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坊位於西市以南,屬長安縣管轄。


    薛白從東邊的坊門入坊,向西過了坊中的十字長街,往南看去,便能看到長安縣衙。


    他卻隨著薛庚伯往北拐去,轉入巷曲,進入北裏的一片民宅所在。


    薛光宅就在巷口的第一家,遠看是個大宅,走近了便看到原本的大宅已被分隔為幾個宅院,剩下的部分不到杜有鄰宅的一半大,勉強算是個三進院。


    屋頂簷口處的拱券、飛簷處的裝飾、石刻照壁,皆表明此處曾是殷實的官宦人家。


    進了門,其中擺設風格與柳勣宅有些相似之處,講究的是“刪繁就簡”。


    庭院長著雜草,看痕跡原本該是擺著裝飾,比如大水缸;大堂空曠,看格局中間本該有個屏風;多寶擱子倒還擺在角落裏,上麵零零散散放著書,卻沒有能裝訂成冊的典籍……可能全都賣掉了。


    “六郎稍待。”


    薛庚伯領著薛白進堂,匆匆趕向後院。


    杜五郎見他走路不穩的樣子,連忙喊道:“慢點,慢點。”


    儀門“吱呀”開了,一名形容枯槁的四旬婦人帶著幾個大大小小的孩子趕出來,急切問道:“六郎?是六郎否?”


    薛白在來的路上已聽薛庚伯說過,知道這是家中主母柳氏。


    據說是他的生母。


    她臉色臘黃、神態憔悴,舉止間依稀還能看出些年輕時的優雅與美態,穿著泛舊的窄袖襦襖與長裙,看著頗落魄。


    彼此對視了一眼,薛白客氣地行了個叉手禮,臉上帶著得體的笑容,道:“我是走失之人,沒了記憶,是否薛家六郎目前還不清楚。”


    “不是六郎?”


    柳湘君本是深深注視著薛白,眼神裏帶著殷切的期待,聞言迅速黯淡下來。


    她一時不知該說什麽,轉身向身後的幾個孩子道:“去躺著,莫輕易餓了。”


    孩子們也不好奇,有氣無力地應了,拖著腳步迴了後院。


    “怎能不是呢?”薛庚伯見冷了場,上前賠笑道:“就是六郎。”


    翻來覆去隻有這句話,也不見更多證據。


    薛白看向柳湘君,問道:“你的孩子丟了嗎?”


    不像是來尋親,倒更像是官府來查訪。


    柳湘君的激動情緒因此消了不少,有些失望,答道:“快十年了,開元二十四年夏,先舅升了司禮主簿,郎君攜妾身往長安,經過渭南,遭大雨,歇了兩日才起行,不曾想車馬陷入泥坑,眾人隻顧推車,卻沒留意到六郎丟了……妾身還以為是被渭河水卷走了。”


    “渭河水卷走了?”薛白問道:“不是人販掠走了?”


    “人販掠走的。”薛庚伯忙道:“那日官道上商販許多,皆是被大雨阻了行程的商旅,定是有人見六郎粉雕玉琢,起了歹心。當時大娘子不信人心這般險惡,誤以為讓渭河卷走了。”


    “是這般。”柳湘君抹著淚,連連點頭。


    薛白又問道:“六郎也名叫薛白嗎?”


    柳湘君搖頭,應道:“當年還隻有乳名‘病已’。”


    病已便是病愈的意思,多被用來作體弱孩子的小名。隻是她這般實誠,倒讓薛白微微訝異。


    薛庚伯道:“大娘子,六郎如今有名字了,單名‘白’字,多風雅。”


    “風雅?”皎奴冷哼。


    杜五郎忙出麵化解尷尬,問道:“那這十年間,薛白是在何處呢?”


    “這……”


    田神玉耳朵一動,轉頭向院門看去。


    過了一會,有馬蹄聲響起,隻見一名中年男子牽著瘦馬進了院,想必就是薛靈。


    薛靈五旬左右年歲,身形高大,打扮卻很文氣,雙目無神,眼袋浮腫,給人一種酒色過度之後的空虛茫然之感。


    “阿郎。”


    薛靈抬手搖了搖,止住上前想要說話的薛庚伯、柳湘君,指了指自己的瘦馬。


    薛庚伯連忙去牽馬,且驚喜地發現馬褡子裏有胡餅與一袋子粟米。


    “大娘子,阿郎帶吃食迴來了!”


    柳湘君麵露喜色,道:“郎君終於討迴債了?”


    薛靈微微笑了笑,顯得略有些得意,卻不答,腳步虛浮地走向薛白,雙手搭在薛白肩上。


    一股酒氣撲鼻而來。


    “我的六郎迴來了。”薛靈道,“迴來了就好。”


    薛白正要開口。


    “噓。”薛靈笑著搖了搖頭,鬆了手,拍了拍腰間的酒囊,道:“六郎且聽為父說,我們到堂上說。”


    ~~


    幾個酒碗被擺上案上。


    薛靈樂嗬嗬地倒了兩碗酒,偏是薛白、杜五郎、皎奴都擺手不喝,讓人掃興。


    好在田神玉很樂意陪著喝幾碗,薛靈這才有了興致。


    “好壯士!”


    舉碗與田神玉碰了一杯,薛靈高聲道:“你是河北豪傑,我曾在範陽長大,你我是半個老鄉。”


    一句話,田神玉頓時覺得薛小郎君這個阿爺很好,連忙應道:“謝郎君賜酒。”


    皎奴遂抱著雙臂冷哼了一聲。


    薛靈打量了這美婢一眼,目光落在她腰間的玉佩上,無意識地浮出笑意,這才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我出身河東薛氏南祖房,乃北魏河東王之後。”


    “我祖父諱禮,字仁貴,以字號行於世,曾北破契丹、東征高麗,三箭擊潰九姓鐵勒十萬大軍,官至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我大伯諱訥,字慎言,民間以‘薛丁山’唿之,破吐蕃十萬大軍,抵禦突厥,戰功赫赫,官至左羽林大將軍,襲平陽郡公。”


    “我五叔薛楚玉,曾官至範陽節度使。”


    “我堂兄薛徽,乃左金吾衛大將軍……”


    待酒都喝完了,薛靈還沒能介紹完他那些任職於天下四方的堂兄弟們。


    薛白默默聽著,還拿出炭粉筆與紙記錄著。


    好像這才是他來薛靈宅所要做的正事。


    若不問親緣,隻看家世,薛家確實是將門之後,底蘊深厚。


    如今最顯赫的還是長房,除了左金吾衛大將軍薛徽,幾兄弟都是在長安高官厚祿;四房、五房子弟多在範陽從軍;二房、三房則是文官更多些。


    薛靈出身於二房,庶出,其父薛慎惑官職不高,沒有門蔭,因此他還未有官身。


    當然,以他的身世當不至於沒有門路,能落魄至此,想必是自身不成器。好在家世好,若子孫爭氣,還有出頭的機會。


    “總之六郎放心,薛家數代高門,絕不至於辱沒了你!”


    末了,薛靈打了酒嗝,爽朗大笑。


    堂中安靜下來。


    眾人目光看去,卻是薛靈仰頭倚著胡床的欄杆、張著嘴唿吸,竟坐在那睡了過去。


    “他醉了?”


    杜五郎雖是京兆杜氏出身,也能聽薛靈誇耀聽得津津有味,此時不由有些遺憾。


    “重要的事還沒說呢。”


    薛庚伯彎著腰進了堂,略有些尷尬道:“宅中人口多,六郎與兄弟們擠一屋,可好?”


    杜五郎聽了,意識到與薛白的分別或許就在眼前,登時極為不舍。


    薛白卻是看向他,問道:“我身世還未定下,可容我迴杜宅住?”


    “啊?”杜五郎愣了愣,其後隻覺驚喜,連忙用力點頭,道:“當然,你願住到何時便住到何時!”


    薛白遂向薛庚伯笑了笑,道:“今日我便先告辭了。”


    “可六郎你是……”


    “不急,來日方長,我若真是薛家的兒子,跑不掉的。”


    薛庚伯不安地用手在衣角搓了搓,看向已沉醉的薛靈,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薛白已起身,往屋外走去。


    院中,柳湘君搓著手看著這一幕,也不確定這是否自己的兒子,好不糾結。


    ~~


    皎奴跟著出了這破落的小宅院,臉色稍稍好看了些。


    “提醒你一句,你便是要認親,也得先問過右相。”


    “我知道。”薛白反問道:“有錢嗎?”


    皎奴冷哼一聲,拿出個荷包拋給他。


    薛白接了,卻是到路邊的小攤上買了許多糕點,讓那攤販幫忙捧著,重新返迴薛宅拿給了薛庚伯。


    “六郎這是?”


    “家中孩子多,上門該帶些見麵禮。”


    “瞧六郎說的。”


    薛白也懶得再與他爭論是否是六郎之事,上馬離開了長壽坊。


    馬蹄踩過長街,迴升平坊時又聽到了暮鼓聲,一日便這般過去了。


    這年頭,每日能做的事少,反而讓人能慢慢體會歲月流逝。


    ~~


    落日的餘暉中,青嵐正躲在東偏廳邊上的假山後麵抹淚。


    忽聽得身後有人問道:“你在這做什麽?”


    “啊?”


    青嵐轉頭一看,見薛白站在那兒,氣質溫潤清雅,如清風鬆林,她不由看得愣住了。


    “你,你怎麽迴來了?”


    “嗯?不然去哪?”薛白道:“即便是認親,也不是當天就搬過去。”


    青嵐笑了笑,問道:“那你是找到家了嗎?”


    薛白搖了搖頭,道:“還需要考慮。”


    “考慮?”


    青嵐對這個詞頗為疑惑,正要多問,卻見皎奴已在往這邊走。


    “幫我個忙。”薛白低聲道:“我需要甩開她一會,晚飯時給她吃點什麽吧。”


    “嗯。”青嵐點了點頭,“對了,有人給你送禮,是一小盒糕點……”


    ~~


    入了夜,薛白坐在燭燈前翻著書,轉頭看了皎奴一眼,見她表情有些凝重,遂給了一個疑惑的眼神。


    “哼。”


    皎奴猶自強撐。


    有敲門聲響起。


    薛白翻了一頁書,不急不緩道:“開門吧。”


    皎奴有些艱難地起身,開了屋門。


    薛白側頭看去,留意到她袍下的雙腳走路時已有些內八。


    卻是杜氏姐妹在門外,手裏各自捧著幾本書,青嵐、曲水提著燈籠隨著她們。


    “給薛白送些書來。”杜妗淡淡笑道。


    進了屋,她將手裏的書放在薛白案頭。


    薛白拾起一看,先看到一本《切韻》,不由道:“正需要這本書,二娘是及時雨。”


    杜妗看了杜媗一眼,道:“是大姐聽你說你擔心往後上了考場作詩賦犯韻,特意去尋的。需知大唐科場,對格律要求極是嚴苛。”


    “哪便是特意尋的?”杜媗低聲道:“正好看到了便買下。”


    薛白隻翻到第一頁便問道:“這個字如何讀?”


    “然隨珠尚纇,虹玉仍瑕。”杜妗探頭看了一眼,低聲念著了一遍,道:“纇,讀‘淚’,指絲綢上的疙瘩,所謂‘玉之有瑕,絲之有纇’。”


    皎奴冷哼一聲,咬著牙,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道:“嗬,想聊薛家之事,何必裝模作樣?”


    “好,不裝。”杜妗仰了仰頭,顯出修長白皙的脖頸,向薛白問道:“你可是薛靈之子?”


    薛白不急不緩,詳細說著今日之事。


    皎奴終是忍不住了,轉身往外走去。


    “我替你提燈籠。”青嵐連忙跟上。


    “嗬。”


    “娘子、薛郎君,你們說話,奴婢去看著。”曲水說著匆匆跑開。


    杜媗有些擔心,問道:“她會與右相告狀嗎?”


    “告她自己貪吃,多吃了幾塊透花糍?”


    透花糍是紅豆與糯米做的,乃是虢國夫人今日遣人送給薛白的,據說做的時候要濾掉豆泥中的豆皮,製成豆沙,將糍糕碾成半透,能隱約透映出豆沙的花形。


    青嵐早便留意到皎奴就喜歡這種精致的小甜食,多給了她些。


    薛白不急不緩,接著方才的話題道:“看得出來,薛靈收了錢因而認我當兒子。此人頗不靠譜,也許將錢花光了,並未告訴柳氏真相,他們才能連說辭都對不上。”


    “我便說我查訪多日未得線索,太公如何忽然就為你尋到親了。”杜媗有些焦急,連忙作了解釋,道:“此事我與二妹事先並不知曉,你走之後我們才聽說,二妹還與阿爺爭吵了一番。”


    “大姐。”杜妗打斷了杜媗的話,坦然向薛白問道:“你能確定是假的嗎?”


    “假的。”薛白道。


    有件事他未與杜家姐妹說。


    其實“薛白”這名字是他前世用的,這輩子還不知姓甚名誰,哪就是什麽河東薛氏。


    除非是閻王爺劃生死簿時弄錯了同名同姓者。


    “東宮依著我的姓氏為我找的身世。”薛白笑道:“該是讓我別再找隴右兵士麻煩了。”


    “反應倒快。”杜妗早有猜測,聞言嘴角微揚,有些譏意,還有一點點複仇般的快意,道:“你若是螻蟻,他隨腳踩了最是省事。但你若是猛獸,他便隻能丟塊肉將你引開。”


    “是這個理。”


    權爭場上隻講利益,當薛白還是個小人物時,安排幾個人活埋了他最省事,但現在,他已經讓東宮意識到除掉他很麻煩,拉攏他好處更多。


    李亨是個成熟的政客,不在乎感情、不會為恩怨左右,每次都能理智地做出最有利益的選擇。


    哦,這件事未必出自他親自授意,可能是親近東宮的臣子所為,隨手安排一個父子相認,便能緩解迫在眼前的麻煩。


    不重要。東宮作為一股政治力量,它隻會更成熟、更理智。


    薛白從懷裏拿出一張紙,擺在案上。


    紙上方畫了個人物關係表,下方是個地圖。


    “隴右老帥薛訥;金吾衛將軍薛徽;先鋒將軍王海賓;太子義兄王忠嗣;太子好友皇甫惟明;鄯州都督杜希望。這其中,有人安排死士,惹了麻煩,有人幫忙收尾。關係清楚了?”


    杜妗點了點頭。


    薛白指了指下方的地圖,道:“可見死士們就藏在這一帶,我拜訪過,因此他們才意識到需要拿肉喂我。”


    “那我們怎麽辦?”


    “不急,籌碼拿在手上,他們才會投鼠忌器。反而若是真拋出去了,我依舊隻是個小人物。”薛白道,“沉住氣,等他們叫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唐華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怪誕的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怪誕的表哥並收藏滿唐華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