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曆史同人)公孫策與包拯+番外 作者:千棵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包拯微微點頭,比公孫策略微高大的身影快走一步,走在公孫策身前,偏頭問道,“去琴房?還是書堂?”
公孫策有些微怔的看著眼前的少年,心頭閃過一絲懷念,曾經,他就是這樣站在這人身後,看著他........
嘴邊勾起笑容,溫暖又和煦,“去琴房。麻煩包兄台了。”
包拯點頭,轉頭帶路,但又略微停了下腳步,稍稍遲疑,才開口道,“叫我包拯吧。”
公孫策有些訝異,這可不像是眼前這人的脾性,罷了,也好,眉眼一彎,“那也請叫我公孫策好了。”
包拯迴頭,扯出一絲微笑。微笑淡淡,甚為溫暖。
公孫策瞬間想起開封府的四大護衛偶爾嘀咕的一句話:哎,大人要是笑了,那太陽也要從西邊爬起來了......
---------------------------------------------------------
來到琴房,剛想拱手道謝,包拯卻微微擺手,依然那副嚴肅的麵孔,“進去吧。不然要遲到了。”
公孫策眨眼,笑了笑,點頭轉身邁進琴房。
第2章 □□記(上)
書院放學的時候,公孫策慢吞吞的走到最後,打量了四周,他記得這時候,包拯常常會留下來幫師長整理書案什麽的,有時還會留下來給師長打掃書堂或琴房,以此來充抵他的束脩(學費)。
果然,打量了一番後,公孫策成功的在書堂看見那熟悉的黑麵孔。
眼睛一亮,公孫策笑眯眯的走了過去。
見包拯正專心的擦拭著書桌,讀書人原本都該有雙修長幹淨的手,可包拯的手卻粗糙厚繭,他瞥了眼牆邊,有一把掃帚,他便順手拿過,掃了起來。
“咦?”包拯聽見聲音,抬頭,見原來是那個迴廊轉彎處有著清雅風度的少年。“公孫策?”包拯輕聲低喃,有些怔然。
公孫策抬頭,看著包拯,一笑,“我看你在忙,就沒叫你了。”說罷,又低頭,動作很是自然的掃了幾下,將一些灰塵掃到一邊,其實,這書堂地上幾乎沒有什麽紙屑。
包拯沉默看了公孫策一會,低頭,繼續擦拭著桌子。
書堂桌子一共二十八桌,還有二十八張椅子。雖然都很幹淨,但包拯每日都會認真的擦拭一次。
公孫策掃著地上的灰塵,包拯擦拭著桌子。
一室的安靜,一室的安寧。
打掃完,公孫策拿著掃帚,又默默跟在包拯身後,去了琴房。
快到琴房的時候,包拯忽然轉身,先是看了眼他手上的掃帚,問道,“你又迷路了?”神情嚴肅認真。
迷路?這麽近的路程,他怎會迷路?公孫策迷茫眨了眨眼,看著包拯一臉嚴肅,半晌,才一笑,眼睛彎彎,“是啊。所以,你要是忙完了,可不可以送我迴家?”
包拯沉默的盯著公孫策半晌,直盯著公孫策後背毛骨悚然了,才慢慢轉過頭,還是那麽嚴肅淡定的口吻,“琴房的地,你掃掃。”
公孫策看了包拯已經轉身抹琴的背影一眼,心頭有些無語,重生前跟自己說話辦事都“公孫先生”前“公孫先生”後的人,這會兒卻對一個剛認識的人這麽不客氣?........好歹說個請字吧。
見包拯有全身貫注抹琴了,公孫策心裏又想,這樣也好,反正早晚都是要熟悉的,隨即低頭,拿著掃帚,也安靜的掃了起來。
擦拭完老師桌上的琴,包拯轉身,看向低頭認真掃地的清雅少年。
真是個........有趣的人。
以為隻是個彬彬有禮的官家公子,卻沒想倒是個不拘泥於世俗貧富之見的雅致之人。
他包拯家境貧寒,能在這間有名的書院讀書,多虧了院長和師長對他的賞識。
可賞識的人有之,鄙視不屑的人也有不少。隻是,他從不在意,也不屑與他們為伍。
走廊上一見,他一眼就看出這是個官家子弟,那上好的衣料和身上所散發的氣質,特別是見到那腰間佩戴的香囊,香囊上所繡的玉蘭花和廬州府尹公孫大人袖口上所繡的一模一樣,刹那間,他猜測,這位莫非是公孫大人的公子?
而當這位官家子弟轉身時,他意外發現,那雙好看的清亮的眼眸平和溫潤,沒有他所見過的官家子弟身上的那種矜持和自傲。
而如今,看他拿著掃帚的姿勢,標準,熟練,包拯心頭默默猜測,難不成,公孫大人其實家裏很困難?
掃完地,公孫策伸伸懶腰,轉身,就見包拯正看著他,於是,他像上輩子一樣,露出平和的微笑,“你弄完了?”
包拯點頭,接過公孫策手中的掃帚,轉身,道,“走吧。我送你迴家。”
說罷,便大步朝外走出。走到琴房門口時,拿起兩人的裝書的盒子,背上身。
公孫策有些微怔的看著眼前的少年,心頭閃過一絲懷念,曾經,他就是這樣站在這人身後,看著他........
嘴邊勾起笑容,溫暖又和煦,“去琴房。麻煩包兄台了。”
包拯點頭,轉頭帶路,但又略微停了下腳步,稍稍遲疑,才開口道,“叫我包拯吧。”
公孫策有些訝異,這可不像是眼前這人的脾性,罷了,也好,眉眼一彎,“那也請叫我公孫策好了。”
包拯迴頭,扯出一絲微笑。微笑淡淡,甚為溫暖。
公孫策瞬間想起開封府的四大護衛偶爾嘀咕的一句話:哎,大人要是笑了,那太陽也要從西邊爬起來了......
---------------------------------------------------------
來到琴房,剛想拱手道謝,包拯卻微微擺手,依然那副嚴肅的麵孔,“進去吧。不然要遲到了。”
公孫策眨眼,笑了笑,點頭轉身邁進琴房。
第2章 □□記(上)
書院放學的時候,公孫策慢吞吞的走到最後,打量了四周,他記得這時候,包拯常常會留下來幫師長整理書案什麽的,有時還會留下來給師長打掃書堂或琴房,以此來充抵他的束脩(學費)。
果然,打量了一番後,公孫策成功的在書堂看見那熟悉的黑麵孔。
眼睛一亮,公孫策笑眯眯的走了過去。
見包拯正專心的擦拭著書桌,讀書人原本都該有雙修長幹淨的手,可包拯的手卻粗糙厚繭,他瞥了眼牆邊,有一把掃帚,他便順手拿過,掃了起來。
“咦?”包拯聽見聲音,抬頭,見原來是那個迴廊轉彎處有著清雅風度的少年。“公孫策?”包拯輕聲低喃,有些怔然。
公孫策抬頭,看著包拯,一笑,“我看你在忙,就沒叫你了。”說罷,又低頭,動作很是自然的掃了幾下,將一些灰塵掃到一邊,其實,這書堂地上幾乎沒有什麽紙屑。
包拯沉默看了公孫策一會,低頭,繼續擦拭著桌子。
書堂桌子一共二十八桌,還有二十八張椅子。雖然都很幹淨,但包拯每日都會認真的擦拭一次。
公孫策掃著地上的灰塵,包拯擦拭著桌子。
一室的安靜,一室的安寧。
打掃完,公孫策拿著掃帚,又默默跟在包拯身後,去了琴房。
快到琴房的時候,包拯忽然轉身,先是看了眼他手上的掃帚,問道,“你又迷路了?”神情嚴肅認真。
迷路?這麽近的路程,他怎會迷路?公孫策迷茫眨了眨眼,看著包拯一臉嚴肅,半晌,才一笑,眼睛彎彎,“是啊。所以,你要是忙完了,可不可以送我迴家?”
包拯沉默的盯著公孫策半晌,直盯著公孫策後背毛骨悚然了,才慢慢轉過頭,還是那麽嚴肅淡定的口吻,“琴房的地,你掃掃。”
公孫策看了包拯已經轉身抹琴的背影一眼,心頭有些無語,重生前跟自己說話辦事都“公孫先生”前“公孫先生”後的人,這會兒卻對一個剛認識的人這麽不客氣?........好歹說個請字吧。
見包拯有全身貫注抹琴了,公孫策心裏又想,這樣也好,反正早晚都是要熟悉的,隨即低頭,拿著掃帚,也安靜的掃了起來。
擦拭完老師桌上的琴,包拯轉身,看向低頭認真掃地的清雅少年。
真是個........有趣的人。
以為隻是個彬彬有禮的官家公子,卻沒想倒是個不拘泥於世俗貧富之見的雅致之人。
他包拯家境貧寒,能在這間有名的書院讀書,多虧了院長和師長對他的賞識。
可賞識的人有之,鄙視不屑的人也有不少。隻是,他從不在意,也不屑與他們為伍。
走廊上一見,他一眼就看出這是個官家子弟,那上好的衣料和身上所散發的氣質,特別是見到那腰間佩戴的香囊,香囊上所繡的玉蘭花和廬州府尹公孫大人袖口上所繡的一模一樣,刹那間,他猜測,這位莫非是公孫大人的公子?
而當這位官家子弟轉身時,他意外發現,那雙好看的清亮的眼眸平和溫潤,沒有他所見過的官家子弟身上的那種矜持和自傲。
而如今,看他拿著掃帚的姿勢,標準,熟練,包拯心頭默默猜測,難不成,公孫大人其實家裏很困難?
掃完地,公孫策伸伸懶腰,轉身,就見包拯正看著他,於是,他像上輩子一樣,露出平和的微笑,“你弄完了?”
包拯點頭,接過公孫策手中的掃帚,轉身,道,“走吧。我送你迴家。”
說罷,便大步朝外走出。走到琴房門口時,拿起兩人的裝書的盒子,背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