冠,“哞”的一聲發出悲鳴。
旌旗獵獵,長號聲聲。
蘇秦宣布盟誓儀式開始,擔任執牛耳的縱約長魏惠王健步走下坎內台階,握牢牛犢左耳,緊隨其後的司祭手持利刃,於眨眼間割下牛耳。早有人執玉敦於側,接於正在滴血的牛耳下麵。由於司祭下手極快,那牛犢子初時並未覺得疼痛,隻是在斷耳的鮮血將要滴完時,才又猛地甩頭,悲壯地發出一聲長“哞”。
待血滴完,司祭從魏惠王手中接過牛耳,扔於坎中,而後拿出一根桃木,一端纏繞麻絲,在玉敦上連拂幾拂,掃卻血中邪氣,而後接過玉敦,跟在惠王身後,跨上坎沿。
上坎之後,司祭將玉敦呈予司盟蘇秦。蘇秦朝一硯中倒出少許牛血,早已恭候於側的樓緩即以朱筆蘸血,在一塊選好的白帛上書寫屈平擬就的盟書。
約一刻鍾後,樓緩書畢,將盟書呈予蘇秦。
蘇秦一手執盟書,一手執玉敦,健步登上旁邊一個鋪有錦毯的土台,代會盟者向天地鬼神宣讀屈原草就的盟辭,辭曰:
〖天運不通,道失德傾;
周室式微,禮壞樂崩;
君臣不協,奸盜叢生。
更有暴秦,酷法苛政;
禍加天下,殃及蒼生;
肌膚潤鏑,骸不入塚;
鬼神震怒,民怨沸騰。
周人蘇秦,倡導合縱;
列國六君,紛起響應;
於此秋分,孟津會盟。
共起誓願,昭示神明;
凡我同盟,互不加戎;
同仇敵愾,患難與共;
交相往來,力行五通;
六邦無阻,道路不壅;
共製暴秦,同懲元兇!
皇天後土,六姓祖宗;
有目共睹,以鑒此盟;
有渝所誓,明神殛之;
亡其族類,俾墜其命!〗
蘇秦宣讀完畢,步下土台,趨至魏惠王麵前,緩緩跪下,將玉敦捧至齊眉,朗聲奏道:“請縱約長歃血!”
魏惠王接過玉敦,舉至唇邊,輕啜一口,伸手朝嘴上一抹,弄得下巴上滿是鮮血。繼而是楚威王、齊威王、韓昭侯、趙肅侯和燕文公。各自輕啜一口,將下巴塗紅。看到年歲最長、德望最高的燕文公站在最後,蘇秦由不得心生感歎。這些日來,盡管他一直倡導縱親國中不分尊卑,不分大小,諸侯自己卻是心中有數的。
歃血過後,是昭示天地鬼神。蘇秦揮手,六國君主依序退到一邊,六國大巫祝粉墨登場,在一陣巫樂中各施招數,載歌載舞,以溝通天地神靈。大巫祝舞畢,各自退去,六國司盟上台,各持朱筆在龜片上抄錄盟誓的副本。抄畢,樓緩驗明無誤,司盟退去,六君及蘇秦再至坎邊,目睹司祭殺牲。
司祭手持利刃,沿台階下坎,一刀割斷左耳仍在滴血、全身戰栗不止的牛犢子氣管,看得六位君主心驚膽戰。隨著氣血缺失,牛犢子先是前腿緩緩跪下,繼而全身癱軟。
司祭上坎,蘇秦將手中盟書的正本,連同玉敦拋進坎中,恰巧落在牛頭處。魏惠王舉鏟,朝坎中拋下第一鏟土。接著是眾君主,各自鏟土拋入坎中。見他們逐個鏟畢,蘇秦揮手,二十壯士不消一刻就將土坎填平,堆出一個方錐。
盟誓畢,即行拜相儀式。
六君依序南麵而坐,麵前各擺一枚金印。金印是二十多個金匠連夜趕出來的,皆有拳頭大小,各包華貴的黃色錦緞。
在六國軍民注目下,蘇秦碎步趨至六君前麵,緩緩跪地,逐一行過三拜九叩大禮,從列君手中逐一接過相印。
當蘇秦手捧六枚金印轉身麵向台下時,鑼鼓聲驟然響起,台上台下,旌旗招展,萬頭攢動,唿聲雷鳴。
兩行淚水無聲地滾下蘇秦的眼眶,落在腳下的紅地毯上。
第十章合縱危局,四國私討伐秦
拜完相後,就是例行的舞樂表演,節目是蘇秦選定的,共分六場,由六個盟誓國分攤,魏國排先,楚、齊、趙、韓、燕繼之。
同前番孟津之會不同,此番演出,是清一色的國風民俗,沒有兵革戈矛,沒有槍刀劍戟,有的隻是鍾磬缶鼓,管弦琴瑟,表現的無一不是天地和順,五穀豐登,父慈母愛,子孝女淑,台上台下,其樂融融,氣氛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