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邊相互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場研發競賽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序幕。
隻不過,其中一方走上的,卻是被刻意引導過的道路。
嚴格來說,倒是不能完全稱之為“錯誤”——畢竟按照那條路線走下去,最後也肯定能實現一樣的結果。
隻不過中間耗費的資源和時間,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而圍繞著常浩南開始轉動的,甚至還不僅於此……
……
二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梁紹修風塵仆仆地大步走進航空工業集團總部大樓。
一天前,他剛剛結束空警200預警機的一個階段試飛任務返迴南鄭,就接到了一通來自京城的電話。
電話來自航空工業集團發展計劃部,要求他以最快速度赴京,有重要型號規劃事宜相商。
因此,他隻來得及在家匆匆補個覺,就又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飛機。
進入到大廳之後,梁紹修摘掉半幹半濕的圍巾,輕輕抖了抖,接著從門衛室要了兩張紙,把公文包表麵的水珠擦淨。
冬末時節的天氣,就是這樣惱人。
飄下來的還是雪,落在身上就成了水。
稍微收拾了一下之後,他又了幾分鍾時間,循著走廊裏的提示牌找到了電梯。
南鄭182廠在僅僅兩三年前還是個邊緣單位,梁紹修當時也隻是暫代總師一職,因此並沒怎麽來過京城這邊的總部。
可以說,如果不是常總點兵,他興許這功夫還在南鄭處理運8飛機的積冰問題呢……
很快,梁紹修的身影出現在了總經理辦公室的門口,抬手輕輕敲了敲門。
“進來。”
裏麵傳來一個他不太熟悉的沉穩聲音。
不過,如果常浩南在這裏的話,應該會覺得非常耳熟——
一個月前,2001年年初,原來的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梁卓平因病被平調到了其它崗位,實際上就是退居二線。
而繼任者則是從112廠調上來的劉高卓。
也就是幾個月前還在和常浩南談笑風生的那位原十一號工程負責人。
原本,劉高卓至少也要等到下個月向空軍交付試生產批的6架殲11b之後再進行工作調動,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梁卓平的身體問題不能耽誤,隻好提前把他調上來了。
好在殲11b的研發攻關已經基本結束,倒也算不上臨陣換將。
“劉總,您……”
還沒等梁紹修把您好倆字給說全乎了,眼角的餘光就瞟到辦公室側邊的沙發上坐著另外一個身影:
“丁……丁主任?”
丁高恆的出現,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讓他突然覺得有點緊張。
之前大領導去南鄭參觀空警200的時候,梁紹修跟丁高恆倒是見過麵。
不過那一次,有地位更高、經驗也更豐富的另一名總師王曉模在場,而且空警200是他自己經手過的項目,心裏畢竟有底。
所以內心感受到的衝擊反而不如眼下這一波突然襲擊。
“紹修同誌,坐吧。”
丁高恆朝梁紹修點了點頭,同時抬手示意了一下旁邊的單人沙發。
後者當即乖巧坐好:
“丁主任,劉總,不知道組織上這次叫我來是……”
之前他接到的通知是說“重要型號規劃”,但在當前這個場合,還是不要妄加揣度得好。
不過,對方的第一個問題還是完全出乎了梁紹修的預料:
“紹修同誌,你之前應該和航空動力集團的常浩南常總共事過?”
一瞬間,梁紹修的大腦飛速運轉。
這種事情,無論丁高恆還是劉高卓,隻要翻翻檔案肯定都是能知道的。
現在特地要來找他這個當事人親自確認,無非有兩種可能——
一是常總出事了。
不過看對麵倆人的表情,不太像。
那就隻剩第二種:有什麽跟常總有關的項目需要自己來做。
對於他來說,這自然是求之不得。
跟常浩南合作,別的事情不說,兜底水平肯定拉滿。
於是,梁紹修總算稍微鬆了口氣:
“沒錯,96年末到97年初,常總那會還在601所參與八三工程,臨時支援到我們182廠,幫我們解決了困擾很長時間的運8飛機機翼結冰問題。”
“再有就是,97年下半年,我剛接觸到空警200項目的時候,整個預警機t字型天線布局加雙腹鰭的總體方案,是常總預先確定好的。”
“嗯。”
丁高恆點點頭,剛剛板起來的臉上露出滿意的表情,然後轉頭看向辦公桌後麵的劉高卓:
“你把情況簡單介紹一下吧。”
後者聽罷,從辦公桌下麵拿出一個明顯是早已準備好的檔案袋。
“考慮到新時代運輸航空兵的任務需求,上級決定規劃一種用於替代運8的中型戰術運輸機,暫時定名為運9。”
劉高卓說著把檔案袋放在辦公桌上。
梁紹修趕緊拿了過去,然後用最快的速度拆開。
裏麵是一份《新型戰術運輸機需求論證報告》。
直到這時候,劉高卓才又繼續道:
“目前初步定下的指標是,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90噸,最大有效載重不低於20噸,在一半載荷的狀態下航程不低於5500km,滿載航程不低於3500km,貨艙尺寸,當然這裏主要是指截麵積,不小於伊爾76的85%,並且在設計時要預留在貨艙中加裝油箱,臨時作為空中加油機的硬件設施……”
聽著自家領導口中的性能要求,梁紹修隻感覺一個頭三個大。
其它要求都好說,但20噸載荷下的航程不低於3500km……
這已經是運8三類平台的兩倍左右了。
還要考慮到機體截麵積增加之後,本身飛行阻力就會增大。
考慮到暫時沒有可用的渦槳6c替代型號,也就意味著,新產品不可能是一種運8或者c130的類似物。
“首長。”
梁紹修定了定神,接著做了個深唿吸,說到:
“這個指標要求,靠傳統戰術運輸機的4發渦槳動力,幾乎不可能實現,所以……”
他的話還沒說完,丁高恆就和劉高卓對視了一眼:
“這正是我們找你來的目的。”
“你之前應該聽說過,航空動力集團那邊規劃過一種使用渦扇10核心機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推力大概在13-14噸之間,根據估計,如果使用兩台渦扇發動機代替四台渦槳,應該可以實現剛剛高卓同誌所說的性能。”
“這個型號我知道,是前年航空動力集團成立那會規劃的三個重點型號之一,但是……”
這突如其來的信息轟炸讓梁紹修有點發懵:
“我記得渦扇10去年12月才正式定型,這個大涵道比渦扇現在就已經立項了麽……”
“那倒沒有。”
丁高恆搖頭:
“浩南同誌目前的主要精力還放在渦扇10的生產定型上麵,隻是鎬發集團已經開始進行項目規劃了。”
“但我們考慮到過去幾年航空動力領域的項目進展速度,還是認為應該打一個時間差,才能讓飛機和航發的時間表配套……”
聽到這裏,梁紹修突然就悟了——
“打一個時間差”的說法,顯然已經充分照顧到了他的感受。
實際是擔心如果他和常總同步啟動項目,那有可能別人的發動機都已經定型了,飛機卻還處在設計狀態……
而更紮心的地方在於……
即便是梁紹修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可能性並不低。
當然還有另一個層麵。
就算萬一,飛機的進度更快,也可以從c909或者伊爾76mf那邊薅兩台ps90a先試飛著。
但如果發動機進度更快,則華夏目前根本找不出可以裝機的型號。
試飛院那邊的760號機畢竟是空中試驗台,隻能換一台發動機,不滿足設計定型的要求。
就隻能幹等著。
太耽誤時間。
想通這一層之後,梁紹修果斷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
“那麽,紹修同誌。”
丁高恆麵帶笑意地看向他:
“有沒有信心以你們秦省飛機工業集團牽頭,從頭開始完成這個新型號的設計研發工作?”
梁紹修眼中精芒一閃。
從頭開始!
過去,由於182廠的曆史出身和實力問題,經手的幾個項目都是在運8基礎上進行小修小補。
而這次,卻是跟運8、乃至跟國內外任何型號都沒有直接關係的新項目。
如果做成,那麽秦飛就有很大概率能擺脫隔壁鎬飛的陰影,真正獨立成為航空工業集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而自己的名字,也必將因此而留在秦飛集團,乃至整個華夏航空工業的史冊上……
梁紹修蹭地起身,立正站好:
“保證完成任務!”
(本章完)
隻不過,其中一方走上的,卻是被刻意引導過的道路。
嚴格來說,倒是不能完全稱之為“錯誤”——畢竟按照那條路線走下去,最後也肯定能實現一樣的結果。
隻不過中間耗費的資源和時間,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而圍繞著常浩南開始轉動的,甚至還不僅於此……
……
二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梁紹修風塵仆仆地大步走進航空工業集團總部大樓。
一天前,他剛剛結束空警200預警機的一個階段試飛任務返迴南鄭,就接到了一通來自京城的電話。
電話來自航空工業集團發展計劃部,要求他以最快速度赴京,有重要型號規劃事宜相商。
因此,他隻來得及在家匆匆補個覺,就又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飛機。
進入到大廳之後,梁紹修摘掉半幹半濕的圍巾,輕輕抖了抖,接著從門衛室要了兩張紙,把公文包表麵的水珠擦淨。
冬末時節的天氣,就是這樣惱人。
飄下來的還是雪,落在身上就成了水。
稍微收拾了一下之後,他又了幾分鍾時間,循著走廊裏的提示牌找到了電梯。
南鄭182廠在僅僅兩三年前還是個邊緣單位,梁紹修當時也隻是暫代總師一職,因此並沒怎麽來過京城這邊的總部。
可以說,如果不是常總點兵,他興許這功夫還在南鄭處理運8飛機的積冰問題呢……
很快,梁紹修的身影出現在了總經理辦公室的門口,抬手輕輕敲了敲門。
“進來。”
裏麵傳來一個他不太熟悉的沉穩聲音。
不過,如果常浩南在這裏的話,應該會覺得非常耳熟——
一個月前,2001年年初,原來的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梁卓平因病被平調到了其它崗位,實際上就是退居二線。
而繼任者則是從112廠調上來的劉高卓。
也就是幾個月前還在和常浩南談笑風生的那位原十一號工程負責人。
原本,劉高卓至少也要等到下個月向空軍交付試生產批的6架殲11b之後再進行工作調動,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梁卓平的身體問題不能耽誤,隻好提前把他調上來了。
好在殲11b的研發攻關已經基本結束,倒也算不上臨陣換將。
“劉總,您……”
還沒等梁紹修把您好倆字給說全乎了,眼角的餘光就瞟到辦公室側邊的沙發上坐著另外一個身影:
“丁……丁主任?”
丁高恆的出現,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讓他突然覺得有點緊張。
之前大領導去南鄭參觀空警200的時候,梁紹修跟丁高恆倒是見過麵。
不過那一次,有地位更高、經驗也更豐富的另一名總師王曉模在場,而且空警200是他自己經手過的項目,心裏畢竟有底。
所以內心感受到的衝擊反而不如眼下這一波突然襲擊。
“紹修同誌,坐吧。”
丁高恆朝梁紹修點了點頭,同時抬手示意了一下旁邊的單人沙發。
後者當即乖巧坐好:
“丁主任,劉總,不知道組織上這次叫我來是……”
之前他接到的通知是說“重要型號規劃”,但在當前這個場合,還是不要妄加揣度得好。
不過,對方的第一個問題還是完全出乎了梁紹修的預料:
“紹修同誌,你之前應該和航空動力集團的常浩南常總共事過?”
一瞬間,梁紹修的大腦飛速運轉。
這種事情,無論丁高恆還是劉高卓,隻要翻翻檔案肯定都是能知道的。
現在特地要來找他這個當事人親自確認,無非有兩種可能——
一是常總出事了。
不過看對麵倆人的表情,不太像。
那就隻剩第二種:有什麽跟常總有關的項目需要自己來做。
對於他來說,這自然是求之不得。
跟常浩南合作,別的事情不說,兜底水平肯定拉滿。
於是,梁紹修總算稍微鬆了口氣:
“沒錯,96年末到97年初,常總那會還在601所參與八三工程,臨時支援到我們182廠,幫我們解決了困擾很長時間的運8飛機機翼結冰問題。”
“再有就是,97年下半年,我剛接觸到空警200項目的時候,整個預警機t字型天線布局加雙腹鰭的總體方案,是常總預先確定好的。”
“嗯。”
丁高恆點點頭,剛剛板起來的臉上露出滿意的表情,然後轉頭看向辦公桌後麵的劉高卓:
“你把情況簡單介紹一下吧。”
後者聽罷,從辦公桌下麵拿出一個明顯是早已準備好的檔案袋。
“考慮到新時代運輸航空兵的任務需求,上級決定規劃一種用於替代運8的中型戰術運輸機,暫時定名為運9。”
劉高卓說著把檔案袋放在辦公桌上。
梁紹修趕緊拿了過去,然後用最快的速度拆開。
裏麵是一份《新型戰術運輸機需求論證報告》。
直到這時候,劉高卓才又繼續道:
“目前初步定下的指標是,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90噸,最大有效載重不低於20噸,在一半載荷的狀態下航程不低於5500km,滿載航程不低於3500km,貨艙尺寸,當然這裏主要是指截麵積,不小於伊爾76的85%,並且在設計時要預留在貨艙中加裝油箱,臨時作為空中加油機的硬件設施……”
聽著自家領導口中的性能要求,梁紹修隻感覺一個頭三個大。
其它要求都好說,但20噸載荷下的航程不低於3500km……
這已經是運8三類平台的兩倍左右了。
還要考慮到機體截麵積增加之後,本身飛行阻力就會增大。
考慮到暫時沒有可用的渦槳6c替代型號,也就意味著,新產品不可能是一種運8或者c130的類似物。
“首長。”
梁紹修定了定神,接著做了個深唿吸,說到:
“這個指標要求,靠傳統戰術運輸機的4發渦槳動力,幾乎不可能實現,所以……”
他的話還沒說完,丁高恆就和劉高卓對視了一眼:
“這正是我們找你來的目的。”
“你之前應該聽說過,航空動力集團那邊規劃過一種使用渦扇10核心機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推力大概在13-14噸之間,根據估計,如果使用兩台渦扇發動機代替四台渦槳,應該可以實現剛剛高卓同誌所說的性能。”
“這個型號我知道,是前年航空動力集團成立那會規劃的三個重點型號之一,但是……”
這突如其來的信息轟炸讓梁紹修有點發懵:
“我記得渦扇10去年12月才正式定型,這個大涵道比渦扇現在就已經立項了麽……”
“那倒沒有。”
丁高恆搖頭:
“浩南同誌目前的主要精力還放在渦扇10的生產定型上麵,隻是鎬發集團已經開始進行項目規劃了。”
“但我們考慮到過去幾年航空動力領域的項目進展速度,還是認為應該打一個時間差,才能讓飛機和航發的時間表配套……”
聽到這裏,梁紹修突然就悟了——
“打一個時間差”的說法,顯然已經充分照顧到了他的感受。
實際是擔心如果他和常總同步啟動項目,那有可能別人的發動機都已經定型了,飛機卻還處在設計狀態……
而更紮心的地方在於……
即便是梁紹修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可能性並不低。
當然還有另一個層麵。
就算萬一,飛機的進度更快,也可以從c909或者伊爾76mf那邊薅兩台ps90a先試飛著。
但如果發動機進度更快,則華夏目前根本找不出可以裝機的型號。
試飛院那邊的760號機畢竟是空中試驗台,隻能換一台發動機,不滿足設計定型的要求。
就隻能幹等著。
太耽誤時間。
想通這一層之後,梁紹修果斷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
“那麽,紹修同誌。”
丁高恆麵帶笑意地看向他:
“有沒有信心以你們秦省飛機工業集團牽頭,從頭開始完成這個新型號的設計研發工作?”
梁紹修眼中精芒一閃。
從頭開始!
過去,由於182廠的曆史出身和實力問題,經手的幾個項目都是在運8基礎上進行小修小補。
而這次,卻是跟運8、乃至跟國內外任何型號都沒有直接關係的新項目。
如果做成,那麽秦飛就有很大概率能擺脫隔壁鎬飛的陰影,真正獨立成為航空工業集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而自己的名字,也必將因此而留在秦飛集團,乃至整個華夏航空工業的史冊上……
梁紹修蹭地起身,立正站好:
“保證完成任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