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孝德與郭晞都算是最熟悉秦隴戰事的一批將領,而薛白居於長安,對情報的了解、對時機的掌握卻遠勝他們,必是有高人相助。


    在吐蕃軍中安插細作、探知達紮魯恭的行進路線,這些事得由秦隴戰場上的統帥經手。


    那是哪個統帥?


    郭晞想到這裏,心念一動,隱隱有了個猜測。


    白孝德已搶先問道:“莫非是郭元帥向陛下通報了情報?”


    郭晞眉毛一挑,連忙去看薛白的神色。


    此前郭子儀敗了一場,眾口爍金,皆言他的不是。就連身為兒子的郭晞也懷疑過他是奉了太上皇的旨意,故意放達紮魯恭入境。


    而若郭子儀是與薛白早有聯絡,設計達紮魯恭,情況就大有不同了。


    隻見薛白點了點頭,道:“不錯,正是郭元帥。”


    他走到地圖前,在原州的位置指點了兩下,緩緩說起來。


    “大唐剛從戰亂中走出來,暫時無力收複河西、隴右的失地。這次與吐蕃交戰我們處於被動,敵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即使一時擊敗了達紮魯恭,待到秋天,他還會卷土來犯。”


    “前些時日,軍中查到有人暗中勾結吐蕃,郭元帥追查之下,得知了達紮魯恭想要進犯長安的圖謀,遂派人稟報於我,定下破敵之計,‘誘敵深入,包圍殲滅’,他故意泄露風聲,放走高暉,讓其引達紮魯恭走平涼、邠州,同時安插了眼線在高暉身邊。”


    說到這裏,薛白向郭晞笑道:“故而我說,細作就是高暉,豈不就是與郭將軍相熟?”


    郭晞大喜。


    近來的一切言論、後果雖然都是指向郭子儀,但作為兒子,郭晞這段時日也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為了扭轉戰局,一路追擊至此,正是身心俱疲的時候,現在得知原來阿爺早有安排,甚至還是陛下登基的大功臣,這豈不比支持太上皇更長遠、更安穩?


    他心想,對嘛,這才是阿爺的作風,未雨綢繆,既能在戰場上擊敗外敵,又能明哲保身,建立功業。


    連帶著對薛白,郭晞都有了強烈的信心,對這個剛登基的皇帝陛下充滿了敬佩。


    在他看來,以他阿爺的眼光,支持的人一定不會錯,陛下有他阿爺支持的,必然能無往不利。


    郭晞遂納頭就拜,朗聲道:“陛下深謀遠慮,臣佩服!”


    薛白並不是一味地拉攏,並不急著喚郭晞起來,而是敲打了幾句。


    “你現在知道佩服了,此前你縱兵欺辱百姓時,隻怕沒想過朕的法度森嚴。”


    郭晞正在歡喜、崇拜之際,突然被打壓了一下,頓感惶恐。


    其實之前的幾樁案子的犯事人都已經被薛白派人處置了,問題在於,當時郭晞的態度是不服氣的。雖說在段秀實的帳篷守了一夜,他佩服的是段秀實而非朝廷的法度,事後還是對薛白頗多非議。


    韓滉離開時,郭晞還與軍中士卒們說太子殿下太多管閑事了,就是故意拿他立威。


    此時他不由擔心,這些言論已經落入薛白耳朵裏了。


    這念頭一起,他頓覺肯定是這樣,於是被自己嚇到額頭上冷汗直冒。


    “臣知錯了!”


    郭晞二話不說,直接在地上磕了個頭,因太過用力,頭盔震得他腦袋嗡嗡的。


    “過去臣狂傲無知,犯下大罪,現今迷途知返,懇請陛下給臣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臣必盡心竭力,披肝瀝膽,為陛下赴湯蹈火!”


    白孝德不甘人後,也跟著拜倒表忠。


    他這時候添亂,反而給郭晞帶來了更大的壓力,隻好連忙表示自己更忠誠。


    薛白淡淡道:“眼下軍情緊急,戴罪立功,以觀後效吧。”


    “喏,臣必為陛下破敵!”


    ~~


    河岸邊又添了許多營火,映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


    直到一輪明月緩緩浸入河中,夜深人靜,到了該睡覺時,一隊騎兵才牽著戰馬到河邊來喂水。


    他們白天奔跑了太久,直到很晚停下來。因馬兒隻能用鼻孔,奔跑後用力喘息喝水容易嗆死,他們隻好拖到現在才喂馬。加上迴去之後還要紮營,可見其疲憊。


    士氣是低落的,怨言也有。


    “自從朝廷派禦使來殺了我們的人,這日子是越發難熬了。”


    “怕是朝廷要打壓郭元帥,拿我們開刀。”


    “我剛看了,營裏就這麽點人馬。說是禦駕親征,恐還得留人保護聖人,如何敵得過吐蕃?”


    一路抱怨著,待迴到營地,隻見郭晞也還沒睡,把士卒都召到了篝火邊。


    士卒們見自家將軍憔悴的模樣,十分心疼,紛紛叫嚷起來。


    遂有副將向郭晞勸道:“將軍,我們就來了兩百騎士,雖說是軍中精銳,但人少,反而容易折在這裏,何況還要讓將軍聽從白孝德的調派,他必然把送死的差事交給我等。將軍何不以連日行軍,士卒疲憊為名推諉,觀望形勢,待援兵抵達?”


    “滾球!”


    郭晞大罵一聲,昂揚走到士卒們之間。


    “兄弟們,我知你等連日趕路,人馬俱疲。但我等的辛苦沒有白費,現已搶到了率先勤王的功勞,人人皆有重賞!”


    軍中賞賜,往往將領們都會克扣下大部分,把剩下的再分給士卒,郭晞雖縱容士卒,這方麵卻算是做得好的,平常隻扣下一半。這次他情緒興奮、立功心切,竟是一分都不貪昧,全部分發下去。


    真金白銀的賞賜一公布,士卒們頓時大喜。


    “今社稷危難,正是我等男兒建功沙場之時。何況明君出世,陛下神武,親討外寇,我等效力於禦前,豈不求封萬戶侯、位列淩煙閣?明日接敵,務求諸君奮勇!”


    郭晞很振奮。


    他麾下的驕兵悍卒都能夠感受到他這種振奮,於是士氣大振。


    ~~


    中軍大帳。


    白孝德與郭晞退出去之後,夜裏又獨自再來覲見薛白。


    “陛下,臣方才路過郭晞的營地,他正在激勵士卒,士氣很高。”


    “那便好。”薛白道:“立即把此事遞到郭子儀軍中。”


    “是。”白孝德道:“陛下既讓郭晞死心塌地地效命,就不愁郭子儀不會前來支援。”


    “但願如此。”


    “陛下放心,郭晞此番帶來的兵馬雖少。他身份使然,在軍中威望卻高,可為諸將表率,既有他帶頭,很快援軍就會陸續到達。再聽他說,此戰是郭子儀與陛下謀劃,我軍士氣必勝,相持到主力抵達不難。”


    薛白道:“此番,多虧了白將軍啊。”


    “臣能為陛下分憂,雖萬死而不辭!”


    薛白也是派了韓滉到軍中督查,才注意到白孝德、段秀實這兩個能文能武的將領,段秀實被調遣隨封常清西征,白孝德便被薛白重用。


    郭子儀是權力鬥爭中各方勢力爭先拉攏的對象。因此,揪出吐蕃細作,將計就計的其實是白孝德。


    正因是白孝德,能調動的兵力有限,才使得達紮魯恭突入到了邠州。若真是郭子儀布局,不需薛白親征,早可擊敗達紮魯恭了。


    這一戰,薛白遇到的問題不是別的,而是他剛剛登基,還不能順暢地號令各方將領,迫需一場大勝來樹立權威,可號令不了將領又無法大勝。


    敵人逼近,他麵對的卻是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局麵。


    於是他用騙的手段,騙各個將領他已取得郭子儀的支持,再反過來讓郭子儀完全支持他。


    白孝德就是先試探郭晞的態度,見其並未完全倒向李隆基,便將人帶到薛白麵前,再演一場戲,讓其相信唐軍已經對吐蕃軍形成了包圍圈,此戰必勝。


    難為白孝德立下了功勞,偏還要假裝不知,把功勞記到旁人頭上。


    可他的委屈,大唐天子知道,這就足夠了。


    待大勝之後天子自然不會忘了補償他。


    ~~


    二日後,達紮魯恭果然率部來攻。


    這是第一次交戰,他麵對薛白還是十分慎重的,進攻的目的是為了試探,通過觀望軍容、陣型、士氣,來判斷薛白的虛實。


    主力逼近,親自觀望了唐軍營地,達紮魯恭很快有了初步的判斷。


    營地雖然占據了險要之地,但並不大,且有些雜亂,也沒看到後方有更多的輜重入營。


    薛白是倉促出兵,且帶的兵力並不多,這點是瞞不了人的。


    士卒對己方的實力有沒有信心,對敵方有沒有畏懼,這是能夠在戰場上體現出來的。


    就好像兩隻野獸相遇,通過姿態、眼神、氣息,就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氣勢。


    這會,達紮魯恭感覺自己是一隻猛虎,薛白是一隻野兔。


    他還提醒自己,以虎搏兔,亦盡全力。


    很快,吐蕃軍開始渡河。


    這次渡河,他們準備得不算很充裕,不等用於掩護的騎兵到位,先鋒兵馬就已經到了河對岸。


    因大家都覺得唐軍肯定會固守營地。


    朗結讚趟過河時,今日進攻的主力已經渡過了半數。他坐在石頭上晾著濕漉漉的腳,還在與人說著閑話。


    他今日披了一件威風凜凜的盔甲,吸引了同袍們的注意。


    “朗結讚,你這盔甲哪來的?”


    “我和朗布多換的。”


    朗氏是吐蕃貴族,但朗結讚的父親在權力鬥爭中站錯了隊,他這一係已然落魄,於是有人問他道:“你拿什麽換的?”


    “拿上好的茶葉換的,你們可知,我的茶葉是從哪來的?”


    “從哪搶的。”


    “前幾天大將軍的身邊有個唐廷來的人,用茶葉從我這裏買走了一個奴隸。嘿,一個奴隸就換了這副盔甲,我可太聰明了。”


    “李齊物?”


    “是。”朗結讚道:“他與我說,他們的太上皇已經再次掌權了。”


    “不錯,將軍說了,對麵隻是一個被唐廷放逐的皇子,你們看,他們就隻有那點兵力……”


    話音未了,斜地裏忽然傳來了唿喊聲。


    “唐軍來了!”


    朗結讚迴過頭,其實根本就沒看到唐軍,隻看到士卒、奴隸,以及被驅使的牧民們大唿小叫著,擁擠在一起,手忙腳亂。


    ~~


    這日吐蕃軍逼近時,唐軍探馬探得了動向,迴稟軍中,薛白召集諸將,說吐蕃軍見他兵少,必生輕敵之心,問何人敢前往挫其威風。


    白孝德當即出列,道:“臣願請戰,必挫達紮魯恭。”


    他正是擅長為先鋒進行突襲,曾有單挑史思明麾下大將,得勝掩殺的壯舉。


    郭晞還在看沙盤,沒想到白孝德反應這麽快,連忙搶著道:“臣所帶都是精銳騎兵,正可為陛下破敵!”


    他渾然忘了他副將讓他推諉上陣,保存實力的話,反而是爭著搶著要往最危險的地方去,要立最大的功勞。


    他此番帶來的兵少,本就是與白孝德合兵。薛白遂讓二人前去阻敵。


    地勢都已打探熟悉了,依計劃,他們隻要趁吐蕃軍半渡而擊,嚇對方一跳,就算是完成了戰略目標。


    但郭晞卻道:“蕃軍的德性我們還不清楚嗎?每每驅趕大量的牧民。今日渡河,達紮魯恭必讓這些人鋪設浮橋。你率部前去挑釁,而我以小股騎兵搶渡涇水突襲,則牧民必潰,我可借機衝鋒。”


    “太危險了。”


    “王難得當年可一槍挑下吐蕃王子,你我便不能嗎?旁人隻管誇耀他萬軍叢中取敵將之首,敵軍雖萬,不過土雞瓦狗而已!”


    白孝德斜睨了郭晞一眼,暗忖這小子未免太狂了,萬一陷在吐蕃軍中,反而耽誤了戰略大事。


    但郭晞將門出身,情性狂傲,白孝德也攔不住他,加上白孝德自己本身就是個敢孤身殺入敵陣的狠角色,也就應下了。


    大不了到時候親自接應郭晞便是。


    兩人議定,郭晞大喜,親自率軍就繞道上遊,泅水偷襲敵陣。


    他擔心驚到了自己的馬,特意不帶軍中的火器,唯討要了幾個千裏鏡,交於探馬,待觀測到吐蕃軍半渡,白孝德已經殺入敵陣了,當即一踢馬肚,躍眾而出。


    “殺!”


    二話不說,郭晞一馬當先,殺向吐蕃軍。


    吐蕃軍一向是疏於行伍陣列的,打仗時為了虛張聲勢,往往驅趕大量的牧民以及邊境百姓,動不動號稱數十萬眾。如郭晞所料,今日聚在河邊大造浮橋,運輸物資的都是這些人。


    唐軍騎兵突入,仗著盔甲武器精良,對著那些沒披甲的雜兵們左右衝殺,確如踩踏土雞瓦狗一般。


    郭晞不僅是兵馬驍勇,且打的是朔方軍旗號,將旗上大書一個“郭”字,給了達紮魯恭一種強烈的熟悉感。


    作為郭子儀的老對手,達紮魯恭當即吃了一驚,擔心自己是落入了郭子儀的陷阱,當即下令鳴金收兵。


    郭晞殺得正歡,不料吐蕃軍退得這麽快,當即掩殺上去。


    他追了一段路,達紮魯恭頻頻迴顧,發現唐騎隻有兩百餘人在追,調兵返過來包夾過去。


    然而,探馬來報,南邊三十餘裏又有唐軍援軍正在趕來,他隻好作罷,命令遊騎擋下追兵,從容退去。


    郭晞殺了一陣,眼看攔不住達紮魯恭,幹脆迴身攔截別的吐蕃兵馬。


    他抬著千裏鏡環視戰場,見到一杆搖搖晃晃、書著吐蕃文的郎氏大旗下,有個身披鮮亮盔甲的將領正在慌忙逃竄,當即向那邊殺去。


    “哪裏走!”


    先是一聲喝,驚得對方心慌。


    接著,郭晞拍馬而上,手中長刀一挑,一個迴合便打掉了對方手中的武器。


    “呔!”


    兩馬交錯,電光石火之間,郭晞手一捉,像是老鷹在瞬間捉起一隻野獸,直接把那將領提了過來,用力挾在腋下,急馳而去。


    這等情況下,但凡那吐蕃將軍敢掙紮,就要摔下戰馬,頭破血流,因此也不敢亂動,老老實實被郭晞生擒迴了軍中。


    “萬勝!”


    唐軍唿嘯,歡唿不已。


    郭晞得意洋洋,迴到大營,隻見營中又添了幾杆大旗,乃是又有將領奉召前來,正在對新君表忠。


    可惜,那些人來得都晚了,比不了他已經立下首功。


    把擒來的敵將一丟,郭晞大聲道:“臣幸不辱命,活捉吐蕃朗氏大臣!”


    於是營中又是一陣歡騰。


    大家與吐蕃打了那麽多年仗,都知道朗氏,可其實也不知道朗氏大臣都叫什麽,任什麽職務,反正看那盔甲鮮亮的樣子,肯定是吐蕃重臣,想必是僅次於達紮魯恭的重要人物。


    “你!什麽名字?!”


    “朗……朗結讚。”


    “果然是個大人物!”


    郎結讚聽得懂唐軍說話,抬頭看去,隻見唐軍們都很興奮,對著他指指點點,七嘴八舌地議論。


    “名字裏帶‘讚’的都了不得,就像我們的郭郎、李郎,還有薛郎。”


    “朗結讚,我好像聽說過,是吐蕃宰相吧?”


    “一定是宰相。”


    “喂,我問你……你,宰相,是嗎?”


    郎結讚聽得瑟瑟發抖,有心想要解釋一下自己並不是什麽重要人物。


    可他一想,若真解釋了,讓這些唐軍惱羞成怒,隻怕要把自己剁成肉泥。


    他隻好裝作沒聽懂,瞪大了眼,也不點頭,也不搖頭,直把脖子梗得僵硬。


    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軍中,說郭元帥與陛下設下了計劃,包圍達紮魯恭,郭少將軍以萬夫不可當之勇,一人殺入十數萬吐蕃軍中,生擒了敵軍中的二號人物,即吐蕃宰相。


    薛白還派人傳告長安,同時讓驛馬告知各地官軍。


    原本,有些州官員聽說了新皇即位,但過程不是那麽順利,還想再觀望觀望,現在聽說新皇如此彪悍,同時郭子儀的兒子還如此鞍前馬後,不敢再有絲毫猶豫,紛紛趕到邠州。


    ~~


    其後數日,雙方又有交戰,互有勝負。


    但唐軍的兵力一天比一天多,士氣漸盛,達紮魯恭顯然已經失去了大勝的希望。


    每過一天,局麵都對他更為不利,若再拖下去,他可能連撤軍都有困難。


    真到要退兵時,想到唐廷現在有這麽年輕又英武的君主,隻怕要不了十年,就會對吐蕃有巨大的威脅,錯過了這個擊敗他的機會實在讓人不甘。


    因此,達紮魯恭思忖良久,決定轉道向南,搶擄奉天,作勢威脅長安,調動薛白來追,迫使唐軍往東麵布防。


    到時他將突然西向,搶擄鳳翔,然後殺迴隴右。


    過程中,一旦唐軍追擊時出現冒進之舉,他也可突然殺個迴馬槍,試著殺到那杆龍旗之下,活捉大唐皇帝。


    樹挪死,人挪活,眼下這個局麵,吐蕃軍隻有騰挪輾轉,才能打開局麵。


    當然,地勢不熟是一個大問題。好在,達紮魯恭並不缺向導。


    他就命令李齊物、高暉為大軍引路。


    李齊物身為宗室重臣,曾經幾次到過奉天祭祀,高暉久在涇州,兩人都對這一帶的地形非常了解,很快就畫好了地圖。


    他們擬定路線,達紮魯恭大喜,當即下令,大軍明日啟程。


    是夜。


    李齊物在帳中吹起了胡笳,聲音十分悲切。


    隔著幾個營帳,高暉聽著曲子,也是幽幽歎了一口氣。


    忽然,他身後的一名親兵開口說話了。


    “將軍可是想到前路茫茫,心中憂愁?”


    “你在胡說什麽?”高暉道。


    “將軍之所以到吐蕃軍中,並非叛國,而是為太上皇借兵。可現在太上皇已晏駕,世人不知將軍的苦心,隻罵將軍是國賊。哪怕助吐蕃劫擄一番歸去,將軍又有何前途可言呢?”


    高暉無奈地長歎一聲,道:“事已至此,還有什麽辦法?”


    “將軍與李齊物不同,李齊物與新皇有私怨,將軍卻還有棄暗投明的機會。”


    高暉一迴頭,先是不悅,之後目光閃動了幾下,搖頭道:“我又何嚐不想棄暗投明,可惜,沒有機會啊。”


    “小人不敢瞞將軍,小人乃是白孝德將軍派遣而來的。”


    高暉驚得退後兩步,震驚,大怒,道:“你說什麽?!”


    “將軍把情報塞在小羊肚子裏,讓它出營尋找母羊,此事早為白將軍得知,他讓我隨將軍到吐蕃軍中,傳遞消息。現今,達紮魯恭已為王師團團包圍。這是將軍最後立功的機會。”


    “……”


    當夜,一張簡陋的地圖就被送出了吐蕃大營,上麵標注著吐蕃軍的進行路線。


    高暉承諾,會將達紮魯恭引入一個既定的設伏地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唐華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怪誕的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怪誕的表哥並收藏滿唐華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