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末世天災之種田求生[重生] 作者:漉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風止忙完辭職的事, 她手機裏通知快遞到了的消息也響個不停。
距離她在醫院瘋狂網購已經過了四天。除了少部分偏遠地區,該到的快遞,差不多都到了。
顧風止這邊位於鄉村是沒有專門的郵遞員到村上送快遞的,因此她們想要拿快遞,隻能自己去鎮上的快遞點去自取。
隻是顧風止到的東西實在太多, 妨礙了別人的正常工作,一般可以寄存個三天的快遞, 到她這卻是不行的。幾個快遞點的工作人員一直在打電話催促她取件。
顧風止也沒辦法出門, 隻能打電話告知在鎮上工作的父母。
傍晚當顧爸迴家的時候, 他是開著他專門維修的麵包車迴來的。
麵包車做過專門改造,裏麵空間十分的大,但是當顧爸迴來的時候裏麵還是被撐得差點關不住車門。
“崽啊!你看你都買了些什麽, 我車子都裝不下,店裏還積了一堆”
“吃, 穿, 住,行。”顧風止精準的用四個字描述。說完便迫不及待想把快遞給搬了下來。
顧爸眼疾手快的將手不方便的女兒攔下,獨自一個人苦哈哈的搬著一箱又一箱的紙箱。
而顧風止和顧媽兩個女人看著這滿車的快遞,眼睛卻像是點了火似的, 亮得不行。
對於任何一個有囤物癖的女人來說, 每拆一個快遞就像拆一個禮物一樣, 明知道裏麵有什麽,但她還是會期待,還有點小激動。
顧風止顧媽兩人拿著一把小刀直接就坐在了快遞山裏。同時還不斷指揮勞力顧爸。
“老公, 這都是大米,你把它們搬到側房裏去,那邊房間幹燥又透氣。千萬別放在倉庫啊!和那些碎米混在一起。爸說不定會拿它喂豬。”
“媽你看這是我給你買的羽絨服,你看結實吧!”
“結實是結實,但這也太醜了吧!”抽空瞄了眼女兒手上黑不溜秋的羽絨服,顧媽果斷醜拒。
“醜算什麽。保暖經用就行。一千多塊錢一件,我們家每個人我都買了一件,正好組成家庭裝。”顧風止拆開包裝,掂量著這沉手的分量,和這結實經磨的布料,心裏滿意得不行。
要說末世什麽顏色衣服最好,就是綠色和黑色,能掩護還經髒。
“顧風止你瘋了吧!一千多塊錢的衣服你一下買五件。我們家”顧媽買衣服也舍得下手,但她大多買的平價衣服,像她女兒這樣大手筆實在沒有。
“這還是人家清倉打折,我大批掃貨給的價。”顧風止不管她媽,一副你瘋了的表情,小心將衣服疊好。等她媽到了末世就知道這衣服的好了。
“知知。這家的衣服我好像有一件。”顧爸看著女兒衣服上熟悉的標簽,猛拍掌心激動的道。
“我知道。”顧風止當初就是根據顧爸的牌子買的,能用幾十年,這家的東西著實良心得不能再良心了。
顧風止把紙箱上麵的衣服全部清幹,在底部看到客服答應送的贈品,很多雙該品牌的襪子,手套還有帽子。質量是一貫的厚實保暖,是她緊需的東西。
顧風止覺得她待會是要在淘寶評論上,給客服一個大大的好評的。她贈送的贈品量遠遠超出了她所答應的。
真是好人。
當然品味為零的顧風止理所當然的忽視了,這些物品老舊的款式和包裝夾縫裏堆積的厚厚灰塵。
顧媽對於女兒將別人賣不出去的倉底貨,當成寶貝的樣子,簡直沒眼看。
別過眼,顧媽將目光移到一個有兩米高的紙箱上。拆開細碎的零件就從裏麵掉出來。
“這是什麽。”措不及防被一個零件砸到頭的顧媽,困惑問道。
顧風止瞄了一眼就知道是什麽“自行車。” “出行,載貨必備 ”
“但自行車我們家不是有一台嗎?”顧媽不解。
“?”
“當初你讀高中不是想走讀嗎?結果後麵又變卦要寄宿。你求著買的山地車,一直用不著,現在還堆在倉庫裏。”
顧風止想了想遙遠的記憶裏好像是有這一迴事但“兩台也不多。”
兩台顧風止覺得還有些少了。要知道像自行車這樣兼方便節能輕便於一身的交通工具,多難得。
顧媽顧爸汗。
微微插曲後,三人又很快繼續在拆快遞,搬快遞的行程中。幾近耗費顧風止所有存款的物資,無疑是龐大的,而裏麵東西之雜之繁,又讓顧媽顧爸驚歎。
而將東西分類,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等三人將所有東西整理好的時候已經是七點。
隨著太陽的越來越熱,白天也越來越長,現在差不多早上四點多天就亮了。而天要黑起碼也要到八點。
所以此刻外麵的太陽雖然已經昏黃,但光還是挺亮的。
顧爺爺顧奶奶從小道迴來,顧風止他們也不怎麽擔心。
迴來的顧爺爺顧奶奶兩人心情不錯,畢竟像這樣天上白掉的錢,他們也是第一次拿。這兩千塊錢已經足夠他兩兩個月生活費了。
今天晚上是顧爸下廚,顧爸廚藝不錯,願意研究新奇菜,挺受顧風止顧媽兩母女喜歡,偏偏顧爸有著男人通病,懶病,像洗衣服做家務做飯這類事,他是能不做就不做的。
顧媽也心疼男人白天在外麵辛苦工作,所以她主動將家裏的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並且承擔好照顧好家人的責任。
妻子體諒丈夫,丈夫也懂得妻子的付出。彼此珍惜彼此珍重,所以他們家生活一直挺和諧幸福。
今天顧爸願意做飯,也是他興趣來了。家裏新鮮材料多,正好激起他廚藝之魂。
今天顧爸做了一道涼拌木耳絲,臘肉燜筍幹,麻辣牛雜,炸小魚幹,還有魚頭豆腐湯。
這裏麵大部分都是他們收的山貨,少部分也是他們家自己產的東西。
像魚頭,就是今天從自己家魚塘裏麵撈出來的。現殺現做味道非常的鮮。這種農村裏麵天生天養吃青草吃菜葉的魚,和市場裏麵統一批發出來的魚,味道是明顯不一樣的。它煲出來的湯有種特殊的清甜和鮮香。讓人喝了一碗還想喝第二碗。
魚頭被顧爸用柴火煮了足足四十多分鍾,魚肉幾乎要脫骨,魚骨裏麵的營養和鮮味也已經完全被熬了出來。
湯雪白雪白的,像是一大盆牛奶。白嫩嫩的水豆腐,立在湯中還會顫顫的抖動。它身體裏麵的空隙已經吸足了湯汁,入口即化 ,像塊果凍般,夾雜著滾燙的湯汁,就直往你喉嚨裏滑。燙得你哈哈直張嘴時,還忍不住迴味。
在燙過之後,再喝上一口帶著冰塊的果汁。那感覺真的是可以一下爽到腳趾裏。
飯都沒乘,就囫圇喝了兩大碗魚湯的顧風止。覺得自己好像一把火,裏裏外外都是熱的。
汗放肆的從臉側流下,頭頂電風扇帶來的那點涼風,根本沒有任何作用。顧風止索性任汗水將她自己的衣服全部打濕。
其他人比起顧風止其實好不到哪裏去,顧奶奶建議要不開個空調。
被顧媽拒絕了。吃飯總共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忍忍就好了,反正等會要洗澡。
一般情況下為了省電顧家不會在大廳開空調。尤其空調最耗電的就是最初的幾十分鍾。吃個飯完全用不著。
z國人向來有飯桌上談事情的習慣。在顧風止家也不例外。
顧爸建議他們家是要修兩個地窖。這個地窖一個是他們長用,另一個地窖存儲一批物資就封死,作為他們家最後的手段,除了到了萬不得已地步絕不動用。
而且兩個地窖為了保密,顧爸建議最好還是他們家人親手來建比較好。
顧爺爺顧奶奶對於這個決定都沒有意見,他們都是從困難年代過來的。那時沒有冰箱,空調。為了長時間儲存也是藏匿糧食大部分人家都是會建築地窖。
而這個地窖顧爺爺自己就建過不少,所以有經驗。
第一個地窖顧風止和顧爺爺顧爸商量後,決定就建在他們房後麵的老雜物間底下。
顧家房子後麵是有一排比較舊的平房,那是在顧爺爺顧奶奶年代建的。
當初房子一磚一瓦都是兩老自己搬的自己建的。在顧爸要重修房子後,顧爺爺顧奶奶舍不得推了。就一直留在那裏。現在是充做土灶房和雜物間,還有顧爺爺的工作間。
將地窖建在老房底下,一是它的位置在裏麵,外人根本就進不去。二來平方承力少。就算再地下建了地窖,也影響不大。
如果地窖建在樓房之下,顧風止還擔心到時地震來了,隻怕整個房子和地窖都會塌了下去。
這個地窖顧風止不僅將它當做儲物間,還準備把它當做全家人的避難所。所以她在建這個地窖時是發了大力氣的。
從建築用的材料還有通風設備什麽,他們都是盡他們最大的能力用最好的。
最後的成品反而不像是個地窖,更像是北京底下那種能住人是地下室。裏麵空間被他們弄成房子似的四間,彼此用牆隔開,還有門。
第二個地窖顧家人商量後是決定把它建在牲畜間石料房底下。由於隻是單純的儲存物資,顧家在建造它時就簡單粗暴多了,隻是做好防水防蟲防鼠的準備,再將各類物資保存其中,再封存好,就可以了。
於是顧家人就過起白天築牆,晚上挖地窖的生活。
隻是在挖地窖的時候,顧爸顧媽做了個決定。決定關了他們在鎮上的店。
一是他們清楚知道末世隻有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有來了,店子裏麵的電器隻會成為廢品。二是晚上要幹重活,白天又要上班,兩夫妻實在是有些吃不消。
對於他們這個決定兩老最初是不讚同的,他們不知道災難是長期的,是看不見天日的。
他們隻知道災難即使再艱苦,但終有過去的一天。如他們人生中每一次困境。
而災難過後,兒子都50了,顧爺爺顧奶奶想不到他們不開店後,還能找得到什麽工作。
隻不過最後顧爸顧媽還是以顧爺爺長期教育他們的話說服了兩老。
隻有人勤快,生活總不會差的。
顧爸既然決定關店,東西肯定是要處理掉的。現在正是盛夏,高排放低覆蓋的城市裏的溫度,已經高到45度了。差不多到了沒有空調已經過不去地步。
空調冰箱電風扇之類製冷的東西,銷售量從五月開始就一直節節增高。是萬沒有消不掉的道理。
顧爸隻是擔憂日常用的洗衣機淨水器熱水器之類的電器。
最後顧風止給顧爸想了個主意,反正他們也不指望這些電器賺多少錢迴來,隻想撈本,加之快點銷售出去。
幹脆就用俗套的買多少送電器的活動。半買半送。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愛貪便宜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噠噠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其實我有點懵 20瓶;樓蘭神女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jj更新,評論我隻能迴複最新幾條,所以我在後台迴複一下,大家所關心的問題.入v了的文是絕對不會坑的,更新一般日更,當然特殊情況更不了除外。
這是我第一篇發表的文章,文筆很弱,邏輯也不是很好,很謝謝大家的包容和喜愛。
距離她在醫院瘋狂網購已經過了四天。除了少部分偏遠地區,該到的快遞,差不多都到了。
顧風止這邊位於鄉村是沒有專門的郵遞員到村上送快遞的,因此她們想要拿快遞,隻能自己去鎮上的快遞點去自取。
隻是顧風止到的東西實在太多, 妨礙了別人的正常工作,一般可以寄存個三天的快遞, 到她這卻是不行的。幾個快遞點的工作人員一直在打電話催促她取件。
顧風止也沒辦法出門, 隻能打電話告知在鎮上工作的父母。
傍晚當顧爸迴家的時候, 他是開著他專門維修的麵包車迴來的。
麵包車做過專門改造,裏麵空間十分的大,但是當顧爸迴來的時候裏麵還是被撐得差點關不住車門。
“崽啊!你看你都買了些什麽, 我車子都裝不下,店裏還積了一堆”
“吃, 穿, 住,行。”顧風止精準的用四個字描述。說完便迫不及待想把快遞給搬了下來。
顧爸眼疾手快的將手不方便的女兒攔下,獨自一個人苦哈哈的搬著一箱又一箱的紙箱。
而顧風止和顧媽兩個女人看著這滿車的快遞,眼睛卻像是點了火似的, 亮得不行。
對於任何一個有囤物癖的女人來說, 每拆一個快遞就像拆一個禮物一樣, 明知道裏麵有什麽,但她還是會期待,還有點小激動。
顧風止顧媽兩人拿著一把小刀直接就坐在了快遞山裏。同時還不斷指揮勞力顧爸。
“老公, 這都是大米,你把它們搬到側房裏去,那邊房間幹燥又透氣。千萬別放在倉庫啊!和那些碎米混在一起。爸說不定會拿它喂豬。”
“媽你看這是我給你買的羽絨服,你看結實吧!”
“結實是結實,但這也太醜了吧!”抽空瞄了眼女兒手上黑不溜秋的羽絨服,顧媽果斷醜拒。
“醜算什麽。保暖經用就行。一千多塊錢一件,我們家每個人我都買了一件,正好組成家庭裝。”顧風止拆開包裝,掂量著這沉手的分量,和這結實經磨的布料,心裏滿意得不行。
要說末世什麽顏色衣服最好,就是綠色和黑色,能掩護還經髒。
“顧風止你瘋了吧!一千多塊錢的衣服你一下買五件。我們家”顧媽買衣服也舍得下手,但她大多買的平價衣服,像她女兒這樣大手筆實在沒有。
“這還是人家清倉打折,我大批掃貨給的價。”顧風止不管她媽,一副你瘋了的表情,小心將衣服疊好。等她媽到了末世就知道這衣服的好了。
“知知。這家的衣服我好像有一件。”顧爸看著女兒衣服上熟悉的標簽,猛拍掌心激動的道。
“我知道。”顧風止當初就是根據顧爸的牌子買的,能用幾十年,這家的東西著實良心得不能再良心了。
顧風止把紙箱上麵的衣服全部清幹,在底部看到客服答應送的贈品,很多雙該品牌的襪子,手套還有帽子。質量是一貫的厚實保暖,是她緊需的東西。
顧風止覺得她待會是要在淘寶評論上,給客服一個大大的好評的。她贈送的贈品量遠遠超出了她所答應的。
真是好人。
當然品味為零的顧風止理所當然的忽視了,這些物品老舊的款式和包裝夾縫裏堆積的厚厚灰塵。
顧媽對於女兒將別人賣不出去的倉底貨,當成寶貝的樣子,簡直沒眼看。
別過眼,顧媽將目光移到一個有兩米高的紙箱上。拆開細碎的零件就從裏麵掉出來。
“這是什麽。”措不及防被一個零件砸到頭的顧媽,困惑問道。
顧風止瞄了一眼就知道是什麽“自行車。” “出行,載貨必備 ”
“但自行車我們家不是有一台嗎?”顧媽不解。
“?”
“當初你讀高中不是想走讀嗎?結果後麵又變卦要寄宿。你求著買的山地車,一直用不著,現在還堆在倉庫裏。”
顧風止想了想遙遠的記憶裏好像是有這一迴事但“兩台也不多。”
兩台顧風止覺得還有些少了。要知道像自行車這樣兼方便節能輕便於一身的交通工具,多難得。
顧媽顧爸汗。
微微插曲後,三人又很快繼續在拆快遞,搬快遞的行程中。幾近耗費顧風止所有存款的物資,無疑是龐大的,而裏麵東西之雜之繁,又讓顧媽顧爸驚歎。
而將東西分類,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等三人將所有東西整理好的時候已經是七點。
隨著太陽的越來越熱,白天也越來越長,現在差不多早上四點多天就亮了。而天要黑起碼也要到八點。
所以此刻外麵的太陽雖然已經昏黃,但光還是挺亮的。
顧爺爺顧奶奶從小道迴來,顧風止他們也不怎麽擔心。
迴來的顧爺爺顧奶奶兩人心情不錯,畢竟像這樣天上白掉的錢,他們也是第一次拿。這兩千塊錢已經足夠他兩兩個月生活費了。
今天晚上是顧爸下廚,顧爸廚藝不錯,願意研究新奇菜,挺受顧風止顧媽兩母女喜歡,偏偏顧爸有著男人通病,懶病,像洗衣服做家務做飯這類事,他是能不做就不做的。
顧媽也心疼男人白天在外麵辛苦工作,所以她主動將家裏的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並且承擔好照顧好家人的責任。
妻子體諒丈夫,丈夫也懂得妻子的付出。彼此珍惜彼此珍重,所以他們家生活一直挺和諧幸福。
今天顧爸願意做飯,也是他興趣來了。家裏新鮮材料多,正好激起他廚藝之魂。
今天顧爸做了一道涼拌木耳絲,臘肉燜筍幹,麻辣牛雜,炸小魚幹,還有魚頭豆腐湯。
這裏麵大部分都是他們收的山貨,少部分也是他們家自己產的東西。
像魚頭,就是今天從自己家魚塘裏麵撈出來的。現殺現做味道非常的鮮。這種農村裏麵天生天養吃青草吃菜葉的魚,和市場裏麵統一批發出來的魚,味道是明顯不一樣的。它煲出來的湯有種特殊的清甜和鮮香。讓人喝了一碗還想喝第二碗。
魚頭被顧爸用柴火煮了足足四十多分鍾,魚肉幾乎要脫骨,魚骨裏麵的營養和鮮味也已經完全被熬了出來。
湯雪白雪白的,像是一大盆牛奶。白嫩嫩的水豆腐,立在湯中還會顫顫的抖動。它身體裏麵的空隙已經吸足了湯汁,入口即化 ,像塊果凍般,夾雜著滾燙的湯汁,就直往你喉嚨裏滑。燙得你哈哈直張嘴時,還忍不住迴味。
在燙過之後,再喝上一口帶著冰塊的果汁。那感覺真的是可以一下爽到腳趾裏。
飯都沒乘,就囫圇喝了兩大碗魚湯的顧風止。覺得自己好像一把火,裏裏外外都是熱的。
汗放肆的從臉側流下,頭頂電風扇帶來的那點涼風,根本沒有任何作用。顧風止索性任汗水將她自己的衣服全部打濕。
其他人比起顧風止其實好不到哪裏去,顧奶奶建議要不開個空調。
被顧媽拒絕了。吃飯總共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忍忍就好了,反正等會要洗澡。
一般情況下為了省電顧家不會在大廳開空調。尤其空調最耗電的就是最初的幾十分鍾。吃個飯完全用不著。
z國人向來有飯桌上談事情的習慣。在顧風止家也不例外。
顧爸建議他們家是要修兩個地窖。這個地窖一個是他們長用,另一個地窖存儲一批物資就封死,作為他們家最後的手段,除了到了萬不得已地步絕不動用。
而且兩個地窖為了保密,顧爸建議最好還是他們家人親手來建比較好。
顧爺爺顧奶奶對於這個決定都沒有意見,他們都是從困難年代過來的。那時沒有冰箱,空調。為了長時間儲存也是藏匿糧食大部分人家都是會建築地窖。
而這個地窖顧爺爺自己就建過不少,所以有經驗。
第一個地窖顧風止和顧爺爺顧爸商量後,決定就建在他們房後麵的老雜物間底下。
顧家房子後麵是有一排比較舊的平房,那是在顧爺爺顧奶奶年代建的。
當初房子一磚一瓦都是兩老自己搬的自己建的。在顧爸要重修房子後,顧爺爺顧奶奶舍不得推了。就一直留在那裏。現在是充做土灶房和雜物間,還有顧爺爺的工作間。
將地窖建在老房底下,一是它的位置在裏麵,外人根本就進不去。二來平方承力少。就算再地下建了地窖,也影響不大。
如果地窖建在樓房之下,顧風止還擔心到時地震來了,隻怕整個房子和地窖都會塌了下去。
這個地窖顧風止不僅將它當做儲物間,還準備把它當做全家人的避難所。所以她在建這個地窖時是發了大力氣的。
從建築用的材料還有通風設備什麽,他們都是盡他們最大的能力用最好的。
最後的成品反而不像是個地窖,更像是北京底下那種能住人是地下室。裏麵空間被他們弄成房子似的四間,彼此用牆隔開,還有門。
第二個地窖顧家人商量後是決定把它建在牲畜間石料房底下。由於隻是單純的儲存物資,顧家在建造它時就簡單粗暴多了,隻是做好防水防蟲防鼠的準備,再將各類物資保存其中,再封存好,就可以了。
於是顧家人就過起白天築牆,晚上挖地窖的生活。
隻是在挖地窖的時候,顧爸顧媽做了個決定。決定關了他們在鎮上的店。
一是他們清楚知道末世隻有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有來了,店子裏麵的電器隻會成為廢品。二是晚上要幹重活,白天又要上班,兩夫妻實在是有些吃不消。
對於他們這個決定兩老最初是不讚同的,他們不知道災難是長期的,是看不見天日的。
他們隻知道災難即使再艱苦,但終有過去的一天。如他們人生中每一次困境。
而災難過後,兒子都50了,顧爺爺顧奶奶想不到他們不開店後,還能找得到什麽工作。
隻不過最後顧爸顧媽還是以顧爺爺長期教育他們的話說服了兩老。
隻有人勤快,生活總不會差的。
顧爸既然決定關店,東西肯定是要處理掉的。現在正是盛夏,高排放低覆蓋的城市裏的溫度,已經高到45度了。差不多到了沒有空調已經過不去地步。
空調冰箱電風扇之類製冷的東西,銷售量從五月開始就一直節節增高。是萬沒有消不掉的道理。
顧爸隻是擔憂日常用的洗衣機淨水器熱水器之類的電器。
最後顧風止給顧爸想了個主意,反正他們也不指望這些電器賺多少錢迴來,隻想撈本,加之快點銷售出去。
幹脆就用俗套的買多少送電器的活動。半買半送。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愛貪便宜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噠噠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其實我有點懵 20瓶;樓蘭神女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jj更新,評論我隻能迴複最新幾條,所以我在後台迴複一下,大家所關心的問題.入v了的文是絕對不會坑的,更新一般日更,當然特殊情況更不了除外。
這是我第一篇發表的文章,文筆很弱,邏輯也不是很好,很謝謝大家的包容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