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輪持續時間長達一周的技術會議確定之後,海洋一號的星載軟件研發工作,也逐漸步入了正軌。


    包括林森明的動作,也和常浩南的預估完全一致——


    隻是過了幾天的功夫,他就從航天五院那邊拉扯起來了一個獨立於海洋一號項目組的小規模團隊,負責與火炬實驗室合作,對多相圖分割技術進行研發。


    或者嚴格來說是預研。


    盡管這條時間線上,華夏在科研經費方麵已經寬裕了不少,但眼下畢竟是2001年而不是2021年。


    除非一個課題事關重大,否則所能分配到的資源總歸還是比較有限的。


    所以,像多相圖分割這種明顯是要戰未來的技術,通常操作都是先巧立名目以預研名義推進起來,等什麽時候出現一個與之相關的大項目,再瞅準機會掛靠上去正式立項。


    雖然看似隻是迂迴了一下,但往往能獲得多出幾倍,甚至一個數量級的經費規模。


    並且由於涉及到重點項目,完成同樣研究內容所產生的影響力也會完全不同。


    而火炬實驗室方麵,同樣如常浩南之前保證的那樣,派出姚夢娜進行對接。


    過去這兩年多時間裏,姚夢娜從拓撲學開始,逐漸完成了自己“加深理論功底”的目標。


    盡管和常浩南這樣的開掛選手,以及那些真正出身理論數學或理論物理專業的科班大佬尚有一定差距。


    但作為一名本質上的應用型技術人員,她的水平已經足夠應付絕大多數本職工作了。


    別的不說,至少現在常浩南已經沒辦法像當年那樣,通過“連師姐都能看懂”來判斷論文的易讀性。


    而眼前這個多相圖分割技術,就恰好處在數學理論和計算機應用的交界處。


    正好適合姚夢娜趁機練手……


    就這樣,秋去冬來。


    時間,很快就進入到了12月份。


    按照慣例,航空動力集團將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進行一輪年終工作總結,並且對下一年的工作情況進行規劃。


    前者主要是由林左明和朱霖育兩人負責完成。


    但第二件事,顯然就是常浩南這個總規劃師的任務了。


    好在航空動力集團的總體發展路線,在98年總公司拆分之前就已經定下來了,而且直到目前,預設的時間節點都隻有提前,沒有延後。


    所以隻要把當年畫的餅拿出來稍微細化一下就行。


    常浩南也早就在科研之餘完成了這項任務。


    當然,具體行文和潤色的任務,肯定是章亮平完成的。


    內容也並不複雜。


    首先是爭取在第一季度完成渦扇10的生產定型,並在其基礎上開始研發艦載專用型號渦扇10h。


    其次是完成對sea650發動機的總體設計,並實現裝機測試。


    第三,在實現第二條的基礎上,於年底之前正式啟動渦扇20和qc/qd300係列航改燃汽輪機的研發工作。


    考慮到這兩個型號的核心機都源於渦扇10,因此至少在技術上應該沒有十分難以克服的障礙。


    剩下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了。


    比如啟動對第四代渦扇發動機的預研。


    其實照理來說,搞新一代產品應該算是個大事。


    至少不應該被劃分到雜項裏麵。


    但渦扇10的情況實在是過於特殊。


    在當年進行總體設計的時候,其實就是按照推比10一級的第四代發動機來規劃的。


    隻是因為華夏在材料和工藝等方麵過於薄弱,迫不得已“縮水”成了一個性能約等於三代半航發的型號。


    因此,這個四代預研的含金量實在是比較低,幾乎不涉及任何實打實的技術工作。


    主要是對目前華夏的基礎學科水平進行跟蹤。


    有必要的情況下提供一些資源推動一下。


    等什麽時候條件具備了,把過去被封印起來的渦扇10一解封,應該很快就能掏出個第四代發動機出來。


    由於這個過程的工作量實在太小,常浩南經常會糾結,到底是否要賦予第四代發動機一個新的型號。


    還是幹脆就叫渦扇10g完事了。


    實際上,真正需要他下功夫預研的,是更下一代的變循環技術。


    隻是那個確實還有點遠,至少不是2002年需要考慮的問題……


    然而,就在常浩南這邊一切準備就緒,隻等著年度大會召開的時候。


    一個略有些突然,但倒也不算出乎預料的邀請被送到了他的辦公桌上——


    殲10a,將在2001年12月15日進行預生產型試裝儀式。


    而常浩南雖然沒直接參與十號工程研發,但對殲10a這一子型號的發展卻堪稱居功至偉。


    受邀出席,倒也再正常不過。


    唯一的問題是,這一天,恰好也是航空動力集團原定召開全年總結大會的日子。


    連通知都已經發出去了,也不好因為常浩南自己一個人而推遲。


    所以,隻好由其他人代勞了。


    ……


    對於常浩南來說,這種交付儀式,當然已經不陌生了。


    隻不過,倒還是第一次在蓉城參加。


    12月的川省,雖然不是關外盛京那樣的嚴寒,但濕冷的氣候也讓他一個北方人不太好受。


    所以,在下飛機之前,常浩南還是特地披上了一件軍大衣。


    好在和當年第一次來蓉城的時候相比,如今他的專機可以直飛到132廠的黃田壩機場,省去了在地麵上乘車折騰的麻煩。


    當然,從另一個層麵上,蓉飛集團這些年靠著賣殲7f賺了不少,也不至於繼續拿當年那些在山路上恨不得隨時能散架的雜牌越野車充數。


    走下飛機之後,常浩南一眼就在舷梯下麵不遠處看到了負責殲10研發的“三劍客”——


    薛熾夀、宋聞聰以及楊韋。


    相比於上次見麵,前兩位都明顯變得蒼老了許多。


    尤其是宋聞聰。


    他在被召迴來主持十號工程的時候,年紀其實就已經不小了。


    到2001年這會,更是已經71歲高齡。


    實際上,在殲10a研發的後半段,宋聞聰就已經開始逐步向身為副總師的楊韋轉移項目的指揮權。


    至於目前仍然在試飛的雙座型殲10as,則直接就是由後者掛名了總設計師。


    三人分別上前,和常浩南或是握手,或是擁抱地打了一番招唿。


    “走吧,我們去那邊看看。”


    簡短的寒暄過後,宋聞聰抬手示意了一下不遠處總裝車間的方向——


    在車間門口,正停著即將交付的那四架預生產型殲10a。


    走在路上的功夫,宋聞聰就已經開始向常浩南介紹這次交付的大概情況了。


    實際上,就算他不介紹,常浩南也是知道的。


    眼前這批飛機的情況,跟殲11b的“小批量生產”略有些不同。


    後者是在設計定型結束之後,為了加快生產定型進度,讓廠方適應新型號的生產流程而進行的“少量多次”生產。


    主要是為了迅速改進工藝流程,為後麵正式的批量生產做準備。


    算是一種甲方行為。


    對於用戶來說,技術狀態和後麵的批次一般沒有區別。


    但殲10a的這個“預生產型”,所處的階段還要更提前一些。


    它已經完成了設計定型所需的一切測試,但卻還沒有正式簽發定型文件。


    相當於讓用戶再用一用,看看是否有試飛過程當中還沒被發現的問題。


    如果有,那麽在設計定型之前還有最後一次查缺補漏的機會。


    例如在原來的時間線上,首次交付的預生產型殲10就沒有主動中距彈的使用能力,起落架艙門也是兩片式。


    跟後來真正的量產型有所不同。


    所以後來又進行了一次迴爐,升級成了正兒八經定型之後的技術狀態。


    當然,眼前這四架殲10a,倒是沒有這些問題。


    霹靂12已經在上個月由殲8c和殲11b分別進行了靶試,以12發12中的成績完成定型,首批量產彈甚至已經運抵了空1師1團。


    殲10a盡管還沒來得及進行實彈打靶,但在火控係統中,毫無疑問已經提前進行了兼容。


    至於在這種情況下,為何仍然要搞“預生產”這一出,顯然隻是出於謹慎。


    畢竟是第一種100%自研+國產的三代機。


    走的穩當點總不會有錯。


    說話間,幾人已經來到了廠房門口。


    說實話,雖然殲10的升級方案幾乎是由常浩南一手促成,但前世苗條版殲10給他留下的印象實在過於深刻。


    以至於當站在這個豐滿版殲10麵前時,常浩南一度有點不真實感。


    這四架飛機都沒有刷五位數的機號,隻是在飛機側麵用低可視度灰噴塗上了01-04的戰術編號。


    至於掛載,則是轉場飛行標準的兩具副油箱——


    由於內油量的極大增加,以及在機腹設置了一前二後總共三個接近於並列的武器掛架,因此蓉飛直接取消了這個位置容納第三具副油箱的能力。


    反正原本在機腹的也隻是個800l的小號副油箱,對航程產生不了太大影響。


    “這幾架飛機是準備交付給……”


    常浩南轉過頭來問道。


    沒有機號,就無法直接判斷裝備的單位。


    楊韋指了指最靠外側的04號機。


    四名穿著飛行夾克的飛行員此時正圍在一名掛著大校軍銜的空軍軍官周圍,應該是在聽取任務部署。


    “空44師131團,就是習慣在飛機上麵畫大紅鷹的那支部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