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末世天災之種田求生[重生] 作者:漉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更恐怖的是, 至今還沒有人知道它的傳播途徑,是血液,飼料,還是水源, 空氣……有人特意將養殖場與外界徹底隔離, 喂養的也是自家種的蔬菜和碎米,卻還是沒有逃離厄運。
顧伯爺爺家的大兒子, 也是顧風止的叔叔, 家裏買了大貨車,平時也接一些貨運的活,現在被附近村子雇傭專門托運這些感染瘟疫的病豬。
那一車車,一張張惡心腐爛,觸目驚心的圖片被他發在群裏, 看著就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就是這種豬疫流感, 隻傳染給豬類, 對於別的禽類和人類都沒什麽影響。
隻不過顧爺爺顧奶奶看著周圍日趨嚴重的形式, 還是決定將自家所有的豬給宰殺掉。
顧家的兩頭豬一直被顧爺爺顧奶奶用泃水碎米,精心喂養著,兩百多斤, 正是長肉的時候,現在殺有些可惜了。
但想想, 比起被瘟疫糟蹋,顧爺爺顧奶奶還是覺得現在殺了,雖然不會賺, 但起碼也不會虧太多。
豬瘟現在以一種非常瘋狂的趨勢卷襲這片土地,隔壁村子的豬已經差不多死絕了。他們方山村估計也離不了太遠。
避免夜長夢多,第二天三點多,也是天剛剛蒙蒙亮的時候,顧家就磨刀待豬了。
三點多,其實很早對不對,但顧風止這邊宰殺禽畜的習俗就是要趁早。而且是那種天未亮時最好。
這一天,無論是剛迴的趙麟波,還是休息時間一向規律的顧奶奶,都起了個早。殺豬聽起來簡單,但要忙的事確實不少,起碼一家人都是要動起來的。
今天的殺豬主刀手是顧爺爺,他的副手是顧爸。
豬瘟盛行。如顧家這般同樣打著及時止損主意的人也不少。所以最近村裏最熱手也最難請到的就是殺豬匠,他們的行程據說也已經排到十幾天開外。
豬瘟傳播速度這麽恐怖,顧家肯定是等不了這麽久的。沒的辦法,他們隻能自家硬著頭皮幹。
好在顧爺爺以前在合作社的時候也殺過豬,雖然手生了不少,但還是有經驗不是。
而且他們自家人也多,也用不著再叫幫手。
四盞在白天已經吸足了能量的太陽能路燈,毫不吝嗇的釋放著它的光和熱,將顧家夜晚的院子也照得亮如白晝。大量蚊蟲飛蛾,趨從本能,前赴後繼的撲向高亮的燈泡。
山裏蚊蟲多,所以在出來的第一時間顧奶奶是點了幾枝蚊香和艾草。
味道特殊的艾草和著一陣陣涼風從山裏吹過來,讓本來還有困頓的顧家人,頓時清醒了不少。
現在太陽沒出,天氣還是挺舒服的,三十多度左右,用不著開風扇。顧爸穿著一身背心帶著麻繩,就跟在顧爺爺去了豬欄,趙麟波和顧風止同樣跟上。
豬已經兩天沒有喂食了,身體虛了,抓時比較好抓,另外豬不進食,肚子裏糞便少,腸子也好清洗。
僅僅隻用七分鍾的功夫,幾人就將兩隻豬的四個蹄子對捆起來了。
接下來是最考驗力氣的時候。幾人要將豬從豬欄裏抬到院子裏。兩百多斤的東西兩個男人是肯定能抬起,但麻煩的是豬是活物,它會掙紮,會給他們力度。顧媽擔心兩孩子沒力氣,本來搶著要幹這活的卻被趙麟波和顧風止攔住了。
“閨女,你行不。還是讓媽來吧!”為了平衡力量年老的顧爺爺和年輕的趙麟波在一邊。女孩子顧風止正好和她身強體壯的爸爸在一邊。
站在一旁的顧媽看著從沒幹過重活的顧風止,總覺得膽戰心驚的,還是不甘心的勸道。
顧風止沒有迴答她,直接喊道“起”。
伴著號子和豬淒厲的慘叫,四人穩穩當當的走了出去。
直到院子裏,顧媽看著遊刃有餘的女兒都有些傻眼,尤其旁邊還有著氣喘籲籲雙手發抖的趙小公子的強烈對比。
這還是她那個素手不沾,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女兒嗎?
但很快她就沒有時間想太多了,因為天已經漸漸亮了,當太陽完全升起,到了四十度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人還能在太陽底下忙活。
忙著接豬血,忙著燒水,忙著剃毛,……事多的一家人都停不下腳。
實在看不下顧爸那亂七八糟的刀工,當顧爸一次要劈骨結果直接砍到木樁上。顧風止直接搶過他手裏的刀,利落的分刀。
腦袋,蹄髈,尾巴,剁開。豬肚開膛破肚。卸前槽、割後鞧、摘腸子、摘心肝。
一串鮮血淋漓的動作,顧風止做得眼都不眨。給她打下手的顧爸看著不時發出倒吸冷氣的聲音。
其實顧風止動作未必有多熟練,但就是很利落很幹脆,好像她做下過無數次刀一樣,一刀一下,骨肉分明,那一尺多長的剁骨刀,在燈光下錚亮錚亮的,透著寒氣,襯著她那張麵無表情的臉,無端看著就讓人汗毛豎起。
平時最活潑搗蛋的跳跳,這時也縮著尾巴不敢往她身邊走。
“當當。”仔細看顧風者,下手其實是沒有多少猶豫的,不像顧爺爺還要掂量豬骨的位置,顧風止按了按肉就知道了大概位置,刀過而骨肉分離,絲毫不帶任何碎肉血水,幹得相當幹淨利落。
顧爸相信村裏任何一個殺豬匠都做不到她女兒這麽漂亮。
“厲害啊!姐姐。”顧爸這邊心中驚歎,趙麟波那邊已經雙眼發亮的叫起。
趙小少年穿著一身舊衣,衣服已經全部被血水和汙漬沾染,手裏還拿著兩個豬蹄,與他昨天摩登形象完全是判若兩人。
顧風止衝他比了一個還好的手勢。一邊隻手將旁邊有七八十斤的手甩在吊鉤上。
趙小少年無意識咽了口唾沫,一雙眼幾乎要驚得脫框。這還是他那個常將大腦發達,四肢簡單掛在口裏的弱雞姐姐嗎?
顧家忙忙碌碌從三點幹到七點才將所有的豬肉給分離處理好。
平時顧家殺豬肯定是叫上村裏人來買的。但這一陣村裏最多的就賣豬肉的人,要買的肯定早買了。就是沒買肯定也有熟人預定。
顧爺爺,顧奶奶不想為難人家,就沒通知別人,打算自己家全部吃下。這正附和顧風止的心意。兩條豬,才四百多斤肉,她還有些擔心自家的肉不夠呢。
因為她熟知爺爺奶奶的性格。有什麽好東西,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子女。
每次殺豬殺牛後,顧爺爺顧姑奶奶總是要把大部分的肉或風幹或熏幹或製成肉鋪,送給兩個在外省的姑姑。
家裏剩下的那些,附近的親戚也要送些,所以每每到了最後自家反而是剩得最少的。
殺豬在農村算是大事,為了慶祝早餐肯定是要做得豐盛些。
剛出來,還冒騰這熱氣的豬血,被顧媽拌上剁碎的豬油和洋蔥末、鹽、薑粉、胡椒粉等調料後灌入豬小腸,這就成了血腸。
血腸兩頭用線繩紮緊捆實,放入鍋中煮製即成。
可以直接這樣把煮好的血腸切片,趁著熱乎吃。
也可以像顧家現在這樣把切好的酸菜放在鍋裏,再把血腸、大片肉還有粉絲同時放入開煮,燉出來後血腸味道濃香,粉絲香滑,肉片細嫩,湯汁油而不膩。顧家不管老小都挺喜歡吃的。
即使時間很緊促,顧媽還做了一道肉丸湯,新鮮的豬肉剁碎放入簡單的調料和雞蛋,擠成肉丸狀,放入沸水中煮熟,再放入幾片青菜。就是一道看起來十分清爽吃起來卻十分鮮美的湯食了。
這種自己養的豬肉,帶著淡淡的甜味,最主要的還是味道不腥。隻是簡單的熬製,它本身的味道,就能獲得食客的好評。
還做了辣椒炒肉,紅燒排骨,紅燒肉……等等十個菜,可謂是非常豐盛了
這頓早餐顧家還邀請了同在一個村的伯爺爺顧長林一家還有趙爺爺一家。
顧長林是帶著他兩個兒子和大媳婦過來的。顧長林大兒子顧遠恆被稱為方山村擁有車子最多的人,兩台摩托車一輛小車一輛拖拉機一輛大貨車一輛收割機一輛挖土機,車庫都比他家房子大。
顧遠恆是個勤快人,做的事也挺雜的。收獲季,他就會應著附近幾個村村民的需要,開著他的收割機,帶著他媳婦去,去田地裏滿活。平時附近有建屋或者動工的也,會叫上他的挖土機和大貨車 。
顧遠恆和他老婆陳季蘭都是一個把農村勤勞能幹貫徹到骨子裏的人,一年到頭都很少看見兩口子休息。
當初計劃生育管得嚴,兩夫妻隻有一個兒子顧圓。顧圓在外麵也是開機器。
顧長林二兒子顧遠曉是一個普通的電力工人,在鎮子上上班。今天他上的是晚班,所以正好能趕上顧家的殺豬宴。
顧遠曉的老婆陳秀兒在市裏飯店當服務員,一個月才放四天假,一般一月隻迴來一次。
兩人育有一個兒子顧耿,顧耿在一家酒店當經理,正是事業上升期,顧風止迴來這麽久還沒有見過他一麵。
趙家兩老兩個兒子都在外省。家裏就他們兩個人和一隻貓一條狗,所以兩老是孤零零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我卡文了想撞牆,需要你們安慰,第一更還有第二更。
顧伯爺爺家的大兒子, 也是顧風止的叔叔, 家裏買了大貨車,平時也接一些貨運的活,現在被附近村子雇傭專門托運這些感染瘟疫的病豬。
那一車車,一張張惡心腐爛,觸目驚心的圖片被他發在群裏, 看著就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就是這種豬疫流感, 隻傳染給豬類, 對於別的禽類和人類都沒什麽影響。
隻不過顧爺爺顧奶奶看著周圍日趨嚴重的形式, 還是決定將自家所有的豬給宰殺掉。
顧家的兩頭豬一直被顧爺爺顧奶奶用泃水碎米,精心喂養著,兩百多斤, 正是長肉的時候,現在殺有些可惜了。
但想想, 比起被瘟疫糟蹋,顧爺爺顧奶奶還是覺得現在殺了,雖然不會賺, 但起碼也不會虧太多。
豬瘟現在以一種非常瘋狂的趨勢卷襲這片土地,隔壁村子的豬已經差不多死絕了。他們方山村估計也離不了太遠。
避免夜長夢多,第二天三點多,也是天剛剛蒙蒙亮的時候,顧家就磨刀待豬了。
三點多,其實很早對不對,但顧風止這邊宰殺禽畜的習俗就是要趁早。而且是那種天未亮時最好。
這一天,無論是剛迴的趙麟波,還是休息時間一向規律的顧奶奶,都起了個早。殺豬聽起來簡單,但要忙的事確實不少,起碼一家人都是要動起來的。
今天的殺豬主刀手是顧爺爺,他的副手是顧爸。
豬瘟盛行。如顧家這般同樣打著及時止損主意的人也不少。所以最近村裏最熱手也最難請到的就是殺豬匠,他們的行程據說也已經排到十幾天開外。
豬瘟傳播速度這麽恐怖,顧家肯定是等不了這麽久的。沒的辦法,他們隻能自家硬著頭皮幹。
好在顧爺爺以前在合作社的時候也殺過豬,雖然手生了不少,但還是有經驗不是。
而且他們自家人也多,也用不著再叫幫手。
四盞在白天已經吸足了能量的太陽能路燈,毫不吝嗇的釋放著它的光和熱,將顧家夜晚的院子也照得亮如白晝。大量蚊蟲飛蛾,趨從本能,前赴後繼的撲向高亮的燈泡。
山裏蚊蟲多,所以在出來的第一時間顧奶奶是點了幾枝蚊香和艾草。
味道特殊的艾草和著一陣陣涼風從山裏吹過來,讓本來還有困頓的顧家人,頓時清醒了不少。
現在太陽沒出,天氣還是挺舒服的,三十多度左右,用不著開風扇。顧爸穿著一身背心帶著麻繩,就跟在顧爺爺去了豬欄,趙麟波和顧風止同樣跟上。
豬已經兩天沒有喂食了,身體虛了,抓時比較好抓,另外豬不進食,肚子裏糞便少,腸子也好清洗。
僅僅隻用七分鍾的功夫,幾人就將兩隻豬的四個蹄子對捆起來了。
接下來是最考驗力氣的時候。幾人要將豬從豬欄裏抬到院子裏。兩百多斤的東西兩個男人是肯定能抬起,但麻煩的是豬是活物,它會掙紮,會給他們力度。顧媽擔心兩孩子沒力氣,本來搶著要幹這活的卻被趙麟波和顧風止攔住了。
“閨女,你行不。還是讓媽來吧!”為了平衡力量年老的顧爺爺和年輕的趙麟波在一邊。女孩子顧風止正好和她身強體壯的爸爸在一邊。
站在一旁的顧媽看著從沒幹過重活的顧風止,總覺得膽戰心驚的,還是不甘心的勸道。
顧風止沒有迴答她,直接喊道“起”。
伴著號子和豬淒厲的慘叫,四人穩穩當當的走了出去。
直到院子裏,顧媽看著遊刃有餘的女兒都有些傻眼,尤其旁邊還有著氣喘籲籲雙手發抖的趙小公子的強烈對比。
這還是她那個素手不沾,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女兒嗎?
但很快她就沒有時間想太多了,因為天已經漸漸亮了,當太陽完全升起,到了四十度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人還能在太陽底下忙活。
忙著接豬血,忙著燒水,忙著剃毛,……事多的一家人都停不下腳。
實在看不下顧爸那亂七八糟的刀工,當顧爸一次要劈骨結果直接砍到木樁上。顧風止直接搶過他手裏的刀,利落的分刀。
腦袋,蹄髈,尾巴,剁開。豬肚開膛破肚。卸前槽、割後鞧、摘腸子、摘心肝。
一串鮮血淋漓的動作,顧風止做得眼都不眨。給她打下手的顧爸看著不時發出倒吸冷氣的聲音。
其實顧風止動作未必有多熟練,但就是很利落很幹脆,好像她做下過無數次刀一樣,一刀一下,骨肉分明,那一尺多長的剁骨刀,在燈光下錚亮錚亮的,透著寒氣,襯著她那張麵無表情的臉,無端看著就讓人汗毛豎起。
平時最活潑搗蛋的跳跳,這時也縮著尾巴不敢往她身邊走。
“當當。”仔細看顧風者,下手其實是沒有多少猶豫的,不像顧爺爺還要掂量豬骨的位置,顧風止按了按肉就知道了大概位置,刀過而骨肉分離,絲毫不帶任何碎肉血水,幹得相當幹淨利落。
顧爸相信村裏任何一個殺豬匠都做不到她女兒這麽漂亮。
“厲害啊!姐姐。”顧爸這邊心中驚歎,趙麟波那邊已經雙眼發亮的叫起。
趙小少年穿著一身舊衣,衣服已經全部被血水和汙漬沾染,手裏還拿著兩個豬蹄,與他昨天摩登形象完全是判若兩人。
顧風止衝他比了一個還好的手勢。一邊隻手將旁邊有七八十斤的手甩在吊鉤上。
趙小少年無意識咽了口唾沫,一雙眼幾乎要驚得脫框。這還是他那個常將大腦發達,四肢簡單掛在口裏的弱雞姐姐嗎?
顧家忙忙碌碌從三點幹到七點才將所有的豬肉給分離處理好。
平時顧家殺豬肯定是叫上村裏人來買的。但這一陣村裏最多的就賣豬肉的人,要買的肯定早買了。就是沒買肯定也有熟人預定。
顧爺爺,顧奶奶不想為難人家,就沒通知別人,打算自己家全部吃下。這正附和顧風止的心意。兩條豬,才四百多斤肉,她還有些擔心自家的肉不夠呢。
因為她熟知爺爺奶奶的性格。有什麽好東西,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子女。
每次殺豬殺牛後,顧爺爺顧姑奶奶總是要把大部分的肉或風幹或熏幹或製成肉鋪,送給兩個在外省的姑姑。
家裏剩下的那些,附近的親戚也要送些,所以每每到了最後自家反而是剩得最少的。
殺豬在農村算是大事,為了慶祝早餐肯定是要做得豐盛些。
剛出來,還冒騰這熱氣的豬血,被顧媽拌上剁碎的豬油和洋蔥末、鹽、薑粉、胡椒粉等調料後灌入豬小腸,這就成了血腸。
血腸兩頭用線繩紮緊捆實,放入鍋中煮製即成。
可以直接這樣把煮好的血腸切片,趁著熱乎吃。
也可以像顧家現在這樣把切好的酸菜放在鍋裏,再把血腸、大片肉還有粉絲同時放入開煮,燉出來後血腸味道濃香,粉絲香滑,肉片細嫩,湯汁油而不膩。顧家不管老小都挺喜歡吃的。
即使時間很緊促,顧媽還做了一道肉丸湯,新鮮的豬肉剁碎放入簡單的調料和雞蛋,擠成肉丸狀,放入沸水中煮熟,再放入幾片青菜。就是一道看起來十分清爽吃起來卻十分鮮美的湯食了。
這種自己養的豬肉,帶著淡淡的甜味,最主要的還是味道不腥。隻是簡單的熬製,它本身的味道,就能獲得食客的好評。
還做了辣椒炒肉,紅燒排骨,紅燒肉……等等十個菜,可謂是非常豐盛了
這頓早餐顧家還邀請了同在一個村的伯爺爺顧長林一家還有趙爺爺一家。
顧長林是帶著他兩個兒子和大媳婦過來的。顧長林大兒子顧遠恆被稱為方山村擁有車子最多的人,兩台摩托車一輛小車一輛拖拉機一輛大貨車一輛收割機一輛挖土機,車庫都比他家房子大。
顧遠恆是個勤快人,做的事也挺雜的。收獲季,他就會應著附近幾個村村民的需要,開著他的收割機,帶著他媳婦去,去田地裏滿活。平時附近有建屋或者動工的也,會叫上他的挖土機和大貨車 。
顧遠恆和他老婆陳季蘭都是一個把農村勤勞能幹貫徹到骨子裏的人,一年到頭都很少看見兩口子休息。
當初計劃生育管得嚴,兩夫妻隻有一個兒子顧圓。顧圓在外麵也是開機器。
顧長林二兒子顧遠曉是一個普通的電力工人,在鎮子上上班。今天他上的是晚班,所以正好能趕上顧家的殺豬宴。
顧遠曉的老婆陳秀兒在市裏飯店當服務員,一個月才放四天假,一般一月隻迴來一次。
兩人育有一個兒子顧耿,顧耿在一家酒店當經理,正是事業上升期,顧風止迴來這麽久還沒有見過他一麵。
趙家兩老兩個兒子都在外省。家裏就他們兩個人和一隻貓一條狗,所以兩老是孤零零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我卡文了想撞牆,需要你們安慰,第一更還有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