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三裏橋區坐落著一片氣勢恢宏的建築,說是氣勢恢宏並不說建築多麽的高端大氣,甚至周邊有些樓房從外觀上看都要比它們要好。
然而這片建築卻是所有夢想成為科學家的人心中的向往,因為它的名字叫華夏科學院。
華夏科學院並沒有像作協總部那樣高的大樓,它是由大大小小幾十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組成的,日常辦公的行政樓也有,不過也僅僅隻有八層高。
這是因為大部分科學院的院士基本都有自己的工作單位。
比如季太東在京都大學當物理學院的院長,曹興奎在平江市當省作協的會長一樣。
這個世界的科學院院士比前世地球的人數要多一些,不過總數也就幾千人而已。
而且在京都的院士僅僅五分之一不到,剩下的院士分布在各個省份,他們也有自己的專屬實驗室。
平常固定在科學院工作的院士也就一百多位罷了,就算加上他們的助手,日常的工作人員,人數也不多。
再加上科學家們對辦公樓的要求根本不高,他們更情願將建造辦公樓的資金放在實驗室裏。
某重點實驗室內,一項實驗正在緊張的進行著,數位身著白大褂的科學家們正在緊張的盯著麵前的離子發動機,在他們身後的助手神色更為緊張,額頭上甚至都有汗珠浮現了。
時間在一點一點的流逝,離子發動機依舊保持著正常的運轉,科學家們臉上的緊張也漸漸的往變成了高興的神色。
最終離子發動機還是停止了,不過在看到顯示出來的數據後,實驗室內的響起了歡唿聲。
“成功了!成功了啊!有了這項突破,我國的載人航天技術一定能再上一層樓!老季,給你立頭功!”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激動的說道。
在他的旁邊正是京都大學物理學院的院長,季太東,此時的他也是一臉激動。
忙碌了一周多,終於將在京都大學裏那次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解決了,達到了季太東預期中的效果。
雖說提升的功率隻是一點,但資源的轉換效率提高了不少。
正如剛剛那位白發老人說的那樣,這次實驗的成功能讓載人航天技術再次走出一大步,不能說裏程碑的進步,那也是值得慶賀的事了。
“啥頭功不頭功的,都是大家一同努力的結果。”
“老王,你要真想給我立功,那這次實驗的結果就由你書寫報告給院裏報上去吧,不過,署名的時候要把大家的名字都加上。”
季太東笑著對白發老人說道,其他幾位院士也是開口應和。
整理實驗的數據,書寫匯報材料不比做實驗輕鬆,甚至更累....所以要是有人主動去寫,沒有誰會拒絕的。
“不行!讓我一個人寫,你們是想累癱我這把老骨頭嘛!”
白發老人果斷拒絕了這個要求,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
“哈哈,行啦!老王,我就開個玩笑!大家收集一下數據吧。”
季太東哈哈一笑,實驗完成了,他的心情大好,一向嚴肅的他也開始調侃人了。
接下來他和幾位院士將實驗的數據記錄好,助手們開始收拾實驗室。
....
“老季,老王,現在已經十點半了,快到午飯時間了,要不我們先休息一會吧!下午咱們再寫!”
走出實驗室後,一位院士出言說到,實驗成功帶來的喜悅,並不能完全的驅走身上的疲憊。
除了助手之外,他們幾位的年齡都不小了,身體體質早就不能和年輕人相比了。
“沒問題,這一周也把我累的不輕,走吧,我帶你們去休息室歇歇,午飯我讓食堂多加幾個菜....”
被他們稱作老王的白發老人,名叫王傑,他是科學院物理學部的副部長。
平常就在科學院工作,算是個領導了,隻是他們彼此之間都很熟,不存在什麽上下級關係。
“今天是不是周末了?”
忽然季太東想起了一件事。
“是的,季老,今天是周末!”跟在他身後的助手迴了一句。
“呀!呀!差點忘了一件事,老王,咱們休息室有電視機吧?”
季太東聽到今天是周末後,立馬轉臉朝王傑問道。
他平常不在科學院,就是來也是做實驗的和開會交流的,基本沒去過特定的休息室。
“有啊!”
王傑有點摸不到頭腦,他不知季太東是忘了什麽事,而且這和電視機有啥關係?
“那抓緊走!”
“老季,你慢點!我老胳膊老腿的可經不起你這麽推!”
....
“老張,你知道老季這是咋迴事嘛!我記得他平常沒有看電視的習慣啊!”
見季太東著急的往休息室的方向走去,一位院士疑惑的問。
“別說你了,我也好奇!”叫老張的院士同樣不解。
這時,跟在他們伸手的一位助手弱弱的說了句。
“可能季老是急著看大學生文學比賽頒獎典禮吧!”
“大學生文學比賽頒獎典禮?對哦!差點忘了,老季和老曹有個學生,是叫陳天弘對吧?怎麽他這次又獲獎了嗎?”
“對對,就是叫陳天弘,我看過他寫的《鄉村教師》,小說寫的不錯,應該獲獎了吧!要是沒獲獎,老季怎麽會去看頒獎典禮。”
“聽老季說那孩子是個好苗子啊!說幾天時間就將《離子電》的基礎知識全記住了,也不知老季說的是真是假...”
.....
幾位院士針對這個話題相互間聊了起來。
其實他們對大學生文學比賽的事情倒不是多關注。
雖說比賽在國內挺有名的,可也僅是大學生的比賽而已,就是關注,也是一個月後的國際青年文學大賽。
奈何,陳天弘和普通的大學生不一樣,嚴格來說,都能算作和他們是一個圈子的人,畢竟是曹興奎和季太東的學生嘛!
“小趙,你給說說!這次老季的學生獲得了第幾名,作品寫的是什麽?”
對陳天弘此次的比賽信息,幾位院士知道的都不多。
就是季太東也隻知道陳天弘獲得了第一名和作品的名字而已。
至於小說的內容根本不知道,他們一直在忙著實驗,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關注這件事。
而助手們就不一樣了,相比而言,他們的時間充裕一些,有部分精力去關注比賽。
當然,這也是他們年齡相對年輕一些,每天會上網,自然而然的就關注到了陳天弘的《流浪地球》。
聽到院士們的問話,剛剛說話的那位助手連忙迴道。
“這次比賽季老的學生陳天弘依然是第一名,他的參賽作品和上屆一樣,還是科幻小說,名字叫《流浪地球》。”
“哦,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這名字有點怪啊!嗬嗬,還是頌揚老師的嗎?”
“不是的,張院士,我覺得這本小說是在頌揚你們....頌揚所有的科學家。”
助手的這句話說出,幾位院士怔住了。
什麽意思?頌揚我們,頌揚所有的科學家?
“小趙,來,給說說,邊走邊說,咱們也去休息室看看頒獎典禮去。”
院士們頓時來了興趣,他們雖然淡泊名利,一心鑽研科學研究,但對有人寫書,寫小說讚頌自己還是很感興趣的。
確切的說不是讚揚自己,而是讚頌他們所從事的事業。
“《流浪地球》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一個類似“文星”的行星“地球”上的。
故事講述了恆星太陽即將毀滅,太陽係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絕境之下,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係....
而且這個計劃的技術原理還和等離子發動機有關......”
.....
當院士們去往休息室裏的時候,現場的頒獎典禮已經開始了。
流程和上次的頒獎一樣,主持人仍然是國家電視台的名嘴朱建樂,例行先介紹此次到場的領導嘉賓,邀請他們上台講話,期間還夾雜著一小段表演....
這樣一套例行的流程走下來,已經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到最後就是頒獎環節了。
依次是第十名先上,第九名緊接著....獲獎者領獎,說獲獎感言,迴答主持人的提問,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
直至袁昊天上場的時候,主持人朱建樂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想起來了去年袁昊天反問的一個問題,當時可差點讓他沒有兜住。
“希望今年這小子別再問“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
朱建樂在心中如此想著。
還好今年的袁昊天已經想開了一切,並沒有反問奇怪的問題,甚至在說獲獎感言的時候,還感謝了一番陳天弘。
說是陳天弘讓自己知道了不足,也讓自己有了動力去學習進步,去寫出更好的作品。
......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終於再次到了萬眾矚目的時刻,下麵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本次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第一名獲獎者陳天弘同學上台領獎。
此次陳天弘同學的參賽作品是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小說通篇創意恢宏,大氣磅礴。
太陽即將毀滅,過去無數歲月中作為人類精神支柱的存在,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
在災難來臨前,人類為了生存,不得不選擇逃亡。
他們製定了一個偉大的計劃,在母星地球上建造等離子推進器,將整個巨大地球環境圈化為移民方舟,以此逃離太陽係,前往新家園。
這是一個多麽偉大的計劃啊!
我相信大家在看到這個計劃的時候,都會被書中所描繪的那宏大壯美的畫麵,勾勒出的那磅礴氛圍感到震撼不已。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帶著自己的地球母星去流浪,這是何其驚世駭俗的浪漫!
這孤獨、蒼涼、憂鬱、壯美的意象,凝結了人類對故土的熱愛,閃耀著不屈服於命運的抗爭精神!
這是獨屬於我們華夏的浪漫,是我們東方的人文情懷,是深深烙印在我們身體裏的“故鄉”情結!
是我們心中永遠扯不斷的鄉愁!
我相信等災難真的到來的時候,我們一定也會高唿著“我們的流浪文星啊!”帶著她去宇宙中流浪!
因為我們愛文星,愛這土地,愛這故鄉....”
在朱建樂極其富有感染的解說詞中,在場內,場外無數人的矚目下,陳天弘在時隔一年後,再次登上了領獎台。
他從朱彥霖的手中接過金光閃閃的獎杯後,同時接過的還有一張現金支票,支票上的金額陳天弘並沒有看,他已經被獎杯沉甸甸的感覺包圍了。
“天弘,祝賀你啊!我希望在一個月後能在更大的舞台上見證你領獎。”
朱彥霖在祝賀的同時,還意有所指的說出了自己對陳天弘的期盼。
“謝謝您,朱會長,您放心,一定會的。”
陳天弘斬釘截鐵的說道。
在這個世界證明自己,可不僅僅是為了某個人,是為了自己的作家之路,亦是為了國家,因為國家的名字叫華夏!
陳天弘一定會國際的舞台證明自己,證明東方的科幻小說,是同樣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巔的。
接下來,朱建樂為陳天弘遞來了話筒,到了說獲獎感言的時候了。
.....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前輩,老師,同學....很榮幸我的作品能再次獲得大家的認可。
《流浪地球》這本小說的創作離不開很多的人的幫助,我要感謝的人有很多,比如我的老師,我的家人....”
陳天弘依舊是例行說出獲獎感言的開篇。
在他感謝的時候,無論是坐在現場的徐長峰,洪濤,還是電視機前他的父母,親友,或是拿著手機也在關注的同學朋友,都是滿臉的笑容....
可惜的是這一幕老師曹興奎並沒有看到,他還在陪著到平江的訪問團,不然他肯定對號入座了!
而在科學院的休息室內,季太東一行人也通過電視機看到了這一幕。
“老季啊!這是個好孩子!還知道在頒獎典禮上感謝你和老曹!”
王傑有些羨慕的對季太東說道。
“沒錯,是個好孩子啊!”
其餘幾名院士同樣出口誇讚,既是誇陳天弘,也是誇季太東。
他們已經在助手那裏知道了小說中等離子發動機的事情,毫無疑問靈感肯定是季太東給的,所以季太東也是有一份功勞的。
季太東也大致知道了《流浪地球》的內容,他聽到老友們都在誇讚陳天弘,也開口說道。
“嗬嗬,天弘這孩子!還是不太嚴謹啊!就是再多的等離子發動機也不可能推動一個星球啊!等迴去了我要好好教教他!好好的給他普及一下物理知識!”
他嘴上是這麽說的,可臉上的笑容那是遮都遮不住,話音裏哪有一絲說教的意思,透著的完全是滿意和高興。
“老季,你抽個時間可以讓陳天弘這孩子到咱們科研所來嘛!我也可以教教他。”
“對對,我們都可以教他!”
季太東看了幾眼老友們,嗬嗬一笑,並未答應。
這幾位的心思,他還能不知道嘛!很明顯也想成為陳天弘名義上的老師!
這時,電視機上的陳天弘再次說了一番話,這番話讓季太東,王傑他們身軀一震,差點老淚縱橫。
....
“特別要感謝的是曹興奎老師,季太東老師,是他們給了我創作的靈感,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科學家的精神,這也是《流浪地球》中的核心思想之一!
(說到這的時候,陳天弘還在心裏感謝了一下原作者大劉,當然也少不了冥冥之中給了他大腦外掛的神奇力量!)
當末日降臨之時,我們能依靠的是什麽?
不是宗教中所謂的縹緲的神,而是我們的科學家們,是他們創造了科技的力量保護我們的平安。
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都是他們在背後給予我們保障,讓我們不挨餓,不生病,讓我們有了戰勝災難的底氣和勇氣。
神佑世人,他們不是神,卻庇佑了那麽多人。
他們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真正的脊梁!
唯有他們才能稱得上那四個字:國士無雙!
我們不要像文中的人類一樣,相信那些無中生有的謠言,去質疑,去攻擊他們。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理性的,他們代表的就是科學的真理!
我們沒有必要去質疑真理,質疑攻擊他們的後果,就是在掘斷我們的後路!
我們可以永遠相信他們,因為他們才是我們信仰,是每個時代真正的巨星。
我們也不要等到他們隕落的時候,等到災難來臨的時候才想起他們!
所有人都應該在心裏永遠的記住他們,因為他們才是一個民族永遠不會破碎的希望....
.....
全場掌聲雷動,這掌聲不僅是送給陳天弘,更是送給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家們!
而此刻所有在觀看這場典禮的科學家們,再聽到“國士無雙”四個字後,眼眶已經溢滿了淚水。
他們在感動之餘,也覺得受之有愧,他們認為比起那些已經逝去的前輩,那些為科學奉獻出生命的先驅,他們還遠遠的不如。
真正應該記住的應該是他們,而自己這些後輩們,也應像他們學習,為國家,為民族,為自己熱愛的科學奉獻自己的一生。
隻有那個時候,他們才能當得起,這聲國士無雙!
然而這片建築卻是所有夢想成為科學家的人心中的向往,因為它的名字叫華夏科學院。
華夏科學院並沒有像作協總部那樣高的大樓,它是由大大小小幾十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組成的,日常辦公的行政樓也有,不過也僅僅隻有八層高。
這是因為大部分科學院的院士基本都有自己的工作單位。
比如季太東在京都大學當物理學院的院長,曹興奎在平江市當省作協的會長一樣。
這個世界的科學院院士比前世地球的人數要多一些,不過總數也就幾千人而已。
而且在京都的院士僅僅五分之一不到,剩下的院士分布在各個省份,他們也有自己的專屬實驗室。
平常固定在科學院工作的院士也就一百多位罷了,就算加上他們的助手,日常的工作人員,人數也不多。
再加上科學家們對辦公樓的要求根本不高,他們更情願將建造辦公樓的資金放在實驗室裏。
某重點實驗室內,一項實驗正在緊張的進行著,數位身著白大褂的科學家們正在緊張的盯著麵前的離子發動機,在他們身後的助手神色更為緊張,額頭上甚至都有汗珠浮現了。
時間在一點一點的流逝,離子發動機依舊保持著正常的運轉,科學家們臉上的緊張也漸漸的往變成了高興的神色。
最終離子發動機還是停止了,不過在看到顯示出來的數據後,實驗室內的響起了歡唿聲。
“成功了!成功了啊!有了這項突破,我國的載人航天技術一定能再上一層樓!老季,給你立頭功!”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激動的說道。
在他的旁邊正是京都大學物理學院的院長,季太東,此時的他也是一臉激動。
忙碌了一周多,終於將在京都大學裏那次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解決了,達到了季太東預期中的效果。
雖說提升的功率隻是一點,但資源的轉換效率提高了不少。
正如剛剛那位白發老人說的那樣,這次實驗的成功能讓載人航天技術再次走出一大步,不能說裏程碑的進步,那也是值得慶賀的事了。
“啥頭功不頭功的,都是大家一同努力的結果。”
“老王,你要真想給我立功,那這次實驗的結果就由你書寫報告給院裏報上去吧,不過,署名的時候要把大家的名字都加上。”
季太東笑著對白發老人說道,其他幾位院士也是開口應和。
整理實驗的數據,書寫匯報材料不比做實驗輕鬆,甚至更累....所以要是有人主動去寫,沒有誰會拒絕的。
“不行!讓我一個人寫,你們是想累癱我這把老骨頭嘛!”
白發老人果斷拒絕了這個要求,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
“哈哈,行啦!老王,我就開個玩笑!大家收集一下數據吧。”
季太東哈哈一笑,實驗完成了,他的心情大好,一向嚴肅的他也開始調侃人了。
接下來他和幾位院士將實驗的數據記錄好,助手們開始收拾實驗室。
....
“老季,老王,現在已經十點半了,快到午飯時間了,要不我們先休息一會吧!下午咱們再寫!”
走出實驗室後,一位院士出言說到,實驗成功帶來的喜悅,並不能完全的驅走身上的疲憊。
除了助手之外,他們幾位的年齡都不小了,身體體質早就不能和年輕人相比了。
“沒問題,這一周也把我累的不輕,走吧,我帶你們去休息室歇歇,午飯我讓食堂多加幾個菜....”
被他們稱作老王的白發老人,名叫王傑,他是科學院物理學部的副部長。
平常就在科學院工作,算是個領導了,隻是他們彼此之間都很熟,不存在什麽上下級關係。
“今天是不是周末了?”
忽然季太東想起了一件事。
“是的,季老,今天是周末!”跟在他身後的助手迴了一句。
“呀!呀!差點忘了一件事,老王,咱們休息室有電視機吧?”
季太東聽到今天是周末後,立馬轉臉朝王傑問道。
他平常不在科學院,就是來也是做實驗的和開會交流的,基本沒去過特定的休息室。
“有啊!”
王傑有點摸不到頭腦,他不知季太東是忘了什麽事,而且這和電視機有啥關係?
“那抓緊走!”
“老季,你慢點!我老胳膊老腿的可經不起你這麽推!”
....
“老張,你知道老季這是咋迴事嘛!我記得他平常沒有看電視的習慣啊!”
見季太東著急的往休息室的方向走去,一位院士疑惑的問。
“別說你了,我也好奇!”叫老張的院士同樣不解。
這時,跟在他們伸手的一位助手弱弱的說了句。
“可能季老是急著看大學生文學比賽頒獎典禮吧!”
“大學生文學比賽頒獎典禮?對哦!差點忘了,老季和老曹有個學生,是叫陳天弘對吧?怎麽他這次又獲獎了嗎?”
“對對,就是叫陳天弘,我看過他寫的《鄉村教師》,小說寫的不錯,應該獲獎了吧!要是沒獲獎,老季怎麽會去看頒獎典禮。”
“聽老季說那孩子是個好苗子啊!說幾天時間就將《離子電》的基礎知識全記住了,也不知老季說的是真是假...”
.....
幾位院士針對這個話題相互間聊了起來。
其實他們對大學生文學比賽的事情倒不是多關注。
雖說比賽在國內挺有名的,可也僅是大學生的比賽而已,就是關注,也是一個月後的國際青年文學大賽。
奈何,陳天弘和普通的大學生不一樣,嚴格來說,都能算作和他們是一個圈子的人,畢竟是曹興奎和季太東的學生嘛!
“小趙,你給說說!這次老季的學生獲得了第幾名,作品寫的是什麽?”
對陳天弘此次的比賽信息,幾位院士知道的都不多。
就是季太東也隻知道陳天弘獲得了第一名和作品的名字而已。
至於小說的內容根本不知道,他們一直在忙著實驗,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關注這件事。
而助手們就不一樣了,相比而言,他們的時間充裕一些,有部分精力去關注比賽。
當然,這也是他們年齡相對年輕一些,每天會上網,自然而然的就關注到了陳天弘的《流浪地球》。
聽到院士們的問話,剛剛說話的那位助手連忙迴道。
“這次比賽季老的學生陳天弘依然是第一名,他的參賽作品和上屆一樣,還是科幻小說,名字叫《流浪地球》。”
“哦,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這名字有點怪啊!嗬嗬,還是頌揚老師的嗎?”
“不是的,張院士,我覺得這本小說是在頌揚你們....頌揚所有的科學家。”
助手的這句話說出,幾位院士怔住了。
什麽意思?頌揚我們,頌揚所有的科學家?
“小趙,來,給說說,邊走邊說,咱們也去休息室看看頒獎典禮去。”
院士們頓時來了興趣,他們雖然淡泊名利,一心鑽研科學研究,但對有人寫書,寫小說讚頌自己還是很感興趣的。
確切的說不是讚揚自己,而是讚頌他們所從事的事業。
“《流浪地球》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一個類似“文星”的行星“地球”上的。
故事講述了恆星太陽即將毀滅,太陽係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絕境之下,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係....
而且這個計劃的技術原理還和等離子發動機有關......”
.....
當院士們去往休息室裏的時候,現場的頒獎典禮已經開始了。
流程和上次的頒獎一樣,主持人仍然是國家電視台的名嘴朱建樂,例行先介紹此次到場的領導嘉賓,邀請他們上台講話,期間還夾雜著一小段表演....
這樣一套例行的流程走下來,已經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到最後就是頒獎環節了。
依次是第十名先上,第九名緊接著....獲獎者領獎,說獲獎感言,迴答主持人的提問,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
直至袁昊天上場的時候,主持人朱建樂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想起來了去年袁昊天反問的一個問題,當時可差點讓他沒有兜住。
“希望今年這小子別再問“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
朱建樂在心中如此想著。
還好今年的袁昊天已經想開了一切,並沒有反問奇怪的問題,甚至在說獲獎感言的時候,還感謝了一番陳天弘。
說是陳天弘讓自己知道了不足,也讓自己有了動力去學習進步,去寫出更好的作品。
......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終於再次到了萬眾矚目的時刻,下麵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本次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第一名獲獎者陳天弘同學上台領獎。
此次陳天弘同學的參賽作品是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小說通篇創意恢宏,大氣磅礴。
太陽即將毀滅,過去無數歲月中作為人類精神支柱的存在,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
在災難來臨前,人類為了生存,不得不選擇逃亡。
他們製定了一個偉大的計劃,在母星地球上建造等離子推進器,將整個巨大地球環境圈化為移民方舟,以此逃離太陽係,前往新家園。
這是一個多麽偉大的計劃啊!
我相信大家在看到這個計劃的時候,都會被書中所描繪的那宏大壯美的畫麵,勾勒出的那磅礴氛圍感到震撼不已。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帶著自己的地球母星去流浪,這是何其驚世駭俗的浪漫!
這孤獨、蒼涼、憂鬱、壯美的意象,凝結了人類對故土的熱愛,閃耀著不屈服於命運的抗爭精神!
這是獨屬於我們華夏的浪漫,是我們東方的人文情懷,是深深烙印在我們身體裏的“故鄉”情結!
是我們心中永遠扯不斷的鄉愁!
我相信等災難真的到來的時候,我們一定也會高唿著“我們的流浪文星啊!”帶著她去宇宙中流浪!
因為我們愛文星,愛這土地,愛這故鄉....”
在朱建樂極其富有感染的解說詞中,在場內,場外無數人的矚目下,陳天弘在時隔一年後,再次登上了領獎台。
他從朱彥霖的手中接過金光閃閃的獎杯後,同時接過的還有一張現金支票,支票上的金額陳天弘並沒有看,他已經被獎杯沉甸甸的感覺包圍了。
“天弘,祝賀你啊!我希望在一個月後能在更大的舞台上見證你領獎。”
朱彥霖在祝賀的同時,還意有所指的說出了自己對陳天弘的期盼。
“謝謝您,朱會長,您放心,一定會的。”
陳天弘斬釘截鐵的說道。
在這個世界證明自己,可不僅僅是為了某個人,是為了自己的作家之路,亦是為了國家,因為國家的名字叫華夏!
陳天弘一定會國際的舞台證明自己,證明東方的科幻小說,是同樣可以屹立在世界之巔的。
接下來,朱建樂為陳天弘遞來了話筒,到了說獲獎感言的時候了。
.....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前輩,老師,同學....很榮幸我的作品能再次獲得大家的認可。
《流浪地球》這本小說的創作離不開很多的人的幫助,我要感謝的人有很多,比如我的老師,我的家人....”
陳天弘依舊是例行說出獲獎感言的開篇。
在他感謝的時候,無論是坐在現場的徐長峰,洪濤,還是電視機前他的父母,親友,或是拿著手機也在關注的同學朋友,都是滿臉的笑容....
可惜的是這一幕老師曹興奎並沒有看到,他還在陪著到平江的訪問團,不然他肯定對號入座了!
而在科學院的休息室內,季太東一行人也通過電視機看到了這一幕。
“老季啊!這是個好孩子!還知道在頒獎典禮上感謝你和老曹!”
王傑有些羨慕的對季太東說道。
“沒錯,是個好孩子啊!”
其餘幾名院士同樣出口誇讚,既是誇陳天弘,也是誇季太東。
他們已經在助手那裏知道了小說中等離子發動機的事情,毫無疑問靈感肯定是季太東給的,所以季太東也是有一份功勞的。
季太東也大致知道了《流浪地球》的內容,他聽到老友們都在誇讚陳天弘,也開口說道。
“嗬嗬,天弘這孩子!還是不太嚴謹啊!就是再多的等離子發動機也不可能推動一個星球啊!等迴去了我要好好教教他!好好的給他普及一下物理知識!”
他嘴上是這麽說的,可臉上的笑容那是遮都遮不住,話音裏哪有一絲說教的意思,透著的完全是滿意和高興。
“老季,你抽個時間可以讓陳天弘這孩子到咱們科研所來嘛!我也可以教教他。”
“對對,我們都可以教他!”
季太東看了幾眼老友們,嗬嗬一笑,並未答應。
這幾位的心思,他還能不知道嘛!很明顯也想成為陳天弘名義上的老師!
這時,電視機上的陳天弘再次說了一番話,這番話讓季太東,王傑他們身軀一震,差點老淚縱橫。
....
“特別要感謝的是曹興奎老師,季太東老師,是他們給了我創作的靈感,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科學家的精神,這也是《流浪地球》中的核心思想之一!
(說到這的時候,陳天弘還在心裏感謝了一下原作者大劉,當然也少不了冥冥之中給了他大腦外掛的神奇力量!)
當末日降臨之時,我們能依靠的是什麽?
不是宗教中所謂的縹緲的神,而是我們的科學家們,是他們創造了科技的力量保護我們的平安。
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都是他們在背後給予我們保障,讓我們不挨餓,不生病,讓我們有了戰勝災難的底氣和勇氣。
神佑世人,他們不是神,卻庇佑了那麽多人。
他們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真正的脊梁!
唯有他們才能稱得上那四個字:國士無雙!
我們不要像文中的人類一樣,相信那些無中生有的謠言,去質疑,去攻擊他們。
科學是嚴謹的,也是理性的,他們代表的就是科學的真理!
我們沒有必要去質疑真理,質疑攻擊他們的後果,就是在掘斷我們的後路!
我們可以永遠相信他們,因為他們才是我們信仰,是每個時代真正的巨星。
我們也不要等到他們隕落的時候,等到災難來臨的時候才想起他們!
所有人都應該在心裏永遠的記住他們,因為他們才是一個民族永遠不會破碎的希望....
.....
全場掌聲雷動,這掌聲不僅是送給陳天弘,更是送給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家們!
而此刻所有在觀看這場典禮的科學家們,再聽到“國士無雙”四個字後,眼眶已經溢滿了淚水。
他們在感動之餘,也覺得受之有愧,他們認為比起那些已經逝去的前輩,那些為科學奉獻出生命的先驅,他們還遠遠的不如。
真正應該記住的應該是他們,而自己這些後輩們,也應像他們學習,為國家,為民族,為自己熱愛的科學奉獻自己的一生。
隻有那個時候,他們才能當得起,這聲國士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