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師父二字!
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 作者:小小魚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英山聞言,瞬間猛地一個激靈。
他快步提腳,往前跑了開,低聲呢喃往後傳;“師父,師父……”
方子業緊接著看向了曾多勤與寧海青:“我方子業對得起創傷外科,也同樣對得起骨病科。”
“即便是對不起胡平東教授,對不起曾多勤教授。”
“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問心無愧!”方子業的聲音清冷,背著手,不喜不怒。
胡平東也好,曾多勤也好,都代表不了骨病科,但方子業絕對對得起中南醫院的骨病科。
曾多勤不好開口,寧海青教授則是微微欠身:“方教授,對不起…”
虎幼依舊是山王,方子業或許沒有成熟,不代表他沒有成長,他在整個中南醫院都有了一席之地,穩定而紮實。
“鄧老師,子業,裏麵談得怎麽樣了?”袁威宏就在門外守著,之前是曾多勤與寧海青教授二人在才不好說話。
鄧勇微微頷首:“已經談得差不多了。”
“那就好。”袁威宏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方子業是鄧勇和袁威宏兩個人的學生,此刻心情糾結鉤織。
袁威宏雖然是自己的老師,但他本來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貨真價實副教授,他所在層麵,所在的視野,還是相對‘局限’了些。
方子業果然看到鄧勇掃了自己一眼,但兩人並未說話。
袁威宏接著說:“子業,你這迴會迴來待一段時間吧,我提前去醫務科問過,你的執業注冊隨時都可以挪過來。”
袁威宏是一個非常守規矩的人,即便需要方子業入科幫他立威,也會先把程序走好。
這一點與鄧勇頗有一些不同。
“師父,我還會待一段時間的。”方子業迴道。
“袁威宏,我找子業有點事情,你先去忙你的吧,把科室裏的人召集一下,把今天的會議結果也反饋一下。”鄧勇道。
如今創傷外科的韓元曉教授也深陷囫圇,科室裏就全然隻剩了一些副高,矮子之中挑個子相對最高的。
論綜合技術水平與科研綜合積累,袁威宏就是擬任的‘病區主任’候選。
隻是袁威宏要坐在這個位置,除了要有領導任命外,還得袁威宏自己去想辦法服眾,特別是讓比他資曆更老的陳芳以及彭隆副教授二人‘服眾’。
“好,我這就去。”袁威宏點頭答應後往科室外快步走去。
腳步匆匆,略為緊張不安。
方子業其實可以理解袁威宏的背影,隻是滿心疑惑地看向了鄧勇:“師父,謝晉元副教授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就升正高了。”
“您何必給袁老師上這麽大的壓力呢?”
“而且,宮教授的事情袁老師好像還完全不知情?”
鄧勇這般調戲自己的老師,方子業是覺得不開心的。
鄧勇沒迴話,轉身先走,直到走到了電梯廳,轉角進了步行樓梯後,他才轉身:“你現在很會思考問題?”
“看來去了療養院一圈,你看問題的角度與之前都完全不一樣了。”
鄧勇的聲音平靜,看不出喜怒。
方子業不否認鄧勇的看法,解釋道:“今天這件事完全就是杜主任、師父您還有骨病科的胡平東老主任三個人的逢場作戲而已。”
“我真不知道為什麽杜主任非要打電話讓我迴來。”
“你細說說你的想法。”鄧勇並沒有因方子業的狂言而生氣,反而有一些欣賞的目光。
方子業道:“第一點,從我們本科室出發,其實師父你就做了兩手準備,一是早就聯係好了宮家和教授,為我們創傷外科再引一個可以鎮得住段宏教授的正高。”
“如果不是今年李永軍教授的事件,我肯定也不會往這方麵想,但發生了李教授的事情,我覺得宮教授也可能是師父你挖來的,而且提前就有預謀了。”
“因為師父你不想之前袁老師身上發生的事情再發生第二次,哪怕我有精力去對付。”
鄧勇迴道:“這一點你分析錯了,袁威宏與我不是師徒關係,所以我不好為他出麵。”
方子業一笑,並未再替鄧勇披上‘衣服’:“但其實師父你還是出麵了,隻是沒用。”
“你。”鄧勇的表情有些佯怒。
“是師父你讓我說的實話。”方子業退了半步,趕緊迴。
袁威宏被吳軒奇衝一波的時候,鄧勇可著急了,現在迴想起來他可能淡然,但當時鄧勇的想法和選擇可做不了假。
他如果真的不拿袁威宏的事情當一迴事,當初也不會讓那麽多人出麵幫忙。
隻是,鄧勇私下裏去和段宏交鋒了,段宏並沒有給麵子。
學術之爭,未必是你死我活,但肯定有你進我退,段宏也不會拆了自己學生的梯子,讓他摔得渾身碎骨。
鄧勇的麵子也不好使。
“師父,我們繼續說第二點吧。”
“曾多勤教授肯定來不了創傷外科,不僅僅是因為宮家和教授,還因為謝晉元副教授。”
“我們創傷外科有創傷中心和創傷外科兩個亞專科,謝晉元副教授隨時都可以易位迴來。”
“謝晉元副教授守創傷中心好幾年,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更何況功勞苦勞都有。”
“即便是曾多勤教授,也不能對謝晉元副教授的付出視而不見。”
“杜新展主任和胡平東老教授早就看清楚了這幾點。”
“隻是曾教授他們,覺得這一次我們中南醫院研發出了微型循環儀與骨腫瘤的化療聯用,到了骨病專科高速發展期。”
“即便是創傷外科,也應該給他們讓位,為了骨病科的發展,騰挪出來一個小組。”
“這的確是一個特別好的時機。”
“如果這個課題的主事人不是我們創傷外科的人,那麽就算是師父您也好,還是杜主任也好,都隻能同意曾多勤教授的提議。”
“骨科內部若是有一個非常鼎立的兄弟,對我們其他亞專科也有好處。”
“但問題是,微型循環儀是我與聶明賢他們一起研發的,骨腫瘤與微型循環儀的化療聯用,我也是啟頭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曾老師他們一意孤行地覺得,給我一個骨腫瘤專科的帶組位置就可以安撫我的情緒,肯定考慮得不夠周全。”
“杜主任如果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那麽杜教授也當不好主任這麽多年了。”
“因為這個課題的支持經費就不是我們醫院出的,目前骨腫瘤專科和我隻是合作關係。”
“隻是合作關係,那麽就可以合作也可以不合作,我們並沒有簽下實質性的合同。”
“杜教授之所以要我來,是因為骨病科的胡平東教授,想要借我的手,滅一滅骨病科的威風。”
“因為我們醫院的骨病科,處於相對‘領銜’的位置已經很多年了。”
“正高多,科研積累深厚,因此他們一貫認為,我們骨科的發展,就應該以骨病科為首。”
“發展的權重也應該更傾向於他們。”
“胡平東教授也知道科室裏有這樣的風氣,所以就要借我的名頭,好好地給他們上一課。”
“其實不止官大一級壓死人,親兄弟中的天才也可以把其他兄弟的風頭給壓得死死的,甚至是毫無存在感。”
“人才才是專科發展的最優動力。”
“是這樣嗎?師父。”方子業一連說了好多話,把自己分析的東西全都分析出來了。
鄧勇聞言,緊了緊眉毛,眉頭緊鎖:“或許是,或許也不是。”
“但根據你的分析,我覺得你的猜測是對的。”
“我也沒有想到過胡教授也知情,我隻以為,是杜主任說服胡平東老教授,讓他?”
鄧勇並沒有說出讓胡平東退位這幾個字。
緊接著頭一轉,看向了方子業,感慨了一句:“言傳身教、字字珠璣。當老師真難。”
“不愧是胡平東老教授!”鄧勇豎起了大拇指,一時間表情變得格外糾結起來。
“師父,其實您也。”方子業想要拍拍馬屁。
鄧勇搖了搖頭,轉身下樓,語氣蕭瑟:“你師父我是個失敗的師父。”
“失敗的師父。”鄧勇重複了一句,就消失在了轉角處。
方子業追了小半層,鄧勇下樓的身形依舊,根本就不是等方子業的樣子。
方子業也就沒有追上去,他知道現在鄧勇的心情肯定很複雜。
胡平東老教授與骨病科幾個教授之間的關係,融洽十分。
方子業此刻甚至在猜測,骨病科之所以可以在前麵一代發展這麽迅猛,就是這位胡平東老教授的功勞。
一個亞專科,一下子湧出來了四個正高,而且四個正高都同代,這在中南醫院都格外罕見。
因為醫院裏的資源相對有限,骨病科多一位正高,相對而言其他專科就會少一位正高。
骨科內部沒有少,那肯定就是從其他外科奪來的,要做到這一點更加不易。
隻是,即便是如此風頭正盛,依舊被胡平東老教授拿起了名為方子業的棒子,當頭棒喝。
彎道超車,另辟蹊徑地完成了全方麵的碾壓之後,並不是你按部就班地累積底蘊就可以追得上的。
方子業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當槍使了,但方子業很明確的一點就是,方子業已經進入到了骨科“正高層”這個圈子。
不管是權力、影響力、知名度、積累,還是圈子,方子業都已經大大方方地進來了,而且還是這個圈子裏位份比較高的。
正高是個什麽圈子?
就是下麵的人,可以借著你的名頭去做事,去外麵闖時,很多人多多少少會給你幾分麵子。
包括但不限於找工作、申請課題等。
你的下級醫生,可以依靠你的名頭放心大膽地收治一些病人,知道你可以為他們兜底。
與你同級別的人,知道你的優秀,認可你的實力,會對你尊敬一場,同圈層的任何會議和談話,都有你的一席之地。
你的建議,會被高度重視和會被考慮。
你的‘各方位’,都會注意到你,會想著來諮詢和詢問你,你該以什麽方式、什麽方向發展你的組,你能不能往前走,要走到哪一步?
能不能把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專科都踩在腳下,成為名副其實的no1,或者就是類似於no1的也行,或者成為國內行業的標杆也行,總之就是希望你進步,同時希望你所在的專科也要進步,順便推動醫院也進步,大家一起完成‘業績’……
方子業此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迴去創傷外科,另外一個則是去追上鄧勇。
方子業選擇了後者。
方子業的腳步是非常快的,才到1.5樓,還沒有到1樓,方子業就追上了鄧勇。
“師父,等等。”方子業叫道。
“你怎麽不迴去收拾行李呢?”鄧勇疑惑。
“我行李在元老師的車上,袁老師去科室裏開會了,我今天暫時不想去臨時擠去開會。”方子業解釋。
“你要我去吃飯啊?”鄧勇笑了笑問。
方子業搖頭:“師父,韓元曉教授到底是什麽事情?您可以給我都說一些麽?”
鄧勇頓步,左腳已經踩下,右腳挎著,往右邊看方子業。雙目精光猛閃。
“你問這個幹嘛?”鄧勇道。
“遇到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即便沒有辦法直接解決問題,也要想辦法側麵解決問題。”
“我想幫韓教授。”方子業也沒有隱瞞自己的心思。
鄧勇的嘴角蠕動了一陣。
“師父,是這樣的。”方子業要繼續解釋。
“去我家說。”鄧勇馬上打斷,繼續下樓。
法不傳六耳,有些事情不方便在外麵講,因為隔牆有耳。
鄧勇並沒有開車過來,而是騎著小電驢。
方子業坐在了鄧勇的後麵……
到了小區,電梯上樓,進房間,一路都非常絲滑,今天的鄧勇甚至都沒有想過要給方子業泡茶。
一路就帶著方子業進了書房,打開了空調之後,才道:“你繼續。”
“韓元曉之前那麽對你,現在你要幫他?”鄧勇不解。
方子業點了點頭:“師父,韓教授怎麽對我,那是我們創傷外科內部的事情,我們骨科對外如何一片和氣,那也隻是對外。”
“在整個骨科內部,能站在我們創傷外科考慮問題的人,還是我們創傷外科的自己人。”
“在這一點基本麵上,韓元曉教授從來沒變過。”
“我們創傷外科,隻靠宮家和教授一個人撐不起來全部,即便是等謝晉元副教授升了正高,也隻是幾年前的韓教授,他需要站穩自己的腳跟。”
“如果師父您可以迴臨床,那是最好不過的,隻是目前我們都還沒有探索到比較好的辦法。”
“所以,讓韓教授留下來,我們創傷外科的根基才足夠穩。”
“師父,您以前給我講的道理是,讓我要紮根穩。”
“我記得特別清楚,但要紮根夠穩,那麽這個土壤就必須要肥沃,下麵沒有石頭,而且縱深層要足夠深,這樣我的根基才會足夠穩。”
“分析利弊,與其再外引一個教授進我們創傷外科,不如就讓韓教授繼續留下來。”
“韓教授這一次遇到的事情,到底是什麽事情啊?”
韓元曉以前做過最過分的事情,也就是想讓自己的劉橋師伯進科室,以此來讓自己的老師與鄧勇二人不合。
他沒有栽贓陷害過鄧勇和袁威宏。
但如果再來了一個外人,方子業也不敢保證,他更不想再去試探別人的人品底線。
包括宮家和教授被引過來,方子業都不敢保證他會比韓元曉教授更加安全。
“韓元曉是被人背刺了!”鄧勇可能是認可了方子業的想法,如此說道。
“他的博士論文數據被盜走了,被別人提前他博士答辯前發在了另外一篇雜誌上。”
“提前了兩個月。”
“而且,這件事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接近二十年,原始數據早就找不到了。”鄧勇道。
聽到這話,方子業眉頭一皺。
“師父,你們那時候的博士畢業,不先發文章,直接用數據寫博士論文的麽?”方子業的眼睛一眯。
如今韓元曉已經接近五十歲,距離他博士畢業快過了二十年。
那是零三零四年的事情。
那時候,網絡沒有如今這麽發達,想要查文獻也沒有現在這麽方便,信息溝通也不夠便捷。
所以,韓元曉的數據被盜用後,他還真未必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後來也就沒有關注這件事。
“那時候博士畢業,一篇letter就夠了。”鄧勇說著自己都覺得有些臊。
可這就是事實。
二十一世紀初,國內的很多博士畢業是非常寬鬆的,如今的博士畢業可不容易,沒有一篇二區的論著類型文章,大概率會被延畢。
方子業繼續問道:“難道那個人發表的文章,和韓教授的文章所有類型都一樣麽?”
“重複的數據,韓元曉教授的論文可以得到陽性結果,對方也可以得到一樣的陽性結果?”
“發文章的人又是誰?”方子業一連三問。
這件事很有說法。
就算是別人盜用了韓元曉的數據,那麽韓元曉自己隻要可以將數據內容再重複,不就可以清者自清了麽?
方子業見鄧勇不說話。
“難道韓教授真的是買的?”方子業問。
鄧勇再次搖頭:“不是買的。絕對不是買的。”
鄧勇說到這裏,語氣有些為難。
糾結了一會兒後,鄧勇才說明了實情。說得方子業也是目瞪口呆。
韓元曉博士的時候,有一個女朋友,當然,現在算起來都不知道是哪一任前女友了。
當時,是韓元曉與他的“前女友”一起合作做試驗。
男女朋友嘛,一起做課題做實驗很正常。
就是這位‘前女友’不止一個‘男朋友’,而是養魚模式,誰優秀最後就選擇跟定誰。
這個論文的原始數據就在她的手裏。
當時的博士答辯,審核也沒有那麽嚴格,韓元曉的‘前女友’將一份數據,同時‘資助’了兩位‘男友’!
韓元曉拿他畢業,另外一個人拿他發了文章。
方子業聞言,抬頭看了看天花板,隻覺得眼花繚亂——
嘴巴張合了幾下。
但很快,他又問道:“師父,這也不對啊?”
“不管韓教授的數據給了誰,課題方向肯定不完全一樣,對方用韓教授的課題方向,不可能得到完全一樣的結果。”
“去重複對方的實驗結果,如果不能得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圖片不就好了麽?”
鄧勇接著道:“那人死了!~”
“08年在川省。”
“你再去申請複查?”
方子業再次噎住。
這韓元曉上輩子是做了多麽大逆不道的事情啊?這種倒黴催的事情怎麽都被他遇上了?
這還怎麽查?
人品不敗氣節,在大是大非上選定忠潔的人,你不能去挖人的小細節。
韓元曉隻能打碎牙齒和血吞。
那麽問題又來了。
既然這對英雄夫婦已經身故,那麽是誰把這件事揪出來的?
這件事如果是爆了大雷,甚至是演變成新聞的話,最後的結果,大概率是韓元曉一蹶不振。
“這件事,你最好不要摻和!”鄧勇敲了敲桌子,給方子業嚴肅正告。
“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去摻和了。”鄧勇道。
“好。”方子業點頭。
一篇文章對一個人的一生既重要也不重要,一件事的誠信與否,也不能標杆一個人的一輩子。
“師父,我不去摻和。”
“但我個人覺得,這件事還有一件比較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韓元曉教授自證自己的試驗結果是說得通的。”
“隻要可以再重複,再進行一次試驗取得原始數據,就可以自證清白。”方子業道。
有些事情,並不一定要辨偽才能證清。
清者自清也可以。
“韓元曉自己就在做這樣的事情。”鄧勇道。
“如果可以重複得出來,你我不需要幫他,但如果是重複不出來的話,你我幫他也沒有用。”
……
從鄧勇家裏出來的時候,師父袁威宏給方子業發來了一條信息,方子業是九月份每周六的門診,副高是要絕對開始坐門診的時段,因為如今升正高,有門診量的要求……
“好的,師父。”方子業迴了信息。
越是長大,心裏要藏著的事情就越多,或許是因為藏的這些事情多了,人就不會永遠那麽單純了。
他快步提腳,往前跑了開,低聲呢喃往後傳;“師父,師父……”
方子業緊接著看向了曾多勤與寧海青:“我方子業對得起創傷外科,也同樣對得起骨病科。”
“即便是對不起胡平東教授,對不起曾多勤教授。”
“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問心無愧!”方子業的聲音清冷,背著手,不喜不怒。
胡平東也好,曾多勤也好,都代表不了骨病科,但方子業絕對對得起中南醫院的骨病科。
曾多勤不好開口,寧海青教授則是微微欠身:“方教授,對不起…”
虎幼依舊是山王,方子業或許沒有成熟,不代表他沒有成長,他在整個中南醫院都有了一席之地,穩定而紮實。
“鄧老師,子業,裏麵談得怎麽樣了?”袁威宏就在門外守著,之前是曾多勤與寧海青教授二人在才不好說話。
鄧勇微微頷首:“已經談得差不多了。”
“那就好。”袁威宏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方子業是鄧勇和袁威宏兩個人的學生,此刻心情糾結鉤織。
袁威宏雖然是自己的老師,但他本來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貨真價實副教授,他所在層麵,所在的視野,還是相對‘局限’了些。
方子業果然看到鄧勇掃了自己一眼,但兩人並未說話。
袁威宏接著說:“子業,你這迴會迴來待一段時間吧,我提前去醫務科問過,你的執業注冊隨時都可以挪過來。”
袁威宏是一個非常守規矩的人,即便需要方子業入科幫他立威,也會先把程序走好。
這一點與鄧勇頗有一些不同。
“師父,我還會待一段時間的。”方子業迴道。
“袁威宏,我找子業有點事情,你先去忙你的吧,把科室裏的人召集一下,把今天的會議結果也反饋一下。”鄧勇道。
如今創傷外科的韓元曉教授也深陷囫圇,科室裏就全然隻剩了一些副高,矮子之中挑個子相對最高的。
論綜合技術水平與科研綜合積累,袁威宏就是擬任的‘病區主任’候選。
隻是袁威宏要坐在這個位置,除了要有領導任命外,還得袁威宏自己去想辦法服眾,特別是讓比他資曆更老的陳芳以及彭隆副教授二人‘服眾’。
“好,我這就去。”袁威宏點頭答應後往科室外快步走去。
腳步匆匆,略為緊張不安。
方子業其實可以理解袁威宏的背影,隻是滿心疑惑地看向了鄧勇:“師父,謝晉元副教授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就升正高了。”
“您何必給袁老師上這麽大的壓力呢?”
“而且,宮教授的事情袁老師好像還完全不知情?”
鄧勇這般調戲自己的老師,方子業是覺得不開心的。
鄧勇沒迴話,轉身先走,直到走到了電梯廳,轉角進了步行樓梯後,他才轉身:“你現在很會思考問題?”
“看來去了療養院一圈,你看問題的角度與之前都完全不一樣了。”
鄧勇的聲音平靜,看不出喜怒。
方子業不否認鄧勇的看法,解釋道:“今天這件事完全就是杜主任、師父您還有骨病科的胡平東老主任三個人的逢場作戲而已。”
“我真不知道為什麽杜主任非要打電話讓我迴來。”
“你細說說你的想法。”鄧勇並沒有因方子業的狂言而生氣,反而有一些欣賞的目光。
方子業道:“第一點,從我們本科室出發,其實師父你就做了兩手準備,一是早就聯係好了宮家和教授,為我們創傷外科再引一個可以鎮得住段宏教授的正高。”
“如果不是今年李永軍教授的事件,我肯定也不會往這方麵想,但發生了李教授的事情,我覺得宮教授也可能是師父你挖來的,而且提前就有預謀了。”
“因為師父你不想之前袁老師身上發生的事情再發生第二次,哪怕我有精力去對付。”
鄧勇迴道:“這一點你分析錯了,袁威宏與我不是師徒關係,所以我不好為他出麵。”
方子業一笑,並未再替鄧勇披上‘衣服’:“但其實師父你還是出麵了,隻是沒用。”
“你。”鄧勇的表情有些佯怒。
“是師父你讓我說的實話。”方子業退了半步,趕緊迴。
袁威宏被吳軒奇衝一波的時候,鄧勇可著急了,現在迴想起來他可能淡然,但當時鄧勇的想法和選擇可做不了假。
他如果真的不拿袁威宏的事情當一迴事,當初也不會讓那麽多人出麵幫忙。
隻是,鄧勇私下裏去和段宏交鋒了,段宏並沒有給麵子。
學術之爭,未必是你死我活,但肯定有你進我退,段宏也不會拆了自己學生的梯子,讓他摔得渾身碎骨。
鄧勇的麵子也不好使。
“師父,我們繼續說第二點吧。”
“曾多勤教授肯定來不了創傷外科,不僅僅是因為宮家和教授,還因為謝晉元副教授。”
“我們創傷外科有創傷中心和創傷外科兩個亞專科,謝晉元副教授隨時都可以易位迴來。”
“謝晉元副教授守創傷中心好幾年,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更何況功勞苦勞都有。”
“即便是曾多勤教授,也不能對謝晉元副教授的付出視而不見。”
“杜新展主任和胡平東老教授早就看清楚了這幾點。”
“隻是曾教授他們,覺得這一次我們中南醫院研發出了微型循環儀與骨腫瘤的化療聯用,到了骨病專科高速發展期。”
“即便是創傷外科,也應該給他們讓位,為了骨病科的發展,騰挪出來一個小組。”
“這的確是一個特別好的時機。”
“如果這個課題的主事人不是我們創傷外科的人,那麽就算是師父您也好,還是杜主任也好,都隻能同意曾多勤教授的提議。”
“骨科內部若是有一個非常鼎立的兄弟,對我們其他亞專科也有好處。”
“但問題是,微型循環儀是我與聶明賢他們一起研發的,骨腫瘤與微型循環儀的化療聯用,我也是啟頭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曾老師他們一意孤行地覺得,給我一個骨腫瘤專科的帶組位置就可以安撫我的情緒,肯定考慮得不夠周全。”
“杜主任如果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那麽杜教授也當不好主任這麽多年了。”
“因為這個課題的支持經費就不是我們醫院出的,目前骨腫瘤專科和我隻是合作關係。”
“隻是合作關係,那麽就可以合作也可以不合作,我們並沒有簽下實質性的合同。”
“杜教授之所以要我來,是因為骨病科的胡平東教授,想要借我的手,滅一滅骨病科的威風。”
“因為我們醫院的骨病科,處於相對‘領銜’的位置已經很多年了。”
“正高多,科研積累深厚,因此他們一貫認為,我們骨科的發展,就應該以骨病科為首。”
“發展的權重也應該更傾向於他們。”
“胡平東教授也知道科室裏有這樣的風氣,所以就要借我的名頭,好好地給他們上一課。”
“其實不止官大一級壓死人,親兄弟中的天才也可以把其他兄弟的風頭給壓得死死的,甚至是毫無存在感。”
“人才才是專科發展的最優動力。”
“是這樣嗎?師父。”方子業一連說了好多話,把自己分析的東西全都分析出來了。
鄧勇聞言,緊了緊眉毛,眉頭緊鎖:“或許是,或許也不是。”
“但根據你的分析,我覺得你的猜測是對的。”
“我也沒有想到過胡教授也知情,我隻以為,是杜主任說服胡平東老教授,讓他?”
鄧勇並沒有說出讓胡平東退位這幾個字。
緊接著頭一轉,看向了方子業,感慨了一句:“言傳身教、字字珠璣。當老師真難。”
“不愧是胡平東老教授!”鄧勇豎起了大拇指,一時間表情變得格外糾結起來。
“師父,其實您也。”方子業想要拍拍馬屁。
鄧勇搖了搖頭,轉身下樓,語氣蕭瑟:“你師父我是個失敗的師父。”
“失敗的師父。”鄧勇重複了一句,就消失在了轉角處。
方子業追了小半層,鄧勇下樓的身形依舊,根本就不是等方子業的樣子。
方子業也就沒有追上去,他知道現在鄧勇的心情肯定很複雜。
胡平東老教授與骨病科幾個教授之間的關係,融洽十分。
方子業此刻甚至在猜測,骨病科之所以可以在前麵一代發展這麽迅猛,就是這位胡平東老教授的功勞。
一個亞專科,一下子湧出來了四個正高,而且四個正高都同代,這在中南醫院都格外罕見。
因為醫院裏的資源相對有限,骨病科多一位正高,相對而言其他專科就會少一位正高。
骨科內部沒有少,那肯定就是從其他外科奪來的,要做到這一點更加不易。
隻是,即便是如此風頭正盛,依舊被胡平東老教授拿起了名為方子業的棒子,當頭棒喝。
彎道超車,另辟蹊徑地完成了全方麵的碾壓之後,並不是你按部就班地累積底蘊就可以追得上的。
方子業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當槍使了,但方子業很明確的一點就是,方子業已經進入到了骨科“正高層”這個圈子。
不管是權力、影響力、知名度、積累,還是圈子,方子業都已經大大方方地進來了,而且還是這個圈子裏位份比較高的。
正高是個什麽圈子?
就是下麵的人,可以借著你的名頭去做事,去外麵闖時,很多人多多少少會給你幾分麵子。
包括但不限於找工作、申請課題等。
你的下級醫生,可以依靠你的名頭放心大膽地收治一些病人,知道你可以為他們兜底。
與你同級別的人,知道你的優秀,認可你的實力,會對你尊敬一場,同圈層的任何會議和談話,都有你的一席之地。
你的建議,會被高度重視和會被考慮。
你的‘各方位’,都會注意到你,會想著來諮詢和詢問你,你該以什麽方式、什麽方向發展你的組,你能不能往前走,要走到哪一步?
能不能把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專科都踩在腳下,成為名副其實的no1,或者就是類似於no1的也行,或者成為國內行業的標杆也行,總之就是希望你進步,同時希望你所在的專科也要進步,順便推動醫院也進步,大家一起完成‘業績’……
方子業此刻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迴去創傷外科,另外一個則是去追上鄧勇。
方子業選擇了後者。
方子業的腳步是非常快的,才到1.5樓,還沒有到1樓,方子業就追上了鄧勇。
“師父,等等。”方子業叫道。
“你怎麽不迴去收拾行李呢?”鄧勇疑惑。
“我行李在元老師的車上,袁老師去科室裏開會了,我今天暫時不想去臨時擠去開會。”方子業解釋。
“你要我去吃飯啊?”鄧勇笑了笑問。
方子業搖頭:“師父,韓元曉教授到底是什麽事情?您可以給我都說一些麽?”
鄧勇頓步,左腳已經踩下,右腳挎著,往右邊看方子業。雙目精光猛閃。
“你問這個幹嘛?”鄧勇道。
“遇到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即便沒有辦法直接解決問題,也要想辦法側麵解決問題。”
“我想幫韓教授。”方子業也沒有隱瞞自己的心思。
鄧勇的嘴角蠕動了一陣。
“師父,是這樣的。”方子業要繼續解釋。
“去我家說。”鄧勇馬上打斷,繼續下樓。
法不傳六耳,有些事情不方便在外麵講,因為隔牆有耳。
鄧勇並沒有開車過來,而是騎著小電驢。
方子業坐在了鄧勇的後麵……
到了小區,電梯上樓,進房間,一路都非常絲滑,今天的鄧勇甚至都沒有想過要給方子業泡茶。
一路就帶著方子業進了書房,打開了空調之後,才道:“你繼續。”
“韓元曉之前那麽對你,現在你要幫他?”鄧勇不解。
方子業點了點頭:“師父,韓教授怎麽對我,那是我們創傷外科內部的事情,我們骨科對外如何一片和氣,那也隻是對外。”
“在整個骨科內部,能站在我們創傷外科考慮問題的人,還是我們創傷外科的自己人。”
“在這一點基本麵上,韓元曉教授從來沒變過。”
“我們創傷外科,隻靠宮家和教授一個人撐不起來全部,即便是等謝晉元副教授升了正高,也隻是幾年前的韓教授,他需要站穩自己的腳跟。”
“如果師父您可以迴臨床,那是最好不過的,隻是目前我們都還沒有探索到比較好的辦法。”
“所以,讓韓教授留下來,我們創傷外科的根基才足夠穩。”
“師父,您以前給我講的道理是,讓我要紮根穩。”
“我記得特別清楚,但要紮根夠穩,那麽這個土壤就必須要肥沃,下麵沒有石頭,而且縱深層要足夠深,這樣我的根基才會足夠穩。”
“分析利弊,與其再外引一個教授進我們創傷外科,不如就讓韓教授繼續留下來。”
“韓教授這一次遇到的事情,到底是什麽事情啊?”
韓元曉以前做過最過分的事情,也就是想讓自己的劉橋師伯進科室,以此來讓自己的老師與鄧勇二人不合。
他沒有栽贓陷害過鄧勇和袁威宏。
但如果再來了一個外人,方子業也不敢保證,他更不想再去試探別人的人品底線。
包括宮家和教授被引過來,方子業都不敢保證他會比韓元曉教授更加安全。
“韓元曉是被人背刺了!”鄧勇可能是認可了方子業的想法,如此說道。
“他的博士論文數據被盜走了,被別人提前他博士答辯前發在了另外一篇雜誌上。”
“提前了兩個月。”
“而且,這件事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接近二十年,原始數據早就找不到了。”鄧勇道。
聽到這話,方子業眉頭一皺。
“師父,你們那時候的博士畢業,不先發文章,直接用數據寫博士論文的麽?”方子業的眼睛一眯。
如今韓元曉已經接近五十歲,距離他博士畢業快過了二十年。
那是零三零四年的事情。
那時候,網絡沒有如今這麽發達,想要查文獻也沒有現在這麽方便,信息溝通也不夠便捷。
所以,韓元曉的數據被盜用後,他還真未必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後來也就沒有關注這件事。
“那時候博士畢業,一篇letter就夠了。”鄧勇說著自己都覺得有些臊。
可這就是事實。
二十一世紀初,國內的很多博士畢業是非常寬鬆的,如今的博士畢業可不容易,沒有一篇二區的論著類型文章,大概率會被延畢。
方子業繼續問道:“難道那個人發表的文章,和韓教授的文章所有類型都一樣麽?”
“重複的數據,韓元曉教授的論文可以得到陽性結果,對方也可以得到一樣的陽性結果?”
“發文章的人又是誰?”方子業一連三問。
這件事很有說法。
就算是別人盜用了韓元曉的數據,那麽韓元曉自己隻要可以將數據內容再重複,不就可以清者自清了麽?
方子業見鄧勇不說話。
“難道韓教授真的是買的?”方子業問。
鄧勇再次搖頭:“不是買的。絕對不是買的。”
鄧勇說到這裏,語氣有些為難。
糾結了一會兒後,鄧勇才說明了實情。說得方子業也是目瞪口呆。
韓元曉博士的時候,有一個女朋友,當然,現在算起來都不知道是哪一任前女友了。
當時,是韓元曉與他的“前女友”一起合作做試驗。
男女朋友嘛,一起做課題做實驗很正常。
就是這位‘前女友’不止一個‘男朋友’,而是養魚模式,誰優秀最後就選擇跟定誰。
這個論文的原始數據就在她的手裏。
當時的博士答辯,審核也沒有那麽嚴格,韓元曉的‘前女友’將一份數據,同時‘資助’了兩位‘男友’!
韓元曉拿他畢業,另外一個人拿他發了文章。
方子業聞言,抬頭看了看天花板,隻覺得眼花繚亂——
嘴巴張合了幾下。
但很快,他又問道:“師父,這也不對啊?”
“不管韓教授的數據給了誰,課題方向肯定不完全一樣,對方用韓教授的課題方向,不可能得到完全一樣的結果。”
“去重複對方的實驗結果,如果不能得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圖片不就好了麽?”
鄧勇接著道:“那人死了!~”
“08年在川省。”
“你再去申請複查?”
方子業再次噎住。
這韓元曉上輩子是做了多麽大逆不道的事情啊?這種倒黴催的事情怎麽都被他遇上了?
這還怎麽查?
人品不敗氣節,在大是大非上選定忠潔的人,你不能去挖人的小細節。
韓元曉隻能打碎牙齒和血吞。
那麽問題又來了。
既然這對英雄夫婦已經身故,那麽是誰把這件事揪出來的?
這件事如果是爆了大雷,甚至是演變成新聞的話,最後的結果,大概率是韓元曉一蹶不振。
“這件事,你最好不要摻和!”鄧勇敲了敲桌子,給方子業嚴肅正告。
“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去摻和了。”鄧勇道。
“好。”方子業點頭。
一篇文章對一個人的一生既重要也不重要,一件事的誠信與否,也不能標杆一個人的一輩子。
“師父,我不去摻和。”
“但我個人覺得,這件事還有一件比較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韓元曉教授自證自己的試驗結果是說得通的。”
“隻要可以再重複,再進行一次試驗取得原始數據,就可以自證清白。”方子業道。
有些事情,並不一定要辨偽才能證清。
清者自清也可以。
“韓元曉自己就在做這樣的事情。”鄧勇道。
“如果可以重複得出來,你我不需要幫他,但如果是重複不出來的話,你我幫他也沒有用。”
……
從鄧勇家裏出來的時候,師父袁威宏給方子業發來了一條信息,方子業是九月份每周六的門診,副高是要絕對開始坐門診的時段,因為如今升正高,有門診量的要求……
“好的,師父。”方子業迴了信息。
越是長大,心裏要藏著的事情就越多,或許是因為藏的這些事情多了,人就不會永遠那麽單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