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夜色闌珊,作協總部的某個房間內,閃爍著燈光的迷離。
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還在垂眉沉思,電腦屏幕上的反射光映照著他蒼老的臉頰.....
這樣的一幕如果讓若幹的加班一族看到,肯定會心生感慨。
那麽大年紀的老人都還在為了生活而奮鬥,自己有什麽理由歇息那?
隻是他們不知道是,這位老人並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看小說....他是鄒應德。
此時房間內也就剩下他一人了,鄒應德也想走,可心裏一直有點擔心,擔心後續的反轉劇情寫不好,所以就這麽拖了下來。
不過,晚走也有晚走的好處,夜很安靜,連帶著他的思緒也清晰,看書的很順暢。
比如最後一位麵壁者的戰略意圖,鄒應德很快就理解了。
.....
太陽係艦隊聯席會議結束了,羅輯和希恩斯同時被撤銷了麵壁者身份,從此成為了兩個普通人,這時,希恩斯的妻子忽然站了出來。
【麵壁者比爾希恩斯,我是你的破壁人!】
在這個時代,曾經的地球三體組織早已埋藏在曆史的長河中,希恩斯的妻子是ETO最後的成員了。
<a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 id="wzsy">xiaoshuting.info</a>
她說出了自己老公真實的戰略意圖,每一句話如同雷擊,重重的擊打在希恩斯的心上。
身為一位麵壁者,藏於腦中的戰略意圖被破壁人識破,也就是意味著他失敗了,雖說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人在意。
但希恩斯並沒有承認自己失敗,他隻是痛心妻子的背叛,被身邊最親近的人捅上一刀,這打擊太過於讓人心寒。
.....
“唉,心寒不覺霜雪冷,愛時不覺悔和恨....”
鄒應德似有所感的吟了兩句。
看到這,麵壁人與破壁人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要說麵壁著中他最讚賞的人是誰,就是這位希恩斯了。
希恩斯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政治家,曾獲得過地球最高獎項“諾貝爾獎”,更是擔任過歐洲某聯盟的主席。
是麵壁者著中能力最強的一位了,哪怕羅輯在明麵上都比不過他。
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麵壁者,因為他充分理解了麵壁計劃的精神實質,那就是欺騙所有人,甚至連自己的妻子和助手都他瞞過去了。
即便最後還是被妻子發現,不過並不是希恩斯的問題,是妻子從那些被打上“思想鋼印”的人身上找到突破口的。
希恩斯流於表麵的戰略意圖是利用科學技術,加快人類的大腦進化,提升智力。
而所謂的“思想鋼印”是一種幹預人思想的機器,其效果是通過技術手段作用於人腦,使人不可避免地堅信某個思想,所以叫“鋼印”。
當時因為三體危機,人類的信心喪失,各種逃亡主義,失敗主義鋪天蓋地,就連太空艦隊的軍人也沒有信心上戰場。
希恩斯將“思想鋼印”作為一種公共設施的東西對社會開放,並取名叫做信念中心,為軍人和迷茫絕望的人類植入“必勝”的信念。
使他們堅信人類能夠勝利,這個想法如同鋼印一樣深深印在植入信念人的腦海中,特別對提高軍隊的作戰素質有極大的幫助。
雖說這隻是表麵的戰略意圖,但因為太過於成功,甚至連三體人的智子都相信了。
而最後被發現,是妻子在那些被植入“思想鋼印”的人眼睛裏,發現了一些特殊的東西,那是與“必勝”理念截然相反的東西,是完完全全的“絕對失敗主義”。
這就是希恩斯的真實戰略意圖,表麵上是讓大家相信人類能勝利,其實是想擴大“鋼印族”,讓更多的人逃離太陽係以避免與三體人正麵接觸。
他認為人類是無法戰勝三體人的,逃離是人類文明延續唯一的出路,盲目自信的結果是毀滅。
隻是這個計劃偏離了地球的方針,違背了麵壁計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希恩斯是麵壁者計劃的背叛者,因為他利用了麵壁計劃的資源,卻做了違反地球方針的事情。
可希恩斯的計劃又是成功的,因為即便真實意圖被發現,麵壁者身份被終止,但鋼印一族仍然存在,他的計劃會一直被執行下去....
短暫的迴想了一下希恩斯的事跡,鄒應德收迴了思緒。
麵壁者既然隻剩下羅輯了,而他也沒有專屬的破壁人,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就要開始劇情反轉了。
說實話,鄒應德有些激動....也帶著擔心,就這樣抱著糾結的心態,他繼續往下看。
.....
成為普通的人羅輯打算好好麵對這美麗的新世界了,過去對於他來說隻是一場夢了,正巧此時史強也從冬眠中醒來,兩人相約去吃飯。
在吃飯的途中,羅輯又遭遇到了刺殺,刺殺他的人是一個智能機器人。ETO組織雖然沒有了,可三體人的智子依然在貫徹命令。
還好史強救下了他,這件事讓他們重新升起了危機感,或許真的不該太過於樂觀,三體危機仍然存在。
兩人離開後去往了史強兒子的家,在這裏和一些友人的後代聊起了他們未曾經曆的時代。
當初他們冬眠後,人類為了應對三體危機,消耗了難以想象的資源,其代價讓當時的社會承受不起,大家開始質疑,付出這麽多到底值不值。
一邊是當代人快要餓死,一邊是所謂人類文明的延續,孰輕孰重?
從大義上來講,文明延續重要,可當你自己都餓死,你還會這麽想嗎?
飯都吃不飽了,還扯什麽的高尚!
至此一句足以改變整個人類曆史的名言出現了,也是《三體II:黑暗森林》很有名的一句話。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給歲月以文明,重點在文明,給文明以歲月,重點在歲月!
要在有限的時光裏追求更多的人生意義,而不是讓無意義的人生在時光中苟活。
這句話其實是給末日中的人類一個警醒,不能因心中的恐懼而陷入混亂和殘酷的社會狀態,文明的燦爛與否並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的,寧可獲得短暫的燦爛文明,也不能苟且偷生。
簡單點來說,就是人文原則第一,文明延續第二....
沒想到這個選擇反而使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在智子的封鎖下都突破了不少難關,不得不說,人性的解放必然會帶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
而科技力量加強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自然就有精力去應對三體危機了。
因此又誕生的一句名言【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鄒應德仔細品味著書中的這兩句非常有哲理性的名言,他非常喜歡這兩句。
因為從一個文藝工作者的角度來看,更為關注的不是文明的延續,而是人文主義的發展,如果為了生存完全的拋棄一切文化,那還不如毀滅。
在鄒應德看來,人類不應該隻追求人生的長度,要隻是追求歲月,自然可以將人生延展到文明,歲月隻是人類丈量時間的尺度而已。
但給予歲月以文明,讓歲月進入了文明時代,那就不一樣了。
所以這段劇情是寫到了他的心坎裏,同時也驅散了一些擔心,畢竟一本作品的好壞還要看其深度的,很明顯《三體》是有的,單憑這兩句就能看出來。
.....
前文說過三體人的艦隊曾提前派出了探測器,總計有十個,不過最先到達太陽係的僅僅隻有一個。
也就是說人類和三體人第一次實體性接觸即將開始了(之前三體人發送來的智子不是實體),這個探測器的到來卻被人類解讀為,他們是來講和的,是來談條件的。
各種樂觀的想法滋生....
比如“我們的艦隊遭受了重創,到太陽係隻是暫時休整一下。”
“你們地球的力量得到了我們的尊重,所以我們放棄進攻地球,轉為聯盟....”等等。
抱著這樣的想法,地球派出了兩千多艘太空戰艦,以此迎接三體人。
之所以派出這麽多,我想人類是想給三體人來個下馬威,展現一下力量,在後續的談判中占據主動。
在人類的艦隊中,有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丁儀,是第一部裏重要的配角,而主角汪淼已經魂歸塵土了。
丁儀選擇冬眠來到當代,是因為他有一個願望,自己要做接觸三體世界的第一人,他要親眼看看外星文明的科技。
因為他的資曆已經是地球最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再加上太空艦隊三大派係都不想把第一次接觸三體人的榮譽讓給對方,所以就同意了丁儀的要求。
說來好笑,在丁儀看來很危險的事情,在當代人眼裏卻是榮譽。
而且太空艦隊的目的也不僅僅是會麵那麽簡單,他們是想捕獲這個三體人的探測器。
當人類的太空艦隊擺開陣勢後,三體人的探測器才緩緩而來。
相比較太空艦隊龐大的身體,探測器很小,小的幾乎微不足道,隻有三點五米長,呈水滴形狀,頭部渾圓,尾部很尖,表麵是極其光滑的全反射鏡麵。
不過,它的形狀雖然簡潔,但造型精妙絕倫,渾身充滿著飄逸的動感,甚至連銀河係都在它的表麵映成一片流暢的光紋,使其看上去純潔而唯美。
根本不像用於軍事用途的,反而像個美麗的藝術品。
用書中的原話說,【如果宇宙中真有一條善惡分界線的話,它一定在善這一麵!】
正因它的美麗,人類才將其當做是三體人發來的一個信物,代表和平與善意,畢竟誰打仗會派出如此絕美的東西,那不是暴殄天物嘛!
所以人類親切形象的稱唿它為水滴,因為無論是在地球還是三體世界,水都是生命之源,是美好的象征.....
.....
“毒蘑菇的顏色越鮮豔,毒蛇身上的花紋越漂亮,代表著它們的毒性越強,越美好的東西,同樣它們就越危險,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嘛,唉....”
鄒應德歎了口氣,他在為書中人類的無知歎息,接下來的劇情他已經預測到了。
.....
見到“水滴”後,人類太空艦隊開始捕捉行動,非常輕易地就抓到了它,沒有遇到一丁點的抵抗,這讓他們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捕捉到“水滴”後,需要乘坐穿梭艇去和它對接接洽,太空艦隊的人陷入了爭吵,他們想選出幾人陪同丁儀前去,說是輔助....其實還是想擁有榮譽。
丁儀很是無語,他根本不需要輔助,而且他也不希望有人陪同,因為在他看來陪同其實就是送死。
這位年齡已經70歲的老人心裏一直存著敬畏之心,可惜的是,沒有人理解他,反而認為他想獨占榮譽。
最後丁儀笑容淒慘的留下了一句最值得當代人反思的話,他說:
【孩子們啊,我這兩個世紀前的人了,現在居然還能在大學裏教物理....】
這句話是在提醒當代人,你們以為的科技進步,隻是自以為是罷了,因為200年前的物理知識,放在現在,仍然有用!
說完這句話他上了穿梭艇,緊跟著的是角逐出來的另外三人,全是軍官。
終於他們和“水滴”對接成功,近距離的觀察下,它的美麗更是讓人沉迷,唯一的女軍官西子稱唿它像一滴聖母的眼淚。
他們甚至都有了一個感覺,在寒冷廣漠的宇宙中,人類和三體人,同為碳基生命是一種緣分,彼此之間的相見更像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愛。
西子的眼腈濕潤了,很多人與她一樣熱淚盈眶。
唯有丁儀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他伸手放到了“水滴”上,開始觸摸,異常的光滑,根本感覺不到一絲的摩擦力,隨後他掏出了顯微鏡。
放大一百倍後,表麵依然光滑如鏡麵,一千倍,一萬倍....一千萬倍!
達到了顯微鏡能放大的極點,結果仍然如此....所有人都難以置信,這簡直違背了科學常理。
大家可以想象,比如一個皮膚光滑的人,僅在顯微鏡十倍的放大下都是坑坑窪窪的,而“水滴”在千萬倍下,仍然如同表麵一樣,沒有絲毫的不同,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當其他人還在震撼“水滴”完美的時候,丁儀卻是後背發涼。
這證明了“水滴”沒有表麵上看的那麽脆弱,相反它的強度比太陽係中最堅固的物質還要高百倍,哪怕它想穿透地球,也就和穿透一塊豆腐一樣容易!
那麽它的到來是什麽目的?
代表的是什麽意義?
真就如西子所說,是聖母的眼淚?
開什麽國際玩笑,橫跨了三個世紀,三體人因此損傷了近半的艦隊,就是來為了和你們人類和談?
三位軍官也感覺出了不對,他們自語,也是在向丁儀詢問。
【它來幹什麽?】
【誰知道?也許它真是一個使者,但帶給人類的是另外一個信息....】
說到這的時候,丁儀想起了在艦隊中和西子的對話。
西子曾表達了對“水滴”的讚美,滿懷愛意的說,我愛你,與你何幹.....
那麽如果“水滴”能聽到的話,它的迴複是什麽?
它沒有迴答!
當你對著螞蟻窩撒尿的時候,毀滅它們老巢的時候,有在意螞蟻在想什麽嗎?
並沒有!
你隻是用行動迴答了,同樣,“水滴”亦是如此。
它迴答是:【毀滅你,與你何幹?】
丁儀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遺言是,快跑!
可一切都已經晚了.....
我們曾用水滴石穿來形容地球水滴的力量,三體人創造出的“水滴”力量如何?
說它毀滅地球這不得而知,因為它沒有對準地球,它的目標是人類的太空艦隊。
將“水滴”在人類的太空艦隊中,就如同一滴水落在大海裏一樣,毫不起眼,可它濺起的浪花,卻讓所有人都為之心寒....
那是單方麵的殺戮!
人說世界末日的毀滅僅在旦夕之間,這個時間有點久,用不到清晨到傍晚,太空艦隊的隕滅,僅僅隻用了幾分鍾....
三體危機....再次降臨!
.....
ps:後期精彩的點很多,我盡量都寫出來啊!
第二百四十四章 毀滅你,與你何幹?
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還在垂眉沉思,電腦屏幕上的反射光映照著他蒼老的臉頰.....
這樣的一幕如果讓若幹的加班一族看到,肯定會心生感慨。
那麽大年紀的老人都還在為了生活而奮鬥,自己有什麽理由歇息那?
隻是他們不知道是,這位老人並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看小說....他是鄒應德。
此時房間內也就剩下他一人了,鄒應德也想走,可心裏一直有點擔心,擔心後續的反轉劇情寫不好,所以就這麽拖了下來。
不過,晚走也有晚走的好處,夜很安靜,連帶著他的思緒也清晰,看書的很順暢。
比如最後一位麵壁者的戰略意圖,鄒應德很快就理解了。
.....
太陽係艦隊聯席會議結束了,羅輯和希恩斯同時被撤銷了麵壁者身份,從此成為了兩個普通人,這時,希恩斯的妻子忽然站了出來。
【麵壁者比爾希恩斯,我是你的破壁人!】
在這個時代,曾經的地球三體組織早已埋藏在曆史的長河中,希恩斯的妻子是ETO最後的成員了。
<a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 id="wzsy">xiaoshuting.info</a>
她說出了自己老公真實的戰略意圖,每一句話如同雷擊,重重的擊打在希恩斯的心上。
身為一位麵壁者,藏於腦中的戰略意圖被破壁人識破,也就是意味著他失敗了,雖說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人在意。
但希恩斯並沒有承認自己失敗,他隻是痛心妻子的背叛,被身邊最親近的人捅上一刀,這打擊太過於讓人心寒。
.....
“唉,心寒不覺霜雪冷,愛時不覺悔和恨....”
鄒應德似有所感的吟了兩句。
看到這,麵壁人與破壁人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要說麵壁著中他最讚賞的人是誰,就是這位希恩斯了。
希恩斯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政治家,曾獲得過地球最高獎項“諾貝爾獎”,更是擔任過歐洲某聯盟的主席。
是麵壁者著中能力最強的一位了,哪怕羅輯在明麵上都比不過他。
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麵壁者,因為他充分理解了麵壁計劃的精神實質,那就是欺騙所有人,甚至連自己的妻子和助手都他瞞過去了。
即便最後還是被妻子發現,不過並不是希恩斯的問題,是妻子從那些被打上“思想鋼印”的人身上找到突破口的。
希恩斯流於表麵的戰略意圖是利用科學技術,加快人類的大腦進化,提升智力。
而所謂的“思想鋼印”是一種幹預人思想的機器,其效果是通過技術手段作用於人腦,使人不可避免地堅信某個思想,所以叫“鋼印”。
當時因為三體危機,人類的信心喪失,各種逃亡主義,失敗主義鋪天蓋地,就連太空艦隊的軍人也沒有信心上戰場。
希恩斯將“思想鋼印”作為一種公共設施的東西對社會開放,並取名叫做信念中心,為軍人和迷茫絕望的人類植入“必勝”的信念。
使他們堅信人類能夠勝利,這個想法如同鋼印一樣深深印在植入信念人的腦海中,特別對提高軍隊的作戰素質有極大的幫助。
雖說這隻是表麵的戰略意圖,但因為太過於成功,甚至連三體人的智子都相信了。
而最後被發現,是妻子在那些被植入“思想鋼印”的人眼睛裏,發現了一些特殊的東西,那是與“必勝”理念截然相反的東西,是完完全全的“絕對失敗主義”。
這就是希恩斯的真實戰略意圖,表麵上是讓大家相信人類能勝利,其實是想擴大“鋼印族”,讓更多的人逃離太陽係以避免與三體人正麵接觸。
他認為人類是無法戰勝三體人的,逃離是人類文明延續唯一的出路,盲目自信的結果是毀滅。
隻是這個計劃偏離了地球的方針,違背了麵壁計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希恩斯是麵壁者計劃的背叛者,因為他利用了麵壁計劃的資源,卻做了違反地球方針的事情。
可希恩斯的計劃又是成功的,因為即便真實意圖被發現,麵壁者身份被終止,但鋼印一族仍然存在,他的計劃會一直被執行下去....
短暫的迴想了一下希恩斯的事跡,鄒應德收迴了思緒。
麵壁者既然隻剩下羅輯了,而他也沒有專屬的破壁人,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就要開始劇情反轉了。
說實話,鄒應德有些激動....也帶著擔心,就這樣抱著糾結的心態,他繼續往下看。
.....
成為普通的人羅輯打算好好麵對這美麗的新世界了,過去對於他來說隻是一場夢了,正巧此時史強也從冬眠中醒來,兩人相約去吃飯。
在吃飯的途中,羅輯又遭遇到了刺殺,刺殺他的人是一個智能機器人。ETO組織雖然沒有了,可三體人的智子依然在貫徹命令。
還好史強救下了他,這件事讓他們重新升起了危機感,或許真的不該太過於樂觀,三體危機仍然存在。
兩人離開後去往了史強兒子的家,在這裏和一些友人的後代聊起了他們未曾經曆的時代。
當初他們冬眠後,人類為了應對三體危機,消耗了難以想象的資源,其代價讓當時的社會承受不起,大家開始質疑,付出這麽多到底值不值。
一邊是當代人快要餓死,一邊是所謂人類文明的延續,孰輕孰重?
從大義上來講,文明延續重要,可當你自己都餓死,你還會這麽想嗎?
飯都吃不飽了,還扯什麽的高尚!
至此一句足以改變整個人類曆史的名言出現了,也是《三體II:黑暗森林》很有名的一句話。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給歲月以文明,重點在文明,給文明以歲月,重點在歲月!
要在有限的時光裏追求更多的人生意義,而不是讓無意義的人生在時光中苟活。
這句話其實是給末日中的人類一個警醒,不能因心中的恐懼而陷入混亂和殘酷的社會狀態,文明的燦爛與否並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的,寧可獲得短暫的燦爛文明,也不能苟且偷生。
簡單點來說,就是人文原則第一,文明延續第二....
沒想到這個選擇反而使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在智子的封鎖下都突破了不少難關,不得不說,人性的解放必然會帶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
而科技力量加強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自然就有精力去應對三體危機了。
因此又誕生的一句名言【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
....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鄒應德仔細品味著書中的這兩句非常有哲理性的名言,他非常喜歡這兩句。
因為從一個文藝工作者的角度來看,更為關注的不是文明的延續,而是人文主義的發展,如果為了生存完全的拋棄一切文化,那還不如毀滅。
在鄒應德看來,人類不應該隻追求人生的長度,要隻是追求歲月,自然可以將人生延展到文明,歲月隻是人類丈量時間的尺度而已。
但給予歲月以文明,讓歲月進入了文明時代,那就不一樣了。
所以這段劇情是寫到了他的心坎裏,同時也驅散了一些擔心,畢竟一本作品的好壞還要看其深度的,很明顯《三體》是有的,單憑這兩句就能看出來。
.....
前文說過三體人的艦隊曾提前派出了探測器,總計有十個,不過最先到達太陽係的僅僅隻有一個。
也就是說人類和三體人第一次實體性接觸即將開始了(之前三體人發送來的智子不是實體),這個探測器的到來卻被人類解讀為,他們是來講和的,是來談條件的。
各種樂觀的想法滋生....
比如“我們的艦隊遭受了重創,到太陽係隻是暫時休整一下。”
“你們地球的力量得到了我們的尊重,所以我們放棄進攻地球,轉為聯盟....”等等。
抱著這樣的想法,地球派出了兩千多艘太空戰艦,以此迎接三體人。
之所以派出這麽多,我想人類是想給三體人來個下馬威,展現一下力量,在後續的談判中占據主動。
在人類的艦隊中,有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丁儀,是第一部裏重要的配角,而主角汪淼已經魂歸塵土了。
丁儀選擇冬眠來到當代,是因為他有一個願望,自己要做接觸三體世界的第一人,他要親眼看看外星文明的科技。
因為他的資曆已經是地球最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再加上太空艦隊三大派係都不想把第一次接觸三體人的榮譽讓給對方,所以就同意了丁儀的要求。
說來好笑,在丁儀看來很危險的事情,在當代人眼裏卻是榮譽。
而且太空艦隊的目的也不僅僅是會麵那麽簡單,他們是想捕獲這個三體人的探測器。
當人類的太空艦隊擺開陣勢後,三體人的探測器才緩緩而來。
相比較太空艦隊龐大的身體,探測器很小,小的幾乎微不足道,隻有三點五米長,呈水滴形狀,頭部渾圓,尾部很尖,表麵是極其光滑的全反射鏡麵。
不過,它的形狀雖然簡潔,但造型精妙絕倫,渾身充滿著飄逸的動感,甚至連銀河係都在它的表麵映成一片流暢的光紋,使其看上去純潔而唯美。
根本不像用於軍事用途的,反而像個美麗的藝術品。
用書中的原話說,【如果宇宙中真有一條善惡分界線的話,它一定在善這一麵!】
正因它的美麗,人類才將其當做是三體人發來的一個信物,代表和平與善意,畢竟誰打仗會派出如此絕美的東西,那不是暴殄天物嘛!
所以人類親切形象的稱唿它為水滴,因為無論是在地球還是三體世界,水都是生命之源,是美好的象征.....
.....
“毒蘑菇的顏色越鮮豔,毒蛇身上的花紋越漂亮,代表著它們的毒性越強,越美好的東西,同樣它們就越危險,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嘛,唉....”
鄒應德歎了口氣,他在為書中人類的無知歎息,接下來的劇情他已經預測到了。
.....
見到“水滴”後,人類太空艦隊開始捕捉行動,非常輕易地就抓到了它,沒有遇到一丁點的抵抗,這讓他們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捕捉到“水滴”後,需要乘坐穿梭艇去和它對接接洽,太空艦隊的人陷入了爭吵,他們想選出幾人陪同丁儀前去,說是輔助....其實還是想擁有榮譽。
丁儀很是無語,他根本不需要輔助,而且他也不希望有人陪同,因為在他看來陪同其實就是送死。
這位年齡已經70歲的老人心裏一直存著敬畏之心,可惜的是,沒有人理解他,反而認為他想獨占榮譽。
最後丁儀笑容淒慘的留下了一句最值得當代人反思的話,他說:
【孩子們啊,我這兩個世紀前的人了,現在居然還能在大學裏教物理....】
這句話是在提醒當代人,你們以為的科技進步,隻是自以為是罷了,因為200年前的物理知識,放在現在,仍然有用!
說完這句話他上了穿梭艇,緊跟著的是角逐出來的另外三人,全是軍官。
終於他們和“水滴”對接成功,近距離的觀察下,它的美麗更是讓人沉迷,唯一的女軍官西子稱唿它像一滴聖母的眼淚。
他們甚至都有了一個感覺,在寒冷廣漠的宇宙中,人類和三體人,同為碳基生命是一種緣分,彼此之間的相見更像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愛。
西子的眼腈濕潤了,很多人與她一樣熱淚盈眶。
唯有丁儀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他伸手放到了“水滴”上,開始觸摸,異常的光滑,根本感覺不到一絲的摩擦力,隨後他掏出了顯微鏡。
放大一百倍後,表麵依然光滑如鏡麵,一千倍,一萬倍....一千萬倍!
達到了顯微鏡能放大的極點,結果仍然如此....所有人都難以置信,這簡直違背了科學常理。
大家可以想象,比如一個皮膚光滑的人,僅在顯微鏡十倍的放大下都是坑坑窪窪的,而“水滴”在千萬倍下,仍然如同表麵一樣,沒有絲毫的不同,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當其他人還在震撼“水滴”完美的時候,丁儀卻是後背發涼。
這證明了“水滴”沒有表麵上看的那麽脆弱,相反它的強度比太陽係中最堅固的物質還要高百倍,哪怕它想穿透地球,也就和穿透一塊豆腐一樣容易!
那麽它的到來是什麽目的?
代表的是什麽意義?
真就如西子所說,是聖母的眼淚?
開什麽國際玩笑,橫跨了三個世紀,三體人因此損傷了近半的艦隊,就是來為了和你們人類和談?
三位軍官也感覺出了不對,他們自語,也是在向丁儀詢問。
【它來幹什麽?】
【誰知道?也許它真是一個使者,但帶給人類的是另外一個信息....】
說到這的時候,丁儀想起了在艦隊中和西子的對話。
西子曾表達了對“水滴”的讚美,滿懷愛意的說,我愛你,與你何幹.....
那麽如果“水滴”能聽到的話,它的迴複是什麽?
它沒有迴答!
當你對著螞蟻窩撒尿的時候,毀滅它們老巢的時候,有在意螞蟻在想什麽嗎?
並沒有!
你隻是用行動迴答了,同樣,“水滴”亦是如此。
它迴答是:【毀滅你,與你何幹?】
丁儀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遺言是,快跑!
可一切都已經晚了.....
我們曾用水滴石穿來形容地球水滴的力量,三體人創造出的“水滴”力量如何?
說它毀滅地球這不得而知,因為它沒有對準地球,它的目標是人類的太空艦隊。
將“水滴”在人類的太空艦隊中,就如同一滴水落在大海裏一樣,毫不起眼,可它濺起的浪花,卻讓所有人都為之心寒....
那是單方麵的殺戮!
人說世界末日的毀滅僅在旦夕之間,這個時間有點久,用不到清晨到傍晚,太空艦隊的隕滅,僅僅隻用了幾分鍾....
三體危機....再次降臨!
.....
ps:後期精彩的點很多,我盡量都寫出來啊!
第二百四十四章 毀滅你,與你何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