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束之後,常浩南一行人並沒有馬上離開海拉爾。
整個團隊都已經在嚴寒之中連續熬了幾天時間。
雖然前幾天並沒有等到-40c的極寒,但也基本穩定在-35c左右。
而當地集中供暖的室內溫度又動輒在20c甚至30c以上。
熬夜,加上頻繁的冷熱交替循環,對於身體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再連軸乘飛機長途轉場的話,年輕人還好,歲數大點的實在是熬不住。
於是第二日,除了參與測試的殲11ws和伊爾76兩架飛機連夜返迴盛京以外,其它人又在當地的賓館裏歇了一整天時間。
順便還享受了一餐魏強副站長安排的當地特色烤全羊。
又隔了一天,休整完畢的眾人才告別了大草原。
之後,就是一輪相對枯燥的文書和行政工作。
除了要給設計定型工作收尾以外,2000年作為航空動力集團成立之後的第一個完整的自然年,常浩南作為總規劃師,也免不了要進行一番全麵的工作總結。
以及,渦扇10項目研發團隊雖然繼續得以保留,但畢竟最困難、最需要人手的攻關階段已經結。
從兄弟單位“借”出來的那些力量,也該結束這場持續幾年的出差,返迴原單位了。
而常浩南需要對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的表現做出評價。
要知道,他可不光是渦扇10的項目負責人之一,還是集團層麵的領導班子成員。
往大了說,這種評價是要寫進檔案,影響被評價人一生的。
所以常浩南也不敢怠慢。
總之,等他完成手頭上這些任務,重新迴到京城的時候,已經進入12月下旬了。
2001年,就要來了。
世紀之交,又是年末,再加上得勝而歸。
一場慶功宴肯定是少不了的。
實際上,當飛機還在機場上空盤旋待降的時候,常浩南就已經看到停機坪上準備好的橫幅、彩帶和鮮了。
宴會直接開在了大會堂裏麵。
當然,在國企去行政化改革之後,這隻能算是航空動力集團內部的正常商業行為。
所以走的是商務租賃流程。
除了總會計師文康建因為年末而忙得腳不沾地以外,包括總經理朱霖育在內的其它所有集團領導都露了麵。
甚至還請來了此前和常浩南有過一麵之緣的張洪飆副主任。
規格拉滿。
而常浩南,自然是絕對的主角。
實際上,這倒不是航空動力集團第一次開慶功宴。
大概半年前,渦噴6d設計定型的時候,集團就專門慶祝了一番。
當時還發過一個通稿。
隻不過,渦噴6d的裝機對象畢竟隻是強5d。
一種為了預防90年代末與強敵之間爆發局部衝突,而用於過渡的短平快型號。
後來由於殲轟7a的提前服役而最終被列入了技術儲備,並未真正實現批量生產。
所以,盡管那是集團成立以後第一個完成定型的型號,但是仍然無法跟渦扇10同日而語。
畢竟,後者堪稱華夏航發新時代的起點。
“浩南同誌,我聽說最近這一周時間,各個廠所提交上來的立項申請,比過去11個半月加起來都多。”
張洪飆端著酒杯,分別跟朱霖育和常浩南二人碰了碰杯,:
“關於這件事,你有沒有什麽頭緒啊?”
這雖然是個疑問句式,但顯然並不是真的要問出什麽結果。
答案顯而易見。
因此,還不等常浩南迴答,旁邊的朱霖育就已經開了口:
“渦扇10對於我們航空動力集團來說,就像是一個大學校。”
“之前幾年,大家都在學校裏麵學習,能做的事情自然不多,到現在,總算是畢業了!”
本來,這話隻是跟張洪飆配合而已。
結果說到後麵,朱霖育還真有了點家長把娃養到大學畢業,看見孩子拿到第一筆工資的那種感覺……
畢竟從年齡上講,退休返聘迴來的他確實要比多數人都大上一輩。
而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甚至都能差出兩輩了……
麵對二人一唱一和的吹捧,常浩南如今已經能麵不改色地全部兜住。
甚至還能反將一軍:
“張主任,朱總,現在大家剛剛完成渦扇10凱旋,正是積極性最高的時候,既然項目多起來了,那這經費方麵……咱們可不能差了事啊,不然,豈不是給同誌們潑冷水麽?”
“……”
“……”
二人對視一眼,然後不約而同地舉起酒杯:
“幹杯幹杯……”
“今天先不說工作上的事情……”
開玩笑,要是隻有三五個項目,那二人一咬牙一跺腳一閉眼,這頭點也就點了。
但最近幾天報上來的申請足有小二十個,基數實在太大,即便其中有很多都隻是老型號改進,或者是體量並不大的新型號,也不可能全都給批了。
隻好顧左右而言他。
……
暫時結束了這些場麵上的工作之後,常浩南總算可以騰出時間,準備驗證自己的新思路了。
在他處理渦扇10設計定型事務的這段時間,之前派出去到歐洲采購實驗設備的代表團也陸續傳迴了好消息。
尤其是材料學研究當中最重要的兩台電鏡,也趕在新年之前到了位。
五環外,火炬實驗室的新址上。
常浩南帶著課題組目前在京城的幾名成員,來到了位於主樓地下的分析中心。
“我去……”
已經在校本部那邊跟別人擠了半年實驗室的栗亞波一進門就被這裏的環境給驚到了:
“這就是我們以後要做實驗的地方?”
“這……這麽大?”
“咱們手頭的項目越來越多,實驗室的規模肯定還要增加,所以這些不光是為了現在,也是為了以後做準備。”
常浩南走到一台電鏡附近,轉過頭解釋道:
“不說別的,至少其中一部分設備還需要專門的操作人員,光靠我們自己摸索的話效率太低,而且還容易出錯。”
“所以……這些測試不需要我們親自來做?”
姚夢娜出身杜義山的課題組,自認為也是見多識廣,但今天這個場麵……隻能評價為真沒見過。
常浩南笑了笑:
“如果有多餘的精力,當然可以學一學,畢竟技多不壓身。”
“但是我們搞研究的,重點還是在於新理論,或者把理論轉化為有意義的想法,而不隻是當一個沒有感情的測試工或者實驗員,那是做畢設的本科生就能幹的事情。”
當常浩南說到“做畢設的本科生”時,姚夢娜幾乎不由自主地抬眼瞄了他一眼。
“所以老師,我們接下來要做的項目具體是什麽?”
栗亞波繞著實驗室走了兩圈,然後迴到常浩南身邊。
“就是我們之前發現的那個點。”
常浩南迴答道:
“短脈衝激光可以通過某種非熱效應,對材料進行加工。”
“隻不過,我查了一些資料之後發現,相比於碳基複合材料,這種方式似乎更適用於……金屬。”
(本章完)
整個團隊都已經在嚴寒之中連續熬了幾天時間。
雖然前幾天並沒有等到-40c的極寒,但也基本穩定在-35c左右。
而當地集中供暖的室內溫度又動輒在20c甚至30c以上。
熬夜,加上頻繁的冷熱交替循環,對於身體來說是很大的負擔。
再連軸乘飛機長途轉場的話,年輕人還好,歲數大點的實在是熬不住。
於是第二日,除了參與測試的殲11ws和伊爾76兩架飛機連夜返迴盛京以外,其它人又在當地的賓館裏歇了一整天時間。
順便還享受了一餐魏強副站長安排的當地特色烤全羊。
又隔了一天,休整完畢的眾人才告別了大草原。
之後,就是一輪相對枯燥的文書和行政工作。
除了要給設計定型工作收尾以外,2000年作為航空動力集團成立之後的第一個完整的自然年,常浩南作為總規劃師,也免不了要進行一番全麵的工作總結。
以及,渦扇10項目研發團隊雖然繼續得以保留,但畢竟最困難、最需要人手的攻關階段已經結。
從兄弟單位“借”出來的那些力量,也該結束這場持續幾年的出差,返迴原單位了。
而常浩南需要對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的表現做出評價。
要知道,他可不光是渦扇10的項目負責人之一,還是集團層麵的領導班子成員。
往大了說,這種評價是要寫進檔案,影響被評價人一生的。
所以常浩南也不敢怠慢。
總之,等他完成手頭上這些任務,重新迴到京城的時候,已經進入12月下旬了。
2001年,就要來了。
世紀之交,又是年末,再加上得勝而歸。
一場慶功宴肯定是少不了的。
實際上,當飛機還在機場上空盤旋待降的時候,常浩南就已經看到停機坪上準備好的橫幅、彩帶和鮮了。
宴會直接開在了大會堂裏麵。
當然,在國企去行政化改革之後,這隻能算是航空動力集團內部的正常商業行為。
所以走的是商務租賃流程。
除了總會計師文康建因為年末而忙得腳不沾地以外,包括總經理朱霖育在內的其它所有集團領導都露了麵。
甚至還請來了此前和常浩南有過一麵之緣的張洪飆副主任。
規格拉滿。
而常浩南,自然是絕對的主角。
實際上,這倒不是航空動力集團第一次開慶功宴。
大概半年前,渦噴6d設計定型的時候,集團就專門慶祝了一番。
當時還發過一個通稿。
隻不過,渦噴6d的裝機對象畢竟隻是強5d。
一種為了預防90年代末與強敵之間爆發局部衝突,而用於過渡的短平快型號。
後來由於殲轟7a的提前服役而最終被列入了技術儲備,並未真正實現批量生產。
所以,盡管那是集團成立以後第一個完成定型的型號,但是仍然無法跟渦扇10同日而語。
畢竟,後者堪稱華夏航發新時代的起點。
“浩南同誌,我聽說最近這一周時間,各個廠所提交上來的立項申請,比過去11個半月加起來都多。”
張洪飆端著酒杯,分別跟朱霖育和常浩南二人碰了碰杯,:
“關於這件事,你有沒有什麽頭緒啊?”
這雖然是個疑問句式,但顯然並不是真的要問出什麽結果。
答案顯而易見。
因此,還不等常浩南迴答,旁邊的朱霖育就已經開了口:
“渦扇10對於我們航空動力集團來說,就像是一個大學校。”
“之前幾年,大家都在學校裏麵學習,能做的事情自然不多,到現在,總算是畢業了!”
本來,這話隻是跟張洪飆配合而已。
結果說到後麵,朱霖育還真有了點家長把娃養到大學畢業,看見孩子拿到第一筆工資的那種感覺……
畢竟從年齡上講,退休返聘迴來的他確實要比多數人都大上一輩。
而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甚至都能差出兩輩了……
麵對二人一唱一和的吹捧,常浩南如今已經能麵不改色地全部兜住。
甚至還能反將一軍:
“張主任,朱總,現在大家剛剛完成渦扇10凱旋,正是積極性最高的時候,既然項目多起來了,那這經費方麵……咱們可不能差了事啊,不然,豈不是給同誌們潑冷水麽?”
“……”
“……”
二人對視一眼,然後不約而同地舉起酒杯:
“幹杯幹杯……”
“今天先不說工作上的事情……”
開玩笑,要是隻有三五個項目,那二人一咬牙一跺腳一閉眼,這頭點也就點了。
但最近幾天報上來的申請足有小二十個,基數實在太大,即便其中有很多都隻是老型號改進,或者是體量並不大的新型號,也不可能全都給批了。
隻好顧左右而言他。
……
暫時結束了這些場麵上的工作之後,常浩南總算可以騰出時間,準備驗證自己的新思路了。
在他處理渦扇10設計定型事務的這段時間,之前派出去到歐洲采購實驗設備的代表團也陸續傳迴了好消息。
尤其是材料學研究當中最重要的兩台電鏡,也趕在新年之前到了位。
五環外,火炬實驗室的新址上。
常浩南帶著課題組目前在京城的幾名成員,來到了位於主樓地下的分析中心。
“我去……”
已經在校本部那邊跟別人擠了半年實驗室的栗亞波一進門就被這裏的環境給驚到了:
“這就是我們以後要做實驗的地方?”
“這……這麽大?”
“咱們手頭的項目越來越多,實驗室的規模肯定還要增加,所以這些不光是為了現在,也是為了以後做準備。”
常浩南走到一台電鏡附近,轉過頭解釋道:
“不說別的,至少其中一部分設備還需要專門的操作人員,光靠我們自己摸索的話效率太低,而且還容易出錯。”
“所以……這些測試不需要我們親自來做?”
姚夢娜出身杜義山的課題組,自認為也是見多識廣,但今天這個場麵……隻能評價為真沒見過。
常浩南笑了笑:
“如果有多餘的精力,當然可以學一學,畢竟技多不壓身。”
“但是我們搞研究的,重點還是在於新理論,或者把理論轉化為有意義的想法,而不隻是當一個沒有感情的測試工或者實驗員,那是做畢設的本科生就能幹的事情。”
當常浩南說到“做畢設的本科生”時,姚夢娜幾乎不由自主地抬眼瞄了他一眼。
“所以老師,我們接下來要做的項目具體是什麽?”
栗亞波繞著實驗室走了兩圈,然後迴到常浩南身邊。
“就是我們之前發現的那個點。”
常浩南迴答道:
“短脈衝激光可以通過某種非熱效應,對材料進行加工。”
“隻不過,我查了一些資料之後發現,相比於碳基複合材料,這種方式似乎更適用於……金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