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玉真觀的庭院中景色正美。


    關中的園林難得有小池,更難得池上還種著蓮花,盛開得亭亭玉立。


    今日,薛白卻沒有見到李騰空。


    他是一本正經地為了戲文而來,李季蘭直接從前堂轉來見他。


    風吹過池麵,帶來蓮花的香氣,薛白站在池邊看了兩折戲文,連連點頭。


    “季蘭子迴長安短短時日,竟又寫了兩折。”


    “嗯。”


    薛白察覺到李季蘭聲音有異,目光看去,隻見她偏著頭,眼睛紅紅的。


    “怎麽了?”


    李季蘭本還在忍著,被這般一問,淚水就在眼眶裏打轉,然後如雨滴般流下來。


    她還挺能哭的。


    自己在那越哭越傷心,躲到樹後麵,不讓薛白過來看她。


    “教先生見笑了……嗚嗚……”李季蘭抽噎道:“方才師父問我,是否願到百孫院作妾……”


    “廣平王?他逼你了?”


    “可我才不是那種愛慕虛榮又輕佻的女子,阿爺覺得我從小就輕佻……誰都覺得我輕佻……嗚嗚……我怎麽就看上他了?分明都不知那是誰……好歹也是高門大戶出身,誰要到百孫院作妾……都覺得女冠好欺負,不要臉……”


    後麵的話越說越含糊。


    等了一會,她才漸漸平息下來,轉過身來,憂心忡忡問道:“先生,他要是一直糾纏,我壞了名聲還怎麽嫁人啊?”


    “嗯?”


    薛白一愣。


    她分明是個女道士,卻滿腦子隻想嫁人?


    李季蘭睜著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看著薛白,見他如此驚訝,騰得一下臉紅不已,扭過身去。


    “以廣平王為人,定不會糾纏,你可放心。”


    “嗯。”李季蘭低聲道:“先生,你……伱流血了。”


    薛白抬手一擦,心知近來參湯喝得太多了。


    再想到她方才說的那句“不要臉”,他不由暗道這道觀是非太多,以後還是少來為好。


    ~~


    今日本是打算去見杜家姐妹的,但出了玉真觀,薛白想到李俶之事,卻是驅馬往虢國夫人府而去。


    楊玉瑤正在自家後院打馬球,聽聞他來,頗為驚喜,衣裳也不換就迎出來。


    她一向不施粉黛,素麵示人,平時還喜歡作男裝打扮,今日便穿的一身圓領窄袖袍衫,秀發裹起,美豔中帶著颯氣。


    薛白卻是少見她這般,不由多瞧了兩眼。


    “看什麽看?”


    “你袍裝竟是更美。”


    “可見你根本不了解我。”楊玉瑤嗔了他一眼,“長安人慣會造我的謠,可知我在川蜀時,人稱我‘雄狐’?”


    “打一場?”


    “好呀,馬球場上我可不輸你。”


    ……


    打過馬球,出了一身汗,兩人一起沐浴,楊玉瑤愈發欣喜。


    “不是說歲考將至,今日卻有閑暇跑來打馬球,你定是又有事求我。”


    “說是求,不如說是商量。”薛白問道:“廣平王希望我娶和政縣主,玉瑤以為如何?”


    “不行。”


    楊玉瑤臉上的笑意凝固了一下。


    她會生氣,是早有預料之事。


    薛白若不想得罪李俶,本不該把此事告訴她。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堂堂皇孫前來示好,婉拒也就是了,豈有告狀害對方的道理?


    顯然,此事楊玉環也沒有與姐姐說。


    薛白偏就說了,又道:“此事我本已拒絕,可廣平王有些誓不罷休的架勢,讓張良娣到禦前說了。”


    “此事若讓和政縣主到禦前一說就麻煩了。”楊玉瑤沉吟道:“廣平王是大姐的女婿,我請大姐出麵,警告他莫搗亂。”


    “我卻不知他與楊家有這層關係。”


    “彩屏嫁過去兩年多,已生了兩個兒子。”


    “是嗎?”薛白有些疑惑。


    “怎麽了?”


    “我今日遇到廣平王時,他正想從玉真觀納個妾。”


    楊玉瑤原本還壓著怒意,再聽此一言,頓時玉麵寒霜。


    ~~


    百孫院。


    一大早,李俶便來到崔彩屏的屋中。


    小兒子還在哭,宮人總也哄不好,崔彩屏正一臉不高興地坐在那發脾氣。


    “誰又惹王妃生氣了?”


    “怎麽?嫌我脾氣不好?五姓女的脾氣再大,總大不過你李家公主。”


    崔彩屏有時確實有些心裏不舒服。


    五姓望族私下裏連皇家都瞧不起,認為他們冒充隴西李氏。世上不願娶公主而想求娶五姓女的俊才不知凡幾。


    而她是博陵崔氏嫡女,母親是韓國夫人,在五姓女中都屬於最高貴的。她及笄時,仰慕她的名門俊傑如過江之鯽。


    結果被賜婚給了一個皇孫,終日窩在這百孫院裏,除了生兒子就是養兒子,如何高興?


    但此時隻抱怨過一句,她自己也知道有舍才有得,這樁婚事,求的是往後。


    如今她娘家雖勢大,還願作為嫡妻與他同甘共苦、生兒育子,等到他登基為帝,她便是皇後,她的兒子便是儲君。


    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好了,沒與你置氣。”崔彩屏稍放軟了語氣,道:“郎君今日怎過來了?”


    李俶道:“聽宮人說,你阿娘今日要入宮見聖人?”


    “嗯。”崔彩屏道:“聖人邀我阿娘一道賞曲呢。”


    “那能否帶三娘一道去?再請你阿娘幫忙請聖人賜婚。”


    “還不死心?”崔彩屏忍不住撇了撇嘴。


    “此事對東宮頗重要。”李俶低聲道。


    “好吧,奶娘,你去與阿娘說一聲,可好?”


    “喏。”


    崔彩屏的奶娘應了,轉身離開,背對著皇孫時卻是翻了一個白眼。


    ~~


    李俶說服了妻子,當即喚人去把李月菟領來。


    兄妹二人在堂上說些交心的話。


    “在宗聖宮,你也見過薛白了,覺得如何?”


    “沒在意。”李月菟道:“小妹自知不能作主自己的婚事,仔細相看了反而平添麻煩。全憑阿爺阿兄安排便是。”


    李俶笑道:“你的心意當然也很重要,若你不喜歡,此事便作罷。”


    李月菟心中一暖,看向兄長,道:“有阿兄這句話,足矣,小妹願嫁。”


    “那就好。”李俶道:“我對自己的眼光有信心,薛白不僅才情相貌一等,人也有趣,你定不會後悔。我絕非隻出於對東宮前景的考慮。你看旁的那些紈絝子弟,簡直不成體統。”


    “是。”


    李月菟知道這都是事實。


    大唐公主從來難嫁,眼下薛白剛有名氣還好安排,等往後他中了進士,更不願意娶她了。


    “待你到了聖人麵前,隻需說你願嫁,請聖人賜婚,可好?”


    “多謝阿兄費心。”


    李俶見妹妹如此聽話,欣慰地點了點頭。


    “阿兄,小妹可以去看看沈氏嗎?”李月菟問道。


    李俶愣了愣,道:“好,莫太久了,待韓國夫人領你入宮。”


    李月菟想說些什麽,最後卻沒說,起身往偏院走去。


    “姑姑。”


    “岧郎,你姨娘呢?”


    “阿娘在屋裏,岧郎去扶她出來。”


    李月菟目光看去,隻見五歲的李適轉身跑迴屋子,扶著他生母沈珍珠迎出來。


    見了禮,沈珍珠便柔聲道:“岧郎,你去讀書,我與縣主說說話。”


    “好,阿娘。”


    李月菟連忙讓沈珍珠不必多禮,低聲道:“阿兄什麽都好,唯獨不給你爭個名份。”


    “郎君事忙,該是忘了。”


    沈珍珠是良家女入宮,生了長子,按理能得個封號,如今卻依舊隻是侍妾。


    此事,李月菟有些看不過眼,歎道:“阿兄什麽都好,唯獨總是忘了你,這也忘了,那也忘了。我今日來想問問你有甚難處?”


    “郎君待我極好,岧郎也孝順,沒有難處。”


    沈珍珠迴想著當年李俶對她的情意,心想道,他如今有難處,待往後他會對自己好的……


    ~~


    李俶在書房獨坐許久,放下手中的書卷,疑惑韓國夫人竟還未派人來請李月菟一道入宮。


    忽然,程元振急匆匆地撞了進來。


    “王上,韓國夫人已經進宮好一會了……”


    “嗯?”


    李俶有些詫異,問道:“不帶三娘,她便能請聖人賜婚嗎?”


    “是宮中來人了……”


    程元振話音未落,幾個身披紅袍的宦官走到廊下。


    “廣平郡王,接聖人口諭!”


    “孫兒在!”


    李俶連忙整理了衣服,執禮接旨。


    “聖人口諭,‘好個崽子,命你禁足,還敢上躥下跳,再禁足你一年,這次哪都休想去,在家休養身心,善待妻子’。”


    以唯妙唯肖的語氣念過口諭,那宦官又道:“廣平王,失禮了。”


    李俶一愣。


    接著,那宦官走上前,伸手,在他臉上輕輕拍了一下。


    這一下不重,一點也不痛。


    但這竟是代聖人打的一個巴掌。


    “‘休當你那點心思藏得住!’這是最後一句口諭。”


    惡狠狠的一句話之後,眼前的宦官賠笑了一下,轉身走了。


    李俶愣了愣,連忙示意程元振追上去問,不論塞多少好處都把事情問清楚。


    ……


    “王上,奴婢問了。”


    “為何會這樣?”


    程元振猶豫著,低聲道:“是韓國夫人進宮之後……”


    “說。”


    程元振其實覺得這話說出來不好,壞了廣平王與王妃的感情。


    但他還是說了,道:“韓國夫人告了王上的狀,說王上冷落王妃。”


    “我冷落她?”李俶大為詫異,脫口而出,“她有多妒悍,你知道吧?”


    “妒悍”二字一出,程元振大為驚恐,忙道:“王上慎言。”


    李俶閉上眼,長出一口氣,平息了怒氣。


    所有人都說他寵愛崔氏,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可知韓國夫人為何要告狀?莫非是季蘭子一事?她如何知曉的?”


    程元振大驚,連忙道:“王上,奴婢有罪,但此事奴婢絕無外漏。”


    “我明白。”李俶拍了拍程元振的背,道:“你是我最信任的人,豈有不信你的?如今我被禁足,你幫我查。”


    “喏。”


    程元振大為感動,連忙趨步而出。


    他知道自己這輩子的命途都壓在廣平王身上,待廣平王往後一飛衝天,自然能帶他雞犬升天。


    ~~


    整件事並不難查,問了幾個崔家的奴婢,程元振已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韓國夫人進宮前,見了虢國夫人。”


    “哈?”


    李俶再想到在玉真觀前見到薛白,當即明白過來。


    “薛白?他不願娶三娘,罷了便是,我好心好意,他為何反過來害我?”


    “王上一片真心待人,但薛白該是把季蘭子視為禁臠,方才敢如此無禮放肆。”


    “他?”


    李俶有些訝異。


    一介白身與郡王爭女人,他還從未想過這種事。


    臉上隱隱覺得有些發麻。


    受的那輕輕的一巴掌,竟像是打進了他的心裏。


    不論如何,他這次都是伸著笑臉去拉攏薛白,反挨了一巴掌。


    ~~


    “啪。”


    天還未亮,杜五郎打著哈欠爬起來,給了自己一巴掌,讓自己清醒一點。


    今日是國子監歲試,通過了歲試,才有參加科舉的資格。就相當於州縣的貢試,但當然比貢試要輕鬆很多了。


    屋中有人點起蠟燭,他愣了一下,才想起今天不是在薛宅客房,而是在國子監號舍。


    薛白也已起來,精神奕奕的樣子。


    “你不困嗎?”杜五郎打了個哈欠問道。


    “終於等到這天了。”


    “是是是,歲試,春闈,入仕,其實入仕也沒什麽好的,你看我阿爺都已經倦了,每日去視事都嫌煩。”


    “有誌向就不會倦。”


    杜五郎有些擔憂,道:“你到終南山那麽多天沒來國子監,你能過嗎?”


    “別說傻話。”


    兩人收拾停當,推門而出,一路往太學館,見到了太學博士鄭虔、司業蘇源明……國子監祭酒韋述則端坐在最上方,穿著一身紫袍,花白的長須飄然。


    一眾學子都大為緊張。


    杜五郎其實也緊張,但能在心裏不停告訴自己,這些都是忘年交。


    他是考明經的,沒有與薛白在一處,卻是見到了楊暄。


    “咦,你也歲試?明年春闈你也考?”


    杜五郎大為驚訝,他還以為楊暄要在國子監再讀二十年。


    “不然呢?”楊暄揉了揉眼,“杜傻子都能考,我不能嗎?”


    “哈?”


    杜五郎好歹也是讀過許多年書的,被楊暄稱為傻子,一時也是無語了,倒還忍得住,問道:“你也考明經?”


    “本來是想考進士的,但我阿爺說那樣太引人注目了。”


    杜五郎問道:“一會帖經,你能對幾成?”


    “你阿爺是戶部員外郎?”


    “對。”


    “哈哈。”楊暄拍掌大笑,“我阿爺都升到度支郎中了,穿的可是紅袍哦。”


    “唉。”


    杜五郎聽薛白說過了,楊釗作為楊銛的堂弟,又是楊黨中難得與各方勢力都相處不錯的,升遷必然會很快。


    薛白雖與虢國夫人友好,但楊家的國夫人有三位,楊釗從來不忘打點,逢年過節,連杜家、薛家都收到他的禮呢。


    杜五郎的硯台、馬鞍、銀碗等等,都是楊釗送的,不貴重,但附贈的喻意很好,妙筆生花,突飛猛進,年年有餘之類。


    明經考試也分三場,帖經、口試、時務策。


    杜五郎依舊是在楊暄身後坐了,不一會兒開考。


    他目光一看,卻見《老子》考得尤其多,果然,聖人去了終南山就是不一樣,薛白都與他說過了。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杜五郎隻覺好奇怪,明明是背過的句子,怎麽到用時怎麽都想不起來。


    他抬頭看去,隻見鄭虔正坐在那閉目養神。


    忽然,一隊官差大步而入,道:“太學博士鄭虔私撰國史,到刑部走一趟吧。”


    杜五郎驚訝地張了張嘴,有些驚訝於這個聞所未聞的罪名。


    “私……私撰國史?”


    ~~


    薛白的第一場也是帖經,此時正提筆寫著漂亮的顏楷,聽到動靜,轉頭一看,竟見是鄭虔被帶了出去。


    “出了何事?”


    蘇源明往外跑去,慌張道:“此處是國子監,天子庠序!”


    “正因為是天子庠序,豈容私撰國史之人誤導諸生?!”


    此時國子監裏已是一團大亂了。


    太學博士忽然被刑部帶走,正在歲考的諸多生徒們紛紛起身,有人叫嚷著要攔,有人偷抄旁人的帖經。


    “為何帶走我們的博士?!”


    有生徒們從明經試館跟了出來,攔著那些官差,為首者正是杜五郎。


    讓人驚訝的是,楊暄竟是沒有去抄題,而是跟著大家攔救鄭虔,指著一個官差的鼻子,叱道:“你知我阿爺是誰嗎?”


    薛白放下毛筆,起身。


    他不知此事是否與自己有關,卻想到了前幾日那個夢,很多人推巨石對撞。


    看來,巨石已經被推動了,隻是沒想到第一個被撞下來的竟是鄭虔。


    事發突然,他一邊過去,一邊思忖著整件事的因由。


    “都讓開,我們是奉命行事,罪證確鑿……”


    “太學博士你們也敢拿?!”


    “聽我說,開元二十五年,鄭虔任協律郎,集選當年事例,寫了八十多篇抨擊時事之文稿,私撰國史……”


    薛白一聽,當即轉頭看向蘇源明。


    隻見蘇源明一瞬間變了臉色,目露驚懼之色……此事隻怕是真的,刑部沒有冤枉鄭虔。


    再想到“開元二十五年”能有什麽事稱得上是私撰國史,薛白幾乎已能確定,此事與三庶人案有關。


    是唐昌公主、李琮私下與他相見所引起的?或是這次與李俶翻臉所引起的?


    “國子監諸生,全都給老夫坐迴去!”


    忽聽得一聲蒼老的大喝響起,眾人轉頭看去,一名紫袍老者猶端坐在那巍然不動,正是國子監祭酒韋述。


    又發得晚了,大家見諒~~今天也寫了1萬字~~月初求票,懇請大家手上還有月票的投給我吧,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唐華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怪誕的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怪誕的表哥並收藏滿唐華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