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項起源於‘黨項羌’,他們自稱為漢代西羌的後裔。自遠古以來,羌人就占據著青海湖周圍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包括黃河源頭附近的山地。這一片的邊緣地帶,就是位於吐蕃東北部,被稱為‘安都’的地方。


    在唐朝軍隊收複鄂爾多斯地區之後,當時的黨項首領拓跋赤辭率領族人歸順唐朝,並定居在鄂爾多斯。拓跋赤辭最初拒絕了唐政府的招安,他強硬而堅毅,他選擇與慕容氏聯姻,借此抵抗唐朝的誘招。但隨後吐穀渾政權衰落,慕容氏自縊,唐朝使者又在合適的時間撫慰拓跋赤辭。這時候,拓跋赤辭非常勉強地接受了唐政府的招撫,黨項歸順唐王朝。


    隨後,唐朝在黨項地區設立鬆州都督府,拓跋赤辭被任命為西戎州都督。與此同時,唐王朝還將皇室的姓氏李姓賜予了拓跋赤辭,但是直到唐朝末年,拓跋氏才接受這個姓氏。


    唐晚期,當黃巢起義爆發之後,唐朝北方與河西的聯係中斷,唐統治集團出於風雨飄搖之中。這種形式之下,西夏黨項的野心膨脹不已。880年末,黃巢攻陷長安,當時的黨項首領拓跋思恭直接占領宥州(今陝西境內),並且自稱刺史。


    黃巢攻陷長安,拓跋思恭帶領一批新集結的黨項羌軍隊將黃巢的起義軍趕出長安,唐王朝將他任命為夏、綏、銀節度使。(出自《新唐書》)


    與此同時,拓跋氏在唐王朝的庇護下,小心翼翼地擴充他們在鄂爾多斯地區的勢力。


    在唐末爭奪北方統治權的鬥爭中,朱溫是一個強有力的爭奪者。在朱溫的後梁政權建立之後,正式宣告了唐朝的滅亡。


    在拓跋思恭和他的弟弟拓跋思諫都死去之後,黨項一族的統治權落到了拓跋思恭的孫子李彝昌的手裏。但一年之後,夏州軍隊發生政變,李彝昌死去,拓跋思恭家族指揮權旁落,落到了李家旁族李仁福手中。


    李仁福是李彝昌的叔叔,他在夏州成功抵擋了李茂貞和李存勖的圍攻。與此同時,遼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機發動戰爭,黨項開始向遼朝稱臣,並納貢。


    李仁福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李彝超繼任夏州定難軍節度使,後唐希望安從進替代李彝超,而令李彝超改任延州彰武軍節度。(出自《新五代史》)


    李彝超死後,他的弟弟李彝敏公開叛亂,最後逃往後晉。後晉朝廷與夏州首領達成協議,將李彝敏送迴夏州,李彝超的哥哥李彝殷處死了叛亂的兩百多人。


    黨項內部遭遇一次大清洗,李彝敏被處以死刑,李彝殷將宥州刺史李仁裕調往綏州,取代李彝敏的綏州刺史位置。不久之後,羌人部落刺殺李仁裕,這個部落逃往後漢。


    李彝殷請求後漢朝廷處罰羌人,後漢拒絕。(出自《舊五代史》)


    幾年之後,遼軍南下進攻後晉政權,李彝殷答應後晉,派遣四萬人東渡黃河,牽製契丹人。


    當短命的後漢王朝覆滅之後,很快就興起了兩個相對立的後繼國家,北漢和後周。其中北漢與契丹密切聯係,李彝殷最後承認了後周,疏遠了北漢。


    接著,夏州與後周和宋初朝廷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宋朝摧毀北漢政權之時,黨項首領獻上馬匹三百,表達對宋滅北漢的支持。


    李彝殷去世時,宋王朝授予他夏王的稱號。


    宋朝與黨項之間一直處於某種非正式的戰爭狀態。宋朝利用黨項內部的分裂局麵,用勸說、施加經濟壓力,和在邊塞設置障礙,來保持和黨項的關係。


    而對於吐蕃和迴鶻的進貢和貿易,則要寬鬆得多。


    宋太宗使盡渾身解數,誘使時任黨項統領的李繼遷降宋,始終未如願。


    李繼遷的長子李德明繼位,時年21歲。遼王朝洗劫西夏,隨後又冊封李德明為‘大西夏王’,作為洗劫西夏的補償。


    此時正值公元1005年,宋遼之間簽訂合約,澶淵之盟。


    為了觀望遼宋和談的結果,李德明拖延與宋接觸的時間,宋真宗迫切希望達成合約,宋朝希望李德明歸還靈州,向宋稱臣納貢。


    李德明對這些條約保持反對態度,最終雙方達成妥協,李德明保有西平王稱號和定難軍節度使,宋則向黨項提供錢、茶、絹等物,並且每年捐贈冬衣。


    西夏與宋形式上的朝貢關係已經建立,宋朝承認黨項事實上的君主地位。


    在李德明晚年,他的長子李元昊統帥黨項軍隊,並征服了河西。從李元昊的軍事行動上說,征服河西可以看做是一種西方擴張,也是鞏固西夏社會遊牧基礎的運動。


    當李元昊將涼州納入黨項帝國之後,不久,李德明就去世了。


    李元昊三十歲那年,繼位稱帝,稱“大夏皇帝”。


    宋廷對元昊稱帝已有風聞,此時李元昊的使臣請求宋廷承認西夏獨立自主的地位。宋仁宗不願意接受使臣的禮物,也不願意受詔和賜物。


    宋仁宗下詔,削奪元昊官爵,並關閉所有邊市。


    遼朝廷對宋發出不要與西夏議和的警告,宋廷則延緩了對李元昊的冊封。


    西夏與契丹的戰爭,從未停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焚香掃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駢四儷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駢四儷六並收藏焚香掃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