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一點兒。”
“請上將軍明示。”
“方才與父王在石潭釣魚,若不是本公子在場,相國之位隻怕已是公孫衍的了。”
陳軫驚得呆了。
公孫衍的老宅裏,公孫衍正在伏案疾書,案上案下擺放著一堆堆的竹簡。
朱威進來,神色沮喪地坐在他對麵。悶坐一會兒,朱威隨手拿過一卷:“公孫兄,這些全是你寫的?”
“是呀,”公孫衍指著一堆堆竹簡,“《興魏十策》,就差這一策了。”
“興魏十策!”朱威急急翻閱。
“你都看到了,”論及天下,公孫衍頗是興奮,“方今天下形勢萬變,列國奇招頻出,朝令夕改,唯有魏國因循守舊,依然在沿用數十年前文侯所訂規製,早已不合時宜,流弊甚多。近段時間在下心血忽至,日日參研列國成法,針對魏國時弊,擬就這冊《興魏十策》,懇請朱兄斧正!”
“斧什麽正?”朱威急站起來,“快,快把竹簡捆起來,全都給我。”
“給你?”公孫衍一怔,“你要它們做什麽?”
“拿它們去見陛下。在下要讓陛下看看,他陳軫在忙活什麽?公孫兄你又在忙活什麽?”
“朱兄,”公孫衍略怔一下,“聽你口氣,又向陛下推薦在下了?”
朱威點頭。
公孫衍呆怔有頃,慢慢伸出手來,從朱威手中拿迴竹簡,長歎一聲:“唉,這些竹片,還是留在此地吧!”
“公孫兄,”朱威急道,“眼下正是關鍵時刻,萬不可泄氣!”
“朱兄呀,”公孫衍搖頭,“不是泄氣不泄氣的事。我早說過,我們這個陛下,如果走不到山窮水盡,他是醒不過來的。”
“陛下那裏走不通,在下可以去找殿下。”
“我說朱兄,”公孫衍冷蔑一笑,目光直射朱威,“在下勸你莫費力氣了。安邑城中誰人不知殿下?若是談論風花雪月、琴棋詩畫、天南地北,殿下可以口若懸河。若是談論國事,隻怕說不過三句。”
“公孫兄,”朱威辯道,“殿下再不濟,也是殿下。陛下年逾五旬,雖說依舊身強體壯,可畢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孝公突然駕崩,陛下或有感觸。今日釣魚,殿下未至,陛下極是不悅,使內宰四處尋他。可以看出,陛下是在有意栽培殿下,讓他走到正路上來。”
公孫衍顯然無法抵禦此話,略一沉思,抬頭問道:“講吧,朱兄意欲何為?”
“在下欲將《興魏十策》呈送殿下,看看殿下是何說辭。”
公孫衍略想一下,從正在寫的竹簡裏隨意抽出一片:“就給他這片吧。”
朱威一怔:“就這一片?”
公孫衍嘿然一笑:“要是他看得懂,有此一片也就夠了;要是他看不懂,縱使給他一捆,也是無用。”
太陽西下,夜幕降臨,街上行人越來越少了。
安邑東市裏,惠施收拾牛車,正要尋個地方安歇,一輛馬車駛來,在他麵前戛然而止。車上跳下一人,朝惠施深揖一禮:“先生可是從宋國來的惠子?”
“正是在下。您是——”
“在下是東宮內宰。”
惠施還過一禮:“惠施見過內宰。”
“在下奉殿下旨意,特來相邀先生!”
“既是殿下所請,在下恭敬不如從命。”
內宰吩咐隨員:“你們先將先生的牛車趕至館驛,尋處安頓了。”轉對惠施,“先生,請!”
東宮位於王宮一側,在安邑城中,論顯赫,僅次於王宮。車馬駛至,遠遠望到太子申早已候在殿外親迎。見麵禮畢,太子申攜了惠施之手,徑至廳中。
是夜,二人秉燭夜談,從“觀物十事”談起,就名實之論到萬物同異,越談越是投緣,竟是通宵未眠。
眼見天色大亮,太子申、惠施卻毫無倦意,移步於後花園。早有侍女端來涼水,二人擦把臉,吃過早點,在涼亭中坐下,正要接著敘話,內宰趕來,稟道:“啟稟殿下,司徒府朱大人求見!”
太子申皺下眉頭:“本宮正在會客,讓他改日再來。”
內宰應過,走出花園,徑至前廳,滿臉堆笑地對朱威揖道:“朱大人,殿下正在會客,您有什麽事兒,吩咐在下就是。”
朱威不肯相讓,拱手道:“此事非同小可,在下必須麵奏殿下,煩請宰輔再去通報。”
內宰再走進去,不一會兒,太子申沉著臉急急走來。
朱威伏地叩道:“微臣叩見殿下!”
“朱司徒請起!”太子申在位上坐下,“聽說司徒有事欲見本宮?”
朱威起身,在客位坐下:“殿下記得昨日之事否?”
“記得。”太子申心中一凜,“為這事兒,本宮一直在納悶兒。司徒可知父王所為何事?”
“陛下欲請殿下釣魚!”
“釣魚?”太子申大是詫異,“釣魚就是釣魚,父王何以雷霆震怒呢?”
“殿下可知陛下欲釣何魚?”
太子申搖頭。
“陛下欲釣水中之鯤。”
“朱司徒打什麽啞謎呀,”太子申皺眉了,“本宮是越聽越糊塗嚦。什麽水中之鯤?”
“請上將軍明示。”
“方才與父王在石潭釣魚,若不是本公子在場,相國之位隻怕已是公孫衍的了。”
陳軫驚得呆了。
公孫衍的老宅裏,公孫衍正在伏案疾書,案上案下擺放著一堆堆的竹簡。
朱威進來,神色沮喪地坐在他對麵。悶坐一會兒,朱威隨手拿過一卷:“公孫兄,這些全是你寫的?”
“是呀,”公孫衍指著一堆堆竹簡,“《興魏十策》,就差這一策了。”
“興魏十策!”朱威急急翻閱。
“你都看到了,”論及天下,公孫衍頗是興奮,“方今天下形勢萬變,列國奇招頻出,朝令夕改,唯有魏國因循守舊,依然在沿用數十年前文侯所訂規製,早已不合時宜,流弊甚多。近段時間在下心血忽至,日日參研列國成法,針對魏國時弊,擬就這冊《興魏十策》,懇請朱兄斧正!”
“斧什麽正?”朱威急站起來,“快,快把竹簡捆起來,全都給我。”
“給你?”公孫衍一怔,“你要它們做什麽?”
“拿它們去見陛下。在下要讓陛下看看,他陳軫在忙活什麽?公孫兄你又在忙活什麽?”
“朱兄,”公孫衍略怔一下,“聽你口氣,又向陛下推薦在下了?”
朱威點頭。
公孫衍呆怔有頃,慢慢伸出手來,從朱威手中拿迴竹簡,長歎一聲:“唉,這些竹片,還是留在此地吧!”
“公孫兄,”朱威急道,“眼下正是關鍵時刻,萬不可泄氣!”
“朱兄呀,”公孫衍搖頭,“不是泄氣不泄氣的事。我早說過,我們這個陛下,如果走不到山窮水盡,他是醒不過來的。”
“陛下那裏走不通,在下可以去找殿下。”
“我說朱兄,”公孫衍冷蔑一笑,目光直射朱威,“在下勸你莫費力氣了。安邑城中誰人不知殿下?若是談論風花雪月、琴棋詩畫、天南地北,殿下可以口若懸河。若是談論國事,隻怕說不過三句。”
“公孫兄,”朱威辯道,“殿下再不濟,也是殿下。陛下年逾五旬,雖說依舊身強體壯,可畢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孝公突然駕崩,陛下或有感觸。今日釣魚,殿下未至,陛下極是不悅,使內宰四處尋他。可以看出,陛下是在有意栽培殿下,讓他走到正路上來。”
公孫衍顯然無法抵禦此話,略一沉思,抬頭問道:“講吧,朱兄意欲何為?”
“在下欲將《興魏十策》呈送殿下,看看殿下是何說辭。”
公孫衍略想一下,從正在寫的竹簡裏隨意抽出一片:“就給他這片吧。”
朱威一怔:“就這一片?”
公孫衍嘿然一笑:“要是他看得懂,有此一片也就夠了;要是他看不懂,縱使給他一捆,也是無用。”
太陽西下,夜幕降臨,街上行人越來越少了。
安邑東市裏,惠施收拾牛車,正要尋個地方安歇,一輛馬車駛來,在他麵前戛然而止。車上跳下一人,朝惠施深揖一禮:“先生可是從宋國來的惠子?”
“正是在下。您是——”
“在下是東宮內宰。”
惠施還過一禮:“惠施見過內宰。”
“在下奉殿下旨意,特來相邀先生!”
“既是殿下所請,在下恭敬不如從命。”
內宰吩咐隨員:“你們先將先生的牛車趕至館驛,尋處安頓了。”轉對惠施,“先生,請!”
東宮位於王宮一側,在安邑城中,論顯赫,僅次於王宮。車馬駛至,遠遠望到太子申早已候在殿外親迎。見麵禮畢,太子申攜了惠施之手,徑至廳中。
是夜,二人秉燭夜談,從“觀物十事”談起,就名實之論到萬物同異,越談越是投緣,竟是通宵未眠。
眼見天色大亮,太子申、惠施卻毫無倦意,移步於後花園。早有侍女端來涼水,二人擦把臉,吃過早點,在涼亭中坐下,正要接著敘話,內宰趕來,稟道:“啟稟殿下,司徒府朱大人求見!”
太子申皺下眉頭:“本宮正在會客,讓他改日再來。”
內宰應過,走出花園,徑至前廳,滿臉堆笑地對朱威揖道:“朱大人,殿下正在會客,您有什麽事兒,吩咐在下就是。”
朱威不肯相讓,拱手道:“此事非同小可,在下必須麵奏殿下,煩請宰輔再去通報。”
內宰再走進去,不一會兒,太子申沉著臉急急走來。
朱威伏地叩道:“微臣叩見殿下!”
“朱司徒請起!”太子申在位上坐下,“聽說司徒有事欲見本宮?”
朱威起身,在客位坐下:“殿下記得昨日之事否?”
“記得。”太子申心中一凜,“為這事兒,本宮一直在納悶兒。司徒可知父王所為何事?”
“陛下欲請殿下釣魚!”
“釣魚?”太子申大是詫異,“釣魚就是釣魚,父王何以雷霆震怒呢?”
“殿下可知陛下欲釣何魚?”
太子申搖頭。
“陛下欲釣水中之鯤。”
“朱司徒打什麽啞謎呀,”太子申皺眉了,“本宮是越聽越糊塗嚦。什麽水中之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