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金烏已經十分勉強地使出平生最大的本事與攤販們討價還價,最後也才剩下五十幾塊錢。


    應玲瓏一臉理所當然:“當然啦,我都算過價錢的。剩下的錢差不多足夠你買衣服了,我不是還把江餘最實惠的服裝批發市場介紹給你了?我的衣服也是在那買的。”


    她自豪地給兩人展示自己的純色t恤:“純色款比印花的還便宜五塊。”


    日薪隻有可憐的八十塊的重明附和道:“五十塊錢已經很多了。”


    金烏冷冷的看著他:“閉嘴,助紂為虐的家夥。”


    重明一臉懵:“助紂為虐是什麽意思?”


    沒人給他解釋,他就發揮自己這幾天刷題庫總結出的根據上下文猜詞義的方法自己理解了下,會意點頭,對應玲瓏自信一笑道:“你是老板啊,不管你想做什麽,我肯定會助紂為虐的。”


    應玲瓏:我謝謝你。


    她手一指旁邊的座位:“現在沒有客人,你去刷兩套題。”


    重明不忿:“老板,我為你說話,你怎麽還恩將仇報!”


    應玲瓏:“這是為了讓你深刻領會‘恩將仇報’這個成語的意思。”


    重明嘟嘟囔囔地刷題去了。


    自己可是答應過楊主任要讓重明一個月之內考下行走人間資格證的,所以每次經過重明身邊,應玲瓏都會像個班主任似的翹首看著重明的手機屏幕。


    轉了幾圈,她發現重明的成語實在是差勁,簡直是亂來。成語解釋全靠亂猜,成語填空還會鬧出諸如“茅廁頓開”“釜底抽筋”這樣的笑話。


    幸好成語題在卷麵總分中占比不大。


    下一道是看圖答題。


    畫中,一人倒在地上,手中握著半根發黴的油條,口吐白沫人事不省。旁邊有人大喊:食物中毒了!


    題目要求:請圈出圖中食物。


    這道題未免太過簡單,重明毫不猶豫地在油條上畫了圈。


    不出意料的答對了,但是並沒有立刻跳到下一題,屏幕上顯示醒目的大字(此題答對+10分,答錯扣100分)。


    下一頁還要對答錯的妖怪當眾處刑。“答錯本題的有(窫窳)(窮奇)(土螻)……”


    重明終於見到比自己成績還差的差生了,幸災樂禍道:“這麽簡單的題也能做錯。”


    應玲瓏看著這些差生的種族,覺得有些不對。正好下麵有錯誤答案示例,她順手點開。


    題目要求:請圈出圖中食物。被點名的這幾個妖獸,不約而同地圈出了發黴油條旁邊的……人。


    原來在他們眼中,此食物中毒非彼食物中毒。


    有獸焉……名曰窫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


    有獸焉……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這能考下資格證就怪了!誰敢讓它們“行走人間”啊!那真是把老鼠扔進米缸裏,安排狼外婆和小紅帽做室友,雇黃鼠狼給雞當保安。


    應玲瓏拍拍重明的肩膀:“看來挑食也是有好處的。”


    重明愛吃什麽?玉膏。


    玉膏就是液體的玉,能生出玄玉來,黃帝就曾以玉膏為食。當年帝堯想留養重明鳥,就因為顧慮“須用瓊玉之膏飴之”,實在太過奢侈,才把重明鳥放歸了。


    重明現在混的慘兮兮,玉膏是吃不起了,隻能弄點酒解解饞。


    應玲瓏鼓勵他:“等你資格證考下來,我給你買雕棠酒喝。”


    ————


    中午的時候店裏終於熱鬧了不少,不僅有新來的客人,還有昨天的迴頭客。


    袁威和幾個工友這段時間接了個活,在江餘大學做維修工,專門趁著學生放暑假這段時間把寢室樓平日裏不方便大修的地方修一修。


    昨天他發現了這家小店,進來一嚐,老板做的家常菜味道竟然相當不錯,再一算賬,聽說是剛開業有折扣,價錢也實惠。今天他就帶著幾個工友一起來了。


    說實話,江餘大學附近的美食雖然多,但他們都是來城裏打工的人,幹的還是力氣活,胃口大,又不舍得吃太貴的飯,還是管飽最重要。


    要是發現一家又能管飽味道又好,價格還可以接受的餐廳,可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美事。


    他們四個人點了三道菜和四碗米飯,小炒茄子、酸辣土豆絲、醬爆肉丁。都是下飯的菜,米飯可以免費續。


    幹一上午的活,幾個中年漢子都饑腸轆轆,聞著店裏噴香的菜香味就更餓了,好在上菜的速度很快,袁威立刻把筷子探向那盤酸辣土豆絲。


    土豆先切成細絲,稍稍浸水泡去澱粉,先把花椒和辣椒炸香,撈出花椒不用,再放入青紅椒和蒜末爆香,最後下土豆絲翻炒,點上少許醋和鹽就能出鍋。


    酸辣土豆絲是道快手菜,大火一炒很快就能出鍋,袁威也是餓極了,這才點了它。


    土豆絲剛一入口,脆爽的口感混著酸和辣的味道撲麵而來,袁威趕緊扒下一口飯,腮幫子饜足的鼓起來,在這炎炎夏日頂著大太陽走過來,終於能坐在清涼的餐廳裏,吃上這麽一口酸辣土豆絲,更開胃了。


    工友們幾筷子夾過來,酸辣土豆絲就去了大半盤。這時,剩下的小炒茄子和醬爆肉丁也被重明端了上來。


    炒茄子的油裏加了一點豬油,有了葷油,既能軟化茄子的口感,炒出來的茄子味道也更香。袁威當然是沒空去琢磨這些的,鹹香濃鬱的茄子加上軟嫩又帶著醬香的肉丁通通下肚,一碗米飯轉眼就見了底。


    平時吃飯的時候插科打諢,這迴碗底都反光了,也沒人說幾句話。幾個人笑嗬嗬的對望了一眼,紛紛起身去添飯。


    “袁威,你怎麽知道這犄角旮旯裏還有這麽好吃的餐廳!”一個工友撞了撞袁威的肩膀。


    袁威憨笑道:“我也是誤打誤撞,昨天我那個活拖的晚了,自己出來找地方吃飯。結果你猜怎麽著,走錯大門了!這大學也太大了,我從南門出來,一路上還奇怪呢,怎麽沒見到幾個餐廳。迴去問了才知道,美食街原來在北門外。”


    “你這迷路迷的不虧,這麽好吃的餐廳都被你找到了。”


    幾個人添好了飯又迴來坐下。他們的身後,走進來一個打扮樸實的老大爺,六十多歲的年紀,踩著一雙幹淨的黑布鞋,腰身微微佝僂,但從那雙神采奕奕的眼睛能看出,人雖然年紀大了,精神頭還好著呢!


    他一進店,先站定了腳步聞著逸散在空中的香氣,再抬


    腳往裏走。


    張老頭是聽了何瀾教授的推薦找來的。何瀾舌頭很靈,雖然對什麽菜係,什麽廚師傳承一概不知,但憑借著靈敏的味覺,早年也加入過當地的美食家協會,認識了不少老饕。


    這些年經他們的推薦知道了不少滋味好的餐廳,難得也有了個何瀾發掘出來的新餐廳,她立刻推薦給了幾位老朋友。


    張老頭一看何瀾的推薦,興衝衝的過來了,根本沒看清何瀾在後麵說今天的特色菜是酸辣雞雜和紅燜牛尾,結果在菜牌前眯著眼睛好一通找,發現今天不賣魚丸。


    再一看後廚裏忙活的人影,竟然是個年輕姑娘,張老頭的心頓時涼了大半截。


    不是他小看年輕人,但廚師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經驗。就算在廚藝上再有天賦,想成為一個為人稱道的廚師,就沒有捷徑可走,日積月累的練習是少不了的。


    就算是那些名聲在外的廚師,很多也隻有一兩個拿手菜,還是經過成百上千次的錘煉才打出的名聲。


    太年輕的廚師,首先她就沒法有多少經驗。難不成還從娃娃起就開始掌勺不成?


    至於何瀾推薦的魚丸,張老頭猜測,大概是占了個食材新鮮的好處。


    今天沒有魚丸,張老頭興致沒了大半,他臉色變來變去,終究是唱著空城計的肚子占了上風。


    重明盯著張老頭看了半晌,對他臉上豐富的神情十分好奇,究竟對著這麽簡單的手寫菜單做了多麽複雜的心理活動,才會有這樣的表情。


    “要個麻婆豆腐,再來個酸辣雞雜。”


    重明記下來,又問:“辣度要低一點嗎?”老爺子歲數似乎也不小了。


    “正常做!”張老頭一錘定音。


    不能吃辣能連點兩個菜都是辣的嗎?


    他最愛吃辣了!


    第10章


    酸辣雞雜主要材料是酸豆角、小米椒和雞胗。雞胗打出花刀,講究的是炒過之後吸收了酸豆角和泡椒的酸,融入了小米椒的辣,還能保留著雞胗原本脆嫩的口感,十分下飯。


    正經做這道菜的時候,泡椒和小米椒的量都不小,但是開餐廳講究的是麵向大眾,不能假設所有的食客都特別能吃辣,所以應玲瓏在做這道菜的時候還是酌量減輕了辣度。


    她甚至還提前囑咐了重明,要是客人不能吃辣,盡量勸說客人不要點這道菜,畢竟酸辣雞雜講究的就是一個酸爽鮮辣,既不能做成不辣的版本,也不對沒法吃辣的客人的胃口。


    張老頭就沒這個煩惱,他幾乎沒什麽忌口的,而且特別嗜辣,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對這個年輕廚師的水平有著深深的懷疑。


    坐下來等了一段時間,前麵還排了幾個客人,重明給張老頭上了一杯酸梅湯,算是送的。


    酸梅湯是應玲瓏前一天晚上熬好的,用的是正經的烏梅、冰糖、陳皮、甘草等等這些材料,不是市麵上那些衝調的調製粉可比的。


    酸酸甜甜的味道裹著一絲酸梅湯特有的煙熏入喉,張老頭有些焦躁的情緒竟然被抹平了。還自己熬酸梅湯的店也不多了,也算是小廚師的一點堅持吧。


    酸梅湯喝到一半,張老頭要的兩道菜終於上桌了,重明邊放下盤子邊叮囑張老頭:“小心燙。”


    他想了想,補充道:“盤子也燙。”


    沒想到張老頭一聽,反倒主動伸手去摸盛著麻婆豆腐的瓷盤。指尖摸到灼熱的燙意,才滿意的收迴了手。


    重明看得迷惑極了。他看到應玲瓏特意在盛菜前把盤子遞給金烏,金烏拿在手上轉了一圈,盤子生生被加熱了好幾十度。應玲瓏正忙著,重明雖然心裏犯嘀咕,也沒來得及開口問這是為什麽,沒想到把菜送上桌,明明告訴客人盤子燙,客人還偏偏要去摸盤子。


    難道這就叫一身反骨嗎?


    張老頭卻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菜雖然還沒嚐,對廚師的評價卻高了不少。


    像麻婆豆腐這種重油重辣的菜,就是要用一個“燙”字逼出那種特有的香,這個燙不止是豆腐要燙,講究的餐廳裏,連盛菜的盤子都要加熱過。盤子要是冷的,油容易凝,影響用餐體驗。


    普通人可能不是很重視這一點,像張老頭這種老饕倒是懂得其中的門道。但關鍵是,他根本沒抱著廚師會用心到連盤子也記得加熱的這種期待。


    坐在這裏等菜的十幾分鍾他也想清楚了,這就是家簡簡單單的小餐廳,菜品價格也不貴,不能用星級餐廳的要求對所有餐飲店一概而論。


    來這裏的人,就想吃一道樸實的家常菜風味,像他這樣抱著極大的期待來的客人才是異類。


    沒想到他放低了期待,反倒收獲了驚喜。


    張老頭低頭看米飯,米飯有淡淡的米香味,仔細看米粒上還有一層潤澤的油光。質量上乘的大米做出來的米飯就會自帶著這種油光,普通的米想做出來也不難,煮飯之前加兩滴香油就行了。


    眼前的這碗米質量隻能勉強算是中上,不過意外的竟然是新米,一碗米飯隻收兩塊錢,用新米已經很難得了,張老頭走南闖北這麽多年,大大小小的餐廳去了無數家,用陳米或者新米混陳米的餐廳數不勝數,一般人吃不出來,也不在乎這個。


    舀了一勺麻婆豆腐入口,張老頭鬆了鬆眉毛,熨帖的很。這一勺白的是豆腐,紅的是辣椒油,綠的是切碎的青蒜,豆腐軟嫩鮮辣,帶著一股花椒粉的辛香撲鼻而來,質量上好的花椒磨的粉,入口微麻,又不帶一絲一毫的苦味。


    麻婆豆腐講究麻辣鮮香燙酥嫩,這一口竟然全有了,而且迴味無窮,一點挑不出毛病,讓張老頭這個老饕滿意的不得了。


    再吃一口酸辣雞雜,這道菜火候正好,雞胗脆嫩爽口,不膩不腥,先入口的酸來自於酸豆角,又有泡椒特有的帶著綿長後勁的酸辣補上了後段的空缺,滋味互相滲透,相輔相成,實在是挑不出一點毛病。


    張老頭大快朵頤。


    吃著吃著,他聞到了一股奇異的香味。


    這股香味越來越濃,張老頭立刻坐不住了,今天的特色菜品不是酸辣雞雜和紅燜牛尾嗎?


    可這明明不是其中任何一道菜的香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海食堂[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挽星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挽星霜並收藏山海食堂[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