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的花盆底慢慢的磕在了地磚上,一步兩步的極有韻律,聽起來反而有一種旋律的感覺。


    看著默默走在身旁的太子妃,太子爺問道:“昨日的事情你就沒有什麽想問的嗎?”


    太子妃搖了搖頭,隻是滿是堅定的說道:“本宮是這大清的太子妃,與太子爺夫妻一體,自然是要相信太子爺的,太子爺的為人妾身也清楚。”


    聽見這話,太子爺點了點頭,仿佛沒有放在心上,隻是耳垂下的那一抹紅色,還是讓他羞澀的心情暴露無遺。


    時下的人多講究一個含蓄,而李佳側福晉則是因為如今的她還沒有徹底的愛上太子爺,又沒有太子妃這樣曆練過,是以說起情話來還是少了那一兩分真心。


    因此太子妃看起來這樣真心實意的模樣,怎能不被太子放在心上呢!


    太子有些好奇的問道:“太子妃怎麽知曉孤是怎樣的人嗎?”


    太子妃仰頭一笑說道:“自從皇阿瑪賜下了賜婚的聖旨後,妾身就偷偷地打聽過太子爺。”


    說完太子妃有些羞澀的低下了頭,太子卻依舊注意到了太子妃那染上紅霞的臉龐,一時間太子爺有些震動,兩個人之間的氛圍變得曖昧又粘稠。


    看著兩人之間這股曖昧的氛圍,周圍的奴才們都將太子妃的重視程度再提高了一些,畢竟如今看來,這新來的女主人是極為有手段又能忍的。


    太子爺安安靜靜的陪太子妃在正院裏消磨了一下午,然後順理成章地留宿在正院裏。


    繁花院裏,李佳側福晉有些失神的望著外麵已經黑了的天空,如今想來太子爺已經在陪他真正的妻子了吧。


    李佳側福晉想著心中便有些酸澀,明明告誡過自己不動心的,但是那樣一個天之驕子對自己很好。又如何能夠不被迷惑呢,特別是自己又沒有見過太多好的男子。


    看著李佳側福晉如今這副悵然的模樣,身邊的侍女小心地說道:“側福晉實在是不必在意的,太子爺心裏有側福晉就夠了,太子爺日後可會有三宮六院的人呐!”


    李佳側福晉聽完隻覺得心裏的酸澀之感更重,但她也心知侍女說的是對的,輕輕的唿出了一口氣,但胸口依舊像壓了一塊大石一般的難受。


    卻還是故作無事地上床休息了,隻是輾轉了半夜的她,最終還是沒有睡熟,第二日醒來,白皙的皮膚上有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


    好不容易又是滾雞蛋又是敷脂粉的,才將這黑眼圈給遮住了,李佳側福晉打扮得平平常常,既不出挑也不特別的寒酸。


    而其他東宮裏的女子就沒有她這樣啦,心裏有心想要抱大腿的,自然打扮的低調又不出挑,有心想壓太子妃一頭的自然打扮的華美異常。


    結果到了正院裏才發現太子也在那裏,眾人心裏都是一驚,就連李佳側福晉心裏都有了一種酸澀感。


    遠遠地就看見太子妃,雖然長得可以稱上,端莊大方卻又不失清麗婉約,周身的氣質更是平和從容,就像是空穀裏的一株幽蘭,靜靜的綻放。


    李佳側福晉在敬茶的時候,近距離的看了看太子妃,就更加驚訝了,太子妃並沒有過多的上那些鉛粉,皮膚卻顯得光滑如玉,白皙如瓷。


    李佳側福晉一時間心裏的壓抑感就更重了,能讓太子出口,在行了周公之禮之後,再讓東宮的妾侍敬茶行禮,可見著太子妃對了太子的胃口。


    大喜之日的事情雖非是她動的手腳,但是得利者是自己,恐怕這太子妃得找找自己的茬了。


    不僅李佳側福晉是這麽想的,大家都是這麽想的。太子爺之所以留在這裏,一是因為太子妃整個人還算合自己的胃口,二就是為了保護李佳側福晉。


    誰料整個敬茶的過程行如流水,太子妃和宮人們沒有任何的阻攔或者是磋磨。


    太子爺見狀也隻能感歎確實是個賢妻了,甭管她是真是假,有這麽一個表現也已經是足夠好了。


    太子爺心寬,其他人的心可寬不了,大家就這樣靜靜的坐著,說著一些閑話,心裏的忌憚卻越來越深。


    太子爺一邊說著話,一邊會偏頭去望望太子妃,實在是昨夜的體驗太美好了。從未有過的美好,是以現在他對太子妃還是十分喜愛的。


    李佳側福晉看完心中又是酸澀又是嫉妒的,從前隻要自己坐在這裏,太子總會偷偷的看自己幾眼,而這一迴太子沒有看自己一眼。


    李佳側福晉發現的事情,其他人又怎會沒有發現,在這個時代裏女子隻能夠圈在這後宅裏,無論你多麽的聰明,多麽的有想法,都隻能夠被圈養。


    最終或主動或被動地加入到那所謂的宅鬥之中去,漸漸的變成了自己最不想成為的人。


    林佳格格見狀眼神微閃,隨後又表現出了一副木訥的表情。


    一場請安將整個東宮的渾水都給攪和了起來,原本整個東宮以李佳側福晉最為受寵,膝下還孕育著太子的長子。


    可以說整個東宮甚至皇宮裏沒有人不賣她三分麵子的,而如今,名正言順的女主人進了這個東宮,不僅主子們在觀望,底下的奴才們也在觀望著。


    太子妃可不管他們是不是在觀望,直接一套組合拳打了下去,將一切事物都定,好了規矩誰出了錯就找誰。


    一般雷厲風行之下,整個東宮的架子給支了起來,籬笆也紮得越來越牢。


    需要太子妃處理的事物反而很少,因為如今都已經一層一層地分了下去,自然不需要看大量的賬本,花費大量的時間。


    關注著太子妃動作的康熙見狀也滿意的不得了,於是提前將封太子妃的聖旨給下了下來。


    原本隻能說是太子福晉的瓜爾佳清婉,才成為了這大清名正言順的太子妃。


    隨後康熙甚至將宮後宮事務全權交給太子妃處理,甚至在太子妃大刀闊斧地改變整個宮廷的行事流程時,毫不猶豫地給予大力的支持。


    也是因為康熙這大力的支持,太子妃的改革才完美的進行了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嬌妃動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婉並收藏清穿之嬌妃動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