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 63 章
退役宮女的一品夫人之路 作者:李清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秀才這才得知原來沈菀秋的哥哥有消息了, 不過卻是蜀國的大將軍,而且還是能和燕王相比並論的大將,這個身份確實麻煩, 還不是一般的麻煩。
“殿下,能確定趙大將軍就是青玉公子嗎?”
“目前還沒有確定,不過據傳迴來的消息來看,十有□□就是了,不過如果他真是沈佋的話,這身份如何處理都是難題啊。”
柳秀才沉默了, 這個大舅哥的身份確實是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大舅哥有任何損傷的話,秋娘肯定會傷心, 畢竟這是她唯一的親人了。
“殿下, 有何看法?”
燕王仔細瞅著柳秀才臉上的表情不放過一絲一毫, 他就是想要知道明德弟弟對於身份如此麻煩的大舅哥是何種態度,誰知這人臉上除了凝重再無其他, 絲毫看不出他對於沈佋身份的個人情緒,燕王頓覺沒趣,然後再聽到他問他的看法,燕王無奈極了這小子還是這樣謹慎,如同在京裏一樣, 總是思度權衡再三才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也過於謹慎了些,不過他也知道這怪不得他, 任誰身負血海深仇戰戰兢兢地活了十幾年也會如此的。
“我當然希望沈佋安然無恙之餘又歸到自己麾下了,這青玉公子可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文武方麵的造詣都是出類拔萃的,這樣的人才如果不能歸到本王的麾下,本王豈能心甘。”
柳秀才微不可察地鬆了口氣,殿下沒有對沈佋不利的想法就好,要不然他還得多費一番心思和口舌了。
“可問題是如今蜀國的趙大將軍,剛剛成了蜀王的乘龍快婿,未婚妻可是蜀國有名的美女加才女,而且蜀王又對趙大將軍有知遇之恩,要讓他歸降大齊難啊。”
公孫亮適時地插話,柳秀才這迴臉色不僅凝重連眉頭也開始擰成了疙瘩,如果勸降不了大舅哥,如何跟秋娘交待。
“殿下,如果這趙大將軍果然是沈佋,我和沈氏定會想方設法地勸他歸降大齊,還望殿下多給我們一些時間。”
“如此甚好,你們也不必著急,西北戰事緊急,就算朝廷在軍需方麵偏向太子,也不能不顧西北這邊,對太子那邊的供需必定要減少,再則太子無掌兵之能,蜀國的戰事有的拖,恐怕咱們西北戰事平定後蜀國那邊還在僵持,所以明德弟弟不必憂心,咱們時間有的是。”
隻要燕王不著急就好,他準備迴頭跟沈菀秋商議商議如何勸說大舅哥歸到燕王這邊,接著燕王囑咐了柳秀才迴頭記著給沈菀秋要信物的事情這才散了。
其實燕王說的並不錯,太子真的無掌兵之能,來到蜀地已經接連敗了三場,損失了上萬人馬,而蜀國方麵雖然也有人馬傷亡,但是比起太子這方來隻有他們這方的五分之一,就這還是趙申這個大將軍根本沒有插手的情況下,太子也太無能了些。
偏偏太子一直認為這不是自己的錯,是手下太笨了,他也不想想那三場敗仗上去打的將領都是些什麽人物,通通都是些好大喜功誌大才疏之人,平常大話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可戰場上兩軍對壘拚的是實力,可不是說大話,能不被蜀國打的屁股尿流嗎。
連輸三場太子的麵上掛不住,誓要打場勝仗一雪前恥,更重要的是挽迴他作為儲君的顏麵,有那麽個幾乎百戰百勝的燕王立在那裏,他這個做太子的第一次獨自掌兵就接連兵敗,他的威信肯定會大大受損,而且還會直接導致很多朝廷命官投向燕王的陣營,所以蜀國他必須攻下來,要不然他的儲君之位就會搖搖欲墜。
連輸三場的教訓再加上皇後給的謀士張則的勸阻,太子才沒有立刻又發動第四次進攻,而蜀國那邊趙申因為丹陽郡主的事情與蜀王離了心,也沒有發動進攻,兩方人馬就這樣相安無事起來,張則雖然不信鬼神,這會兒也在心底喊了聲菩薩保佑,要不然他真不敢確定自己能在京城那邊派人過來之前保證太子平平安安的。
“張先生,京城那邊什麽時候派人過來,燕王已經迴到西北,馬上就要和胡族交戰,我們必須等他和胡族交戰前大勝一場,要不然風頭還不被燕王搶光了,朝堂上的那些牆頭草本來就看好燕王,如果他在孤之前大勝一場,那些牆頭草還不全倒向他了,而且父皇也會對他刮目相看,對孤失望至極,先生,你可明白?”
張則心內苦笑,他怎麽會不知道他們最好能在燕王大勝胡族之前大勝一場,要不然同是領兵在外,同是龍子鳳孫,一邊對戰的是綿弱毫無野心的蜀國,一個則是臨危受命對戰的卻是以鐵騎聞名天下的胡族,結果一個接連兵敗,一個臨危受命逆轉乾坤大勝,如果不考慮立場問題,他也想跟著英明勇武的燕王啊,這才是雄才大略的民主之像啊。
可是他們在京城來人之前能打嗎?有真材實料的將領都被太子你打發了,剩下的這些隻會嘴上功夫的,能和蜀國的那些將軍一較高下嗎?要是大敗一場更無法收場了。
“殿下,我們不必很燕王爭一時長短,等我們把蜀國拿下,那可是開土裂疆之功,而燕王純粹打退來犯之敵,就是他大勝幾場也跟我們無法比擬。”
為了能夠勸阻太子興兵,他搜腸刮肚地總算想出了這麽個說法,仔細地隱晦地打量了太子的神情,見他麵色有鬆動,他緊繃的心弦才算鬆了,皇後娘娘和遼國公趕緊派人過來吧,要不然他真的支持不下去了。
“怪不得母後會推薦張先生過來,張先生果然見解獨到,真乃孤之臂膀也。”
張則麵上感激涕零,心裏嗬嗬噠,時光如果可以倒流他一定不會投奔馬家,更不會來輔助太子,看太子的德行他可以預見慘淡的未來,可如今他騎虎難下根本沒有反悔的餘地了,隻能跟著太子一條道走到黑了,但願太子能夠在皇後還有他的老東家的輔助下能夠有所長進吧。
太子安撫了下來,張則算是輕鬆了,可在蜀國的王宮內蜀王陳叔同正煩不勝煩,他的寶貝女兒正在鬧絕食逼他收迴賜婚,可是如今大齊太子帶兵壓境,他們蜀國可全靠趙申來保了,如果趙申投了大齊,等待蜀國的就是亡國的命運,他們這些蜀國的王族別說體麵富貴的生活了,連小命都得交待了,這時個人的兒女情長算得了什麽,他從來沒有發現他最看重的女兒如此沒有大局觀,看來是以前他太寵她了。
既然她不把蜀國的國運看在眼裏,那也就休怪他這做父王的絕情,既然不想活了,那就別活著,他不隻她一個女兒,她不想嫁不代表別的女兒不想嫁。
丹陽郡主已經絕食了兩天了,這兩天她水米未進,她不想嫁給趙申這麽個醜陋的讓人惡心的男人,但是父王卻鐵了心不收迴賜婚,沒有辦法她隻好用絕食來逼迫父王了,父王母妃都那麽疼她,絕對會妥協的,可是她失算了,這一次不同於上一次她鬧一鬧就能過去,這次蜀國正風雨飄搖,正指望趙申力保呢,誰還會顧得上她的個人感情。
她絕食的這兩天,蜀王和蜀王妃誰也沒有露麵,隻派人跟她傳了一句話:“她就是死了屍體也會抬進趙府,生是趙申的人死是趙申的鬼。”
本來她還不相信父王母妃會對她如此無情,可等她絕食到第三天,餓暈過去又醒過來的時候她才終於明白父王母妃這迴是真的放棄她了,明白了這個事實,她趴在床上號啕大哭,她不敢想象將來和趙申的婚姻生活該是如何的絕望。
趙申聽過屬下稟報的蜀王宮裏的鬧劇諷刺一笑,他還以為丹陽郡主會有多大能耐呢,原來也不過如此,他真是高看她了,本來他還想著等她絕食到第五天的時候,再出手助她一臂之力把婚給退了呢,誰知她僅僅才堅持了不到三天,這婚退不了,大齊的太子又是個蠢貨,蜀國的江山看著還能再苟延殘喘幾年,這幾年內蜀王必將會為他和丹陽郡主完婚,想起這個他的心裏就煩躁得很。
從書桌上的一個匣子裏拿出一個繡著文竹的荷包,這是他對於親人唯一的迴憶,每當心情煩躁時拿出來看看,心裏的不忿和煩躁都會一掃而光。
蜀王他們嫁丹陽郡主的目的他心知肚明,他如今不能反對隻能接受,但是丹陽郡主嫁進來會過什麽樣的日子取決於她是否安分。
蜀王雖然對他有知遇之恩,但是他跟隨他打江山出生入死地早就還清了,再加上他為了救蜀王而毀了容,所以他不欠蜀國不欠蜀王,而且這些年蜀王和他的幾個兒子對他猜忌拉攏之餘,好幾次想要他的性命,要不是為了手下跟著他的那些弟兄,他早就遠走高飛了。
如今大齊不能投奔,蜀王又如此多疑猜忌,他該如何才能給手下的弟兄們謀條生路,他沒有親人這些隨著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就是他最親的人,他自然不能看著他們為了蜀王戰死沙場,如今苦無良策也隻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在西北沈菀秋和柳秀才也正在談論著趙申,燕王府的花園爭奇鬥豔,美麗的花草正努力地展示著春天裏獨屬於自己的美,可在柳秀才的眼裏再美的花兒都比不過眼前女子的一顰一笑。
“秋娘,你不必擔心,殿下非常仰慕青玉公子的才華,不會對他不利的,而且還給了我們足夠的人手和時間來策反他,如今蜀國已經是強弩之末,趙將軍是聰明人該知道如何選擇的。”
“可你不是說他成了蜀王的女婿,妻子丹陽郡主又是個風華絕代地才女,蜀王這麽厚待他,他能反了蜀王?”
“剛接到消息,丹陽郡主十分不情願嫁給趙將軍,正在鬧絕食呢,而趙將軍也不是十分想娶丹陽郡主,所以他還是有可能策反到我們這邊來的。”
“可他要歸降大齊是不是隻能歸降太子啊?”
“以太子的能力,蜀國的戰事得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等西北戰事一結束燕王騰出手來,會全力運作替代太子攻打蜀國,到時候趙將軍歸降大齊當然理所當然地歸降殿下。”
沈菀秋提著的心終於放下,隻要哥哥能夠平安脫離蜀國歸到他們陣營裏就好,至於以後如何博得燕王的重視,她空間裏的那些高產作物不就是為哥哥準備的。
柳秀才見沈菀秋終於展顏,臉上露出溫柔的笑意,他的姑娘隻要開開心心的就好,外麵的風雨以後他來替她抗,她的哥哥就是他的哥哥,他的性命和安危他會極力周全。
“那給哥哥的信我該如何寫?”
“第一次隻是為了確認身份,隻寫些你們兄妹二人之間的私話就好,等確認了身份再寫勸降的信。”
終於知道信怎麽寫了,但是落筆時沈菀秋又作了難,她和沈佋是陌生人,就算有原主的記憶,但是經曆了大難,又過了這麽些年,沈佋的性情肯定會改變很多,所以她該用何種語氣和措辭寫這封信呢。
撓了撓頭發,沈菀秋就在寫了撕撕了又重新寫的無限循環下完成了這一封至關重要的信件,摸著信封上的字跡,其實她的心是很忐忑的,她的哥哥對家人對親人的感情可還在否?如果像李桃花的親人那樣,她又該如何勸降他,不管他如何都是原主的哥哥,是原主在這世界上唯一的親人,無論如何她還是希望他好好的。
如果他真的不歸降大齊的話,她也會盡全力保他性命的,空間裏地那三種高產作物應該能換他一條命吧。
沈菀秋的信在她交給燕王的第五天,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趙申的書桌上,他見到這封信的時候,首先不是失而複得親人的喜悅,而是震驚和後怕,他的將軍府防守何時如此疏漏了,竟然讓人把來曆不明的信放到了他的書桌上,幸好目前沒有對他不利,要不然想想後果他後背就發涼,看來將軍府的防衛得重新布置一遍了,另外也得排查府裏的細作,不然將軍府還有何安全和秘密可言。
不過他還是拿起了手中的信準備觀看,他總要看看有如此能耐把信放到他書桌上的人是何方神聖,不過等他看到信封上那三個字所代表的人名時,手顫抖地差點拿不住信,這應該是巧合吧?但是對於親人的渴望還是讓他顫抖著打開了信。
信上的內容再次讓他虎目含淚,老天還是厚待他的,原來他的妹妹還活著,他再這世上還有親人,把信放下他雙手捂臉任由眼淚爭先恐後地流淌,他的妹妹還活著,真好!
等他終於冷靜下來後,想起妹妹和他如今的立場和處境,心中又升起了淡淡的無奈,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妹妹還活著,這次他一定會守護好她,不再讓她受一絲一毫的苦,他在這世上終於有了可以牽掛的人,他的心房終於不再空空蕩蕩的了,這比打了一個大勝仗都讓他歡喜。
“殿下,能確定趙大將軍就是青玉公子嗎?”
“目前還沒有確定,不過據傳迴來的消息來看,十有□□就是了,不過如果他真是沈佋的話,這身份如何處理都是難題啊。”
柳秀才沉默了, 這個大舅哥的身份確實是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大舅哥有任何損傷的話,秋娘肯定會傷心, 畢竟這是她唯一的親人了。
“殿下, 有何看法?”
燕王仔細瞅著柳秀才臉上的表情不放過一絲一毫, 他就是想要知道明德弟弟對於身份如此麻煩的大舅哥是何種態度,誰知這人臉上除了凝重再無其他, 絲毫看不出他對於沈佋身份的個人情緒,燕王頓覺沒趣,然後再聽到他問他的看法,燕王無奈極了這小子還是這樣謹慎,如同在京裏一樣, 總是思度權衡再三才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也過於謹慎了些,不過他也知道這怪不得他, 任誰身負血海深仇戰戰兢兢地活了十幾年也會如此的。
“我當然希望沈佋安然無恙之餘又歸到自己麾下了,這青玉公子可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文武方麵的造詣都是出類拔萃的,這樣的人才如果不能歸到本王的麾下,本王豈能心甘。”
柳秀才微不可察地鬆了口氣,殿下沒有對沈佋不利的想法就好,要不然他還得多費一番心思和口舌了。
“可問題是如今蜀國的趙大將軍,剛剛成了蜀王的乘龍快婿,未婚妻可是蜀國有名的美女加才女,而且蜀王又對趙大將軍有知遇之恩,要讓他歸降大齊難啊。”
公孫亮適時地插話,柳秀才這迴臉色不僅凝重連眉頭也開始擰成了疙瘩,如果勸降不了大舅哥,如何跟秋娘交待。
“殿下,如果這趙大將軍果然是沈佋,我和沈氏定會想方設法地勸他歸降大齊,還望殿下多給我們一些時間。”
“如此甚好,你們也不必著急,西北戰事緊急,就算朝廷在軍需方麵偏向太子,也不能不顧西北這邊,對太子那邊的供需必定要減少,再則太子無掌兵之能,蜀國的戰事有的拖,恐怕咱們西北戰事平定後蜀國那邊還在僵持,所以明德弟弟不必憂心,咱們時間有的是。”
隻要燕王不著急就好,他準備迴頭跟沈菀秋商議商議如何勸說大舅哥歸到燕王這邊,接著燕王囑咐了柳秀才迴頭記著給沈菀秋要信物的事情這才散了。
其實燕王說的並不錯,太子真的無掌兵之能,來到蜀地已經接連敗了三場,損失了上萬人馬,而蜀國方麵雖然也有人馬傷亡,但是比起太子這方來隻有他們這方的五分之一,就這還是趙申這個大將軍根本沒有插手的情況下,太子也太無能了些。
偏偏太子一直認為這不是自己的錯,是手下太笨了,他也不想想那三場敗仗上去打的將領都是些什麽人物,通通都是些好大喜功誌大才疏之人,平常大話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可戰場上兩軍對壘拚的是實力,可不是說大話,能不被蜀國打的屁股尿流嗎。
連輸三場太子的麵上掛不住,誓要打場勝仗一雪前恥,更重要的是挽迴他作為儲君的顏麵,有那麽個幾乎百戰百勝的燕王立在那裏,他這個做太子的第一次獨自掌兵就接連兵敗,他的威信肯定會大大受損,而且還會直接導致很多朝廷命官投向燕王的陣營,所以蜀國他必須攻下來,要不然他的儲君之位就會搖搖欲墜。
連輸三場的教訓再加上皇後給的謀士張則的勸阻,太子才沒有立刻又發動第四次進攻,而蜀國那邊趙申因為丹陽郡主的事情與蜀王離了心,也沒有發動進攻,兩方人馬就這樣相安無事起來,張則雖然不信鬼神,這會兒也在心底喊了聲菩薩保佑,要不然他真不敢確定自己能在京城那邊派人過來之前保證太子平平安安的。
“張先生,京城那邊什麽時候派人過來,燕王已經迴到西北,馬上就要和胡族交戰,我們必須等他和胡族交戰前大勝一場,要不然風頭還不被燕王搶光了,朝堂上的那些牆頭草本來就看好燕王,如果他在孤之前大勝一場,那些牆頭草還不全倒向他了,而且父皇也會對他刮目相看,對孤失望至極,先生,你可明白?”
張則心內苦笑,他怎麽會不知道他們最好能在燕王大勝胡族之前大勝一場,要不然同是領兵在外,同是龍子鳳孫,一邊對戰的是綿弱毫無野心的蜀國,一個則是臨危受命對戰的卻是以鐵騎聞名天下的胡族,結果一個接連兵敗,一個臨危受命逆轉乾坤大勝,如果不考慮立場問題,他也想跟著英明勇武的燕王啊,這才是雄才大略的民主之像啊。
可是他們在京城來人之前能打嗎?有真材實料的將領都被太子你打發了,剩下的這些隻會嘴上功夫的,能和蜀國的那些將軍一較高下嗎?要是大敗一場更無法收場了。
“殿下,我們不必很燕王爭一時長短,等我們把蜀國拿下,那可是開土裂疆之功,而燕王純粹打退來犯之敵,就是他大勝幾場也跟我們無法比擬。”
為了能夠勸阻太子興兵,他搜腸刮肚地總算想出了這麽個說法,仔細地隱晦地打量了太子的神情,見他麵色有鬆動,他緊繃的心弦才算鬆了,皇後娘娘和遼國公趕緊派人過來吧,要不然他真的支持不下去了。
“怪不得母後會推薦張先生過來,張先生果然見解獨到,真乃孤之臂膀也。”
張則麵上感激涕零,心裏嗬嗬噠,時光如果可以倒流他一定不會投奔馬家,更不會來輔助太子,看太子的德行他可以預見慘淡的未來,可如今他騎虎難下根本沒有反悔的餘地了,隻能跟著太子一條道走到黑了,但願太子能夠在皇後還有他的老東家的輔助下能夠有所長進吧。
太子安撫了下來,張則算是輕鬆了,可在蜀國的王宮內蜀王陳叔同正煩不勝煩,他的寶貝女兒正在鬧絕食逼他收迴賜婚,可是如今大齊太子帶兵壓境,他們蜀國可全靠趙申來保了,如果趙申投了大齊,等待蜀國的就是亡國的命運,他們這些蜀國的王族別說體麵富貴的生活了,連小命都得交待了,這時個人的兒女情長算得了什麽,他從來沒有發現他最看重的女兒如此沒有大局觀,看來是以前他太寵她了。
既然她不把蜀國的國運看在眼裏,那也就休怪他這做父王的絕情,既然不想活了,那就別活著,他不隻她一個女兒,她不想嫁不代表別的女兒不想嫁。
丹陽郡主已經絕食了兩天了,這兩天她水米未進,她不想嫁給趙申這麽個醜陋的讓人惡心的男人,但是父王卻鐵了心不收迴賜婚,沒有辦法她隻好用絕食來逼迫父王了,父王母妃都那麽疼她,絕對會妥協的,可是她失算了,這一次不同於上一次她鬧一鬧就能過去,這次蜀國正風雨飄搖,正指望趙申力保呢,誰還會顧得上她的個人感情。
她絕食的這兩天,蜀王和蜀王妃誰也沒有露麵,隻派人跟她傳了一句話:“她就是死了屍體也會抬進趙府,生是趙申的人死是趙申的鬼。”
本來她還不相信父王母妃會對她如此無情,可等她絕食到第三天,餓暈過去又醒過來的時候她才終於明白父王母妃這迴是真的放棄她了,明白了這個事實,她趴在床上號啕大哭,她不敢想象將來和趙申的婚姻生活該是如何的絕望。
趙申聽過屬下稟報的蜀王宮裏的鬧劇諷刺一笑,他還以為丹陽郡主會有多大能耐呢,原來也不過如此,他真是高看她了,本來他還想著等她絕食到第五天的時候,再出手助她一臂之力把婚給退了呢,誰知她僅僅才堅持了不到三天,這婚退不了,大齊的太子又是個蠢貨,蜀國的江山看著還能再苟延殘喘幾年,這幾年內蜀王必將會為他和丹陽郡主完婚,想起這個他的心裏就煩躁得很。
從書桌上的一個匣子裏拿出一個繡著文竹的荷包,這是他對於親人唯一的迴憶,每當心情煩躁時拿出來看看,心裏的不忿和煩躁都會一掃而光。
蜀王他們嫁丹陽郡主的目的他心知肚明,他如今不能反對隻能接受,但是丹陽郡主嫁進來會過什麽樣的日子取決於她是否安分。
蜀王雖然對他有知遇之恩,但是他跟隨他打江山出生入死地早就還清了,再加上他為了救蜀王而毀了容,所以他不欠蜀國不欠蜀王,而且這些年蜀王和他的幾個兒子對他猜忌拉攏之餘,好幾次想要他的性命,要不是為了手下跟著他的那些弟兄,他早就遠走高飛了。
如今大齊不能投奔,蜀王又如此多疑猜忌,他該如何才能給手下的弟兄們謀條生路,他沒有親人這些隨著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就是他最親的人,他自然不能看著他們為了蜀王戰死沙場,如今苦無良策也隻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在西北沈菀秋和柳秀才也正在談論著趙申,燕王府的花園爭奇鬥豔,美麗的花草正努力地展示著春天裏獨屬於自己的美,可在柳秀才的眼裏再美的花兒都比不過眼前女子的一顰一笑。
“秋娘,你不必擔心,殿下非常仰慕青玉公子的才華,不會對他不利的,而且還給了我們足夠的人手和時間來策反他,如今蜀國已經是強弩之末,趙將軍是聰明人該知道如何選擇的。”
“可你不是說他成了蜀王的女婿,妻子丹陽郡主又是個風華絕代地才女,蜀王這麽厚待他,他能反了蜀王?”
“剛接到消息,丹陽郡主十分不情願嫁給趙將軍,正在鬧絕食呢,而趙將軍也不是十分想娶丹陽郡主,所以他還是有可能策反到我們這邊來的。”
“可他要歸降大齊是不是隻能歸降太子啊?”
“以太子的能力,蜀國的戰事得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等西北戰事一結束燕王騰出手來,會全力運作替代太子攻打蜀國,到時候趙將軍歸降大齊當然理所當然地歸降殿下。”
沈菀秋提著的心終於放下,隻要哥哥能夠平安脫離蜀國歸到他們陣營裏就好,至於以後如何博得燕王的重視,她空間裏的那些高產作物不就是為哥哥準備的。
柳秀才見沈菀秋終於展顏,臉上露出溫柔的笑意,他的姑娘隻要開開心心的就好,外麵的風雨以後他來替她抗,她的哥哥就是他的哥哥,他的性命和安危他會極力周全。
“那給哥哥的信我該如何寫?”
“第一次隻是為了確認身份,隻寫些你們兄妹二人之間的私話就好,等確認了身份再寫勸降的信。”
終於知道信怎麽寫了,但是落筆時沈菀秋又作了難,她和沈佋是陌生人,就算有原主的記憶,但是經曆了大難,又過了這麽些年,沈佋的性情肯定會改變很多,所以她該用何種語氣和措辭寫這封信呢。
撓了撓頭發,沈菀秋就在寫了撕撕了又重新寫的無限循環下完成了這一封至關重要的信件,摸著信封上的字跡,其實她的心是很忐忑的,她的哥哥對家人對親人的感情可還在否?如果像李桃花的親人那樣,她又該如何勸降他,不管他如何都是原主的哥哥,是原主在這世界上唯一的親人,無論如何她還是希望他好好的。
如果他真的不歸降大齊的話,她也會盡全力保他性命的,空間裏地那三種高產作物應該能換他一條命吧。
沈菀秋的信在她交給燕王的第五天,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趙申的書桌上,他見到這封信的時候,首先不是失而複得親人的喜悅,而是震驚和後怕,他的將軍府防守何時如此疏漏了,竟然讓人把來曆不明的信放到了他的書桌上,幸好目前沒有對他不利,要不然想想後果他後背就發涼,看來將軍府的防衛得重新布置一遍了,另外也得排查府裏的細作,不然將軍府還有何安全和秘密可言。
不過他還是拿起了手中的信準備觀看,他總要看看有如此能耐把信放到他書桌上的人是何方神聖,不過等他看到信封上那三個字所代表的人名時,手顫抖地差點拿不住信,這應該是巧合吧?但是對於親人的渴望還是讓他顫抖著打開了信。
信上的內容再次讓他虎目含淚,老天還是厚待他的,原來他的妹妹還活著,他再這世上還有親人,把信放下他雙手捂臉任由眼淚爭先恐後地流淌,他的妹妹還活著,真好!
等他終於冷靜下來後,想起妹妹和他如今的立場和處境,心中又升起了淡淡的無奈,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妹妹還活著,這次他一定會守護好她,不再讓她受一絲一毫的苦,他在這世上終於有了可以牽掛的人,他的心房終於不再空空蕩蕩的了,這比打了一個大勝仗都讓他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