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宴會上的難堪
季伏雨看到小寶的身影,不禁張大了嘴,她居然一點都沒注意到小寶跟著來,季伏雨之所以不讓小寶跟著來,是擔心這裏病情嚴重,小寶抵抗力不行。
小寶的話說完之後,一個女人哭哭啼啼的跑上來,一把擁住了小寶:“小寶,我的小寶。”
小寶小嘴一撇,也哽咽著喊眼前的人:“娘親。”
這個女人便是小寶的娘親,吳嬸。
吳嬸見小寶已經好了,心中也放下心來,當時帶著小寶進入都城尋醫也是無可奈何,那時小寶身體越來越差,吳嬸便偷偷帶小寶入城尋求治療。
不過沒成想,見到大夫後,看清他們的模樣,立馬避如蛇蠍,還找人將他們抓住,吳嬸隻能帶著小寶逃離。
被迫進入到了巷子當中,為了將人引開,吳嬸才將小寶藏了起來,自己去將人引開,成功引開人後,返迴來卻找不到了小寶。
吳嬸痛苦不已,而後被人發現,丟出了城,吳嬸失魂落魄的來到了佛陀山。
季伏雨看到母子重逢,心中也安慰了不少,她走上前對著吳嬸說道:“您就是小寶的娘親吧?我能為你看看嗎?”
吳嬸聞聲抬頭看去,季伏雨出現在眼前,而這時小寶也說道:“娘親,就是這個姐姐治好了我,你也讓姐姐把你治好,好不好?”
吳嬸聞言,點了點頭,而後便聽從季伏雨的話,將藥喝下,臉上的膿瘡有了變化,吳嬸也覺得身體不像之前那般難受。
“我感覺身體好像有些變化。”
季伏雨笑著說道:“再喝下兩副藥便可以痊愈了,這傳染病應該是環境髒亂導致的,以後注意衛生便行。”
吳嬸感謝季伏雨,接過藥後拉著小寶走到了一旁,而那些人見狀,紛紛開始排起了隊伍,長長的隊伍讓季伏雨很是高興。
季伏雨急忙坐了迴去,將藥物分發給生病的病人,而段景燁也在一旁幫助著季伏雨。
直到太陽漸漸落山,季伏雨和段景燁才打道迴府。
第二日又像往常一樣來到了佛陀山,患病的人正在逐漸的恢複,看到季伏雨和段景燁到來時,大家都露出了感激之色。
百姓們紛紛稱唿季伏雨為‘神醫’。
而這個事情很快也傳入到了厲北溟以及晉陽中段易康的耳朵裏,當段易康得知佛陀山上出現神醫,段易康便猜測是季伏雨。
而佛陀山位於晉陽和厲國的交界處,所以這件事情自然能夠傳進段易康的耳朵當中。
佛陀山上的病人們逐步痊愈,人人高唿著季伏雨和段景燁的名字,對他們都感激不盡,原本聚集在這裏的人也都紛紛散盡。
在天際被渲染成紅色的這天,吳嬸也帶著小寶向季伏雨告別。
“季姑娘,我們要走了,去尋我丈夫,他是葯穀的傳人,我們這次出來一是為了看病,二是為了尋我丈夫……當得知我們母子都受了傳染病,本想找到丈夫再尋求救治,隻是葯穀距離遙遠,恐怕難以熬到……多謝姑娘救命之恩,姑娘若是有時間也可到葯穀來玩玩,到時我們母子一定好好款待二位!”
季伏雨聽到葯穀二字,不禁喜上眉梢,據說葯穀中不僅有各種奇異之草,而且人人都懂得醫術,季伏雨很感興趣,想到葯穀中取取經。
不過……
季伏雨看了看段景燁,隨後向吳嬸說道:“吳嬸,有機會我一定會去的,你們路上小心,這是一些盤纏和糧食,留在路上吃。”
吳嬸見狀,連忙推脫:“這怎麽行,你們都……”
季伏雨打斷了吳嬸的話:“吳嬸,就算你不要,也得為小寶想想呀,路途遙遠,小寶又是個孩子……這些都是我送給小寶的。”
吳嬸聞言,心中感動不已,將季伏雨送給的東西收下,而後與季伏雨和段景燁告別,離開了佛陀山。
吳嬸和小寶的背影消失,季伏雨和段景燁也乘坐著轎攆迴到了城中,馬車上,閉目眼神的段景燁開口說道:“你想去葯穀。”
季伏雨迴道:“想去,不過再等等吧。”
段景燁沒有繼續言語,隨著馬車的顛簸,很快他們便迴到了府邸當中,疲憊不堪的兩人也早早睡去。
早晨,季伏雨和段景燁受到了厲北溟的邀約,兩人再次乘坐著轎攆前往皇宮當中,這次,厲北溟會兩人設了宴。
季伏雨一臉的疑惑,厲北溟坐在龍椅上說道:“多虧了季姑娘,才解除了皇城百姓的恐慌,你們所做的事朕已經知曉,今日設宴便是為了你們。”
季伏雨頓時明白過來,走過去,入座。
舞姬們上場表演,翩翩舞姿在大殿之上吸引著眾人的目光,舞姬們褪去後,坐著的厲央央卻突然起身說道:“今日設宴答謝季姑娘,季姑娘便是這場宴會的主角,不如季姑娘為大家表演表演?”
此話一出,在場之人都露出了異樣臉色,舞姬剛剛退去便叫季伏雨上場表演,那不等同於將季伏雨放在了和舞姬一個位置上。
而厲北溟聽到厲央央的話,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明顯是在刁難季伏雨,厲北溟剛想訓斥厲央央時,季伏雨卻突然開了口:“公主之命不可違……不過民女有個不情之請,可否得到皇上批準?”
厲北溟聞言,說道:“說吧。”
季伏雨勾起一抹笑,緩緩說道:“民女想請公主伴奏,民女聽聞公主琴藝了得……不知民女可否有這個榮幸,能得公主一曲?”
厲央央聽了這番話,頓時睜大了美目。
讓她伴奏?那不是有損了她公主的威嚴?
厲央央故意在舞姬結束之後讓季伏雨上場,就是將季伏雨規劃為舞姬一類,目的就是羞辱季伏雨,卻沒成想被季伏雨反將一軍。
厲央央想拒絕,然而沒等她拒絕,厲北溟便笑著說道:“自然可以!”
厲央央難以自信的看著厲北溟,最終隻能憤怒的登場,坐在琴前彈奏,為季伏雨伴奏,而文武百官們不禁背地偷笑。
公主為百姓伴奏,還真是難得一見。
(本章完)
季伏雨看到小寶的身影,不禁張大了嘴,她居然一點都沒注意到小寶跟著來,季伏雨之所以不讓小寶跟著來,是擔心這裏病情嚴重,小寶抵抗力不行。
小寶的話說完之後,一個女人哭哭啼啼的跑上來,一把擁住了小寶:“小寶,我的小寶。”
小寶小嘴一撇,也哽咽著喊眼前的人:“娘親。”
這個女人便是小寶的娘親,吳嬸。
吳嬸見小寶已經好了,心中也放下心來,當時帶著小寶進入都城尋醫也是無可奈何,那時小寶身體越來越差,吳嬸便偷偷帶小寶入城尋求治療。
不過沒成想,見到大夫後,看清他們的模樣,立馬避如蛇蠍,還找人將他們抓住,吳嬸隻能帶著小寶逃離。
被迫進入到了巷子當中,為了將人引開,吳嬸才將小寶藏了起來,自己去將人引開,成功引開人後,返迴來卻找不到了小寶。
吳嬸痛苦不已,而後被人發現,丟出了城,吳嬸失魂落魄的來到了佛陀山。
季伏雨看到母子重逢,心中也安慰了不少,她走上前對著吳嬸說道:“您就是小寶的娘親吧?我能為你看看嗎?”
吳嬸聞聲抬頭看去,季伏雨出現在眼前,而這時小寶也說道:“娘親,就是這個姐姐治好了我,你也讓姐姐把你治好,好不好?”
吳嬸聞言,點了點頭,而後便聽從季伏雨的話,將藥喝下,臉上的膿瘡有了變化,吳嬸也覺得身體不像之前那般難受。
“我感覺身體好像有些變化。”
季伏雨笑著說道:“再喝下兩副藥便可以痊愈了,這傳染病應該是環境髒亂導致的,以後注意衛生便行。”
吳嬸感謝季伏雨,接過藥後拉著小寶走到了一旁,而那些人見狀,紛紛開始排起了隊伍,長長的隊伍讓季伏雨很是高興。
季伏雨急忙坐了迴去,將藥物分發給生病的病人,而段景燁也在一旁幫助著季伏雨。
直到太陽漸漸落山,季伏雨和段景燁才打道迴府。
第二日又像往常一樣來到了佛陀山,患病的人正在逐漸的恢複,看到季伏雨和段景燁到來時,大家都露出了感激之色。
百姓們紛紛稱唿季伏雨為‘神醫’。
而這個事情很快也傳入到了厲北溟以及晉陽中段易康的耳朵裏,當段易康得知佛陀山上出現神醫,段易康便猜測是季伏雨。
而佛陀山位於晉陽和厲國的交界處,所以這件事情自然能夠傳進段易康的耳朵當中。
佛陀山上的病人們逐步痊愈,人人高唿著季伏雨和段景燁的名字,對他們都感激不盡,原本聚集在這裏的人也都紛紛散盡。
在天際被渲染成紅色的這天,吳嬸也帶著小寶向季伏雨告別。
“季姑娘,我們要走了,去尋我丈夫,他是葯穀的傳人,我們這次出來一是為了看病,二是為了尋我丈夫……當得知我們母子都受了傳染病,本想找到丈夫再尋求救治,隻是葯穀距離遙遠,恐怕難以熬到……多謝姑娘救命之恩,姑娘若是有時間也可到葯穀來玩玩,到時我們母子一定好好款待二位!”
季伏雨聽到葯穀二字,不禁喜上眉梢,據說葯穀中不僅有各種奇異之草,而且人人都懂得醫術,季伏雨很感興趣,想到葯穀中取取經。
不過……
季伏雨看了看段景燁,隨後向吳嬸說道:“吳嬸,有機會我一定會去的,你們路上小心,這是一些盤纏和糧食,留在路上吃。”
吳嬸見狀,連忙推脫:“這怎麽行,你們都……”
季伏雨打斷了吳嬸的話:“吳嬸,就算你不要,也得為小寶想想呀,路途遙遠,小寶又是個孩子……這些都是我送給小寶的。”
吳嬸聞言,心中感動不已,將季伏雨送給的東西收下,而後與季伏雨和段景燁告別,離開了佛陀山。
吳嬸和小寶的背影消失,季伏雨和段景燁也乘坐著轎攆迴到了城中,馬車上,閉目眼神的段景燁開口說道:“你想去葯穀。”
季伏雨迴道:“想去,不過再等等吧。”
段景燁沒有繼續言語,隨著馬車的顛簸,很快他們便迴到了府邸當中,疲憊不堪的兩人也早早睡去。
早晨,季伏雨和段景燁受到了厲北溟的邀約,兩人再次乘坐著轎攆前往皇宮當中,這次,厲北溟會兩人設了宴。
季伏雨一臉的疑惑,厲北溟坐在龍椅上說道:“多虧了季姑娘,才解除了皇城百姓的恐慌,你們所做的事朕已經知曉,今日設宴便是為了你們。”
季伏雨頓時明白過來,走過去,入座。
舞姬們上場表演,翩翩舞姿在大殿之上吸引著眾人的目光,舞姬們褪去後,坐著的厲央央卻突然起身說道:“今日設宴答謝季姑娘,季姑娘便是這場宴會的主角,不如季姑娘為大家表演表演?”
此話一出,在場之人都露出了異樣臉色,舞姬剛剛退去便叫季伏雨上場表演,那不等同於將季伏雨放在了和舞姬一個位置上。
而厲北溟聽到厲央央的話,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明顯是在刁難季伏雨,厲北溟剛想訓斥厲央央時,季伏雨卻突然開了口:“公主之命不可違……不過民女有個不情之請,可否得到皇上批準?”
厲北溟聞言,說道:“說吧。”
季伏雨勾起一抹笑,緩緩說道:“民女想請公主伴奏,民女聽聞公主琴藝了得……不知民女可否有這個榮幸,能得公主一曲?”
厲央央聽了這番話,頓時睜大了美目。
讓她伴奏?那不是有損了她公主的威嚴?
厲央央故意在舞姬結束之後讓季伏雨上場,就是將季伏雨規劃為舞姬一類,目的就是羞辱季伏雨,卻沒成想被季伏雨反將一軍。
厲央央想拒絕,然而沒等她拒絕,厲北溟便笑著說道:“自然可以!”
厲央央難以自信的看著厲北溟,最終隻能憤怒的登場,坐在琴前彈奏,為季伏雨伴奏,而文武百官們不禁背地偷笑。
公主為百姓伴奏,還真是難得一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