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傷重不治,向導強尼戈亞重傷,兩名學生遇難,一名傭兵陣亡。”


    麗茜深深地吸了口氣,把悲傷隱藏起來,她平靜地轉身走向自己的帳篷,一言不發。因為此時此刻,她不知道說什麽好,他害怕自己一開口,流露出自己的懷疑,被對方發現。


    在這山高地險的安卡朱拉山,萬一她懷疑正確,對方有數千種方法讓她無聲無息,步上塞納的後塵。


    “請節哀順變”,羅亦安在她身後,禮節性地補充了一句。


    “這對她來說,可不是不好不壞的消息”,羅蘭望著麗茜的背影,憂傷地說。


    “也是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羅亦安也一臉平靜:“博士留下遺囑,把所有的財產都留給麗茜,要求她完成考古挖掘……她成了富人了,律師剛發來傳真,博士一共有三千多萬美元的財產。”


    “這對她毫無意義”,羅蘭反駁說:“博士從小把她養大,是她唯一的親人。失去親人之痛,不是錢能挽迴的。”


    第二天,隊伍在沉悶的氣氛中開始了攀登。奧莉婭留在了當地,作為前進基地留守人員,斯蒂爾自然也留在營地,作保護工作。


    隊伍爬了整整一上午,沒人說一句話——這符合登山要求,按慣例,登山的人在攀登過程中是不能大聲說話的,因為聲音的震動可能會引發雪崩。


    走了不久,兩名藍血人忍受不住沉悶的氣氛,他們彼此嘀咕著什麽,邊走邊說。不久,羅亦安加入了他們的談話,看情形,他在不斷地給藍血人講笑話,因為他們時不時發出一聲低笑。


    羅蘭幾次想提醒羅亦安住嘴,可看到安魯一點不在乎的表情,他決定保持沉默。最終,還是麗茜忍不住了,她好奇地問:“羅恩,他們在說什麽?”


    “他們說,這是條古老的獻祭之路,很安全,而我們的做法太保守了。”


    “獻祭之路”,麗茜聽到這話,吃力地打量了一下周圍,不再說話。


    按照現代的標準,安第斯山寒冷的山頂決不是孩子涉足的地方。不過古代印加人對此的看法卻大相徑庭。他們認為雪山是極其神聖的,為此,他們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用部族裏最聰明的孩子來獻祭。


    通常,他們的祭品是三個孩子,兩女一男。在海拔17000英尺處,他們會停留了一段時間,舉行一個不為人知的獻祭儀式。接著,在一群成年人的護送下,他們繼續不斷向上攀登。


    對孩子來說,這是一條不歸之路。一到山頂,這些孩子——年齡在8到15歲之間——就會成為獻祭儀式的祭品,並會被埋葬在5英尺深的石塊下麵。他們甚至可能是被活埋的。


    至今,獻祭之路上以及挖掘出15具屍體,其中包括著名的“印第安少女”冰屍,但人們認為,獻祭之路上還有許多屍體等待挖掘。


    所發現的獻祭遺體,陪葬品豐厚,有:36件金銀雕像,一些小編織袋,陶罐,皮涼鞋,一個小駱駝像和一些貝殼項鏈、羽毛做成的羽飾和黃金麵具等。


    有些遺體周圍有一包包用羊馱皮裹著的食物,說明這些孩子來自印加的社會精英階層——因為印加人認為,隻有上層社會的人才被認為有獻祭的價值。


    目前,人們對於印加祀儀式所知甚少。


    這條獻祭之路可以說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死亡之路——孩子們的死亡之路。但正因為需要讓孩子攀登,所以這條路危險性較小。


    知道了這條路的來曆,麗茜的話更少了。探險隊的氣氛也更加沉悶,除了羅亦安,其餘人幾乎沒力氣說話,剩下的事隻有攀登,攀登,不停地攀登。


    此時,眾人已處身於雪山之巔,濃濃的霧氣不再高高在山,它就在人身邊,像個棉花糖一般一朵朵地飄蕩在人身體左右,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在高山之巔,行走於霧氣裏是極度危險的,連羅亦安也放慢了腳步。


    “這是獻祭之巔”,兩名藍血人介紹說。隨著他們的話,霧氣突然消散。


    是強風吹散了霧氣,山坡的這段路正處在一片光禿禿山石上,放眼望去,前路還是霧氣濃濃,山脊忽隱忽現,一路彎曲朝上,深入雲端。


    羅亦安看了看腕上的海拔表,現在是海拔七千米。


    他這樣做其實就是裝樣子,腰帶上的計算機早已把海拔高度顯示在他的腦海裏。


    麗茜在安魯的攙扶下,吃力地走進羅亦安身邊,問:“他們剛才說什麽?”


    “他們說,這裏是獻祭之路的終點——獻祭之巔。”羅亦安迴答,他的表情輕鬆,這麽高的海拔對他似乎根本無影響。


    羅蘭幾乎是一步步爬到了羅亦安腳下,他大口大口地喘著氣,斷斷續續地說:“如果,我們,不是在山下,輸入了整瓶,血紅蛋白,我想,我早死了。”


    麗茜愛憐地拉拉羅蘭的手,可她的手軟弱無力,拉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我還有幾袋血漿,我們就在這裏注射吧……我們還有約六百米的路程,大概需要一天”,羅亦安取下了自己的背包,雖然他覺得自己的動作依舊敏捷,但實際上,那動作緩慢地像烏龜散步。


    “獻祭之巔?我看不出有什麽特別”,在羅亦安的幫助下,麗茜挨著羅蘭躺好,她拉著羅蘭的手,稍稍恢複了力氣,就恢複了好奇心。


    羅亦安正在做輸血前的準備,他沒有答話,隻是用手向前一指。


    那是一座神像,屹立在前方山脊,石像表麵斑斑駁駁,似乎經曆了幾萬年的歲月。


    盡管飽受風沙侵蝕,肖像所呈現的麵容依舊那麽祥和恬靜,流露出一股莫名的震撼力。他的額頭寬闊,眼睛又大又圓,嘴唇豐潤,鼻子挺直,鼻梁雖然狹窄,卻向兩邊伸展到鼻孔。


    這張臉龐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造型奇特、令人望而生畏的胡須,使他的下顎看起來比太陽穴還要寬廣。雕像的頭顱兩側和耳朵上、下方,均雕刻著奇異的動物圖形,看起來像體型碩大、舉止笨拙的史前哺乳動物。


    除了神像外,引人注目的是神像背後的牆壁,其上數以百計用岩石雕成的人頭。這些人頭全都是完整的頭顱,一顆顆從牆上凸出來,栩栩如生。對於它們的用途,兩個藍血人也爭論不休,莫衷一是。


    “這裏的海拔高度?”,麗茜盯著石像,夢囈般詢問。


    “整整七千米”,羅亦安迴答:“那神像簡直就像是海拔七千米的高度標誌,一點不差地立在7000米處。”


    “輪廓”,羅蘭吃力地說:“輪廓真像沙漠人像的縮小版,是的,真像。”


    “塞丘拉那座人像的海拔高度,應該是零度”,麗茜附和說:“在這樣,在這樣的高度……”


    羅亦安打斷兩人的交談:“停一下,現在不是交談的時候,你們的體力不適合做這種高強度工作,讓我來,你們隻需表示肯定與否定就行。”


    羅亦安拿起血漿袋附帶的注射裝置,紮在麗茜的胳膊上。這是一個附帶增壓器的注射裝置,在這樣的海拔高度上注射,沒有增壓器,注射針眼就會流血不止。因為在這個高度,人體內的血壓已完全超過了大氣壓。


    麗茜的腦海裏閃過一個念頭:這人準備得太充分了。可她已沒力氣把這話說出來,等到羅亦安開口,她的思路已完全把這個問題遺忘了。


    “你想問”,羅亦安指著麗茜說:“在這樣的海拔上,修建一座如此宏大的神像,是非常吃力的,這麽做的意義何在?獻祭,攀登這麽高的山,來這兒獻祭的目的何在?為什麽獻祭的對象是聰慧的兒童?這一習俗是怎麽誕生的?他有什麽來曆?”


    麗茜忘了疲勞,她連連點頭,頭點得太急,以至於頭暈眼花。


    他怎麽知道我的疑問的?難道,他也有這樣的疑問?


    麗茜在頭暈眼花中思索著。對麵,羅亦安已開始與兩名藍血人交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秘界(秘界尋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虎並收藏秘界(秘界尋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