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幹擾設備的第一台樣機,其實已經在電子14所那邊開始試製了。


    隻不過,在手頭沒有軍用gps導航模塊的情況下,目前隻能對粗捕獲的c/a碼進行逆向識別。


    但問題在於,c/a碼本身就是完全公開的東西,根本用不著常浩南和徐洋開發出的那套複雜算法做轉發式幹擾。


    直接用生成式幹擾的效果也很好,而且成本還更低,因為不需要實時轉譯,隻要提前生成好等需要的時候再發出去就行了。


    所以樣機隻做到了最後一步,就沒再繼續下去


    現在總算是能完成最後一個步驟了。


    而且,因為是一次拿到了兩套,所以甚至還能留出一套來進行幹擾效果測試。


    不得不說運氣絕佳。


    不過,現在徐洋那邊還沒有保密專線,這次的事情又涉及到不方便在公開線路中說的內容,所以常浩南隻好委托丁高恆把事情的原委給通知過去。


    實際上,他也非常好奇,到底是在一個什麽樣的場麵下,我們才能經由海上自衛隊的手,搞到一個美國生產的無人潛航器。


    不過這種事情的敏感程度恐怕更高,哪怕在保密專線裏麵都沒辦法直說,隻好暫時壓下內心蠢蠢欲動的八卦欲望了。


    眼下還是盛京這邊的事情更重要些。


    上個月末,也就是常浩南忙著成立火炬-c.b.法拉利合資公司的事情那段時間,黎明公司也在俄方技術人員和技術資料的幫助下,成功建設了一條完整的多弧離子鍍生產線。


    這也是華夏第一條全流程都在國內完成的氣相沉積鍍膜產線。


    根據供貨協議,後續的其它設備和生產線,將采用類似殲11的方式,逐步提高國產化率,並最終在國內實現完全生產。


    而現在,常浩南就站在一台對於他來說頗為熟悉的離子鍍設備附近,等待著第一個正式按照量產標準下線的工件完成檢測。


    他的身後,則站著包括俄方進出口公司代表,以及國內其它幾家重點軍工企業派來考察的技術人員。


    在3月的大會結束之後,軍工係統五大總公司的集團化改革也正式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甚至相對比較容易拆分的核工業和兵器工業總公司都已經開始了轉改過程。


    在這種節骨眼上,新成立的幾個集團公司自然都希望能多拿到一點有說服力的技術,把這開門第一炮給打好。


    畢竟,集團化改革是最上麵推下來的任務,要是改完第一年的經營情況就拉胯……


    萬一被當做是陽奉陰違,暗中表達對大政方針的不滿,那可就徹底完蛋了。


    而被常浩南做主換過來的這套多弧離子鍍技術,剛好是一個能極其短平快地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的東西。


    沒等多長時間,就有一個穿著工裝的年輕小夥從車間外麵一路小跑進來。


    手裏還拿著幾張紙和一個金光閃閃的零部件——


    那是一個完成氮化鈦鍍膜的渦輪葉片。


    渦噴14上麵的。


    用來對氮化鈦鍍膜的性能進行實際生產檢測。


    之所以沒用渦扇9,是因為這個鍍膜實在有點貴,無論渦噴14還是渦扇9的量產型都有點上不起,所以就直接從同車間拿了個最近生產出來的工件去做了。


    “常總,結果已經出來了,這是檢測報告,還有樣品。”


    氣喘籲籲的測試工程師說著把兩樣東西一起交到常浩南手中。


    因為是正式且完整的檢測,因此報告上麵的內容很多。


    常浩南直接用最快的速度翻到了重點部分:


    “膜層厚度均勻……”


    “覆蓋率100%……”


    “膜層結合力175n……”


    “等等……”


    這個數字直接讓常浩南雙眼瞪大:


    “我艸,175n?”


    他瞬間想起來了自己上輩子用過的那台stankin-nbc-1多功能鍍膜係統。


    標稱和實測的膜層結合力都是100n出頭。


    當時感覺效果已經很好了。


    現在看來……


    原來你們還tm藏了點是吧?


    站在後麵的俄方進出口公司代表謝爾蓋·沃龍佐夫從大概十年前就開始跟華夏打交道,也因此在蘇霍伊公司牽頭成立了這個專門負責麵對國際市場的聯合公司之後,順勢成為了對華業務的高級專員之一。


    他當然是會說中文的,不過“我艸”二字中所蘊含的千萬種含義,一個外國人確實很難在短時間內參透。


    沃龍佐夫還以為是數據出了什麽問題,趕緊湊上來看了幾眼:


    “常先生,這些數據都是正常的,175n的結合力對於鍍膜來說已經是非常非常牢固了,現在普通的鍍膜手段最高也隻能做到50-60n而已,我們的技術是三倍還有餘……”


    常浩南壓下心中奔騰的羊駝,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


    畢竟是上輩子的事情,他也不可能真拿出來說事。


    何況人家技術手冊裏寫的也是100n沒錯。


    隻能說是在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之後,誰也不會輕易把看家技術拿出來隨便賣錢。


    所以還是得趁現在多撈一點有價值的東西迴來。


    ……


    常浩南把樣品和報告遞給身後的另外幾人輪流觀看,同時收攏了剛才有些放飛的思緒。


    毫無疑問,鍍膜性能是符合熱端零部件要求的。


    一般的氮化鈦鍍膜隻能承受大概500-700c的工作溫度,但眼前這個恐怖的結合力,穩定在1600-1700c的問題都不太大。


    這樣的話,渦扇10的渦輪前溫度標定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達到1500-1600c這些三代半發動機的水平。


    要知道,渦扇10的總體結構設計本就很接近4代發動機,之所以性能標定還是按照3代來,就是因為其他方麵的技術實在跟不上。


    現在有了這樣一個意外之喜,自然可以更進一步地榨取核心機的潛力。


    “沃龍佐夫先生,我們對這套設備的性能,以及投產進度都很滿意,如果貴方那邊也沒什麽問題的話,我想,合作第一階段的備忘錄,應該就可以簽署了吧?”


    常浩南迴過頭,看向後麵不遠處的沃龍佐夫。


    “沒有問題。”


    後者點了點頭:


    “我們馬上就可以簽字。”


    獲得多弧離子鍍的過程畢竟是個技術換技術的過程。


    作為交換,四部被命名為“空幹100”的綜合幹擾吊艙,以及對應的華夏技術人員和資料也在上個月被送到了莫斯科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進仿製和測試。


    根據俄方的計劃,一架正處在試飛過程中的預生產機t10v-5,也就是日後蘇34的原型機將被改造為類似殲轟電7的電子戰平台,並在未來接替老邁且數量不足的蘇24mp,承擔起伴隨電子掩護和防空壓製的任務。


    本來,由於對方本身的微電子技術確實不太過關,所以造出來的吊艙在針對的頻率範圍上相比於空幹100原型更窄,基本隻能覆蓋單獨一個波段。


    不過蘇霍伊的工程師們卻表示這不是什麽大事。


    t10v-5原型機有足夠大的翼展、足夠多的掛點和足夠強的供電能力。


    他們幹脆把原來的吊艙一分為二,分別針對c波段和s波段——


    既然一次掛兩個吊艙不行,那就掛四個好了……


    於是,在殲轟電7上麵費盡心思也沒想出個妥善方案的問題,就被這樣簡單粗暴地解決了。


    隻能說,在看到這個方案的時候,常浩南恨不得馬上就讓完全國產的殲11服役。


    大,就是好,多,就是美。


    一個性能足夠好的平台,確實能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