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趙知府沒見過幾次,但大約也明白趙知府是什麽人,他哪有那決心和膽量查徐家?除非的確是有天大的好處。
比如……陸璘答應他,隻要辦成了這案子,就和他爹說好話,然後給趙知府升個什麽官?
對,這太有可能了,陸璘可是有這條件的。
更何況,既然他幫陸璘,那陸璘也可以投桃報李,但凡案件中有涉及到趙知府的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遮掩而過,趙知府又是何樂而不為?
想明白這些,楊釗就覺得很有可能了,所以他又該怎麽辦?
“把你收的徐夫人那些首飾都拿出來。”楊釗說。
楊夫人一臉警惕地問:“拿出來做什麽?”明顯很寶貝那些東西。
楊釗厲聲道:“當然是去退了,能退的都退。”
“這怎麽就要退了,這……她送我,隻說是與我親近,又沒讓你幫忙做什麽貪贓枉法的事……”
“給他通風報信不算嗎?”楊釗更嚴肅起來:“現在不退、不和他撇清關係,到時候他進了監牢,審問起來一通攀咬,說給了我多少好處,我給他辦了多少事,我別說官了,命都可能丟,那點財物又算什麽!”
楊夫人百般不情願,嘀咕道:“你之前也是這麽說的,說幫著陸知縣查徐家要丟官。”
“那是因為當時我不知道陸知縣有這麽大能耐,能把趙知府搬來。人知府的眼界肯定比我高,消息也比我多,看得比我遠,他都幫忙,我怎麽能等著送死,你沒看連黃盛也慌了。”
楊釗一邊說著一邊又歎息:“是我錯了,我錯了,我怎麽就沒想到,陸知縣是什麽人,那可是尚書府的公子、王相公的學生,京城裏來的四品官,人家什麽沒見過,什麽沒聽過,還能比我這個八品芝麻官蠢?”
越說他越覺得懊惱,已經自己動手去翻楊夫人的首飾。
楊夫人看著心疼道:“這都是婦人家自己來往送的小玩意兒,你要送迴去,就送你那裏收的東西就行了吧。”
“你放心,我那裏收的我也一樣都不會留著,現在當務之急是把東西還迴去,再和陸知縣去說說情,幫著一起查徐家。幸好,我知道徐家一樁罪,他們家兒子逼死過一個老漢,我拿這個事去和陸知縣說說好話,探探他的口風,能不能放我一把。”
楊釗此時頭也不暈了,嘴也不痛了,整個人都警醒精神起來。
楊夫人看出這事的確緊急,終於是接受了,心疼地看著那些還沒捂熱的首飾被拿走。
幾天後,施菀在藥鋪給人開藥,來人是個衙役,一邊看著她寫藥方,一邊道:“施大夫這字寫得真好看,我要是你,我就去縣衙門口擺攤寫狀紙了,現在幫人寫狀紙一份都能有十文錢,還寫都寫不完。”
施菀好奇地抬起頭來,枇杷早已開口問:“怎麽寫狀紙能賺這麽多錢?有這麽多人告狀嗎?”
那衙役問:“你們還不知道?”
施菀問:“怎麽了?”
衙役說:“前天縣衙門口張貼了告示,說縣衙現在在查那徐家的老爺,徐仕,還有楊柳店的黃老爺,有與這兩家有關,但從前投告無門的冤情,都可以去衙門遞狀紙告狀,衙門查清後,會給苦主公道。
“我聽衙門裏的兄弟說,知縣大人說了,徐家的田多半是強占的,到時候都要還給原主,比如什麽按七三或是八二收的租子,或是低於三兩一畝買賣的田地,不管原主是不是自願賣的,都屬於強買強賣,統統無效,都能還給原主。
“這不告狀的就多了嗎,所以就都要寫狀紙了,咱們縣城才幾個訟師,哪能夠,所以現在隻要能寫字的都去幫人寫狀紙了,我看連算命的這幾天都把幡子換成‘代寫狀紙’了,那字寫的跟狗爬似的!”
聽衙役說完,在他身後排隊看病的人便驚道:“真有這事?我有個姑母在金水鎮,田正好是三兩一畝賤賣給徐家的,還正好是收七成的租子,那日子過的,就差去要飯了,這不是正好可以告狀麽?”
衙役迴答:“千真萬確,不信你去縣衙門口看嘛,趕緊找人寫狀紙吧!”
“上次我經過縣衙,好多人在那兒圍著看,我想著能有什麽好看的,沒去湊熱鬧,原來是這事!”藥鋪另一人道。
大家紛紛為這事議論起來,施菀朝那衙役道:“你若看見縣太爺了,不如給他提個建議,將告示滿縣城貼得多一些,再找人去下麵村子裏敲鑼打鼓告知,這樣應該不會有人不知道。”
“這倒是,我去看看有機會見到縣太爺了就獻上這麽一計。”衙役高興道。
施菀知道事情進展順利,為之高興,等下午歇了診,也跑去縣衙門口看了看,果然太陽都要落山了,還有人支著攤子在那兒代寫狀紙。
她過去,那攤主問她是不是要告狀,她搖搖頭,去看布告欄。
上麵果真是寫著,有冤情者,即日可到衙門遞狀紙,縣衙會盡快一一審理核實,還百姓公道。
看了一會兒,卻見陸璘從縣衙內出來。
她隻是來這裏看看案情的進展,也沒有別的事,想了想,便往布告欄後站了站,避開了他的視線。
與他一起出來的還有楊釗。
兩人一邊走著,一邊在談論著什麽,到近了一些,便聽到楊釗在問陸璘:“徐家隱瞞人口算下來有上百人,但登記人口還是三年前前任稅使的事,他已經病故了,現在的稅務司隻是核查,這……要將他們都抓來審問麽?”
“不用吧,一個小小的稅使,如何能擔待得了整個縣的法紀清明,將這事記在前任稅使身上吧。”
“還有,下麵人說城裏還是有人不知道可以來告狀的事,不如將告示多貼幾條街道,再去鄉下村裏敲鑼打鼓告知,他們不進城,也不識字。”
“這個提議不錯,我整日盡快衙門的事,倒忘了這個,楊大人你將這事安排下去。”
“好。”
……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往縣衙外走去,卻不是各迴各家,而往東邊而去,好像不準備放衙,仍是去辦公。
施菀知道楊大人現在應該是乖乖被“招安”了,心裏大約有些明白陸璘的做法,便是清算徐家,而對安陸整個官府則是能放就放,不受牽連。
她心想這似乎也是最合理的處理方法,便放心地背了藥箱,往雨衫巷而去。
到家沒一會兒,霍大娘家的小孫子狗兒卻來找她,和她道:“菀姨,我今天看見有個人從你家門外往裏麵看,我問他,你是誰,他罵我死小孩,我說你是小偷,要偷東西的,我要去告訴我奶奶,結果迴去我奶奶不在家,再出來他就走了。”
施菀奇怪地問:“那是個什麽樣的人?長得像小偷嗎?”
狗兒迴答:“一個男的,醜,長得有點像我大伯。”
施菀忍不住笑道:“不能這樣比喻,你大伯是好人,你是說他年齡和你大伯一樣還是長得有點像?”
“年齡像,長得也像,有點瘦,有點高,看著兇。”狗兒說。
施菀奇怪道:“難道真是小偷?可我家也沒養雞。”
縣城裏的小偷愛偷金銀珠寶,但這是去有錢人家,去普通人家就是偷雞,可她剛好沒養雞。
她看了看院子裏,發現如意又不在,這大黃狗最初用繩子係著它,就老實了幾天,後來熟了,便天天不著家,隻晚上迴來吃頓飯,歇一夜,第二天又跑不見了。
狗兒這時說:“我想起來了,他是個跛子,走路就這樣——”
說著他就開始學起來,一瘸一拐的。
施菀被他學得笑起來,笑著笑著,卻突然想起來一個人:張大發。
她很久沒見這個人了,但上次從三嬸家迴來,唐大娘和她說張大發和人打架自個兒把腿摔斷了,會不會……這人就是他?
施菀迴憶張大發的樣子,覺得他在身形上還的確和狗兒的大伯有些像。加上上次他去縣衙告狀的事,又揚言要去德安府找人,倒真有可能打聽到她的住處,找過來。
所以他在這兒是要做什麽?難不成還要強闖進來不成?
這一家人,是任何事都有可能做出來的,當年他們家便抬著他兒子的屍體在爺爺家門前哭嚎,一口一個“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要有良心”,顛倒黑白,說得聲淚俱下,指責爺爺醫死他家兒子。
第49章
狗兒見她不說話,很快道:“菀姨,你記得把你們家值錢的東西藏好,我去玩了。”
施菀迴過神來,連忙道:“你去吧,今天謝謝你告訴我,等明天,我給你帶根糖葫蘆迴來。”
“真的?”狗兒興奮道。
施菀點頭笑:“真的。”
待狗兒離開,施菀便陷入隱憂中。
到天空越來越暗,夜幕降臨,她心裏那份隱憂便漸漸放大,最後變成緊張與恐懼,讓她睡不著覺。
如意傍晚就迴來了,被她擋住了狗洞,怕它晚上再跑出去,她也早早就落了栓,外麵院子的門,裏麵屋子的門,還用桌凳抵了好幾道。
然後她便燃著燈,坐在床上,遲遲沒辦法閉上眼睛入睡。
遙遠的迴憶闖入腦海中,她又想起那個清雪庵的夜晚,身邊沒有一個人,腳步聲一點點靠近,她赤著腳,恐懼地躲在後院中。
哪怕多年後想起來,都覺得冷。
她在床頭縮住了身體,用被子將自己裹住,然後又起身將家裏的剪刀和菜刀放在了身邊,再重新用被子裹住自己,坐在床頭,一動不動看著房裏的油燈。
不知過了多久,遠處傳來更夫的打更聲,這是二更了,亥時。
這種聲音讓她心裏安穩了一會兒,覺得這夜很平靜,更夫在縣城裏走動,一切都好。
可是當更夫的聲音漸近,又漸漸遠去,就沒有聲音了,夜又重新迴歸寂靜。
又不知過了多久,她熬得想睡,也曾試圖躺下來睡覺,可一閉上眼,眼前就是那韋大人或是張大發的模樣。
這樣的感覺太難受,她隻好又爬起來,仍然看著油燈的光芒等著。
然後,霍大娘家的雞打鳴了,應該是要到三更了。
這是最最夜深的時候,所有人都睡了,也是惡人歹徒出沒的時候。
她更加不敢閉眼,全身戒備地坐著,結果不一留神,卻發現油燈的光芒越來越小,燈盞裏竟沒油了。
怕這微弱的光芒滅掉,她立刻去拿了油罐加油,所幸在油燈滅掉前又加上了油,然後她放迴油罐,繼續上床去等著。
這時就聽到了更夫的聲音,果然是三更了。
三更了,下一更才是四更。
這是最難熬的兩個時辰,她也越發困倦,但稍稍有點睡意,又會馬上驚醒。
後來沒辦法,她索性到桐油燈前看起醫書,用來打發些時間。
醫書其實早就看過了,但重看一遍,怎麽也比坐著發呆好過一些,看著看著,偶爾也能忘記心中的恐懼。
當一本書看完一半時,四更的更鼓總算響起來。
施菀的心裏稍稍有了些希望,因為四更來了,五更也就快了,五更時,天就快亮了,很多人也就起床了,譬如做早點的,或是準備出城門辦事的,而霍大娘一般是五更一過就起來了。
她繼續看著書,繼續等著,最後困得沒辦法,竟趴在桌子上睡起來,可才睡沒一會兒,就被凍醒。
畢竟還是春日,半夜裏有些冷。
她放下書去床上,試圖睡著,卻又清醒得睡不著。
直到五更天,更夫響過更鼓,雞鳴一陣一陣,她心裏放鬆了,倒能睡著了。
等到天亮,天光從窗外透進來幾絲光芒時,她又按平時的時間醒來了,算下來睡了一個多時辰。
本想再賴一下床,可藥鋪早上是最忙的時候,她沒提前告假,直接不去實在不好,又想起油燈昨晚燃了一夜,不知多費油,便起來熄了燈,梳洗好後去了藥鋪。
強打精神忙完一上午,總算清閑下來,施菀去了豐氏綢緞。
豐家以做綢緞與細布起家,後來也開了豐氏胭脂與豐氏金鋪,但做得最好的還是豐氏綢緞,在德安府和省城都開了分店,由豐子奕他爹在打理,而安陸的幾家店則都是豐子奕照料。
施菀隻知他沒事總會在幾家鋪子晃悠,所以第一個便到了綢緞鋪。
比如……陸璘答應他,隻要辦成了這案子,就和他爹說好話,然後給趙知府升個什麽官?
對,這太有可能了,陸璘可是有這條件的。
更何況,既然他幫陸璘,那陸璘也可以投桃報李,但凡案件中有涉及到趙知府的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遮掩而過,趙知府又是何樂而不為?
想明白這些,楊釗就覺得很有可能了,所以他又該怎麽辦?
“把你收的徐夫人那些首飾都拿出來。”楊釗說。
楊夫人一臉警惕地問:“拿出來做什麽?”明顯很寶貝那些東西。
楊釗厲聲道:“當然是去退了,能退的都退。”
“這怎麽就要退了,這……她送我,隻說是與我親近,又沒讓你幫忙做什麽貪贓枉法的事……”
“給他通風報信不算嗎?”楊釗更嚴肅起來:“現在不退、不和他撇清關係,到時候他進了監牢,審問起來一通攀咬,說給了我多少好處,我給他辦了多少事,我別說官了,命都可能丟,那點財物又算什麽!”
楊夫人百般不情願,嘀咕道:“你之前也是這麽說的,說幫著陸知縣查徐家要丟官。”
“那是因為當時我不知道陸知縣有這麽大能耐,能把趙知府搬來。人知府的眼界肯定比我高,消息也比我多,看得比我遠,他都幫忙,我怎麽能等著送死,你沒看連黃盛也慌了。”
楊釗一邊說著一邊又歎息:“是我錯了,我錯了,我怎麽就沒想到,陸知縣是什麽人,那可是尚書府的公子、王相公的學生,京城裏來的四品官,人家什麽沒見過,什麽沒聽過,還能比我這個八品芝麻官蠢?”
越說他越覺得懊惱,已經自己動手去翻楊夫人的首飾。
楊夫人看著心疼道:“這都是婦人家自己來往送的小玩意兒,你要送迴去,就送你那裏收的東西就行了吧。”
“你放心,我那裏收的我也一樣都不會留著,現在當務之急是把東西還迴去,再和陸知縣去說說情,幫著一起查徐家。幸好,我知道徐家一樁罪,他們家兒子逼死過一個老漢,我拿這個事去和陸知縣說說好話,探探他的口風,能不能放我一把。”
楊釗此時頭也不暈了,嘴也不痛了,整個人都警醒精神起來。
楊夫人看出這事的確緊急,終於是接受了,心疼地看著那些還沒捂熱的首飾被拿走。
幾天後,施菀在藥鋪給人開藥,來人是個衙役,一邊看著她寫藥方,一邊道:“施大夫這字寫得真好看,我要是你,我就去縣衙門口擺攤寫狀紙了,現在幫人寫狀紙一份都能有十文錢,還寫都寫不完。”
施菀好奇地抬起頭來,枇杷早已開口問:“怎麽寫狀紙能賺這麽多錢?有這麽多人告狀嗎?”
那衙役問:“你們還不知道?”
施菀問:“怎麽了?”
衙役說:“前天縣衙門口張貼了告示,說縣衙現在在查那徐家的老爺,徐仕,還有楊柳店的黃老爺,有與這兩家有關,但從前投告無門的冤情,都可以去衙門遞狀紙告狀,衙門查清後,會給苦主公道。
“我聽衙門裏的兄弟說,知縣大人說了,徐家的田多半是強占的,到時候都要還給原主,比如什麽按七三或是八二收的租子,或是低於三兩一畝買賣的田地,不管原主是不是自願賣的,都屬於強買強賣,統統無效,都能還給原主。
“這不告狀的就多了嗎,所以就都要寫狀紙了,咱們縣城才幾個訟師,哪能夠,所以現在隻要能寫字的都去幫人寫狀紙了,我看連算命的這幾天都把幡子換成‘代寫狀紙’了,那字寫的跟狗爬似的!”
聽衙役說完,在他身後排隊看病的人便驚道:“真有這事?我有個姑母在金水鎮,田正好是三兩一畝賤賣給徐家的,還正好是收七成的租子,那日子過的,就差去要飯了,這不是正好可以告狀麽?”
衙役迴答:“千真萬確,不信你去縣衙門口看嘛,趕緊找人寫狀紙吧!”
“上次我經過縣衙,好多人在那兒圍著看,我想著能有什麽好看的,沒去湊熱鬧,原來是這事!”藥鋪另一人道。
大家紛紛為這事議論起來,施菀朝那衙役道:“你若看見縣太爺了,不如給他提個建議,將告示滿縣城貼得多一些,再找人去下麵村子裏敲鑼打鼓告知,這樣應該不會有人不知道。”
“這倒是,我去看看有機會見到縣太爺了就獻上這麽一計。”衙役高興道。
施菀知道事情進展順利,為之高興,等下午歇了診,也跑去縣衙門口看了看,果然太陽都要落山了,還有人支著攤子在那兒代寫狀紙。
她過去,那攤主問她是不是要告狀,她搖搖頭,去看布告欄。
上麵果真是寫著,有冤情者,即日可到衙門遞狀紙,縣衙會盡快一一審理核實,還百姓公道。
看了一會兒,卻見陸璘從縣衙內出來。
她隻是來這裏看看案情的進展,也沒有別的事,想了想,便往布告欄後站了站,避開了他的視線。
與他一起出來的還有楊釗。
兩人一邊走著,一邊在談論著什麽,到近了一些,便聽到楊釗在問陸璘:“徐家隱瞞人口算下來有上百人,但登記人口還是三年前前任稅使的事,他已經病故了,現在的稅務司隻是核查,這……要將他們都抓來審問麽?”
“不用吧,一個小小的稅使,如何能擔待得了整個縣的法紀清明,將這事記在前任稅使身上吧。”
“還有,下麵人說城裏還是有人不知道可以來告狀的事,不如將告示多貼幾條街道,再去鄉下村裏敲鑼打鼓告知,他們不進城,也不識字。”
“這個提議不錯,我整日盡快衙門的事,倒忘了這個,楊大人你將這事安排下去。”
“好。”
……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往縣衙外走去,卻不是各迴各家,而往東邊而去,好像不準備放衙,仍是去辦公。
施菀知道楊大人現在應該是乖乖被“招安”了,心裏大約有些明白陸璘的做法,便是清算徐家,而對安陸整個官府則是能放就放,不受牽連。
她心想這似乎也是最合理的處理方法,便放心地背了藥箱,往雨衫巷而去。
到家沒一會兒,霍大娘家的小孫子狗兒卻來找她,和她道:“菀姨,我今天看見有個人從你家門外往裏麵看,我問他,你是誰,他罵我死小孩,我說你是小偷,要偷東西的,我要去告訴我奶奶,結果迴去我奶奶不在家,再出來他就走了。”
施菀奇怪地問:“那是個什麽樣的人?長得像小偷嗎?”
狗兒迴答:“一個男的,醜,長得有點像我大伯。”
施菀忍不住笑道:“不能這樣比喻,你大伯是好人,你是說他年齡和你大伯一樣還是長得有點像?”
“年齡像,長得也像,有點瘦,有點高,看著兇。”狗兒說。
施菀奇怪道:“難道真是小偷?可我家也沒養雞。”
縣城裏的小偷愛偷金銀珠寶,但這是去有錢人家,去普通人家就是偷雞,可她剛好沒養雞。
她看了看院子裏,發現如意又不在,這大黃狗最初用繩子係著它,就老實了幾天,後來熟了,便天天不著家,隻晚上迴來吃頓飯,歇一夜,第二天又跑不見了。
狗兒這時說:“我想起來了,他是個跛子,走路就這樣——”
說著他就開始學起來,一瘸一拐的。
施菀被他學得笑起來,笑著笑著,卻突然想起來一個人:張大發。
她很久沒見這個人了,但上次從三嬸家迴來,唐大娘和她說張大發和人打架自個兒把腿摔斷了,會不會……這人就是他?
施菀迴憶張大發的樣子,覺得他在身形上還的確和狗兒的大伯有些像。加上上次他去縣衙告狀的事,又揚言要去德安府找人,倒真有可能打聽到她的住處,找過來。
所以他在這兒是要做什麽?難不成還要強闖進來不成?
這一家人,是任何事都有可能做出來的,當年他們家便抬著他兒子的屍體在爺爺家門前哭嚎,一口一個“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要有良心”,顛倒黑白,說得聲淚俱下,指責爺爺醫死他家兒子。
第49章
狗兒見她不說話,很快道:“菀姨,你記得把你們家值錢的東西藏好,我去玩了。”
施菀迴過神來,連忙道:“你去吧,今天謝謝你告訴我,等明天,我給你帶根糖葫蘆迴來。”
“真的?”狗兒興奮道。
施菀點頭笑:“真的。”
待狗兒離開,施菀便陷入隱憂中。
到天空越來越暗,夜幕降臨,她心裏那份隱憂便漸漸放大,最後變成緊張與恐懼,讓她睡不著覺。
如意傍晚就迴來了,被她擋住了狗洞,怕它晚上再跑出去,她也早早就落了栓,外麵院子的門,裏麵屋子的門,還用桌凳抵了好幾道。
然後她便燃著燈,坐在床上,遲遲沒辦法閉上眼睛入睡。
遙遠的迴憶闖入腦海中,她又想起那個清雪庵的夜晚,身邊沒有一個人,腳步聲一點點靠近,她赤著腳,恐懼地躲在後院中。
哪怕多年後想起來,都覺得冷。
她在床頭縮住了身體,用被子將自己裹住,然後又起身將家裏的剪刀和菜刀放在了身邊,再重新用被子裹住自己,坐在床頭,一動不動看著房裏的油燈。
不知過了多久,遠處傳來更夫的打更聲,這是二更了,亥時。
這種聲音讓她心裏安穩了一會兒,覺得這夜很平靜,更夫在縣城裏走動,一切都好。
可是當更夫的聲音漸近,又漸漸遠去,就沒有聲音了,夜又重新迴歸寂靜。
又不知過了多久,她熬得想睡,也曾試圖躺下來睡覺,可一閉上眼,眼前就是那韋大人或是張大發的模樣。
這樣的感覺太難受,她隻好又爬起來,仍然看著油燈的光芒等著。
然後,霍大娘家的雞打鳴了,應該是要到三更了。
這是最最夜深的時候,所有人都睡了,也是惡人歹徒出沒的時候。
她更加不敢閉眼,全身戒備地坐著,結果不一留神,卻發現油燈的光芒越來越小,燈盞裏竟沒油了。
怕這微弱的光芒滅掉,她立刻去拿了油罐加油,所幸在油燈滅掉前又加上了油,然後她放迴油罐,繼續上床去等著。
這時就聽到了更夫的聲音,果然是三更了。
三更了,下一更才是四更。
這是最難熬的兩個時辰,她也越發困倦,但稍稍有點睡意,又會馬上驚醒。
後來沒辦法,她索性到桐油燈前看起醫書,用來打發些時間。
醫書其實早就看過了,但重看一遍,怎麽也比坐著發呆好過一些,看著看著,偶爾也能忘記心中的恐懼。
當一本書看完一半時,四更的更鼓總算響起來。
施菀的心裏稍稍有了些希望,因為四更來了,五更也就快了,五更時,天就快亮了,很多人也就起床了,譬如做早點的,或是準備出城門辦事的,而霍大娘一般是五更一過就起來了。
她繼續看著書,繼續等著,最後困得沒辦法,竟趴在桌子上睡起來,可才睡沒一會兒,就被凍醒。
畢竟還是春日,半夜裏有些冷。
她放下書去床上,試圖睡著,卻又清醒得睡不著。
直到五更天,更夫響過更鼓,雞鳴一陣一陣,她心裏放鬆了,倒能睡著了。
等到天亮,天光從窗外透進來幾絲光芒時,她又按平時的時間醒來了,算下來睡了一個多時辰。
本想再賴一下床,可藥鋪早上是最忙的時候,她沒提前告假,直接不去實在不好,又想起油燈昨晚燃了一夜,不知多費油,便起來熄了燈,梳洗好後去了藥鋪。
強打精神忙完一上午,總算清閑下來,施菀去了豐氏綢緞。
豐家以做綢緞與細布起家,後來也開了豐氏胭脂與豐氏金鋪,但做得最好的還是豐氏綢緞,在德安府和省城都開了分店,由豐子奕他爹在打理,而安陸的幾家店則都是豐子奕照料。
施菀隻知他沒事總會在幾家鋪子晃悠,所以第一個便到了綢緞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