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室外,黃海濤再一次問吳國南:“吳主任,你不是和我在開玩笑吧,這個小方,你之前真的不了解?”


    如果不是與吳國南相交多年,黃海濤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吳國南這是在故意給他挖坑,而且挖坑的深度,差一點就把他這一米七五左右的個子給埋進去。


    吳國南馬上意會:“黃主任,那你的意思是說,這個小方的操作水平很高,特別是在手法複位上?”


    “對,差不多,但具體有多高,我暫時還不好評論,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我本來還以為他是哪裏的中醫世家,想要說透與他交流和溝通一二,但是他對巧力和本力都不了解,應該不是我們中醫的從業者。”


    “不過我可以嚐試一下,伱們科室的13床,按照我的理解,是可以通過手法複位來解決問題的,但是以我目前的操作水平,還達不到這一步去,但可以做一個嚐試。”


    “如果方子業可以通過我的描述,來完成複位的話,那麽我隻能恭喜你,吳主任,你身邊的這位方子業,絕對是一個超級潛力股。”黃海濤說得也比較正式。


    但吳國南卻苦笑起來:“黃主任,你誤會了。”


    “方博士隻是來下鄉交流的,不是我們本院的職工,他半年之後還得迴去,隻能說他可能與張主任的理念不合,陰差陽錯地到了我們組。與我有這麽一段緣分。”


    吳國南把話說透,人是自己的,那這樣的馬屁吳國南是不介意聽的,人又不是自己的,就沒有必要惹什麽腥臊了。


    這是一種嚐試,是檢測方子業操作水平到底到了什麽境界的一種嚐試。


    黃海濤親自和病人談了話,說明了具體的情況。


    “不一定,但是我們盡力複位試一下,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當然,你如果不願意的話,就當作什麽都沒說,我隻是覺得直接手術,不給一點保守治療的機會,有點可惜。”黃海濤把話說透。


    病人和家屬自然樂意啊。


    已經住院到了病床上,就隻等著手術了,如果醫生什麽都不說,那自然也就手術去了。


    可為了一個機會,醫生願意來給你嚐試一下更加便宜且可靠的手法複位,這本來就是一種難得的品德。


    至於說失敗了怎麽辦,失敗了也就是再手術唄。


    黃海濤在恩市的骨科領域,還是有些名氣在外的,隻是13床是外地人,所以不知道,而且即便是本地人,想要去民大醫院,也是不可能的事兒。


    但14床就是本地人,他就勸說啊:“這位黃主任,醫術高明呢,我們很多骨折都是去民大醫院找黃主任治療的。”


    “這一次黃主任能夠從民大醫院抽空過來恩市中心醫院,代表著的就是民大醫院轉診過去的病人,都被處理好了,這才有空啊。”


    “大姐,你的運氣好啊。”


    “黃主任,我這個……”14床趁機希望黃海濤看了一眼自己。


    黃海濤果斷搖頭:“你這個骨折能夠手法複位的話,那母豬就會上樹了,骨盆骨折,還是老老實實等著手術吧。”


    13床聽到這裏,也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幾分鍾後,黃海濤和吳國南二人,把13床引進了操作室外,黃海濤先進去與方子業說明情況,大概就是拆解等會兒到底該怎麽複位,要達到什麽樣的條件,複位就能夠成功。


    外麵,吳國南則是繼續安撫著病人和家屬的情緒,解釋說:“等會兒啊,是黃主任操作,我們科室裏的方醫生,就是昨天複位的那個方醫生啊,輔助操作。”


    “你們可別誤會啊。”


    這是表現形式,一定要說清楚,反正病人也不知道,到底是黃海濤做複位的反牽引力屬於主要操作力量,還是方子業做主動牽引操作的牽引力是主要操作力量。


    但是黃海濤上了手,那麽主要操作就是黃海濤,就比如說薛濤與方子業一起複位,那也是薛濤做的。


    這就是上級,這就是職稱高的人,該背的鍋。


    甚至於你都沒辦法辯解,即便是做壞了,你說是方子業操作的。


    核查時,別人都會問你一句,那你是死了嗎,讓一個住院醫師單獨操作?你有臉說這樣的話?


    ……


    幾分鍾後,方子業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不過,方子業也是明白了黃海濤的意思:“黃主任,您所說的操作難度不小,您這是在試探我吧?”


    黃海濤卻不可置否:“小方,這也不是試探,主要是你也說不明白啊。”


    “能夠把手法複位術做好,而且若有機會將其發揚光大,這是我對我師父的承諾,也是對前輩們的承諾,我必須要這麽做。”


    “摒棄門戶之見,傳承教學,就是我們傳統醫學大開大門的第一步。”


    “別講什麽傳承和門戶了吧,把老祖宗的智慧用在病人上,普通的百姓也好,達官貴族也好,隻要是病人受益於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就是好的技術,就不負多年的文化了。”黃海濤感慨著說著。


    但他也不繼續煽情。


    把患者叫了進來。


    這個患者,是尺橈骨雙骨折,且是尺橈骨的旋轉骨折,骨折的位置在尺骨的下段與橈骨的上段,骨折的原理其實就是骨間膜的牽拉導致的雙骨折。


    情況很複雜,而且還有骨折碎塊,不管是複位的難度還是要通過複位達到本身具備一定固定效果的難度,都是節節攀升。


    可黃海濤給方子業分析了具體的理論以及可以達到固定效果的基礎結構,方子業思忖了一下,如果自己通過操作,還的確能夠做到這一步去。


    複位的基礎組成,仍然就是牽引、複位,牽引最多就是力度挪用不一樣,複位則是要麽是通過手法把骨折壓在一起,要麽就是通過撬撥,把骨折頂在一起,或者就是通過肌肉間隙,或者是軟組織,把骨折的斷端以及骨折碎片給擠進去。


    表現形式,各有不同,但參與的元素不同,難度也是不一樣。


    方子業開始了牽引後,就感覺到了頭皮一緊。


    雙骨折的複位,果然沒有單骨折那麽簡單,主要是,需要考慮的肌肉活動模型以及它們旋轉的角度不一樣。


    因此,在複位的時候,不僅要添加持續的牽引力,還要添加拮抗肌肉拉伸的旋轉牽引力,將本會產生旋轉力的肌肉迴縮力給拮抗掉,產生平衡。


    這就需要,在牽引的過程中,需要持續多個方向,多個維度的力量。


    這就有點一團亂麻的意思了。


    但好在,之前的黃海濤講了一定的技巧。


    先下後上,先外後內,一點一點地去尋找一個平衡點,使得骨折周圍的肌肉力量,仿若條索狀的非收縮性結構之後,再去進行複位。


    讓肌肉迴歸本真,隻是肌肉,不是收縮的肌肉,也不是牽拉的肌肉,找準一個平衡點後,骨折的移位就會自然成形複位到原本的位置。


    或許,黃海濤還有另外比較簡單的描述方式,但至少,方子業隻知道,黃海濤的描述操作過程的原理,就不簡單。


    足足三四分鍾過去,方子業才終於是找到了一種平衡點,且通過同一著力點,多方力量同時添加的接抗力,使得患者的肌肉變得一定程度的軟趴趴,仿佛這一下隻是裝飾品後。


    方子業趕緊趁著這個機會,開始稍稍用力一旋轉!


    單骨折的複位,是可以通過撬撥方式的,但是,多骨折的複位,特別是幾個斷端之間的複位,想要將骨折的碎段和骨折碎塊全部複位上去,且達到固定效果,必須通過旋轉複位的模型來處理。


    時間不長,也就是幾秒鍾的時間,方子業就看到了,之前本來存在的兩個位置的畸形,竟然是恰到好處地拮抗在了一起。


    而且因為之前肌肉被平衡成了軟趴趴樣,此刻重新改變了方向後,竟然變得緊繃起來,這樣的緊繃力道,並不強,卻恰到好處地將尺橈側雙骨折給合在一起。


    固定,好像是完成了。


    方子業見狀,慢慢卸掉力量,隻覺得手有點酸,腦子有點亂,心情稍微有點好。


    特別緊張地看著卸力之後的前臂,生怕是這不穩定性的骨折,真的再次不穩定起來。


    隻是,過了好幾秒,再過了十幾秒,畸形都未出現,而且患者也沒有特別疼痛的感覺,隻是感覺方子業卸力後問:“黃主任,我這個複位,是做好了嗎?”


    他說著普通話,目光中帶著詢問。


    黃海濤也鬆懈力量後,開始進行摸骨診斷。


    摸完後,黃海濤整個人往後退了小半步,臉色被口罩遮擋,但是慢慢移動向方子業的目光,已經格外震驚和複雜。


    瞳孔漸漸縮小,而又緩緩增大,仿佛一瞬間經曆過窒息一般的生死轉換似的。


    “好了,先打個石膏,然後再下去做個平片複查,看下結果。”


    “如果複位的效果值得期待的話,你就可以出院了。”黃海濤如此笑著。


    而黃海濤的心裏,卻是在不斷地打著鼓,不知道是酸澀,還是羨慕嫉妒恨,隻是暗暗重複。


    方子業現在的操作水平,就是那個境界,絕對是那個境界。


    方子業竟然在沒有理論支撐的情況下,單純把操作練到了那個境界,這太過於難以置信啊!


    師父,你不是說,隻有極少數的一些教授,還有現代醫學的一些老教授,才能夠把手法複位練到那個境界的麽?這需要長時間的打磨。


    這tm不科學。


    這到底是個什麽鬼啊?


    蠻力、巧力、本力。


    黃海濤實在想不到,方子業竟然會摸到手法複位的本力這種操作的難以置信的境界。


    而且,方子業自己都沒意識到,或者說,他都沒這方麵的認識,他隻是用這樣的手法複位術,去做現代醫學裏,指南所標注出來的,手法複位適應征裏麵的事情。


    這讓黃海濤想起了惡心的幾句話。


    金飯碗裝屎,尿泡大紅袍、千年的金絲楠木當柴火燒……


    暴殄天物。


    方子業那邊,也是在黃海濤認真地檢查完後,仔細地思忖起來,通過他自己對手法複位術複位效果的理解,從表麵上看,這複位的效果,應該是極好的。


    肯定達不到解剖複位和近解剖複位。


    但是隻是側方平移了兩三個毫米,這是無傷大雅的,很多手術複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平移錯位,而不是絕對的解剖複位。


    看到這,方子業的內心也頗為震撼。


    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傳統醫學帶來的力量,原來,傳統醫學,真的如同傳聞中一般,可以做到一些現代醫學無法做到的治療效果,隻是需要高深的理論和操作水平去支撐。


    而這樣的複位,可不是網上有人瞎幾把亂傳的那種大街貨複位手法。


    一個橈骨小頭半脫位,不診斷就治療,就被當作神跡,方子業每次看到,都不知道到底是該慶幸還是可悲。


    一個普通的關節脫位,比如說髖關節脫位輕度型,手法複位好後,就大肆炫耀。


    其實啊,這樣的手法複位,哪家醫院沒做過千百例數,都沒臉往外麵說我今天做了一個這樣的複位,明天做了一個那樣的複位。


    隻有特別典型,難度超級高的,難複性關節脫位,才敢通過寫文的方式往外麵說,都不敢親自掛在嘴邊。


    多大的臉?


    但,這一次不一樣。


    事實就是事實。


    黃海濤就是知道,一些在現代醫學的角度,屬於是手法複位禁忌症的病種,可以通過手法複位來治療,這是一種指南修正的前景啊。


    或者說,可能手法複位,是可以值得開發的一個基礎病種,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或者說,目前而言,沒有誰去關注這麽一個點。


    那麽,自己是不是可以深入一下,然後,通過發表文章、總結、臨床試驗的方式,獲得大量的學識點?


    臨床課題,自己有資格嗎?


    學識點+117!


    這一次複位,所帶來的學識點增長,是爆炸性的。


    方子業以前,診斷一個骨肉瘤,才得到了接近五十點,這就夠多了。也是最多的一次。


    但其實,方子業知道,骨肉瘤的診斷,基本上在臨床已經被做爛掉了,你就算是做得再好,骨肉瘤的病種再高級,你也做不出來什麽樣的創新。


    所以?


    其實在臨床上,所得到的學識點收益多少,在於這個方向的開發程度?如果開發得越成熟,比如說縫合術,就算是你的縫合術上了天,也不過就是幾點甚至零點幾點的學識點。


    但是,如果說沒有進行開發,比如說隱匿性的腹主動脈瘤,在診斷方麵,還沒有特別成熟,或者是在查體方麵的總結,也沒那麽成熟,所以就是巨額的學識點?


    方子業覺得自己的猜測很有道理。


    因為,關節脫位的病種,屬於是一級操作。


    按照道理來講,這樣的操作,最多就是與囊腫切除術的水平和難度對等,但是切除一個囊腫,最多就隻能得到1到2點學識點,做一個手法複位,至少是5點起。


    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隻是方子業沒有太多的參考素材,沒辦法去總結。


    思考、總結、懷疑一切,通過相對科學的方法,去處理身邊遇到的問題,就是研究生需要研究的事情,也是要培養的質疑思維。


    方子業還在沉浸之際。


    黃海濤收拾好了情緒,一邊與薛濤完成了石膏外固定術後,一邊說:“子業,你等會兒跟我走一趟吧,我還是早點把我的那些藏書交給你吧。”


    “隻可惜你已經走到了現代醫學這條路上,不然的話,我一定建議你去華國中醫大學附屬醫院去進一步深造的。”


    黃海濤看開了。


    雖然方子業的出現如同是見了鬼,但天賦就是天賦。


    摒棄門派之間,摒棄現代醫學和中醫之間的隔閡,不主動保護中醫自己,反而要打開自己,甚至是沉屙必除,才是他老師想要做的事情。


    甚至,自己的老師更加極端。


    除了正統的,有實力的中醫,其他打著中醫旗號招搖撞騙,給中醫抹黑的騙子,都該入到管吃管飯的地步……


    黃海濤依稀還記得,他師父每次看到小鎮裏麵,一些小的中醫館,打著可以治療一切癌症的牌子和標語,在那裏招搖撞騙的時候,就非常痛心和揪心。


    但,目前現行的政策就是對傳統醫學進行絕對的保護,即便是這樣的存在,仍然是‘合法’的,不被處理的。


    “謝謝黃主任厚賜。”方子業也是很期待,黃海濤能給他什麽樣的東西。


    方子業的目光灼灼。


    “先做事吧。”


    “接下來所有的骨折,你、我、薛濤還有吳主任,我們三個人,一個人三分之一,誰都別多占便宜。”黃海濤這麽分著。


    方子業點了點頭。


    黃海濤這是保護自己啊,讓自己不要再閃眼了,不然薛濤和吳主任就完全沒有存在感。


    自己初來乍到,把別人的狗眼閃一下就算了,這是一種展示自己,但是擠著別人沒有站腳的地方,那你覺得別人怎麽自處呢?


    他們雖然不會,但是可以學啊。


    如果不願意學習,吳國南把黃海濤叫來科室裏,是tm單純為了請吳國南吃飯?


    “黃主任,吳主任,濤哥,我後麵就不處理了,我負責打石膏。”方子業舉手,主動投誠。


    複位的學識點沒薅到,打石膏的羊毛,你們根本意識不到吧?


    嘿,這是個累活兒,但也是蚊子肉。


    ps:科普,手法複位示意圖。


    才摸索出來圖片的插圖功能,大家將就一下,可以留言想要看些啥。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魚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魚蝦並收藏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