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孟先生談過後,汪懷善找了汪永昭進書房說了一會,這時已快到酉時,出了書房後,汪懷善大鬆了一口氣,同時心間也算是釋懷。


    此次大戰,盡管出了些意外,但所幸沒釀成大錯。


    失了孩子,汪懷善前些日子心中念起時滿是傷感,但如他娘所說的,人的日子要往後過,光惦記壞的,不惦記好的,這日子是過不下去的。


    木如珠畢竟是他的妻子,不管如何,她是他選擇的,是他的結發妻子,他願好好待她。


    哪怕,她曾天真地想用一已之身來影響他,但他也還是會好好對她,盡夫妻之責。


    **


    局勢穩定,容帝繼位,汪永昭也跟張小碗露了有關南疆大局的口風,皇帝上位不僅收服了木府,還得了南疆深山裏的三座金礦。


    金礦是容帝當年身為皇長子帶能人在南疆遊曆時知情的,但南疆木府與底下寨洞仗著天高皇帝遠,他們本已多年不服大鳳朝管轄,在繼而得知金礦山的消息後,就挑起了戰爭,欲趕朝廷駐兵出南疆,這才挑起了戰爭。


    他們在南邊打的這一仗贏了,容帝把三個節鎮賜與汪家,汪家世代承襲。


    汪懷善這次就帶了落了帝印與血印的詔書來了。


    當晚,從汪永昭口裏得知這些話的張小碗聽到這就呆了,“玉璽一直在……”


    玉璽一直在皇長子手裏?


    “嗯,”汪永昭淡笑,“要不你以為,他沒點能耐,他能得這帝位?”


    張小碗呆搖了下頭,一會後才苦笑道,“您說的沒錯,我一介婦人,哪懂那般多,您說的這些事,要是您不告知我,我什麽事都不懂得。”


    她知曉什麽?現在她知曉的,還都是汪永昭願意告訴她的,就算如此,怕也隻是真相的一部份而已。


    還好,當年服了輸,她就一直順著汪永昭來,要不然,現今下場如何,她想都想不出。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人不服輸,有那勇氣逆勢而為,那就得有勇氣承擔後果。


    **


    第二日早間木如珠來請安,張小碗與她笑談了幾句,又囑她迴去後就好生休息。


    木如珠走後,她身邊的三個婆子就被萍婆領了迴來,萍婆迴張小碗善王的意思,王妃已在家鄉挑了幾個丫環婆子,身邊閑置的人手太多,就把舊人還迴來給母親用。


    張小碗著實愣了一下,與幾個婆子談過一陣後,就又讓人叫了汪懷善過來。


    汪懷善從前院迴來,進了她的外屋就大咧咧地道,“可渴著我了,娘快給我口水喝。”


    張小碗搖頭,讓七婆下去拿茶,朝在身邊坐下的大兒輕聲地問,“你是惱她了?”


    “有何惱的?”


    “那……”


    汪懷善想了想,笑道,“早間婆子的事罷?”


    “嗯。”


    “就你多心,”汪懷善笑了,“她願意著呢。”


    “她也是歡喜你的。”張小碗低頭看著手中的帕子淡淡地道。


    “我知,”汪懷善說到這朝張小碗靠近道,“您放心,您的兒子不是會辜負自己妻子的人。”


    張小碗不禁笑了。


    汪懷善看到她笑,輕籲了口氣,懶懶躺在椅子上感慨說,“現如今想來,也不能說她不對,她畢竟是木府的姑娘啊。”


    這點張小碗倒不以為然,“這點她要是想不明白,當初她就不應該嫁給你。”


    汪懷善笑,“娘你這可錯了,你想得明白的事,不是誰都能想得明白的。”


    張小碗默然。


    “就這麽過罷,你也別太寵她了,她是善王妃,是你的兒媳,該她的就給她,不該她的,她遲早也得認清。”汪懷善淡笑著道。


    “你父親與你說什麽了?”張小碗看他。


    汪懷善笑,又湊近她,朝她擠眼,“您怎又知?”


    見著他的笑臉,張小碗忍不住問道,“不傷心了?”


    “不傷心了,”汪懷善搖頭,隨即笑容褪去,他認真地說,“娘,我想清楚了,沒法比的,我見過這麽多人,母親為孩兒豁出去命的多,但為夫君的卻少,我不該如此去要求如珠,她不如我的願那麽中意我,這不是她的錯,隻是我想得太多,想來,想明白了,我不傷心了,也不怪她,她要是願意跟我好好過,我還會待她如珠似寶,我還是歡喜她。”


    他父親說,他娘還想教他的妻子認清現實,開導她,帶著她還走一段路,但汪懷善卻是不願意她如此了。


    他娘該對兒媳好的已夠好,教得太多,就如她給的婆子一樣,他的妻子不領情,那也是糟蹋了他娘親的心意。


    她是他選擇的妻子,是非好賴得他來處置,不能再讓他母親為他費心了。


    “您就讓我們自己過罷,孩兒知曉怎麽過。”汪懷善看著一臉沉思的張小碗,笑道。


    張小碗看他沉穩的眼神,輕歎了口氣,點頭道,“我知曉,你也大了。”


    “娘……”汪懷善看著她,眼神安靜,“你知道的,孩兒的心沒那麽小,緩過來了就好了。”


    “嗯。”


    張小碗輕應了一聲,低下頭輕輕地道,“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之**,看開了就好,切莫因小失大。”


    男女私情固然重要,但情愛隻是一時的情熱,易逝得很,總有一天會因為一些原因消失,沒了,誰都要麵對。


    想來,她的大兒,聽這口氣,怕是熬過了這場失戀。


    他對以後的日子也有了打算,那便就這麽過罷。


    她不能再插手他的日子了。


    他是她的兒子,這不假,但同時,他已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他的掌控欲比他的父親差不了多少,她不能仗著他對她的感情去影響他。


    若是如此,她不過仗著母子之情在向他索取,她做不到同別人一般,便隻有順著他。


    孩子大了,便自有他的想法了。


    **


    “姥姥……”


    早間婆子走後,木如珠還有所忐忑不安,哪怕昨夜夫君的剖白讓她淚如雨下,但她還是不信他,他的心是偏著她這邊的。


    但這日午間,夫君身邊的貼心小廝請她去主院用午膳,木如珠便不由欣喜了起來,她穩步進了姥姥的房,等身邊的丫環退下後,她才歡喜地低叫了她一聲。


    和姥姥慢慢地睜開了眼,喘了幾口氣後,才輕聲地道,“什麽事?”


    “他是心裏真有我的。”木如珠說罷笑了,眼睛裏流出了眼淚,她笑著輕拭了臉上的淚,穩了穩心神,在姥姥耳邊輕輕地把昨晚今早的事都說了出來。


    “您說,到底,他還是知曉了妻子與母親的不同是麽?”木如珠微笑著道。


    和姥姥閉了閉眼,才道,“你該尊敬她。”


    “我尊敬她!”木如珠非常篤定地道。


    和姥姥慢慢睜開眼,看了她一眼。


    “我真的尊敬她,”木如珠淡淡地說,“可是,她這般年紀了,不該連兒子的鞋襪都要插手,公爹還在,她就算是要想照顧人,那也是該照顧公爹。”


    她的虎君老說他的母親是個大氣的人,不是一般婦人,她確實也知曉她不是一般婦人,但不管他的母親如何不一樣,她不該在千裏之外,還影響著她木如珠的日子。


    她是善王妃,是善王府的女主人,而不是她是。


    一日兩日,她還尚可忍受,時間久了,誰不得發瘋?


    她那般愛他,他是她的夫君,是她木如珠一人的夫君。


    “你傷了他的心,該好好安撫。”和姥姥又閉上了眼睛,慢慢地道。


    她老了,快不行了,上次為了族人,她以為憑著他們的恩愛與肚子裏的孩子能拖得了善王一時。


    隻一時,他們的族人便能把那無窮的財富移走一部份,他們靠著這些財富,以後不知要養活多少的兒女。


    隻是,她還是看錯了大鳳朝的虎將,他殺起來時,隻往前進,不會被任何人拖住腳步,一步也不會。


    她認清了,可她的小金妹還沒有。


    “我會,”木如珠深吸了口氣,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不由笑了,“姥姥,你摸摸。”


    她笑著拿過和姥姥的手撫在了自己的肚子上,嘴角翹得很高,“姥姥,我說過,該是我的,就全是我的,您放心就是,就算是一時錯了,我也能奪迴來,補迴來,以前如此,以後也會如此。”


    她知她過於貪心,但她也不是不對他的母親好,隻要他的母親當個像樣的母親,她便會好好地尊她敬她。


    說來,她不爭不搶,怎會有現如今的日子?


    **


    如若不深究,隻當是個一般媳婦,木如珠也是個好的,舉止溫婉大方,進退得宜,張小碗早晚見她兩次,也跟她說說話,倒也覺得算好,想來,懷善與她不能鶼鰈情深,至少也能相敬如賓。


    與懷善談過後,她便也隨木如珠去了,她原本還想冷著這個兒媳,教她取舍,但說來也如汪永昭告知她的意思那般,她給出去的,她這個是王妃的兒媳不一定覺得好,反倒弄巧成拙,如先前幫她找的婆子一樣,反覺得她多事。


    現與她這兒媳早晚半柱香的時間處著,兩人皆溫言笑語,偶爾懷善帶她過來用膳,夫妻倆看起來也很是恩愛。


    膳桌上,張小碗更是止了那些以前當著兒媳說給家人聽的那些話,飯桌上也隻勞神著汪永昭與兩個小兒,自不去管這兩小夫妻。


    劉三娘六月底下葬後,七月初頭,漠邊的天氣甚是炎熱,木如珠這日在他們的院子裏突然昏倒,黃岑過去一把脈,說是胎兒已有三個多月了。


    “三個多月了,這身子還康健得很。”汪杜氏聽到消息,過來與張小碗笑著道。


    張小碗笑著拍了拍她的說,“你莫說話,讓我算算。”


    算來,這應該是打完仗迴京的路上懷的,外祖母的喪訊那時還未傳過去。


    見張小碗低頭沉算的樣子,汪杜氏迴過手拍了拍她的手背,不以為然地道,“您莫怪我冒犯了親家的老太爺老夫人,說來,便是在老太爺葬後懷的又如何?這隔著萬裏之地打著仗,誰知曉家中出了什麽事?這孩子懷了是喜事,您莫要想著外人怎麽說了,不須操這個心。”


    張小碗聞言笑,萍婆給汪杜氏重添了一杯茶,笑道,“夫人小心慣了。”


    “現如今用不著這般小心了,再說了,善王妃也是個有本事的,她還怕得了誰人說?”汪杜氏說罷,又喝了口茶,起身淡淡地道,“我代您去瞧瞧善王妃去,看她身子骨如何了。”


    “去罷,勞你替我走一趟。”張小碗搖了搖頭,用眼神示意汪杜氏到時說話婉約點。


    汪杜氏笑著點了點頭,朝她福了福身,便帶著貼身婆子走了。


    路上,婆子與汪杜氏輕聲地道,“這喜事,夫人也不瞧上一瞧?”


    汪杜氏掩帕輕笑,未語。


    讓善王妃先在她這個嬸子麵前逞逞威風就好,至於想在婆婆麵前用她那點可憐的小心計,這輩子就甭想了。


    她也不想想,她這婆婆一路鬥過來,什麽時候真吃過虧過,她一個小輩,在殺伐決斷一生的婆婆麵前玩那小心思,她看著都想笑。


    三個多月了,她當這都府裏的人是傻的,沒人看出來呢。


    不過是上麵的那兩位懶得發話,隨她去頑著了。


    **


    木如珠肚子先頭幾天不舒服得緊,張小碗派人送了幾次藥材過去,在第二天時去看過她一次,溫聲慰語了幾句。


    木如珠拉著她的手,流著淚地說了好半晌的話,說總算沒有對不住汪家。


    張小碗又輕言安慰了她幾句,讓她寬心養胎。


    這日瞎大夫過來與她討菜吃,吃罷就對張小碗毫不客氣地說,“看著你心是最慈的,卻也是最狠的。”


    “當娘難,當婆婆也如是。”老大夫的話不客氣,但他算來也是長輩,還盡心教導著懷慕,張小碗便也不以為意,溫和地與他說道。


    “孫子也不親了?”


    “唉,想親,也得人給我親才成。”張小碗笑了笑,給他添了杯茶,細心地吹了吹,放到他心裏,才溫和地接道,“兒孫自有兒孫福,還是看開點好,他們的日子由著他們過罷。”


    “你倒想得開。”老大夫哼了哼。


    先說她心狠,又說她想得開,張小碗哭笑不得,隻得道,“還能如何,這日子得過下去啊。”


    老大夫哼了哼,喝罷茶,又從袖中掏出兩個瓷瓶,道,“補氣的,吃著頑罷。”


    說罷就高聲叫小廝扶他迴去,扶到門口,老頭兒嘴裏還嘀咕了一句,“這五花肉沒前個兒吃的香,嫌我著的太多,就給我壞的吃,真真是個壞心腸。”


    他吃罷,還要說兩句嫌話才走,他走後,收拾碗筷的八婆都樂得笑出聲,側頭與張小碗笑道,“您可別再依著他了,越依著脾氣越大。”


    “刀子嘴,豆腐心罷了。”張小碗搖搖頭笑道。


    八婆便也點了頭。


    “叫丫環來抬罷。”張小碗伸出手拉了下她,“你坐著歇會,等會去府門口幫我看看,看老爺領著三個公子迴來沒有。”


    “哎喲,”八婆一聽一看天色,“又快酉時,這時辰怎過得這般快?”


    說罷,也不管張小碗說何話,去了門口叫來丫環,看著她們把碗端了下去,把桌子地麵才擦了,才朝正在做著手中針線活的張小碗道,“我去叫七婆過來,就去門邊看著。”


    “嗯。”張小碗點頭。


    **


    善王一進府,就先迴了自己的院子,看了看王妃,見她躺在榻上正看著書,便笑道,“少看些書,莫看壞了眼睛。”


    “你迴來了。”木如珠一見他,便急忙下了榻,“可有熱著?”


    “沒有。”汪懷善笑著搖頭,“你呢?”


    “我在屋中,還有冰盆置著,哪能熱著。”木如珠扶著肚子走近他,接過丫環手中的溫帕,為他拭臉。


    “那就好,要是還熱,便讓人再去冰窖多取兩盆。”


    “知曉了。”說到這,木如珠笑著問,“你可去娘親那請安了?”


    “未曾。”汪懷善笑著道。


    “那我與你一道去。”木如珠忍不住翹起嘴角,眼睛裏滿是歡喜。


    “不用去了,”汪懷善摸了摸她的肚子笑道,“我跟父親說了一聲,我明早一早去多磕個頭算是補了,今個兒晚膳我就陪你在院中吃。”


    “父親可是答應了?”木如珠抬臉,笑著隨意問道。


    “嗯。”汪懷善點頭,接過她手中的帕拭手,又笑著與她道,“坐著去罷,莫累著。”


    木如珠笑著嬌俏地白了他一眼,“哪有這麽嬌氣。”


    汪懷善輕笑了一下,輕拍了拍她的臉,“去罷。”


    **


    家中懷慕已有十三,自有相識的官眷來說親,有時遇到懷慕,當著張小碗的麵就會打量懷慕不休,懷慕先頭兩次似有些害羞,再後來卻也是坦蕩大方起來。


    說到親事,張小碗訝異懷慕的坦蕩,她與他提過一次,懷慕竟落落大方說,“隻要娘看中的,溫婉可人的就好,孩兒會歡喜她的。”


    張小碗迴頭夜間就與汪永昭納悶地道,“懷慕已想娶媳婦了。”


    “怎地?”


    張小碗說罷白天在庫房中懷慕與她說的話,汪永昭便翹起嘴角笑話她道,“是你提起,他當你想要,如你的意,你還說他?”


    張小碗聽著歎了口氣,“我哪是想要,我還想讓他去看看,看歡喜哪家,哪料他這話一出,我的話都憋在肚中。”


    “他不是懷善,他的婚事,你一人做主即可。”汪永昭淡淡道。


    張小碗抬頭看他,看了兩眼,就又趴迴他的胸口歎氣。


    “嗯?”汪永昭摸她的耳朵。


    “孩子越大,越不知怎麽辦。”張小碗搖了搖頭,想了一會道,“我定要想個法子,好好跟他們處才成。”


    懷慕太乖,她說什麽就是什麽;懷仁太壞,明順著她的意,暗裏就溜,迴頭怎麽訓都訓不怕。


    看她話說得甚是認真,汪永昭便笑了,輕順著她的背笑道,“孩兒太乖你不願,太調皮你也不願,誰知你心中是怎地想的。”


    明明是一切原因的源頭,他還說出這等話,張小碗隻能低頭,當作沒有聽到這話。


    **


    邊漠十月進入冬天,張小碗讓木如珠早間就不用過來請安了,免得冷著了身子。


    因著木如珠的身份,節鎮的官眷也一一都來探望過木如珠,但請過了安,來過一次便也不來了。


    木如珠叫丫環請過一次蕭夫人,蕭夫人來了,性情爽朗的她與性情同樣開朗的木如珠確也是談得來,慢慢地,別家的夫人有空來與張小碗請安,便也過去與善王妃說得幾句話,一時之間,善王妃也跟眾位夫人處得甚是不錯。


    如此,等到這年過完,正月二十五,木如珠為汪懷善生下了兒子,汪嶽。


    三月,汪懷善帶了王妃世子迴京。


    他們走後,都府無甚變化,不過節鎮裏的官眷卻是鬆了一口氣。


    四月,汪永昭帶張小碗去滄州,遇過別莊,張小碗下馬車看了楓林幾眼,欲要上車時,有婢子遠遠跑過來,朝他們見過禮後,婢子提著手中的花籃與張小碗笑道,“我家公主說,您去年過年送來的羊肉甚是美味,那幾樣顏色的布料,她看著也歡喜,她也沒有什麽太好的送給您的,就剪了幾樣親手栽的花,送給您過過眼。”


    張小碗笑著讓婆子接過,笑問了她幾句婉和公主的身體,婢子答甚好,她便上了馬車離去。


    她走後,站在山頭花海中的婉和看著那遠遠離開的馬車,彎腰抱起身邊的孩兒,柔聲與她道,“等到京中有人來接我們了,順路過沙河鎮時,娘親帶你去拜見那位和善的奶奶,你看可好?”


    “她就是外祖母的好友麽?”


    “是呢,”婉和笑著與她道,“她與你的外祖母一樣,甚是歡喜乖巧聽話的孩子,也定是會歡喜我們樂兒的。”


    “嗯,樂兒乖。”小女孩重重地點了下頭,用柔軟的雙唇親了親她的臉,雙手掛上她的脖子,“樂兒聽娘的話。”


    婉和便輕聲地笑了起來,抱著她慢慢地往山下走,神情溫柔。


    她要好好活著,讓她的女兒能依靠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種田之貧家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殺豬刀的溫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殺豬刀的溫柔並收藏穿越種田之貧家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