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7月),燕王朱棣率領燕軍攻入南京城,從此開創明成祖朱棣的明朝永樂時代。


    朱棣一個樂觀和自命不凡的王子,生於1360年5月2日,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他在後宮庇護下長大,稱帝時他正好42歲,登基時,他春風得意、意氣風發、雄心萬丈!


    朱棣起兵爭奪帝位時,他本以為很多王親國戚、明朝文武百官和民眾會擁護和支持他,沒想到他遭受各方聲討和謾罵,苦戰四年,險些被明軍圍困消滅,要不是有人給他出主意,讓他帶領燕軍跳出明軍的包圍圈,孤軍長途南下,避開明軍鋒芒,直接包圍和攻打南京,也許他和燕軍已經被明軍消滅!


    朱棣本以為,他占領南京後,將得到一個完整而富強的明朝,他萬萬沒有想到朱允炆給他留下了一個破碎的空殼,朱允炆將明朝的財物、珠寶、文物、以及朝廷的藏書、國策典章、法律典章、天文立法典章、地理軍事典章、文史檔案、戶籍及經濟檔案。


    最要命的是朱允炆帶走了中國從秦朝、漢朝、唐朝、宋朝和明朝初年等中國朝代,積累下來的全部科技檔案,它們包括天文、曆法、計時、氣象、水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礦物、醫藥、冶金、材料、構造、機械、度量衡、檢測手段及方法等基礎知識圖解書籍。


    還帶走了,天文觀察儀器及設施、曆法觀察及計算儀器及工具、計時儀器及工具、氣象觀察儀器及工具、水文觀察儀器及工具、數學運算工具及模型、物理實驗儀器及模型、化學實驗儀器及裝置、生物樣本、礦物樣本、醫藥樣本、冶金工藝模型、材料製造工藝及樣品。


    在營造法式工藝及模型方麵朱允炆帶走的,包括吊裝和搬運重物,製造船舶、車輛、兵器、攻城器械等重要裝備的工藝及營造法式;建造橋梁、道路、護城河、城牆、防禦工事、街道、房屋、城市給排水係統)等大型工程的工藝及營造法式;風車裝置、水車裝置、水輪裝置、水力傳動裝置、風力傳動裝置、高壓鍋及蒸汽傳動裝置、螺旋漿驅動裝置、風箱鼓風裝置、腳踏鼓風裝置、龍骨水車裝置、冶煉高爐設施、陶瓷燒爐設施、三合土(即現代水泥)燒製工藝設施、紙張製造工藝設施、紡織機、提花機等樣品及模型;傳動齒輪、傳動軸、軸承、軸瓦、潤滑油及裝置、各種典型傳動裝置的組裝和拆卸等工藝模型;各種長度測量的法定標尺樣品,稱重標準稱、秤砣和砝碼,法定標準鬥量工具,標準溫度計量裝置,標準壓力計量裝置、標準風力計量裝置、指南針及其製造工藝等樣品和模型。


    總之,朱允炆能帶走的全部都帶走,帶不走的他全部燒掉和毀掉了!


    朱棣失去這些東西,等於失去了國家的根本。從朱棣明朝開始,中國再也沒有全麵完整文化和科技,再也沒有國家技術法式和技術標準。


    好在中國民間總是藏龍臥虎,人才輩出,朱棣之後的中國皇帝才從新將中國文化、科學和技術慢慢恢複起來。


    但是,朱允炆將中國的文化、科學和技術全盤轉移到歐洲,使得歐洲特別是英國的文化、科學和技術跑在中國的前麵,使中國的國際競爭力開始走向衰落!


    我們已經無法知道朱棣接到一個破碎的國家攤子後,他是否後悔自己當初的反叛?但是他要恢複明朝往日榮光,肯定要付出比朱元璋還多幾倍的艱辛。


    國家的嚴峻形勢,根本不給朱棣時間去後悔,朱棣登基時,南京已經是一個空城和廢墟。


    朱棣在南京出生和長大,南京給朱棣留下很多美好而難忘的記憶,但是現在南京已經容不下朱棣、他軍隊和朝廷,南京已經不適合朝廷辦公和後宮安置。


    此時,朱棣就算一萬個不願意,他也要考慮遷都的問題。但是國家整個金庫都讓他的賢侄朱允炆帶走了,現在他買幾斤牛肉下酒的錢都是沒有,他去哪裏搞錢遷都啊?!


    於是,朱棣首先想到了嶺南,嶺南距離南京較近,原來屬於幾個藩王分別統治,由於嶺南比較富裕,因此嶺南藩王們給朝廷上繳稅賦後,自己還留下很多錢財和物資。


    朱棣起兵作亂時,嶺南的幾個藩王都支持朱允炆,給朱允炆出兵出錢,現在朱棣發兵去剿滅他們,將他們錢財、物資一網打盡,這樣下來,朱棣遷都的費用就解決了。


    於是,朱棣在南京登基後不久,便發兩路大軍從福建沿海地區以及廣西與湖南交界包抄嶺南地區。


    幾個月後,明軍大獲全勝,源源不斷錢財和物資從嶺南運往南京!


    在廣西作戰時,由於明軍沒有精確軍事地圖(中國的軍用地圖都讓朱允炆帶走了!)在追擊藩王殘餘時誤入越南境內。


    此時,越南人已經知道朱棣在南京登基,於是越南朝廷派使者到南京,向朱棣投訴明軍的侵略行為!


    朱棣聽了越南使節陳述後,勃然大怒!當場扣留越南使節,並用快馬統治駐紮廣西的明軍部隊,攻打越南!


    這支明軍部隊不愧是朱棣的虎狼之師,他們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很快解放了越南全境!


    明軍打到越南首都順化時,幾萬工匠正在擴建越南朝廷皇宮,明軍主帥知道朱棣要遷都北京,正在為建設北京皇城即紫禁城,沒有設計師和工匠而發愁(朱允炆考慮到自己到新地方要建設宮殿因此他將朝廷關於建築宮殿方麵模型、圖紙、設計師和工匠都帶走了),因此明軍將這幾萬人全部扣押,並押往南京交給朱棣。


    朱棣一看建造宮殿錢和人都有了,他留下鎮守南京及南方各地將帥和官員後,他馬上帶領明軍主力和朝廷文武百官殺迴北京。


    之後,朱棣在建設紫禁城的同時,疏通和擴建京杭大運河,恢複南北漕運,將南方錢糧和物資運往北方。


    明朝稍微安定後,朱棣開始治理中國北方。


    由於四年爭奪帝王的內戰,明朝北方已經四分五裂,四川和湖北處於半獨立狀態,河南、陝西、山西和山東一帶匪患猖獗,中國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又被蒙古和突厥占領。


    因此,明軍四處出擊,去平定這些地區。


    不久,中國北方得以安定,但是,中國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蒙古和突厥勢力久攻不退。


    於是,朱棣幾次禦駕親征,深入大漠戈壁討伐蒙古和突厥,最終全部收複北方失地,並在新疆哈密,設立哈密衛鎮守明朝西域領土。


    1405年北方戰爭進入尾聲後,朱棣派宦官鄭和,以開拓商貿航線為由,帶領明朝艦隊下南洋尋找朱允炆蹤跡。


    看到這裏有人要問:朱棣確實知道朱允炆逃跑了?


    當然知道,朱棣軍的人、南京明朝廷的人和南京市民都認為朱允炆跑了,因為朱允炆帶著十幾萬人,還有上萬噸的器械和物資逃跑,不可能一點風聲和痕跡都不留下吧?!


    再說,當時為朱允炆一夥人逃跑的辦事的人員成千上萬,他們中的很多人仍然留在中國,難道朱棣領導的明朝就不能找到他們,對他們進行刑訊逼供?!


    朱棣為什麽剛上台,就建立自己的朝廷內閣,並建立東廠取代錦衣衛,並組建紅花會、青紅幫等秘密會黨,對朱元璋創立洪門及白蓮教會黨進行清剿?因為朱棣得到確鑿情報,朱允炆不僅逃跑了,而且還在明朝廷中留下很多錦衣衛和洪門的臥底,他們準備跟朱棣長期對抗。


    根據史料記載,在明朝遷都和征戰的過程中,朱棣多次遭受秘密會黨襲擊和暗算,如果不是朱棣身邊有眾多明暗保鏢,他已經死在錦衣衛和洪門義士的手上!


    當然,朱允炆設下迷魂陣起了作用,將朱棣追捕朱允炆的路線引向了南洋!


    有人又要問:既然朱棣知道朱允炆逃跑了,為什麽幾年後采取追捕朱允炆?


    原因很簡單,朱允炆將明朝廷的海船全部帶走了,或者銷毀了,朱棣要造船才能出海。


    但是朱棣要造船又沒有圖紙和技術資料,在短時間內朱棣朝廷也找不到造船的設計師、工程師和熟練工匠。


    好在浙江寧波、福建泉州、廣東潮州和廣州等地有明朝的造船廠,以及造船的圖紙、技術資料、設計師、工程師和熟練工匠。雖然這裏技術和人員無法跟明朝庭水平相比,但是製造中國先進水平的海船應該沒有問題。


    因此,朱棣能夠用三年時間,造出令南洋和西洋各地人民震驚的海船,已經很不容易了!


    經曆沒有文化、技術和能力的苦頭後,朱棣在全國範圍內,召集精通文史、文化、科學和技術的人才,充實明朝廷文史研究院、科學研究院、技術研究院,同時在地方衙府和民間,收集各種文史、文化、科學和技術的書籍、樣品、模型和裝置等,充實朝廷檔案館、圖書館、技術展示館。


    同時,在京城周邊設立門類齊全的工廠和作坊,生產國家在文化建設、科技研究、軍隊和國防建設急需的儀器、工具、材料和裝備,同時培養和儲備國家文化及科技人才。


    在全國範圍召集幾千文化及科技人才,在京城編寫《永樂大典》,以此清除對朱棣不利文史記錄,貫徹和宣揚朱棣的治國理念和價值觀,改變國家圖書嚴重缺失,無書可用的尷尬局麵。


    由於朱允炆帶走的文化、科技和人才是明朝頂尖水平,也是世界頂尖水平,因此不管朱棣朝廷怎麽努力,他們也不可能將明朝的文化、科技和人才恢複到原來的水平高度。


    朱允炆攜帶國之重器出逃,是中國落後於西方的轉折點,也是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世界文化和科技崛起的起點。


    在朱允炆及其朝廷到達西方之前,西方沒有完整而係統文化和科技,隻有佛教、伊斯蘭教、南宋遺民、南洋華人等給歐洲留下的零散文化和科技。


    因此,歐洲從來過現代西方學者鼓吹的“歐洲文藝複興”,歐洲隻有文化和科技的突然崛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鑿壁窺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楓客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楓客棧並收藏鑿壁窺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