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風刺骨,深紅宮門在霜雪中大敞,散朝官員陸續邁出,裹衣快行。
其間一人迎著凜風,於雪中行步,靴側霜雪震落,步步冷酷威嚴,再往上觀,眉間已是融了飛雪,凝出幾分冰刃的鋒銳,見人更是不露笑意。
朝官行禮退讓,不免往那背影打量。
這位驟然現世的三皇子風頭正盛,一出麵便已立下了攻占關州的軍功,現今得北朔帝段承的重用,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能收服關州民心,又把遭到南望欺侮的北朔士兵遺子鐵風收作近侍,鋒芒惹人注目,也另人青眼相看。
眾人皆知,段承膝下皇子不少,卻遲遲未立儲君,原先最有望登上儲位便是嫡長子段世書,而今早先夭折的三皇子突然死而複生,又一朝登頂,儲君之爭忽而膠著,也引得不少官員開始在兩人之中抉擇不定。
因而縱是前幾月段緒言不在府中,珵王府也不失熱鬧,時不時便有貴客登門造訪,都想趁早與他為伍。
風雪迷眼,段緒言不愛打傘,也習慣了旁人打量的眼神,兀自在前走著,至禦殿前上階,單手解了大氅,抖下一層霜雪。
鐵風接來,在殿外等候。
今日述職,段承一如往常那般肅然,父子二人沒有多餘的寒暄,正如段緒言初迴北朔之時,段承在禦殿相迎,看著他時眼中疏離,隻不過在大捷的戰報傳來後才笑了一笑。
畢竟八年未見,段緒言自當理解,此後更是用了將近兩年的時光努力融入這個他不曾親近過的帝王家,卻還是像個局外人。
眼下段緒言已呈報完畢,段承正執棋,段世書奉過茶水,舉手投足間一派儒雅。
茶至手邊,段承未看一眼,抬手擺了擺,段世書意會,將茶盞輕放桌側。
段承落下棋子,道:“溫侖公主明年將至西域和親,太後最是寵她不過,月末要趕在除夕前,趁西域使者進貢之時辦場盛宴,以示北朔對公主的重視,也好讓溫侖出嫁後不受虧待。你們做兄長的,特別是緒言,此次召你迴城,到時就不得缺席。”
段緒言自當聽出段承話中有話。夏時宮中曾辦過一場家宴,偏巧前夜他給阮青洲用多了媚藥,阮青洲因而重病一場,命懸吊著,險些墮入黃泉。鐵風來報時,他徑直朝段承請罪離了場,連句緣由也沒留下。
事後段承雖未責怪,段緒言也並非就敢為所欲為,他知道自己能在段承麵前任性的唯一籌碼,就是段承對他這八年乃至二十二年來的虧欠。
段緒言正欲應答,那旁段世書輕笑,寬言道:“父帝多慮,起初聽聞三弟迴宮,溫侖最是高興得緊,三弟今已趕迴皇城,怎會不到場。”
段世書封號珘王,乃是段承嫡長子,此次正是他親赴關州遞來消息催段緒言迴城。可段世書雖溫潤,段緒言卻總排斥這種過於周到的溫和,唯有的親近感,大抵隻有他與柳芳傾相仿的年歲罷了。
段緒言跟在其後應道:“父帝提醒的是,兒臣明白輕重緩急,屆時必定到場。”
棋下幾著,見他不動,段承問:“還有何事?”
段緒言欲言又止:“無事。”
段承說:“那就去吧,向太後請安後,早些迴府休整,今日是你母妃忌辰,不用顧慮關州事務。”
“多謝父帝。”
他起身正要走,段承無意瞥去一眼,見他虎口上半遮半掩的傷,敲了敲棋子。段緒言隨之停步。
段承嚴肅道:“形勢未穩,收斂一些。”
段緒言垂眼,目光落在虎口,頓了頓。
“是。兒臣告退。”
如今阮青洲已是囚徒,段緒言原想將兩人的風月之事昭告天下,傳得人盡皆知,讓阮青洲屈辱一生,後來卻又悔了。
在外人眼中,他們隻有在關州翻臉斷交時的仇怨,而阮青洲也隻是他以主仆情誼欺騙來的踏腳石而已,以關照之名囚在府上,受盡刑罰折磨,不會有人想到,阮青洲是雌伏在他胯下的玩物。
當初北朔朝南望宣戰之時,是以南望派細作入北朔挑釁為由,但其實旁人也都心知肚明,這場戰役到底是因何而起。段緒言也知他的這種贏法不算光彩,卻還是這麽做了。
他太想光明正大地活著了,即使並不如預想的那般愉快,也未料到潛伏在南望的八十七人中,最後隻有他一人迴了北朔。
風雪漸大,段緒言離殿披上大氅,醒過神來。
“柳侍郎的下落還沒尋到?”
鐵風應答:“沒有。吏部隻說柳侍郎早些年就已告老還鄉,可柳侍郎原先擔任密職,早已銷了籍,暫還沒能尋到柳家故居何在。”
“柳芳傾和其餘北朔細作也是?”
“也是。”
聞言,段緒言沉默。
一年有餘了,自他奉南望禦旨前往關州北巡後,風顏樓眾人便再無音訊,兩國開戰時,他也隻在關州見過柳芳傾一迴,之後柳芳傾和其餘北朔細作卻如人間蒸發一般,至今仍是下落不明。
不再沉思,段緒言抬靴踏進雪中。
“知會下邊的人,繼續找,是生是死,我都要一個結果。”
——
珵王府南苑,阮青洲坐在亭下,手邊擺著的一整塊玉牌陳放桌麵。
玉牌本是攔腰摔壞的,如今斷裂處仍見痕跡,但已修補完全,不過是瞧著磨損了些。段緒言起初遞來這塊玉牌,便是要他往上刻全“段緒言”這三字,阮青洲不理,直將玉牌放到了如今。
眼下刻刀夾在指間,阮青洲靜視某處,想的卻是李之今早送飯來的事。
“主子不知,王爺一迴來,後廚那夥人都用正眼瞧人了,給的都是熱食,就是天兒冷,這吃食便容易涼,您脾胃都沒養好,又挨了這麽幾個月的粗食涼飯,還是要趁熱吃!”
李之舀了粥,往阮青洲麵前擺了滿滿幾道配菜,遞筷時俯身湊近,小聲道:“主子,我小聲跟您說,原先啊,這菜裏頭還加了樣油膩膩的鴨腿,好在我跟主子久了,也學會了機靈,想著王爺要您養身子,哪會吩咐底下的人一來就給這些油膩的吃食,然後我留意著一聽,才知道今日是王爺母妃的忌辰,所以迴來時特意往祠堂繞行,就見那供台上的熟鴨少了條腿,忙又尋由將這鴨腿退迴後廚了,不然今日定會有人用偷吃祭品為由,又害主子受苦。”
可往常段緒言不在北朔皇城時,珵王府的人頂多隻會用吃食和雜活來消遣他,如今為何忽然要設計一出陷害他?
阮青洲遲疑片時,接來筷子。
李之忽然道:“對了!月末宮中要為溫侖公主設宴撐場,各國使節前來赴宴,也是因為此事珘王才會親赴關州叫迴王爺,聽說順道去關州的還有北朔的中書令程望疆,就是去與謝國公商談南望戰俘事宜的那位。”
程望疆,阮青洲自當聽過。當年北朔南望分權時,便是程望疆主張與南望爭奪關州,也因此,北朔當年敗北就成了程望疆揮之不去的恥辱,如今得以雪恥,想來心中對南望也有怨憤。
阮青洲夾筷挑來熱菜,漫不經意道:“我記得你曾說過,珵王府組建之時,便是中書令一手操辦的?”
“嗯,主子記得半點沒錯。”
阮青洲拉出木凳,示意他坐下:“一人吃著乏味,你也一並坐下用飯吧,順道和我說說府中近況。”
“哎!”
一聲輕叩桌麵,手中刻刀無意耷落,阮青洲於迴想中緩過神,正猶豫著拿起玉牌,卻是隔著院牆隱約聽見南苑外傳來幾陣嘲聲。
“多大的人了還成日尿褲子,也不嫌丟人。”
“哎,忘了忘了,南望的閹人嘛,不稀奇,底下斷了茬,可不得漏著嗎!”
聽著嘲諷,李之低頭緊捂褲襠,就要跑進南苑卻被攔住。
“南望人就這德行?慫成這樣,和你家主子一般吧,怪不得廢人似的關在裏頭。”
李之氣紅了眼:“你!你憑何罵我主子!”
“誰不知昨夜王爺才在南苑發了火,怎麽著,你家主子囚在這裏頭自找罪受,還不讓人說?王爺吩咐給他做頓熱食不過是怕給人餓死在裏頭,晦氣!你們受點好處,尾巴就能翹天上去了,怪不得外人都說南望太子是王爺養的一條狗呢。”
忍無可忍,李之握拳揮去,瘦弱的肩頭被人猛推一把,腳下一個不穩便朝後栽去,李之緊閉起眼,卻是被牢牢地托住了後背。
心覺錯愕,李之一個轉頭,在見到阮青洲的那刻便委屈地含了淚:“主子……”
阮青洲隻將人扶穩,輕牽到身後。
“各位要逞口舌之快,請移步別處。我是質子不錯,但也關乎南望與北朔兩國的安定,到了大殿之上,北朔臣子再如何輕視,也要禮讓我三分。要嘲諷我的人,你們還不夠格。”
阮青洲帶人就走,身後家仆不甘,抬聲道:“真夠高看自己的,我若是將你私自離開南苑的事上報給王爺,看看今日是誰吃不了兜著走!”
“盡管去,我奉陪。”阮青洲頭也未迴,一身素白衣袍陷進風雪。
直至走進廊下,李之遲遲不敢抬首,畏縮著自他手中抽出腕部,不敢再碰見那身衣袍半分。
阮青洲隨之停步,轉頭看向他。
李之退了幾步:“主子……我髒。”
阮青洲卻不在意,替他拂去衣上落雪。
“平日他們都這麽欺負你?”
“也沒……沒有吧。”李之咬唇忍著顫聲。
“這些事都不用顧慮,可以和我說。”
李之緊攥褲襠,再忍不住,抽噎著抹淚:“可主子……主子已經很不開心了,是我沒用,盡給主子丟人,就更不想再,再讓主子替我……”
“這不叫丟人,”阮青洲說,“這便和常人的飲食起居一般,不足為奇,不需要覺得丟人。”
李之卻是抽噎得更厲害了,他抬袖捂臉,發泄似的哭了一場,緩迴勁後,雙眼都澀得發腫。
“主子為我出頭,可萬一他們當真告了黑狀,等王爺迴來,又為難主子怎麽辦?”
默然些時,阮青洲問:“你知道,他們為何要在段緒言迴到皇城後設計陷害我嗎?”
李之愣著吸了吸鼻:“是覺得主子身份尊貴,所以想慫恿王爺折磨主子,讓南望丟麵子。”
阮青洲安慰似的淺笑,挪步麵向霜雪,一身素衣雅淡。
“北朔才占上風,局麵不穩,南望自然還是個威脅,即使現今雙方求和,卻也難料來日南望會否和如今的北朔一樣臥薪嚐膽,我雖以質子身份拘在北朔,看似是能穩定一時,可換而言之,若想戰局爆發,我這個質子的生死或安危也可以當作引發戰火的緣由。隻是南望尚且還有對抗的餘力,一旦開戰,戰線必將拉長,但有人寧可讓北朔不計損失、再燃戰火,也不希望南望繼續平定下去,現下已經在為日後開戰蓄謀,所以才會想激化段緒言對我的恨。”
雪點漫天,阮青洲平靜凝望:“今日偷拿祭品不過是開場,這樣的事往後還會有很多。”
“就怕防不勝防,這可如何是好?”李之擔憂地蹙起眉,一抬首,又被吹雪迷了眼。
“有恃無恐便好。”
一聲猶在耳邊,李之眨眼看他側臉,似懂非懂,卻覺得那神情已陌生了幾分,再見他指尖輕動,刀刃悄聲無息地劃過,手間竟已留了血痕。
“主子!您這是!”
滴血淌落,幾下染了檻上積雪,阮青洲涼薄一瞥,緩緩摩挲手中玉牌,任血滲進裂縫,沾過袖口。
“以一個人的情仇愛恨作為賭注,”阮青洲淡聲道,“這樣的籌碼,他們有,我也有。”
其間一人迎著凜風,於雪中行步,靴側霜雪震落,步步冷酷威嚴,再往上觀,眉間已是融了飛雪,凝出幾分冰刃的鋒銳,見人更是不露笑意。
朝官行禮退讓,不免往那背影打量。
這位驟然現世的三皇子風頭正盛,一出麵便已立下了攻占關州的軍功,現今得北朔帝段承的重用,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能收服關州民心,又把遭到南望欺侮的北朔士兵遺子鐵風收作近侍,鋒芒惹人注目,也另人青眼相看。
眾人皆知,段承膝下皇子不少,卻遲遲未立儲君,原先最有望登上儲位便是嫡長子段世書,而今早先夭折的三皇子突然死而複生,又一朝登頂,儲君之爭忽而膠著,也引得不少官員開始在兩人之中抉擇不定。
因而縱是前幾月段緒言不在府中,珵王府也不失熱鬧,時不時便有貴客登門造訪,都想趁早與他為伍。
風雪迷眼,段緒言不愛打傘,也習慣了旁人打量的眼神,兀自在前走著,至禦殿前上階,單手解了大氅,抖下一層霜雪。
鐵風接來,在殿外等候。
今日述職,段承一如往常那般肅然,父子二人沒有多餘的寒暄,正如段緒言初迴北朔之時,段承在禦殿相迎,看著他時眼中疏離,隻不過在大捷的戰報傳來後才笑了一笑。
畢竟八年未見,段緒言自當理解,此後更是用了將近兩年的時光努力融入這個他不曾親近過的帝王家,卻還是像個局外人。
眼下段緒言已呈報完畢,段承正執棋,段世書奉過茶水,舉手投足間一派儒雅。
茶至手邊,段承未看一眼,抬手擺了擺,段世書意會,將茶盞輕放桌側。
段承落下棋子,道:“溫侖公主明年將至西域和親,太後最是寵她不過,月末要趕在除夕前,趁西域使者進貢之時辦場盛宴,以示北朔對公主的重視,也好讓溫侖出嫁後不受虧待。你們做兄長的,特別是緒言,此次召你迴城,到時就不得缺席。”
段緒言自當聽出段承話中有話。夏時宮中曾辦過一場家宴,偏巧前夜他給阮青洲用多了媚藥,阮青洲因而重病一場,命懸吊著,險些墮入黃泉。鐵風來報時,他徑直朝段承請罪離了場,連句緣由也沒留下。
事後段承雖未責怪,段緒言也並非就敢為所欲為,他知道自己能在段承麵前任性的唯一籌碼,就是段承對他這八年乃至二十二年來的虧欠。
段緒言正欲應答,那旁段世書輕笑,寬言道:“父帝多慮,起初聽聞三弟迴宮,溫侖最是高興得緊,三弟今已趕迴皇城,怎會不到場。”
段世書封號珘王,乃是段承嫡長子,此次正是他親赴關州遞來消息催段緒言迴城。可段世書雖溫潤,段緒言卻總排斥這種過於周到的溫和,唯有的親近感,大抵隻有他與柳芳傾相仿的年歲罷了。
段緒言跟在其後應道:“父帝提醒的是,兒臣明白輕重緩急,屆時必定到場。”
棋下幾著,見他不動,段承問:“還有何事?”
段緒言欲言又止:“無事。”
段承說:“那就去吧,向太後請安後,早些迴府休整,今日是你母妃忌辰,不用顧慮關州事務。”
“多謝父帝。”
他起身正要走,段承無意瞥去一眼,見他虎口上半遮半掩的傷,敲了敲棋子。段緒言隨之停步。
段承嚴肅道:“形勢未穩,收斂一些。”
段緒言垂眼,目光落在虎口,頓了頓。
“是。兒臣告退。”
如今阮青洲已是囚徒,段緒言原想將兩人的風月之事昭告天下,傳得人盡皆知,讓阮青洲屈辱一生,後來卻又悔了。
在外人眼中,他們隻有在關州翻臉斷交時的仇怨,而阮青洲也隻是他以主仆情誼欺騙來的踏腳石而已,以關照之名囚在府上,受盡刑罰折磨,不會有人想到,阮青洲是雌伏在他胯下的玩物。
當初北朔朝南望宣戰之時,是以南望派細作入北朔挑釁為由,但其實旁人也都心知肚明,這場戰役到底是因何而起。段緒言也知他的這種贏法不算光彩,卻還是這麽做了。
他太想光明正大地活著了,即使並不如預想的那般愉快,也未料到潛伏在南望的八十七人中,最後隻有他一人迴了北朔。
風雪漸大,段緒言離殿披上大氅,醒過神來。
“柳侍郎的下落還沒尋到?”
鐵風應答:“沒有。吏部隻說柳侍郎早些年就已告老還鄉,可柳侍郎原先擔任密職,早已銷了籍,暫還沒能尋到柳家故居何在。”
“柳芳傾和其餘北朔細作也是?”
“也是。”
聞言,段緒言沉默。
一年有餘了,自他奉南望禦旨前往關州北巡後,風顏樓眾人便再無音訊,兩國開戰時,他也隻在關州見過柳芳傾一迴,之後柳芳傾和其餘北朔細作卻如人間蒸發一般,至今仍是下落不明。
不再沉思,段緒言抬靴踏進雪中。
“知會下邊的人,繼續找,是生是死,我都要一個結果。”
——
珵王府南苑,阮青洲坐在亭下,手邊擺著的一整塊玉牌陳放桌麵。
玉牌本是攔腰摔壞的,如今斷裂處仍見痕跡,但已修補完全,不過是瞧著磨損了些。段緒言起初遞來這塊玉牌,便是要他往上刻全“段緒言”這三字,阮青洲不理,直將玉牌放到了如今。
眼下刻刀夾在指間,阮青洲靜視某處,想的卻是李之今早送飯來的事。
“主子不知,王爺一迴來,後廚那夥人都用正眼瞧人了,給的都是熱食,就是天兒冷,這吃食便容易涼,您脾胃都沒養好,又挨了這麽幾個月的粗食涼飯,還是要趁熱吃!”
李之舀了粥,往阮青洲麵前擺了滿滿幾道配菜,遞筷時俯身湊近,小聲道:“主子,我小聲跟您說,原先啊,這菜裏頭還加了樣油膩膩的鴨腿,好在我跟主子久了,也學會了機靈,想著王爺要您養身子,哪會吩咐底下的人一來就給這些油膩的吃食,然後我留意著一聽,才知道今日是王爺母妃的忌辰,所以迴來時特意往祠堂繞行,就見那供台上的熟鴨少了條腿,忙又尋由將這鴨腿退迴後廚了,不然今日定會有人用偷吃祭品為由,又害主子受苦。”
可往常段緒言不在北朔皇城時,珵王府的人頂多隻會用吃食和雜活來消遣他,如今為何忽然要設計一出陷害他?
阮青洲遲疑片時,接來筷子。
李之忽然道:“對了!月末宮中要為溫侖公主設宴撐場,各國使節前來赴宴,也是因為此事珘王才會親赴關州叫迴王爺,聽說順道去關州的還有北朔的中書令程望疆,就是去與謝國公商談南望戰俘事宜的那位。”
程望疆,阮青洲自當聽過。當年北朔南望分權時,便是程望疆主張與南望爭奪關州,也因此,北朔當年敗北就成了程望疆揮之不去的恥辱,如今得以雪恥,想來心中對南望也有怨憤。
阮青洲夾筷挑來熱菜,漫不經意道:“我記得你曾說過,珵王府組建之時,便是中書令一手操辦的?”
“嗯,主子記得半點沒錯。”
阮青洲拉出木凳,示意他坐下:“一人吃著乏味,你也一並坐下用飯吧,順道和我說說府中近況。”
“哎!”
一聲輕叩桌麵,手中刻刀無意耷落,阮青洲於迴想中緩過神,正猶豫著拿起玉牌,卻是隔著院牆隱約聽見南苑外傳來幾陣嘲聲。
“多大的人了還成日尿褲子,也不嫌丟人。”
“哎,忘了忘了,南望的閹人嘛,不稀奇,底下斷了茬,可不得漏著嗎!”
聽著嘲諷,李之低頭緊捂褲襠,就要跑進南苑卻被攔住。
“南望人就這德行?慫成這樣,和你家主子一般吧,怪不得廢人似的關在裏頭。”
李之氣紅了眼:“你!你憑何罵我主子!”
“誰不知昨夜王爺才在南苑發了火,怎麽著,你家主子囚在這裏頭自找罪受,還不讓人說?王爺吩咐給他做頓熱食不過是怕給人餓死在裏頭,晦氣!你們受點好處,尾巴就能翹天上去了,怪不得外人都說南望太子是王爺養的一條狗呢。”
忍無可忍,李之握拳揮去,瘦弱的肩頭被人猛推一把,腳下一個不穩便朝後栽去,李之緊閉起眼,卻是被牢牢地托住了後背。
心覺錯愕,李之一個轉頭,在見到阮青洲的那刻便委屈地含了淚:“主子……”
阮青洲隻將人扶穩,輕牽到身後。
“各位要逞口舌之快,請移步別處。我是質子不錯,但也關乎南望與北朔兩國的安定,到了大殿之上,北朔臣子再如何輕視,也要禮讓我三分。要嘲諷我的人,你們還不夠格。”
阮青洲帶人就走,身後家仆不甘,抬聲道:“真夠高看自己的,我若是將你私自離開南苑的事上報給王爺,看看今日是誰吃不了兜著走!”
“盡管去,我奉陪。”阮青洲頭也未迴,一身素白衣袍陷進風雪。
直至走進廊下,李之遲遲不敢抬首,畏縮著自他手中抽出腕部,不敢再碰見那身衣袍半分。
阮青洲隨之停步,轉頭看向他。
李之退了幾步:“主子……我髒。”
阮青洲卻不在意,替他拂去衣上落雪。
“平日他們都這麽欺負你?”
“也沒……沒有吧。”李之咬唇忍著顫聲。
“這些事都不用顧慮,可以和我說。”
李之緊攥褲襠,再忍不住,抽噎著抹淚:“可主子……主子已經很不開心了,是我沒用,盡給主子丟人,就更不想再,再讓主子替我……”
“這不叫丟人,”阮青洲說,“這便和常人的飲食起居一般,不足為奇,不需要覺得丟人。”
李之卻是抽噎得更厲害了,他抬袖捂臉,發泄似的哭了一場,緩迴勁後,雙眼都澀得發腫。
“主子為我出頭,可萬一他們當真告了黑狀,等王爺迴來,又為難主子怎麽辦?”
默然些時,阮青洲問:“你知道,他們為何要在段緒言迴到皇城後設計陷害我嗎?”
李之愣著吸了吸鼻:“是覺得主子身份尊貴,所以想慫恿王爺折磨主子,讓南望丟麵子。”
阮青洲安慰似的淺笑,挪步麵向霜雪,一身素衣雅淡。
“北朔才占上風,局麵不穩,南望自然還是個威脅,即使現今雙方求和,卻也難料來日南望會否和如今的北朔一樣臥薪嚐膽,我雖以質子身份拘在北朔,看似是能穩定一時,可換而言之,若想戰局爆發,我這個質子的生死或安危也可以當作引發戰火的緣由。隻是南望尚且還有對抗的餘力,一旦開戰,戰線必將拉長,但有人寧可讓北朔不計損失、再燃戰火,也不希望南望繼續平定下去,現下已經在為日後開戰蓄謀,所以才會想激化段緒言對我的恨。”
雪點漫天,阮青洲平靜凝望:“今日偷拿祭品不過是開場,這樣的事往後還會有很多。”
“就怕防不勝防,這可如何是好?”李之擔憂地蹙起眉,一抬首,又被吹雪迷了眼。
“有恃無恐便好。”
一聲猶在耳邊,李之眨眼看他側臉,似懂非懂,卻覺得那神情已陌生了幾分,再見他指尖輕動,刀刃悄聲無息地劃過,手間竟已留了血痕。
“主子!您這是!”
滴血淌落,幾下染了檻上積雪,阮青洲涼薄一瞥,緩緩摩挲手中玉牌,任血滲進裂縫,沾過袖口。
“以一個人的情仇愛恨作為賭注,”阮青洲淡聲道,“這樣的籌碼,他們有,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