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以來發生的事情,總結起來就是——


    日本跌倒,華夏吃飽。


    當然,嚴格來說,從這裏麵獲益的遠遠不止某一個國家。


    在眼下的90年代末,日本雖然已經進入了後來所謂“失去的xx年”階段,但人的認知相比現實世界來說一般是滯後的。


    所以日本總體上的國際形象仍然是一個“發展勢頭良好的發達國家”。


    對於同為發達國家的歐美各國來說,這種認知先天存在濾鏡。


    再加上一定的性價比和品(講)牌(故)價(事)值,


    就導致這個年月,乃至未來十幾年內,日本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上本來都應該處在強勢階段。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大概二十年後,華夏製造業逐漸崛起,開始擠占日韓的生存空間。


    然而如今,大規模造假的事情被常浩南設計提前戳破,並且造成了非常集中的影響,很多日本品牌本來就還沒能完全擺脫過去質量低劣的形象,就重新被打迴了原型。


    這就直接留出了一個巨大,甚至還處在藍海階段的市場。


    可以說,隻要是個有工業能力,且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都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這也是常浩南樂於見得的事情。


    一方麵,以華夏目前的總體工業水平來說,除了一部分重點領域以外,確實還做不到完全填充日本人留下來的市場空缺。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能把水攪混最好。


    否則再怎麽大的新聞,如果不能持續跟進影響力的話,人的記憶力都是非常短暫的。


    要是真讓日本人卷土重來,那肯定要比什麽韓國巴西土耳其還有一票東歐國家要難對付。


    另一方麵,這樣也有利於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麵。


    反正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國家都在落井下石,不僅是有意蠶食歐洲的中低端市場,而且還紛紛在國內掀起對幾個涉事品牌的調查。


    隻不過,因為是常浩南一手策劃了這件事,所以華夏這邊肯定是準備最為充分,獲益相對比較大的。


    總之,一輪極限操作下來,雖然不至於說完全幹碎日本製造業,但可以肯定的是,後者必定要提前二十年走上下坡路了。


    而考慮到日本的金融業實際上在更早一些年就已經基本完蛋,一個在虛實兩條路上都走不下去的國家要如何發展……


    笑死,那就不是常浩南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


    在動身前往蓉城之前,常浩南又特地去了一趟科工委。


    主要是提交一份後續相關雜項工作的處理方案。


    類似於留個錦囊計,隻要蘭新誌照著裏麵的幹,就不難順利收尾。


    否則到了蓉城之後,工作強度又要上去不說,還有很多外場任務,很容易出現聯係不上人的情況。


    耽誤了這邊的正事就不好了。


    “這次的事情塵埃落定之後,咱們裝備工業司這個新部門,應該就算是徹底立住了。”


    丁高恆半仰躺在自己的辦公椅上,一邊逐頁悠閑地看著手中的報告,一邊帶著心滿意足的語氣說道。


    雖然報告內容都是平鋪直敘,但結合最近在國際市場上的大勝,內心裏麵還是感覺到很爽的。


    隻不過,畢竟已經六十多歲的人了,不太方便表現在明麵上罷了:


    “先有火炬和c.b.法拉利成立的合資公司,後有在歐洲市場搶占日本企業的份額,內外兩個層麵都滴水不漏,再也沒什麽可以指摘的地方了。”


    裝備工業司剛剛成立的那會,反對的聲音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


    一是說這樣一個部門的存在顯然是在跟市場化唱反調,也不利於華夏融入國際市場。


    二是認為行政力量過度幹預產業會導致製度僵化和不公平競爭,最後損害整個產業的發展雲雲。


    都是老一套。


    但在這個年代,這套話術就是很管用。


    可以說,如果不是有經貿委那邊提前跳出來掀房頂,吸引了一波火力,成立裝備工業司這種“開窗”行為,甚至未必能順利通過。


    因此,在當時看來,絕對給科工委這邊帶來了足夠的壓力。


    要是真幹不好,乃至於出了什麽亂子。


    丁高恆本人都可能受到影響。


    然而,僅僅兩個多月時間,一切的擔憂就都不存在了。


    剛剛丁高恆所說的那兩件事,可以說是直接打了所有質疑者的臉——


    你說不利於華夏融入國際市場,然而我們裝備工業司帶頭跟國外企業搞深度技術融合。


    你說存在不公平競爭,可能損害整個產業的發展前景,然而我們帶著一批並非科工委係統的企業,其中甚至包括興澄特鋼這樣的民營企業成功打進歐洲市場。


    還有什麽話好講?


    雖然媒體層麵的風言風語肯定不會消失,甚至還會隨著這次日企在歐洲的大敗而愈發變本加厲。


    但這些人根本無法影響大局。


    懸在科工委和丁高恆本人頭上的風險,已經基本完全消除了。


    “其實我最開始計劃這次事情的時候,也沒想過能搞得這麽成功。”


    常浩南的心情自然也是大好:


    “本來隻是想著,能從咱們國家發展比較好的產業裏麵,打出去幾個品牌的名聲,這樣留下一個鉤子,以後再發展的時候也算有個鋪墊。”


    “結果沒想到,日本人自己作死,送了一個大的助攻,甚至有些國家下手比我們更狠……”


    他說的這個“比我們更狠”的國家,實際上指的是韓國。


    如果說華夏這邊還是悶聲發大財的話,那本來就已經跟日企在中低端定位上廝殺的韓企就完全是刺刀見紅了。


    “說起來,那冰飛和歐直合作搞的那個直升機,最後是怎麽辦了?”


    在這個算是戰後總結的時候,丁高恆突然想起了作為此事導火索的nh90項目。


    “跟咱們的對應型號直12一樣,選擇了冰軸集團作為新的供應商,全新的03號原型機都已經快造好了。”


    常浩南這次過來之前剛好和已經迴國的劉洪波見過麵,因此幾乎不假思索地迴答道。


    顯然這個效率讓丁高恆有些意外:


    “nh90畢竟名義上是軍用型號,直接用咱們國家的供應商,就沒遇到什麽阻力?”


    “阻力當然有,但是nsk經過這麽一輪折騰,幾乎要退出歐洲市場,然後冰軸集團就順勢從他們手裏買下來了rhp軸承品牌,這樣在紙麵上就算是個英國供應商了。”


    常浩南說到這裏的時候也是忍俊不禁——


    這個rhp實際上早就已經破產,自然沒有自己的生產能力。


    所以這個牌子的所有軸承,其實都是冰軸發過去再貼牌……


    兜兜轉轉一圈迴來,nh90還是用上了華夏生產的貼牌軸承。


    稍微聊了一些輕鬆的話題之後,常浩南話鋒一轉:


    “不過話說迴來,日本人這次敗走麥城,也算是給咱們提了個醒。”


    “我的所有策略,說到底還是仗著他們自己的產品質量不過關,為了降低成本不擇手段,現在輪到我們的企業逐漸進入歐洲市場,這方麵的問題,也不得不防啊……”


    此話一出,丁高恆和蘭新誌兩人也頓時嚴肅起來。


    常浩南的擔憂顯然是有道理的。


    這個年月,華夏這邊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造假這塊……


    反正也不太樂觀。


    要是真的放任野蠻發展下去,那重蹈日本企業的覆轍也絕非全無可能。


    尤其是對方必定還在蓄謀報複的情況下。


    許久之後,丁高恆才開口道:


    “最近一兩年麽,出口許可的審批手續還會比較複雜,包括貨物本身也會受到質檢部門的重點關注,問題可能不太大。”


    “但是隨著咱們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眼瞅著可能就要加入wto,在出口這方麵的行政限製必定要放寬,確實得想個其它辦法,來限製,或者說是規範這些企業,不能把咱們好不容易打出去的形象給毀了……”


    剛剛一直沒輪到說話的蘭新誌眼前一亮:


    “是不是可以製定一個自願加入、非強製性的認證體係,加入這個體係的品牌就要接受我們更加嚴格的質量檢驗,相對應的也相當於一個認可。”


    “這樣就算是有些企業不幹人事,也方便我們跟他們切割,不至於像nsk這樣牽出一連串的問題來,可以考慮由……”


    其實他本來的想法,是由裝備工業司出麵來建立這個體係,但脫口而出說到一半才意識到這話聽著有點爭權奪利的意思,所以瞬間感覺有點僵。


    好在丁高恆和常浩南都不是不講理的人,而且也猜得出他後麵沒說出口的內容是什麽。


    “你想說由裝備工業司出麵,來做這件事情?”


    前者笑問道。


    “呃……對。”


    蘭新誌有點尷尬地點點頭:


    “我的考慮是,像興澄特鋼、洛軸集團還有寶山鋼鐵這些企業,都已經跟我們部門有了比較深厚的交集,這樣溝通起來也會方便一些……”


    而常浩南則是在略加思索之後,搖了搖頭:


    “這個想法很好,但是裝備工業司出麵可能不妥。”


    “不管實際情況如何,這個部門的名字畢竟是叫國防科工委裝備工業司,無論是名字還是本質,都跟軍隊和軍工係統貼的太近,不方便跟國外,尤其是跟西方國家做生意。”


    他這樣一說,另外兩個人也想通了這一層關係:


    “確實是這樣……”


    軍工單位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劣勢,這是無法避免的。


    既然是要賺別人的錢,那肯定得盡量打消別人的顧慮才行。


    “如果說軍工係統不合適的話……”


    丁高恆猛地坐直了身子,看向常浩南:


    “不如幹脆由你的火炬集團,和科技委、華夏科學院一起出麵,建立一個偏向研究和學術性質的民間協會,或者委員會,如何?”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