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瑤知道世人對她與薛白之間的關係多有非議,說他攀附裙帶,說她養小白臉,更有拿他們的結拜關係打趣的,說他們是“肉姐弟”。


    可此時此刻,她深陷危難,唯有薛白在向她趕來。她遂愣愣站在那看著,連架在脖子上的刀都忘了拿下。


    直到薛景仙帶著官兵撤逃了,薛白終於趕到了她麵前,伸手接過她手中那柄刀。


    “放下吧,手不酸嗎?”他莞爾問道。


    “你怎麽現在才來。”


    楊玉瑤嗔了一句,伸手攬住薛白,把柔軟的身軀貼上,感受著許久不曾有的擁抱。


    可其實她也沒有真的怪薛白來得晚,緊接著又道:“都嚷著要殺楊氏,你跑來救我,讓李亨說你勾結楊氏,對你可不利。”


    “沒關係。”


    “你本可以收服方才那陳倉縣令,因為我,他可要與你作對了。”


    “沒關係。”


    “我太想你了。”


    薛白環顧一看,見周圍正有許多人看著,偏楊玉瑤不顧旁人眼光,他隻好容著她。


    可沒過多久,楊玉瑤抬頭一看,便見到林子外有了更多的火光,向這邊包圍了過來,遠遠地還傳來了唿喝。


    “逆賊薛白與楊氏勾結,就在竹林裏!”


    “包圍他們……”


    楊玉瑤似乎很享受薛白因為她而冒險的感覺,趴在他肩頭,又道:“我還害得你被包圍了。”


    “沒關係。”薛白拍了拍她的腰,道:“走。”


    這片竹林位於神農鎮以東,兩人隱約能聽到西麵禁軍猶在大喊“誅殺楊氏,根除禍水”,遂停下了動作。


    “他們在逼聖人殺了玉環。”楊玉瑤傾耳聽了一會,等明白發生什麽事了,不免大為焦急,道:“怎麽辦?怎麽辦?”


    薛白不覺得這是壞事。


    他想要挾持李隆基,正可利用群情激憤的情形。


    薛白遂扶著楊玉瑤上馬,吩咐手下的一隊騎士護送她,道:“伱往那邊突圍。”


    “你呢?”


    “我去救貴妃。”


    薛白不給楊玉瑤再說話的機會,用力一拍她乘坐的馬匹,一隊騎士很快便竄了出去。


    很快,竹林外響起了“嘭”的爆炸聲,那是他麾下士卒引爆了帶來的炸藥,趁著禁軍混亂之際突圍。


    頓時有人大喊道:“薛白往東逃了!”


    竹林中,還跟著薛白的隻剩下十八人,他們穿的都是郭千裏麾下的龍武軍盔甲,帶的是郭千裏麾下校尉的令牌。


    稍稍整頓之後,他們向李隆基所在處趕了過去。


    “誅殺楊氏,根除禍水!”


    近萬禁軍正圍在那兒,揮舞著手臂,大部分人其實都看不到李隆基的身影,隻能看到前方同袍的後腦勺或是頭盔,但這並不阻礙他們宣泄情緒。


    薛白遂也跟著唿喊,擠進了人群之中,並沒有人查看他的牌符。


    禁軍的將領們正因混亂而焦頭爛額,已完全忽略了防備。薛白遂漸漸擠到了最前方,看到了一間破廟,以及寥寥百餘人的守護隊伍。


    官員們正以韋見素、張垍、李齊物等人為首,諸皇子則以永王為首,紛紛立在破廟前方。


    薛白嘴裏喊著“誅殺楊氏”,繞著廟牆走動、觀察著,繞到了破廟的後院。


    過了一會兒,人群歡唿起來。


    “賜死!賜死!”


    薛白目光落處,能看到廟牆上方的樹枝,一段白綾正在被掛上去。


    他走了幾步,透過後門上的裂縫,隱約見到了楊玉環的身影,她正站在樹下,抬頭看著月亮,旁邊站的則是高力士。


    在這所謂“天下震蕩,逆賊犯闕”之際,數千的男兒大丈夫沒有守在國都,而是站在這裏喊著事態危急,等著看一個老宦官吊死一個女子。


    他們似盼望著她一上吊,天下就能太平了。


    薛白不覺得淒美,更沒看到什麽動人的愛情。


    他覺得窩囊。


    以豪邁著稱的大唐兒郎,被一個昏庸、自私、懦弱的君王帶領著逃竄,全都沾染上了那種窩囊氣。仿佛整個天地間都彌漫著一種老死之人要帶進棺材的腐臭。


    今夜,薛白要達成目的有兩個辦法,一是當眾斬殺楊國忠,爭取禁軍支持,挾迫李隆基迴長安;二是反過來,先挾持李隆基,再命令禁軍返迴長安。


    事起倉促,他立即做出了選擇,於是,大步向前邁去。


    守在破廟前後門處的守護隊伍很單薄,但嘩變的禁軍士卒們並沒有衝過去,橫亙在他們麵前的是帝王最後的威嚴,是壁壘分明的階級觀念。


    薛白無視這等阻攔,徑直衝向了院門,他帶來的十八驍勇也跟著衝了上去。


    “不許過來!”前方的守衛大喝道。


    “敢攔我們?!”


    這場衝突被禁軍士卒們看作是針對他們的,紛紛怒喝著聲援,嚇得門邊的守衛紛紛後退。


    混亂之中,薛白不管不顧走到門前,卻發現門上掛著一把生鏽的大鎖,他二話不說,拔出刀來就劈。


    ~~


    楊玉環抬頭看去,一輪明月朦朦朧朧,將圓未圓。


    快到上元節了,不久前她還聽宮娥們談論著等平定了叛亂今年上元節要如何如何,沒想到轉眼間自己就要死了。


    她一直沒有安全感,那年七夕在長生殿許願也是自知和美歲月難以長久,求上蒼給她一個好結果,看來祈福終是沒用的。


    至於聖人寵愛?前一句還是信誓旦旦,下一刻便賜死了她。


    也好,人老珠黃之前死去,省得惹人嫌惡。


    這般想著,楊玉環踩上了那搖搖晃晃的矮凳,把白綾套在了脖頸上,閉上眼。


    正在此時,她聽到了身後的唿喊聲更激烈,還有人在劈砍著柴門。心裏覺得有些悲哀,自己都要死了,他們竟如此迫不及待。


    她足尖一踮,踢倒了腳下的凳子。


    裙擺飄落,隨風而動,白綾勒緊了她的脖子。


    她的身體也在風中搖曳,仿佛在跳平生最後一支舞,卻伴隨著劇烈的痛苦。


    “嘭!”


    忽然,有人踹門而入,朗聲道:“高將軍,得馬上帶聖人走,否則聖人有性命之憂。”


    “你……”


    高力士驚唿了一聲。


    緊接著,楊玉環便感到身軀落入一雙有力的臂膀當中。


    她被人一把抱起,於是那窒息的感覺瞬間褪去,新鮮空氣湧入肺腑,給她的身體一種強烈的幸福感。


    她的手先是摸到冷冷的腕甲,之後摸到了溫熱的手背,她遂緊緊握住了它。


    轉頭看去,果然是薛白,她方才已聽出了他的聲音。


    這一抱,其實隻有很短的一瞬間,於楊玉環而言,卻是由死入生,恍如隔世。


    薛白很快將她放下,注視了一眼她脖頸上的勒痕,無意識地抬了抬手,像是想要觸碰,須臾,他轉過身,麵對著高力士。


    “請高將軍速帶聖人隨我走。”


    高力士的神情極為複雜,緊緊盯著薛白,道:“你若想活,就不該來。”


    “我守河北、複洛陽,何曾背叛大唐社稷?!”


    聖旨已下,斥薛白為叛逆,可薛白若不是叛逆,誰是?


    這答案高力士很清楚,遂有片刻的工夫答不出話來。


    而此時,擁到廟門處的禁軍士卒們眼看楊貴妃被救下來,頓時如炸了鍋一般。


    “誅楊氏!誅楊氏!”


    “走。”


    薛白果斷下令,當先就向破廟裏衝去,十八勇士迅速跟上,簇擁著高力士。楊玉環死裏逃生,驚魂未定,則緊緊攥著薛白的手,努力跟上他的腳步。


    一行人撞進破廟。


    李隆基本以為是禁軍不再受控,竟敢衝撞聖駕。但迴頭一看,見來的是薛白,他瞳孔一縮,流露出了一副見到鬼的驚駭之色。


    “你!”


    “請聖人下旨,長安局勢已定,立即返迴!”


    薛白大步流星,不給旁人反應的時機,徑直搶到了李隆基身前,出手,攬住他的胳膊。


    此時,廟中除了妃嬪、宮人,還有陳玄禮、袁思藝等人,大門處的韋見素、張垍、李齊物也是紛紛往這邊過來。


    “咣”地一聲,陳玄禮第一次拔出了他的佩刀,叱道:“放開陛下!”


    “擬旨!”


    薛白氣勢絲毫不弱,手中的匕首已抵到了李隆基的腰間。


    雙方這般對峙著,如同立在浪濤之中的兩塊石頭。


    ~~


    “殿下,有士卒看到薛白在郭千裏軍中。”


    “召來。”


    李亨正在親自接見禁軍士卒張小敬,詳細詢問秦嶺官道上的情形。


    不多時,有人來稟道:“殿下,薛白出現在竹林中,救走了楊氏三姐妹,向東逃了。”


    “追!”


    “殿下,在東邊發現了數百騎兵,接應了楊氏。”


    李亨聞言大為警惕,很快接見了陳倉縣令薛景仙。


    待聽了薛景仙述說了在竹林中遇到薛白的情形,他沉吟著道:“你的判斷不錯,薛白一定是與楊氏勾結,準備合力對付我。”


    把一張地圖在石頭上鋪開,他們商討著如何對付這數百人馬。


    “殿下放心,僅憑他這一點兵力,改變不了大局……”


    正說著話,李俶大步趕入內,以一種震驚的語氣道:“阿爺,薛白挾製了聖人?!”


    “你說什麽?”李亨以為自己聽錯了。


    “是真的。”李俶道。


    “走,去看看。”


    李亨換上一副擔憂、愁苦的表情,匆匆趕到了破廟外。


    杜鴻漸迎了他,與他交換了一個眼神。


    “怎麽迴事?”


    “沒留意到他。”杜鴻漸道,“臣原本打算等聖人賜死了貴妃,便請禦駕至河朔。沒想到他忽然竄了出來。”


    “隻差最後一步了啊。”


    當此動蕩之際,請禦駕到西北本是救國之良方,卻有宵小逆賊又跳出來作亂,自然是讓人煩躁。


    李亨撥開人群,看向破廟,隻見薛白昂然站在當中,左邊是李隆基、右邊是楊玉環,那英氣逼人的身姿落入他眼中,讓他覺得十分刺眼。


    這個瞬間,他不由想到了過去的許多事,薛白屢次相逼害他失去了太子之位,甚至於看到薛白與楊玉環站在一起,他還想到了薛白與杜妗的苟且。


    李亨原本認為自己並不恨薛白,他自詡能夠在權爭中克製個人情緒。可今夜相見,他發現自己對薛白的恨意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薛白,放開我父皇!”李亨上前喝道,“父皇年邁體衰,讓我來替他,你挾持我吧!”


    薛白並不理會,喊道:“長安局勢已定,我奉太子之命,前來迎迴禦駕,你等阻撓,是要造反嗎?!”


    “薛白!你與楊國忠勾結,救走楊氏,這便罷了,還敢刺殺陛下,大逆不道!”


    今夜,薛白當眾救下了楊家姐妹是最大的破綻,李亨緊捉著這一點不放,讓他的人不斷宣揚,生怕禁軍被薛白安撫了。


    爭取禁軍支持的這一場仗,他已大獲全勝。


    若非忌憚傷到了聖人,隻怕已有禁軍士卒放箭,要射殺薛白這個與楊國忠勾結的逆賊了。


    之後,李亨轉念想到他真的怕傷到聖人嗎?


    眼下聖人對他唯一的用處就是得再次冊封他為太子,而薛白支持李琮,若是今夜聖人死在薛白手上,李琮那本就岌岌可危的太子之位必然是不保的。


    那麽,能擔起大唐社稷的,便唯有他一人。


    一念至此,李亨迴過頭,深深看了李輔國一眼,李輔國愣了一會兒,會過意來,轉身就去安排。


    他招過一隊禁軍士卒,低聲道:“陳玄禮將軍吩咐,薛白不敢傷聖人,你們撲上去救下聖人,立一大功。”


    那幾個士卒正是方才見過李亨,隨著李亨一道前來的張小敬等人。


    張小敬也是藝高人膽大,接到這種命令,竟是點點頭答應下來。


    他再次持弩在手,擠過旁人,轉到了一旁的黑暗處,觀察著薛白,緩緩移動過去。他留意到薛白很警覺,身子半側著躲在聖人身後,若是冒然射出弩箭,很難不傷到聖人。


    漸漸地,張小敬走到了離薛白隻有不到十步的距離,此時,薛白已發現了他。


    “不許過來!”


    張小敬不僅不退,陡然加快腳步,蒼鷹攫兔般地向前撲去。


    薛白果然不敢傷李隆基,用力將他一拉,避入十八勇士的隊伍當中。


    李亨眼見時機到了,退後幾步,又是一個眼神意示,立即有死士一箭射向薛白,“嗖”地箭矢激射而出,將薛白麾下一名勇士射死當場。


    見了血,場麵頓時大亂,便有勇士揮刀斬向衝上來的張小敬。


    同時,陳玄禮已驚喝道:“張小敬,你敢?!”


    “不是我!”


    張小敬舉起弩對準陳玄禮,讓他看自己的弩箭尚在。


    陳玄禮嚇得一個躬身,手中的刀已揮砍過去。


    “保護聖人!”


    至此,李亨便知事成了,隻要殺了薛白,不論聖人是死是活,今夜他都會是最大的贏家。


    正此時,忽然有什麽東西從廟裏被拋了出來,在空中劃出一個弧度,向篝火處落去。


    “郎君走!”


    “是炸藥!”


    眾人大亂,推搡著往後逃去。


    “嘭!”


    隨著這一聲巨響,那團篝火瞬間綻放開來,火星四濺。與此同時,“咻”的一聲響,有煙花在天空中炸開。


    很快,神農鎮以東的天空上,也綻起了一顆煙花。


    “咻——”


    李亨正與眾人一樣,捂著頭躲避著被炸藥濺出的火星,背上被打得又疼又燙。


    等了好一會兒,他才敢抬起頭來,眼見了那兩朵煙花,他便知是薛白在東邊的數百騎兵前來接應了。


    “攔住!”


    李亨不由分說地命令禁軍去東邊攔載。


    周圍很混亂,天色又黑,他來迴掃視了兩遍,才在遍地披著同樣盔甲的禁軍之中,發現了聖人那顯眼的龍袍。


    “救迴陛下!”


    一時之間,諸皇子、官員、將領們紛紛搶著趕向聖人。然而,忽然又是“嗖”的一箭,正射在聖人背上。


    “噗。”


    聖人倒了下去。


    見此一幕,眾人驚駭欲死,擁上去一看,那並不是李隆基,而是一個披著龍袍的宦官。


    唯有李亨,原以為大局已定,此時反而大為失落。


    “人呢?!”


    李亨絕不容薛白拐走聖人,可環顧一看,周圍的禁軍士卒已亂成了一鍋粥,哪還有薛白的身影?


    ~~


    “別動!”


    李隆基想要掙紮出來,薛白匕首一壓,毫不留情地割破了他肩上的皮膚,使得他不敢輕舉妄動。


    趁著爆炸,他的披風被人摘了下來,有人給他戴上了頭盔,押著他衝進了人群,避過篝火照耀之處,匆匆進了不遠處的山林。


    李隆基想喊,才開口,身後又是“嘭”的一聲,之後,便被薛白的人押著迅速穿梭於秦嶺黑暗的山林中。


    也不知過了多久,那些喊叫聲越來越遠,漸漸聽不太清了。


    “朕跑不動了。”李隆基不願再跑,徑直坐下。


    這是一片陡峭的坡,高大的古樹遮擋了月光,伸手不見五指。


    喘了好一會氣,讓人驚訝的是,李隆基竟是笑了笑,道:“你這豎子,算是將朕從嘩變的亂軍中救出來了。”


    聽他這語氣,不像是被挾製,反而像是迴到了往日的禦宴上。


    薛白沒有迴答,低聲吩咐了兩句,便有人爬上大樹放哨。


    “你打算帶朕迴長安?”李隆基再次問道。


    “不錯。”薛白終於應道。


    “你做錯了,你該與李亨合作,斬殺楊氏,如此才可安撫禁軍,而你反其道而行,大錯特錯。”


    若說李隆基昏庸,他一眼便看出了今夜的人心算計,且一語中的。


    薛白在眾目睽睽之下救楊玉瑤、楊玉環,還劫持天子,形同謀逆,連帶著李琮作為太子的威望也降低了不少。雖然擒獲了皇帝,可情勢反而更是倒向了對李亨有利的方向,可謂得不償失。


    此時,薛白的局麵並不好,可以說是很糟糕。他沒能在第一時間與薑亥的騎兵匯合,躲藏在秦嶺之中撐不了太久。天亮後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找到,而李亨已可以放開手腳拉攏禁軍。


    真到了這一步,李隆基擔心薛白破罐破摔。


    “不妨。”薛白道:“李亨能用這些借口拉攏的終究是少數人,最多隻有數千、一萬,而陛下若能迴到長安,振奮的是天下人心。”


    李隆基沒有問叛軍是否有可能攻下長安,而是緩緩道:“等迴了長安,朕也該退位了,到時詔告天下,由李琮繼位。”


    “陛下該服老了。”


    黑暗中,李隆基臉色冷硬得像是鐵一樣。


    他平生最忌諱之事便是有人要謀他的皇位,可眼下還得與薛白虛與委蛇,保全性命。


    “你做這一切,是因為恨朕嗎?”


    “不是。”薛白道:“因為我不想看大唐社稷一蹶不振。”


    李隆基微微歎息,難得以一種惆悵的口吻道:“朕做錯了。”


    莫說薛白,這也是高力士、楊玉環初次聽這個皇帝承認自己的過錯。


    “三庶人案,朕知道冤枉了李瑛,更不該下詔殺他……至於你,朕一直以來並不知道你還活著。”


    此時若是在長安城的宮殿當中,這樣一番溫情脈脈的話,便可奠定薛白皇孫的身份,賦予他爭奪皇位的資格。隻可惜這是在荒郊野嶺,隻有廖廖數人聽著。


    李隆基很清楚薛白想要什麽,以悔恨不已語氣繼續歎息道:“這些年,朕任人不善,以李林甫、楊國忠、王鉷、楊慎矜之流斂財,奢侈無度,又錯信安祿山,終至大亂,朕老了,糊塗了,也該傳位給太子。”


    林中響起了“簌簌”的鳥兒振翅高飛之聲,該是有追兵逼近了。


    李隆基略略停了停,考慮著落入李亨手中又會如何,之後繼續道:“朕很欣慰,百孫之中有你這般英才,你往後,需輔佐好李琮,再造大唐盛世。”


    恰有一縷朝陽透過婆娑的枝葉照了進來,薛白迴頭看去,隱約見到李隆基眼神裏可怕的敵意,與那溫情的話語形成了巨大的割裂感。


    他毫不懷疑,隻要有機會,李隆基一定會把他碎屍萬段。


    但沒關係,現在他把他挾持在手中了。


    不多時,飛鳥振翅那“簌簌簌簌”的聲音越來越密集,越來越近。


    奇怪的是,並沒有太多的禁軍追到了這裏來。


    那鳥兒是被什麽驚飛的?


    高力士忽然吸了吸鼻子,道:“陛下,老奴似乎聞到了煙味。”


    “郎君!”


    隨著這聲喊,在樹上放哨的人已爬下樹幹,有些驚慌地道:“山林著火了!”


    “沙沙沙沙”的枯葉被踩踏的聲音傳來,眾人轉過頭,感到有野獸正在成群奔走。


    ~~


    “依我看,薛白劫持了聖人,並不是壞事。”


    當李亨把發生之事與張汀說了,張汀卻是嘴角微揚,顯出些輕鬆的表情來。


    “經他一鬧,慶王在禁軍之中大失人心,殿下雖無太子之名,已是儲位唯一的人選,隻須率禁軍北上,招募邊軍,複克兩京,再造大唐,誰還能與殿下相爭?”


    李亨點了點頭,深以為然,有些憂慮地道:“唯有一個擔心啊。”


    “怕薛白把聖人帶迴長安?”


    “是啊。”


    張汀眉頭微蹙,頷首道:“萬一聖人歸了長安,詔告天下,卻也是麻煩。”


    李亨道:“我已命禁軍搜山,唯恐夜長夢多。一怕士卒分批上山,再被薛白策反;二怕陳玄禮等人先找到聖人;三則,是擔心我那些兄弟,他們也沒一個是安份的啊。”


    “我倒是有個辦法,一了百了。”


    “什麽?”


    張汀招了招手,讓李亨附耳到她嘴邊,她方才輕輕吐出了一個字。


    “燒。”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唐華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怪誕的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怪誕的表哥並收藏滿唐華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