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過年,因有了汪杜氏幫著分管了不少事去,張小碗隻要忙著邊疆來往官員的迴禮,和節鎮官員的打賞,倒也省了不少事。


    因著天寒地凍,汪懷慕與汪懷仁被約束起來在先生麵前念書,張小碗看著他們呆在家裏也安心,想著等到來年春天,他們長大一點了,再被帶出去,可能到時她還能放下一點心。


    她這想法在這天早上汪杜氏給她請安時,她說給了汪杜氏聽,汪杜氏一聽就笑了,“您這話說的,別說等到來年開春,就算是等來十個來年開春,您該擔心他們的就必會擔心,他們活到九十九,您便還得替他們操到一百歲的心呢。”


    “唉。”張小碗聽了點頭,“可不是。”


    汪杜氏這時抓了把棗子在手中,就跟張小碗告退辦事去了。


    離大年三十隻有兩天,辦好了外麵的事,張不碗又操心起家中的事。


    今年過年的新衣裏,汪懷善的新衣新裳她又多備好了一套,不過早在京中她就多縫了一套給他過年穿的新衣,他今年的新衣也是有的,現下送不過去讓他穿,也不遺憾,等過完年,有人要過去南疆,再給他捎去手上的這套也是一樣。


    今年父子四人的新裳都是同樣的衣料,衣領處繡的是接近相似的暗花,角紋也是繡的一樣的底紋,隻是汪永昭用的是金絲繡的,孩兒們用的是銀絲。


    張小碗把大兒那套仔細收起來,便把父子三人的三套放置一邊,想著在進午膳前讓父子三人再過來試一下,看有何處不妥的。


    聽她還說要試,萍婆便笑道,“您的眼睛向來準,都試過兩次了,不試也是成的。”


    “再試一次。”張小碗說到這也笑了,不由搖頭自嘲道,“我也不知怎地,越老越婆婆媽媽了,很多事都不放心。”


    “您呐,這心還是要放開點。”


    張小碗點點頭。


    是啊,得放開點,都熬到了如今,還有什麽是熬不過去的。


    **


    給父子三人試新衣時,汪懷慕,汪懷仁全都抬頭看著汪永昭,兩雙水汪汪,黑黝黝的眼睛裏,全是對父親的敬仰與孺慕。


    “爹爹,爹爹……”汪懷仁甚為主動,拉著汪永昭的手就摸自己的小衣裳,“懷仁也有,爹爹瞧瞧。”


    汪永昭忍不住翹起嘴角抱起了他,汪懷仁便在他臉上親了一小下,低下頭對著汪懷莫咯咯地笑,“慕哥哥也一樣,快讓懷仁也親親。”


    “真是不害臊。”汪懷慕臉紅,卻還是惦起了腳尖,讓低下小頭顱的弟弟親了他一口。


    “懷仁真乖。”當弟弟柔軟的嘴唇印在他臉上時,汪懷慕忍不住眉開眼笑地誇道。


    汪懷仁見他二哥又誇他,便迴過頭朝他爹爹得意地笑。


    汪永昭便抱了他,另一手也把長得頗有一點身高的汪懷慕抱了起來,走至半麵鏡前,看著裏麵的他們。


    “爹爹……”汪懷仁指著鏡中的汪永昭喊。


    汪懷慕臉蛋通紅,但還是伸出了手,抱住了父親的脖子。


    “嗯,甚是好看。”汪永昭這時輕瞥了下頭,朝那一直笑意吟吟看著他們的婦人說。


    “合身就好,剛還在想,要是有眼花之處,怕是還得改改。”張小碗便走了過來,伸出手抱下懷慕,笑著問他,“穿著可舒適?”


    “嗯。”汪永昭點頭。


    “那大年夜與初一,您就帶著孩兒們穿這身罷。”


    “你呢?”汪永昭突然道。


    “我穿的也相似。”


    “是怎樣的?”


    “到時穿著您就知曉了。”張小碗笑了兩聲,眉目之間全是笑意。


    汪永昭看著她的笑臉,神色柔和,便由她給兩兒換了衣,隨後,他也換好後,便帶了他們去堂屋用膳。


    靖輝七年,張小碗這一年開始過得極順,後半年,張阿福的身體漸漸不行了,用了藥吊命,但瞎大夫說他底子不行了,這命吊得一時是一時,救是救不活了。


    相對於兒女們的著急,張阿福與劉三娘卻是平靜的,劉三娘天天呆在張阿福的身邊,便是手抖不能喂藥,那也是在旁小心地看著他,守著他。


    張阿福一天天衰弱,張小碗讓人送了信,去京都那邊把張小妹請過來。


    知道她去找小妹了,張阿福這天在她過來看他時,拉了拉她的手,與她輕聲地說,“這些年苦了你,以後她的事,你別管了,啊?”


    張小碗笑了笑,道,“您別操心,她是我妹子,該管的便會管,不該管的,您知曉我心裏有數。”


    張阿福朝她笑笑,手抓著她剛送過來的新鮮果子放到她手裏,“閨女,你吃。”


    張小碗拿著放嘴裏嚐了一口,與他笑道,“以前都吃不到的果子,過了這麽多年了,也過了不少年的好日子,現下吃著卻也還是稀罕,您也嚐一個嚐嚐味,我看好吃得很。”


    見她吃得甚是津津有味,張阿福頓時便也有點了胃口,竟也吃完了一個小果子。


    如此就算每日還能喂得進一點食物進去,但張阿福的意識也漸漸不甚清醒了,很多時候他都是閉著眼睛在昏睡,偶爾說幾句話,叫的都是“三娘”。


    劉三娘時時守在他身邊,張阿福不能與她說話後,她的話便多了,說的都是當年在家中的事,說她當時剛嫁過來時,餓了肚子,便想著快快見到他才好,她知他是定會給她找些吃的來的了。


    她說她也知當年他摔斷腿,不是他給她所說的那樣不小心走路從土埂摔下的,而是為了給她買塊像樣的布,他去山上打獵,從半山中摔下來摔斷了腳。


    張小碗有時過來看他們,聽劉三娘說了不少當年的事,然後看著她木然地流著淚,握著張阿福的手不放。


    這年的十月底,張阿福終是去了。


    張小妹沒有來。


    他的四個兒女裏,隻有三個為他送了終。


    他走後,劉三娘的精神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發呆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有時一天也出不了一聲。


    找來大夫過來說,也怕是沒有多少時候了。


    張小碗這次便想找汪永昭,讓他找人帶張小妹過來。


    她跟汪永昭說了這個意思,第二日,張小寶就過來找她了,他硬著頭皮跟張小碗說,“小妹說家中老爺眼前又要升官,家中姨娘也有了孩子,她這個當主母的得在家中掌管家事,隻能……”


    到這,張小寶的話便說不下去了。


    “家中老爺,家中姨娘?”張小碗好久後才吐了口氣,“老爺,姨娘,這就是她要過的日子?”


    “大姐。”


    “想來,你們裏麵也得人怪我心狠了。”張小碗說到這,慢吞吞地笑了一下,“田契房契你全給她了?”


    “是。”


    “那便都收迴了罷。”


    張小寶沒出聲。


    張小碗淡淡地道,“銅錢就不收了,想來這老爺姨娘的日子,也把那錢花了不少了,就留著給那老爺姨娘當賞錢罷。”


    “大姐。”


    張小碗伸出手撫了撫被氣得一片血熱的臉,過了好一會才道,“那官也是賞的,便也收迴來罷,我會叫你姐夫著人與你迴京,到時,你把人給帶迴來,爹死了,她不來送終,娘要是沒了,她再不來,便讓她以後也連個送終的人也無。”


    她的那一兒一女,她還想從他們家得點銀錢養大,便老實地來罷。


    “大姐……”


    “嗯?”張小碗看他,笑了笑,“還是你想看那趙老爺花著張家的錢養姨娘?你便是願意,我卻是不願意他借著我家夫君的勢當這官的。”


    “是小妹讓您傷心了。”


    “別說這麽多了,去帶她過來罷,以後怎麽著,你看著辦罷。”張小碗閉了閉眼,便睜眼叫了婆子進來,“送大舅老爺出去。”


    她該說的都說了,小寶要還是心軟,那便心軟罷。


    該為他們著想的,她都想過了。


    **


    又是一年,快要接近年關,張小碗卻要比去年要瘦上一些,汪永昭讓婆子看得她甚嚴,每天的進補一天五頓一頓都沒落下過,除了用膳,偶爾,他還會從前院抽空迴來看著她進食。


    萍婆那頭,也得了一封從南邊來的商隊帶來的信,她尋思了良久,也還是交給了張小碗。


    這是張小碗尋給善王妃的婆子寫來的信,專帶給張小碗的,萍婆想瞞著,但一想著夫人的性子,她便不敢再欺瞞她,也不敢擅自交給家中老爺。


    她怕她日後知曉了,還要為她這個下人再傷次心。


    婆子在信中寫,她們三人被帶到南疆後,便不再受重用,被譴去了做針線活,沒有近身侍候。但自今年年後,她們被安排到了善王妃的身邊,這時,才知善王妃小產了兩月。


    善王妃小產的原因,婆子也在信中寫明白了,原來是善王妃的父親,木府土司大人害的,原本在她見王妃之前,善王攔了一攔,但善王妃要見對她釋好的父親,而在見麵之後的第二日,善王沒依土司大人的意思退出他打進深寨的兵,王妃懷裏的胎兒當夜便滑了,七月時,外麵便有人傳出了王妃滑胎之事,傳言是那山寨寨主給善王的見麵禮,這事現在鬧得南疆沸沸揚揚,她們覺得甚為不妥,便傳信過來與夫人說道一番。


    “要是不傳得沸沸揚揚,外邊的人甚多知曉,就不打算告訴我了罷?”張小碗把那明顯有人拆過的信扔到桌上,閉著眼睛淡淡說道。


    “夫人。”久未跪過她的萍婆跪到了地上。


    “你之前知曉?”張小碗問了一句。


    “半字不知。”萍婆斷然否認。


    張小碗長籲了一口氣,冷冷地笑了一聲,“果真不是什麽善心就能結出善果的。”


    說罷,她拿著信站了起來,往東邊的長廊走去。


    “夫人。”萍婆在她身邊急急地喊。


    張小碗頓住腳步,深吸了口氣,才迴頭與她說道,“無事,我就是去找老爺說說話,你且去廚房幫我看看膳食。”


    說罷,急步往前院走去。


    一路走過走廊,進書院之前張小碗慢下了腳,這時守院護衛見到她,朝她施禮,張小碗便跟平時那般輕點了點頭,輕步往裏走去。


    “夫人,您來了……”快到門邊,江小山從裏打開門,滿臉笑容,“快進快進,老爺等著您呢。”


    他這話一出,就有毛筆砸到了他頭上,江小山頓時就苦了臉,迴過頭朝家中大人道,“您為啥又打我?”


    要是平時,張小碗早就笑了起來了,這時她是萬萬都裝不出那笑臉了,於是提裙進去後便對他淡道,“去外麵候著罷,我跟老爺說會兒話。”


    見她臉色不對,不像平時那般溫婉和善,江小山立馬就彎腰輕道了聲“是”,輕手輕腳地帶門而出了。


    這時,視線本還在公上的汪永昭抬起了頭,揚眉問她,“何事?”


    張小碗沒吭聲,安靜地走到他身邊,把手中的信給了他。


    待汪永昭掃完,臉色一冷後,她便道,“您知嗎?”


    汪永昭抬頭,輕頷了下首。


    張小碗看著苦笑了一聲,扶著桌子喘了口氣,讓他拉著她坐到了他腿上,她才終於掩麵哭了出來,“我那苦命的孩兒,他不知有多傷心。”


    汪永昭抱緊了她,拍著她的背,輕聲地道,“無礙,現有你的婆子看著,來年便也會還有孩子。”


    “他是怎麽與您說的?”張小碗忍著淚,問道。


    她不信汪永昭不知來龍去脈。


    “他那小王妃失了警戒,”汪永昭輕描淡寫,“日後不會再犯了。”


    張小碗良久無語,又道,“那戰事呢?”


    “無事,他是將軍,什麽戰是他打不贏的。”汪永昭淡淡地道,“你且放心。”


    張小碗知曉問到這,她便不能再問下去了,過問得再多,就是她的咄咄逼人了。


    她的眼淚到這時也是流不出了,隻能無聲地躺在汪永昭的懷裏,久久後,她疲倦地閉上了眼。


    汪永昭一直抱著她,直到她閉上眼,他才在她邊輕輕地道,“不要多想,他還會有兒子,我們還會有孫子。”


    “還能如何?”張小碗木然地道,“隻能如此了。”


    隻是發生過的事都會留下痕跡,從今以後,她可憐的孩子心裏,便又多了道創傷。


    她這時寧願他沒那麽喜愛他的王妃,想來確是自私,可沒那麽喜歡,便不會有那麽痛罷。


    **


    張小碗這幾日情緒低落,汪懷慕便搬了他的書案去了母親的外屋,母親繡衣時,他便在一旁念書。


    愛亂跑的汪懷仁時不時便過來與張小碗要口茶喝,見得母親的笑臉,這才離去,繼續帶著侍衛在府中亂闖。


    汪杜氏這幾日前來給張小碗請安,往往要與張小碗說笑一翻這才離去,府中紛擾之事卻是支字不提,她自去與管家處置。


    到底是到了年關,張小碗也知自己不能消沉,便提起精神準備過年的大小事宜,忙碌得久了,心也木了,那擔擾又再一次深埋在了心底。


    府中孩兒生氣勃勃,張小碗也不願自己擾了他們的安寧,她的這兩個孩兒都是她抱在懷中逐字逐句教著話長大的,就算兩兒都已長大,他們也與她甚是親昵,她好與不好,自也是影響他們的。


    這年大年三十,汪家的大大小小祭完祖,等放了鞭炮,張小碗又去了祠堂念經。


    她跪念了兩時辰,汪永昭便跪在她身後抱了她的腰這般久。


    寅時,張小碗精神極好,汪永昭拉了她起來後,待出了祠堂,仆人在前麵提著燈火,她與他輕語道,“我去廚房給您和孩兒擀麵條,您給我去生火罷。”


    汪永昭聞言垂頭看她的臉,看著她揚起的臉上那柔和的眼睛,他便笑了。


    說來,善王有什麽好傷心的,他以為這世間的女子,他得了一個她這樣的娘,還能再得一個像她般的妻子不成?


    這世上豈有這般的好事。


    汪永昭伸出手摸了摸她溫熱的臉,嘴角微翹,“好。”


    廚房路中,張小碗輕言與汪永昭輕笑道,“實則想來,我也不是那萬般的好人,可念完經,這心下也是鬆了一大塊,來日我們尋得一處古寺,便帶了孩兒去捐點香火錢罷。”


    “嗯。”


    張小碗想了想,便又道,“這正月十五裏,凡是來往鎮上的商人客人,就是那流浪乞討之人,都可往食齋一日食兩頓,您看可行?”


    “可行。”隻要她心安就好,那食齋這幾日少掙幾個銅錢也無妨。


    張小碗把手覆在他放置在她腰間的手上,偏頭朝他看去,對上他深遂的眼,她便朝他微笑了起來。


    平時那些萬般的容忍,還是換來了他站在她身前。


    說來,如若不是她不對他生情,一直冷眼旁觀著他的一切,保持著清醒看清他所要的是什麽,才沒讓她被他迷惑了眼,要不然,給不了他所要的,她怕也是早被他拋下了罷?


    這些年間算來他真是沒有薄待她,而她便再對他好點,也沒什麽不妥的。


    她給他的,他都還迴來了。


    **


    這年出了正月,到二月時,南邊大戰,汪永昭又調了一千精兵夜行南疆。


    汪懷仁這月已滿五歲,虛歲六歲的小兒已知其母甚是擔擾在南邊打仗的大哥,這日早上他一起來,就穿上他的小盔甲過來與張小碗請安,道,“娘你且放心,懷仁這就去接大哥迴家。”


    說罷,迴頭就讓他的貼身小廝,汪勇去牽他大哥過年時著人送過來的小馬駒。


    汪懷慕隻得拉住了他的手,與他道,“現下可不行,爹爹還未應允。”


    “爹爹……”懷仁便朝坐上的汪永昭看去。


    “過來。”


    汪懷仁一過來,汪永昭一拳便朝他正麵打了過去,汪懷仁身體往後一仰,便又翻身,握著右手的小拳便往汪永昭臉上打去,這時汪永昭頭往邊上一偏,他的左手便狠狠地另打了過去。


    汪永昭這時頭往後仰,躲過了他的拳勢,大手抓住了他的小手,淡道,“力道不足,等能甩開了爹爹的手再說。”


    汪懷仁用力甩了甩,都未甩開,便嘿嘿一笑,眼睛一轉,便對他道,“爹爹,娘親在瞪你。”


    汪永昭迴過頭朝張小碗看去,汪懷仁借機掙手,但無奈其父眼睛看向了其母,手中力道卻未鬆,他還是沒掙開。


    這計不成,汪懷仁再施一計,道,“爹爹,慕哥哥有話與您說。”


    汪懷慕見小弟拉上自己,隻有上前拱手道,“爹爹,懷慕有話要說……”


    汪永昭便鬆開了汪懷仁的手,與懷慕溫言道,“說罷。”


    “懷慕想說,您還是多懲懲懷仁罷,他昨晚又鑽到床底下嚇孩兒,把汪順都嚇得跌倒了。”


    “那是汪順膽兒小,慕哥哥你不就沒嚇著。”汪懷仁這時已鑽到母親懷裏,喝了一口她喂給他喝的水,不以為然地道。


    “唉。”見說不過弟弟,汪懷慕搖頭道,“你就是淘氣,怎麽懲你都不聽,這般淘氣還要去接大哥,去了那,莫被他打屁股都是好的。”


    “這是哪兒的話,”汪懷仁擦擦嘴,迴頭朝張小碗道,“你信孩兒,孩兒明日打贏了爹爹,就為你去接大哥迴來。”


    張小碗笑著摸了摸他的頭發,與他柔聲調,“好,不過且在那之前,先去用了早膳,再去習了早課,可好?”


    “好嘛。”汪懷仁點頭,靠在了她的懷裏,朝著汪懷慕笑了起來,還朝他眨了眨眼,道,“哥哥小廝膽兒下,便不要了罷,我把我的給你。”


    懷仁小廝汪勇一聽,眼睛巴巴地往汪懷慕看去。


    他可是極想跟二公子的,小公子太皮了,他半天都找不著他,迴頭管家問過,他根本就不知道他去哪兒去了。


    汪懷慕哪能不知弟弟打的主意,便不由搖頭道,“又調皮,還是叫爹爹訓你的好。”


    汪永昭聽罷微微一笑,站起身來往堂屋走。


    張小碗便一手拉了一個兒子跟在他身後,嘴間笑著與懷慕說道,“爹爹不能訓時,大哥也不在家時,便是由你來訓,你要自己想法子替娘管管弟弟,可好?”


    汪懷慕聽罷便點頭,“孩兒知曉,娘親放心。”


    張小碗看著懷慕那已然有坦蕩之氣的眉目,心下有著幾許欣慰。


    他不像他的父親,也不像她,但他是個好弟弟,也是個好哥哥。


    這時汪永昭迴過頭來,張小碗便朝他笑著道,“您還是牽了我們家的小調皮去罷,莫讓他半道跑了。”


    正欲要掙脫他娘親的手的懷仁一聽,隻得收住了身勢,乖乖地讓娘親把他的小手轉交給了他爹爹牽著。


    “走邊上。”這時迎麵吹來了一陣風,汪永昭擋在了張小碗的麵前,等風勢一過,他轉頭對站於他身後一步的婦人說道。


    “知了。”婦人輕輕柔柔地應了一聲,走至了他的身邊,把手搭在了他的手臂上,汪永昭再垂頭看她,見她抬眼笑看著他,他這才收迴了眼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種田之貧家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殺豬刀的溫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殺豬刀的溫柔並收藏穿越種田之貧家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