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頭怯怯的看著崔明衝半晌,才突然恍然的結結巴巴的開口道,“崔,崔大人……您,您,您請……”那老頭一邊結結巴巴的說著,一邊打開了門。


    崔明衝笑了笑,指著包拯,比劃道,“他,查案的。”


    那老頭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讓開了道路,讓包拯和白玉堂跟著進來。


    進了門,包拯不由讚歎一聲,這會兒進了小園子,才發現,這小園子果然精妙美麗,比起站在小橋上所看見的,更加美麗幽深。


    包拯進了小園子後,對老頭拱拱手做了禮後,就指著那走廊,對老人家說道,“老人家,我到那裏看看。”


    老頭茫然的看著包拯,又看看崔明衝,似乎很不明白他們在說些什麽。


    而這時,一老婦人走了出來,對老頭比劃了半天,那老頭才恍然的結結巴巴道,“可,可以的,可以,以,以的。”


    包拯於是對老頭和老婦人做了個禮,就和白玉堂朝那走廊走去。


    包拯沿著那走廊慢慢走著,一邊走,一邊細細的看著走廊下頭的湖水。腦海裏也開始思量起來。


    那十五個趕考書生為何被殺?


    他們是死在了千裏湖,還是被棄屍千裏湖?


    殺人動機是什麽?連續十五人可是有什麽意義在裏頭?


    這小園子到底有什麽秘密?如果是殺人棄屍為何不棄屍在他處?這千裏湖時時刻刻都有人遊玩賞樂,在這裏不是容易被發現嗎?不,等等!這十五人為何到現在都未曾聽到千裏湖附近有人提起??


    包拯皺眉,若說是朝廷的威懾,未免也太誇大了吧?朝廷再大的威懾力,能跟民間比嗎?特別是這千裏湖……


    趕考書生多為飽學之士,其中耿直迂腐的人可不少,若他們知道有書生死於這裏,必定會鬧僵起來,非得朝廷給個說法不可!


    所以……這裏頭,應該還有其他原因……可到底是什麽原因?


    包拯站在走廊的盡頭,盯著不遠處的小橋,思索著,現在,該確定的事情有什麽?


    第一,這小園子不簡單。


    第二,那十五個書生的身份和來京城後的作為,死於同一種死法,又死於同一個地點,他們必定有聯係。


    第三,是什麽壓製了這十五個書生的死訊?


    第四,那十五名書生的脖頸上的白痕到底是什麽?


    **********


    包拯在千裏湖查案的時候,展昭也早已抵達了靈光寺。


    “諾,公孫大哥,這是包大哥要我一定要帶來的,被子,衣服,書。對了,還有這玉片糕,我來的時候,包大哥跑去買的,叫我一定要帶給你吃。”展昭一樣一樣的擺了出來,邊說邊嘀咕著,“真是……包大哥好囉嗦哦”


    公孫策看著擺滿了桌子的東西,嘴角忍不住彎了彎,這種場麵讓他想起上輩子,每次包青天包大人要出京城夜宿外頭查案的時候,自己也是一樣一樣的擺了出來,叮囑著要記得加衣,要記得帶書籍,晚上不看點書,包青天包大人是根本就睡不著的,而自己也是一樣,晚上不看點書,就會睡不著……說來這習慣還是被包大人給帶出來的……如今,卻是輪到自己了嗎?


    公孫策輕輕的撫摸著桌麵上的幾本書籍,那是幾本醫書,自己時常翻閱著的醫書,他以為包拯會帶書來給自己,肯定也是四書,卻沒想,包拯原來注意到了……自己翻閱著的,是醫書,而不是四書……公孫策的眼眸柔和了下來。


    包拯,原來有總是看著自己嗎?


    還有這玉片糕……公孫策撚起一塊玉片糕,嘴角彎起淺笑,想起上輩子來京城應考的最大收獲就是知道了,京城哪家的玉片糕最好吃……


    “公孫大哥,你沒事吧?”終於將東西清點出來的展昭眨眼看向公孫策,奇怪了,公孫大哥幹嘛看著這些東西發笑啊?很好笑嗎?有什麽好笑的地方嗎?


    公孫策迴過神,尷尬一笑,拍拍展昭的肩膀,輕咳一聲,“展昭,辛苦你了。”


    “不辛苦。”展昭很是誠懇的說著,“隻是,公孫大哥,你身體好些了嗎?”


    公孫策微笑點頭,“嗯,好多了。”雖然隻有一個晚上的時間,但那種元氣不斷流失疲倦不已的感覺卻是消失了。現在元氣漸漸開始聚攏了,再過半個月相信就可以恢複元氣,到時候,再花半個月的時間來調理一下,應該就沒有什麽問題了。


    “那就好。”展昭鬆了口氣,細細看了看公孫策的臉色,笑眯眯道,“包大哥知道了,肯定會很開心。”


    公孫策一笑,心頭暖暖的,“那,展昭你一定要跟他說,我很好,別讓你包大哥為我擔心,知道嗎?”


    展昭重重點頭,“嗯,我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公孫策與包拯+番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棵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棵樹並收藏(曆史同人)公孫策與包拯+番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