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三裏橋區坐落著一片氣勢恢宏的建築,說是氣勢恢宏並不說建築多麽的高端大氣,甚至周邊有些樓房從外觀上看都要比它們要好。


    然而這片建築卻是所有夢想成為科學家的人心中的向往,因為它的名字叫華夏科學院。


    華夏科學院並沒有像作協總部那樣高的大樓,它是由大大小小幾十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組成的,日常辦公的行政樓也有,不過也僅僅隻有八層高。


    這是因為大部分科學院的院士基本都有自己的工作單位。


    比如季太東在京都大學當物理學院的院長,曹興奎在平江市當省作協的會長一樣。


    這個世界的科學院院士比前世地球的人數要多一些,不過總數也就幾千人而已。


    而且在京都的院士僅僅五分之一不到,剩下的院士分布在各個省份,他們也有自己的專屬實驗室。


    平常固定在科學院工作的院士也就一百多位罷了,就算加上他們的助手,日常的工作人員,人數也不多。


    再加上科學家們對辦公樓的要求根本不高,他們更情願將建造辦公樓的資金放在實驗室裏。


    某重點實驗室內,一項實驗正在緊張的進行著,數位身著白大褂的科學家們正在緊張的盯著麵前的離子發動機,在他們身後的助手神色更為緊張,額頭上甚至都有汗珠浮現了。


    時間在一點一點的流逝,離子發動機依舊保持著正常的運轉,科學家們臉上的緊張也漸漸的往變成了高興的神色。


    最終離子發動機還是停止了,不過在看到顯示出來的數據後,實驗室內的響起了歡唿聲。


    “成功了!成功了啊!有了這項突破,我國的載人航天技術一定能再上一層樓!老季,給你立頭功!”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激動的說道。


    在他的旁邊正是京都大學物理學院的院長,季太東,此時的他也是一臉激動。


    忙碌了一周多,終於將在京都大學裏那次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解決了,達到了季太東預期中的效果。


    雖說提升的功率隻是一點,但資源的轉換效率提高了不少。


    正如剛剛那位白發老人說的那樣,這次實驗的成功能讓載人航天技術再次走出一大步,不能說裏程碑的進步,那也是值得慶賀的事了。


    “啥頭功不頭功的,都是大家一同努力的結果。”


    “老王,你要真想給我立功,那這次實驗的結果就由你書寫報告給院裏報上去吧,不過,署名的時候要把大家的名字都加上。”


    季太東笑著對白發老人說道,其他幾位院士也是開口應和。


    整理實驗的數據,書寫匯報材料不比做實驗輕鬆,甚至更累....所以要是有人主動去寫,沒有誰會拒絕的。


    “不行!讓我一個人寫,你們是想累癱我這把老骨頭嘛!”


    白發老人果斷拒絕了這個要求,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


    “哈哈,行啦!老王,我就開個玩笑!大家收集一下數據吧。”


    季太東哈哈一笑,實驗完成了,他的心情大好,一向嚴肅的他也開始調侃人了。


    接下來他和幾位院士將實驗的數據記錄好,助手們開始收拾實驗室。


    ....


    “老季,老王,現在已經十點半了,快到午飯時間了,要不我們先休息一會吧!下午咱們再寫!”


    走出實驗室後,一位院士出言說到,實驗成功帶來的喜悅,並不能完全的驅走身上的疲憊。


    除了助手之外,他們幾位的年齡都不小了,身體體質早就不能和年輕人相比了。


    “沒問題,這一周也把我累的不輕,走吧,我帶你們去休息室歇歇,午飯我讓食堂多加幾個菜....”


    被他們稱作老王的白發老人,名叫王傑,他是科學院物理學部的副部長。


    平常就在科學院工作,算是個領導了,隻是他們彼此之間都很熟,不存在什麽上下級關係。


    “今天是不是周末了?”


    忽然季太東想起了一件事。


    “是的,季老,今天是周末!”跟在他身後的助手迴了一句。


    “呀!呀!差點忘了一件事,老王,咱們休息室有電視機吧?”


    季太東聽到今天是周末後,立馬轉臉朝王傑問道。


    他平常不在科學院,就是來也是做實驗的和開會交流的,基本沒去過特定的休息室。


    “有啊!”


    王傑有點摸不到頭腦,他不知季太東是忘了什麽事,而且這和電視機有啥關係?


    “那抓緊走!”


    “老季,你慢點!我老胳膊老腿的可經不起你這麽推!”


    ....


    “老張,你知道老季這是咋迴事嘛!我記得他平常沒有看電視的習慣啊!”


    見季太東著急的往休息室的方向走去,一位院士疑惑的問。


    “別說你了,我也好奇!”叫老張的院士同樣不解。


    這時,跟在他們伸手的一位助手弱弱的說了句。


    “可能季老是急著看大學生文學比賽頒獎典禮吧!”


    “大學生文學比賽頒獎典禮?對哦!差點忘了,老季和老曹有個學生,是叫陳天弘對吧?怎麽他這次又獲獎了嗎?”


    “對對,就是叫陳天弘,我看過他寫的《鄉村教師》,小說寫的不錯,應該獲獎了吧!要是沒獲獎,老季怎麽會去看頒獎典禮。”


    “聽老季說那孩子是個好苗子啊!說幾天時間就將《離子電》的基礎知識全記住了,也不知老季說的是真是假...”


    .....


    幾位院士針對這個話題相互間聊了起來。


    其實他們對大學生文學比賽的事情倒不是多關注。


    雖說比賽在國內挺有名的,可也僅是大學生的比賽而已,就是關注,也是一個月後的國際青年文學大賽。


    奈何,陳天弘和普通的大學生不一樣,嚴格來說,都能算作和他們是一個圈子的人,畢竟是曹興奎和季太東的學生嘛!


    “小趙,你給說說!這次老季的學生獲得了第幾名,作品寫的是什麽?”


    對陳天弘此次的比賽信息,幾位院士知道的都不多。


    就是季太東也隻知道陳天弘獲得了第一名和作品的名字而已。


    至於小說的內容根本不知道,他們一直在忙著實驗,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關注這件事。


    而助手們就不一樣了,相比而言,他們的時間充裕一些,有部分精力去關注比賽。


    當然,這也是他們年齡相對年輕一些,每天會上網,自然而然的就關注到了陳天弘的《流浪地球》。


    聽到院士們的問話,剛剛說話的那位助手連忙迴道。


    “這次比賽季老的學生陳天弘依然是第一名,他的參賽作品和上屆一樣,還是科幻小說,名字叫《流浪地球》。”


    “哦,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這名字有點怪啊!嗬嗬,還是頌揚老師的嗎?”


    “不是的,張院士,我覺得這本小說是在頌揚你們....頌揚所有的科學家。”


    助手的這句話說出,幾位院士怔住了。


    什麽意思?頌揚我們,頌揚所有的科學家?


    “小趙,來,給說說,邊走邊說,咱們也去休息室看看頒獎典禮去。”


    院士們頓時來了興趣,他們雖然淡泊名利,一心鑽研科學研究,但對有人寫書,寫小說讚頌自己還是很感興趣的。


    確切的說不是讚揚自己,而是讚頌他們所從事的事業。


    “《流浪地球》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一個類似“文星”的行星“地球”上的。


    故事講述了恆星太陽即將毀滅,太陽係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絕境之下,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係....


    而且這個計劃的技術原理還和等離子發動機有關......”


    .....


    當院士們去往休息室裏的時候,現場的頒獎典禮已經開始了。


    流程和上次的頒獎一樣,主持人仍然是國家電視台的名嘴朱建樂,例行先介紹此次到場的領導嘉賓,邀請他們上台講話,期間還夾雜著一小段表演....


    這樣一套例行的流程走下來,已經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到最後就是頒獎環節了。


    依次是第十名先上,第九名緊接著....獲獎者領獎,說獲獎感言,迴答主持人的提問,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


    直至袁昊天上場的時候,主持人朱建樂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想起來了去年袁昊天反問的一個問題,當時可差點讓他沒有兜住。


    “希望今年這小子別再問“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


    朱建樂在心中如此想著。


    還好今年的袁昊天已經想開了一切,並沒有反問奇怪的問題,甚至在說獲獎感言的時候,還感謝了一番陳天弘。


    說是陳天弘讓自己知道了不足,也讓自己有了動力去學習進步,去寫出更好的作品。


    ......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終於再次到了萬眾矚目的時刻,下麵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本次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第一名獲獎者陳天弘同學上台領獎。


    此次陳天弘同學的參賽作品是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小說通篇創意恢宏,大氣磅礴。


    太陽即將毀滅,過去無數歲月中作為人類精神支柱的存在,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


    在災難來臨前,人類為了生存,不得不選擇逃亡。


    他們製定了一個偉大的計劃,在母星地球上建造等離子推進器,將整個巨大地球環境圈化為移民方舟,以此逃離太陽係,前往新家園。


    這是一個多麽偉大的計劃啊!


    我相信大家在看到這個計劃的時候,都會被書中所描繪的那宏大壯美的畫麵,勾勒出的那磅礴氛圍感到震撼不已。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帶著自己的地球母星去流浪,這是何其驚世駭俗的浪漫!


    這孤獨、蒼涼、憂鬱、壯美的意象,凝結了人類對故土的熱愛,閃耀著不屈服於命運的抗爭精神!


    這是獨屬於我們華夏的浪漫,是我們東方的人文情懷,是深深烙印在我們身體裏的“故鄉”情結!


    是我們心中永遠扯不斷的鄉愁!


    我相信等災難真的到來的時候,我們一定也會高唿著“我們的流浪文星啊!”帶著她去宇宙中流浪!


    因為我們愛文星,愛這土地,愛這故鄉....”


    在朱建樂極其富有感染的解說詞中,在場內,場外無數人的矚目下,陳天弘在時隔一年後,再次登上了領獎台。


    他從朱彥霖的手中接過金光閃閃的獎杯後,同時接過的還有一張現金支票,支票上的金額陳天弘並沒有看,他已經被獎杯沉甸甸的感覺包圍了。


    “天弘,祝賀你啊!我希望在一個月後能在更大的舞台上見證你領獎。”


    朱彥霖在祝賀的同時,還意有所指的說出了自己對陳天弘的期盼。


    “謝謝您,朱會長,您放心,一定會的。”


    陳天弘斬釘截鐵的說道。


    在這個世界證明自己,可不僅僅是為了某個人,是為了自己的作家之路,亦是為了國家,因為國家的名字叫華夏!


    陳天弘一定會國際的舞台證明自己,證明東方的科幻小說,是同樣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巔的。


    接下來,朱建樂為陳天弘遞來了話筒,到了說獲獎感言的時候了。


    .....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前輩,老師,同學....很榮幸我的作品能再次獲得大家的認可。


    《流浪地球》這本小說的創作離不開很多的人的幫助,我要感謝的人有很多,比如我的老師,我的家人....”


    陳天弘依舊是例行說出獲獎感言的開篇。


    在他感謝的時候,無論是坐在現場的徐長峰,洪濤,還是電視機前他的父母,親友,或是拿著手機也在關注的同學朋友,都是滿臉的笑容....


    可惜的是這一幕老師曹興奎並沒有看到,他還在陪著到平江的訪問團,不然他肯定對號入座了!


    而在科學院的休息室內,季太東一行人也通過電視機看到了這一幕。


    “老季啊!這是個好孩子!還知道在頒獎典禮上感謝你和老曹!”


    王傑有些羨慕的對季太東說道。


    “沒錯,是個好孩子啊!”


    其餘幾名院士同樣出口誇讚,既是誇陳天弘,也是誇季太東。


    他們已經在助手那裏知道了小說中等離子發動機的事情,毫無疑問靈感肯定是季太東給的,所以季太東也是有一份功勞的。


    季太東也大致知道了《流浪地球》的內容,他聽到老友們都在誇讚陳天弘,也開口說道。


    “嗬嗬,天弘這孩子!還是不太嚴謹啊!就是再多的等離子發動機也不可能推動一個星球啊!等迴去了我要好好教教他!好好的給他普及一下物理知識!”


    他嘴上是這麽說的,可臉上的笑容那是遮都遮不住,話音裏哪有一絲說教的意思,透著的完全是滿意和高興。


    “老季,你抽個時間可以讓陳天弘這孩子到咱們科研所來嘛!我也可以教教他。”


    “對對,我們都可以教他!”


    季太東看了幾眼老友們,嗬嗬一笑,並未答應。


    這幾位的心思,他還能不知道嘛!很明顯也想成為陳天弘名義上的老師!


    這時,電視機上的陳天弘再次說了一番話,這番話讓季太東,王傑他們身軀一震,差點老淚縱橫。


    ....


    “特別要感謝的是曹興奎老師,季太東老師,是他們給了我創作的靈感,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科學家的精神,這也是《流浪地球》中的核心思想之一!


    (說到這的時候,陳天弘還在心裏感謝了一下原作者大劉,當然也少不了冥冥之中給了他大腦外掛的神奇力量!)


    當末日降臨之時,我們能依靠的是什麽?


    不是宗教中所謂的縹緲的神,而是我們的科學家們,是他們創造了科技的力量保護我們的平安。


    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都是他們在背後給予我們保障,讓我們不挨餓,不生病,讓我們有了戰勝災難的底氣和勇氣。


    神佑世人,他們不是神,卻庇佑了那麽多人。


    他們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真正的脊梁!


    唯有他們才能稱得上那四個字:國士無雙!


    我們不要像文中的人類一樣,相信那些無中生有的謠言,去質疑,去攻擊他們。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理性的,他們代表的就是科學的真理!


    我們沒有必要去質疑真理,質疑攻擊他們的後果,就是在掘斷我們的後路!


    我們可以永遠相信他們,因為他們才是我們信仰,是每個時代真正的巨星。


    我們也不要等到他們隕落的時候,等到災難來臨的時候才想起他們!


    所有人都應該在心裏永遠的記住他們,因為他們才是一個民族永遠不會破碎的希望....


    .....


    全場掌聲雷動,這掌聲不僅是送給陳天弘,更是送給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家們!


    而此刻所有在觀看這場典禮的科學家們,再聽到“國士無雙”四個字後,眼眶已經溢滿了淚水。


    他們在感動之餘,也覺得受之有愧,他們認為比起那些已經逝去的前輩,那些為科學奉獻出生命的先驅,他們還遠遠的不如。


    真正應該記住的應該是他們,而自己這些後輩們,也應像他們學習,為國家,為民族,為自己熱愛的科學奉獻自己的一生。


    隻有那個時候,他們才能當得起,這聲國士無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我成了大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嘟嘟的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嘟嘟的煙火並收藏重生後我成了大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