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這好像在哪聽過?


    看著老人畫曲線時的嚴肅表情,再想想他之前的話,我腦中靈光一閃:廖爺爺,你不會就是老道口中的那個物理學家吧!


    他和你提到過我?廖老也顯得有些驚訝。


    嗯,如果他沒遇到第二個研究修行人的物理學家的話,那就肯定是你了。我略微有些激動,因為老道口中的那個物理學家,是一個普通人,卻對修行做出最簡單最直接的解釋。就連老道,都對他的解釋念念不忘,可見這是十分有道理的。


    所以,有些事情並非科學無法解釋,隻是我們的解釋方法有時候不是用科學,而是用科技。科學衍生出了科技,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


    當科技無法完成這件事的時候,我們總會說:噢,這不科學。


    實際上,是因為我們沒有從本質上去追尋。


    嗬嗬,沒想到隔了那麽久,他還能記得我。廖老很是高興的把筆放下,追問:他還有沒有說什麽?


    沒有了,隻是把您說的,關於修行與分子之間的關係講給我聽。我覺得,您說得很有道理。


    哈哈哈……廖老高興地笑起來。


    我看了看茶幾上的曲線,再次問起剛才的問題:如果能量的增加真和地府有關係的話,那說明封地之鎖不僅封住了地府,還把華夏的能量……呃……


    我有點卡殼,因為不知道該怎麽說。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說,那所謂的封地之鎖,就是造成華夏能量逐漸減少的一種工具。隻不過,它的方式是抽取消耗,還是不再向外界輸送。


    呃,差不多是這個意思。而且我更感覺奇怪的是,能量減少如果對修行人不利的話,為什麽我兩千年前的那位祖先,要安排補天封地呢?


    這的確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但我覺得,重點在於,所謂的天地是什麽。地,或許是代表地府,那麽天呢?廖老重新拿起鋼筆,先是畫出一條橫線:這代表地府。


    他又畫出一根橫線:這代表我們所處的世界,因為按照你說的,地府可能是深藏在地下,又或者是地表下的一個世界隔層,有些類似虛擬的平行世界。


    隨後,他畫出了一個半弧形的線,將下麵完全包裹起來:這條弧線,就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天。也就是包括了大氣層,臭氧層的這個位置。


    最後,廖老在弧線外點了幾下:再往外,也可以算天。因為古人講究乾坤宇宙,他們的宇宙觀,或許就是我們有限製的世界觀。


    什麽意思?


    也就是說,古人的天,可能是超出大氣層之外的宇宙空間。廖老解釋說。


    啊?這不太可能吧,難道古人能離開地球?就算是神仙也……


    我沒把話說完,因為之後的話說出來,和抽自己臉沒兩樣。


    廖老仿佛已經明了我的心思,他笑了一聲,說:古神話中,宇宙乾坤,是盤古開辟的。這個神話其實是矛盾的,因為盤古開辟的,很可能隻是一個小世界。


    我們如果按照神話本源來看的,盤古從一個不知名的蛋裏出世,而且手裏有斧子做武器。蛋裏是黑暗的,什麽也沒有,這與宇宙的爆炸起源有一定的相似,都是從虛無中誕生。但關鍵問題在於,盤古劈開了天地,然後每天會撐著天地不斷生長。


    神話中怎麽說的,哦,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裏。


    古人的裏,按照目前的研究,幾乎大部分時候都比現代要短。但九萬裏是什麽概念,哪怕十裏才算我們如今的一裏,這天地之間的距離,也有四千多公裏。你要知道,如今的地球衛星,近地軌道一般都是幾百公裏的高度。這個高度,已經超出大氣層的籠罩範圍。


    所以四千裏的高度,與我們對地球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而如果天數極高,地數極深這兩個概念是相同的話,那麽以現代的科技測量手段來計算,地球的厚度,與古神話中的地深有一定接近。


    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答案,倘若神話不是完全虛構的話,那麽古神話中的天,與我們所認識的天是兩個概念。有時候我會懷疑,所謂的天,是否是指其它離地很近的星球。但神話中都提到,天是清而輕的,這與純物質組成的星球顯然很不匹配。


    您的意思是……廖老的一通神話概念,已經完全把我講糊塗了。我迷迷糊糊隻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古時的天地,與我們口中的天地,不是同一個樣子。


    我的意思就是,所謂的補天,或許是補普通人看不見,或者無法理解的那層天。


    就像地府可能隱藏在地下或者是地層裏的一個虛構空間。廖老再次於星點與大氣層中間,大氣層與地表中間各畫一條橫線:所謂的天,或許就在這兩個位置。


    這……我覺得有些震驚,因為所聽到的,與現代科學所解釋的完全不同。


    古人修行,講升天成仙。而現代的記載中,發生過很多次高空飛機在雲層中突然消失的怪事。如果綜合來看的話,我認為……廖老在大氣層與地表間的那根橫線上點了點:所謂的天,很可能是隱藏在這個位置的,距離地麵並不算太遠。


    而從這一點來說,古神話中誇父追日,大羿射日的傳說,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天離我們並不遠,所以太陽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如果是現代認知的太陽,那可是離地球最近也有一億多公裏。如此遠的距離,誇父和大羿得多高多大,地球根本不可能經得住他們踩踏。


    第一百五十九章 驚奇(3)


    那盤古呢?如果他撐起了天地,地球也經受不住吧。我提出了這個問題。


    所以這裏就涉及到地府的問題。因為我隻是說地球與神話中的地深有相似之處,但真正的“地”可能就是地府。就好像我們談論汽車,十七世紀的汽車,是以蒸汽為驅動力。而如今的汽車,能源有汽油,柴油,太陽能,燃氣,氮氣等等,各方麵的技術和以前相比,都如天地差別。但你能說,以前那種蒸汽三輪就不是汽車嗎?


    呃,當然算……我迴答說。


    那就對了。廖老笑起來:你之前也說了,地府廣闊無邊,古語中不過三尺的奈河橋,對你來說,卻好像要走幾十裏。所以地府所在的空間,很可能是把整個地球都包裹在內,但又不會影響到這裏。而地府,是不能以現代物理學和邏輯學來研究的。


    那為什麽隻有華夏地區的能量增加了?我又問。


    廖老說:我並沒有說隻有華夏地區的能量增加,而是我的機器目前最多隻能監測這麽大的範圍。廖老解釋說:實際上世界各地的神話,大多有相似之處。我相信,如果華夏地區發生了異變,其它區域肯定也有改變。


    我看了看桌子上的紙,那上麵畫了很多線,很簡單,卻把整個世界勾勒出來。


    實際上還有一種可能。廖老繼續說著:假如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是真實的,那麽天地分離的距離,是否還在繼續維持?如果是這樣的話,所謂的天,應該離我們很遠很遠。


    這不是與您剛才的推論相矛盾了嗎?我納悶地問。


    這並不矛盾。廖老笑著搖頭:首先平行空間是虛擬的,對我們來說,它相當於不存在。因此我們這個世界所謂的空間距離,並不能對它進行測量。如果天在神話時代後,與地分離得很遠,那麽有一天它突然離我們很近,這是因為什麽?


    廖老忽然問出這個問題,他看著我,像在等我說出答案。


    是因為它自己迴來了?或者有力量拉它迴來。這是我能想出來的答案,而在說出這兩個答案後,我忽然有種心驚肉跳的恐慌感。


    你說得沒錯。廖老點頭,說:如果我們的推論是正確的,那說明“天”迴來了,正不斷接近“地”。


    會發生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承天八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聞並收藏承天八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