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組織層麵上的全國範圍抗洪搶險行動仍然在持續當中,按照流程確實還沒到出結算畫麵的時候,所以常浩南今天也隻能是跟兩位領導暫時勾兌一番。


    至於後續具體能收獲多少,那就不僅是看個人的努力,還得考慮到曆史的進程了。


    不過,丁高恆和曹剛純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的效率,確實相當驚人。


    兩天之後,京航大學超算中心。


    常浩南和其它幾個負責軟件總體設計以及模塊功能編寫的核心技術人員正聚集在一起,聽取孫惠中匯報新型高級教練機進行氣動設計優化的總體情況。


    相比於之前金陵理工大學芮曉亭教授那個給遠程火箭炮做總體係統動力學分析的項目,貴航這邊做的畢竟是更複雜一些的飛機設計,盡管從計算量上來說未必有前者更高,但優勢在於他們基本上應用到了現階段給軟件設計的幾乎所有功能。


    而且試用到的版本也更接近於即將麵向用戶推出的“公開測試版”。


    盡管在常浩南的管理和監督之下,這套東西在核心的數值計算方法和運行邏輯上肯定不會出什麽大問題,但作為一個軟件,一個麵向用戶的商業軟件,要想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這些內核層麵的因素最多隻能占到一半。


    另外一半則是人機交互、i/o設計和兼容性之類用戶體驗層麵的內容。


    這也是係統完全不能負責處理的部分。


    常浩南項目組裏麵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偏向於計算機或者應用數學專業的開發者,對於工業軟件應用方麵的痛點體驗不深,而常浩南則全程主導整個開發過程,對軟件的熟悉程度太高,以至於哪怕有問題也很可能體驗不出來。


    這就像寫論文,作者本人哪怕檢查十遍之後交給另一個人,往往還是能找出新的筆誤來。


    此時,孫惠中正站在一麵黑板前麵,介紹著整架飛機的設計流程,而常浩南則破天荒地坐在下麵,打開小本本記著筆記。


    剛開始講的時候,前者的語氣甚至因為興奮而有些顫抖。


    畢竟能像這樣給大佬講課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我先來介紹一下該型號飛機的總體設計流程,以及關鍵技術指標……”


    “相比殲7f飛機,在5845mm位置之後的結構總體保持不變,而對前麵進行重新設計,采用目前最前沿的dsi進氣道和機頭可伸縮式邊條,可以保證在70°迎角範圍內的可操縱性……”


    “進氣道設計點為:最大馬赫數ma=1.3;預壓縮鼓包當量壓縮半錐角為20°;高度11km並以此確定捕獲麵積,在ma=0.7-1.1ma範圍內按發動機最大狀態時的流量確定喉道麵積,喉道馬赫數控製在ma=0.5-0.7……”


    “考慮到我本人的技術水平比較有限,加上這一型號畢竟還是由成熟的現役型號改進而來,所以我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主要還是使用了比較傳統的計算方法,比如在全機定常氣動力的計算上仍舊使用了改進麵元法,不過在計算dsi進氣道的局部凸包型麵曲線過程中,還是嚐試了使用軟件中提供的全新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方法對n-s方程進行數值求解……”


    隨著台上孫惠中的介紹,下麵的幾個人,尤其是參與過一些實際項目的人紛紛開始奮筆疾書,一時間除了前者講話的聲音之外,就隻有偶爾筆記本翻頁亦或是打字時鍵盤敲擊的聲音。


    由於之前缺少上台報告的經驗,孫惠中的介紹多少有些主次不分,因此比預期的時間長了不少。


    不過他最後總算還是把下麵眾人想聽的東西都講了出來。


    就在孫惠中已經開始準備收尾的時候,會議室的門突然被敲響了。


    外麵站著超算中心一名負責行政的老師。


    “常主任,外麵有人找。”


    一般來說,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外人是不能隨便進到機房區域的,所以需要人來通報。


    而能讓對方在這種會議當中直接進來,顯然不可能是隨便什麽人。


    還是得下去看看。


    好在整個報告裏麵真正有價值的內容都已經結束,至於收尾那部分麽……


    不講也罷。


    於是,就在他起身並宣布會議暫停一段時間之後,台上的孫惠中幾乎瞬間就被幾個從剛剛開始就躍躍欲試的人圍住了。


    “孫工,您覺得我們這個軟件在用戶界麵上是否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您覺得新的全自動網格劃分方法好用麽……”


    “我們在軟件中附贈的技術指導手冊是否全麵……”


    “您在設計時選擇了哪種多目標優化策略……”


    耳邊接連不斷響起的問題搞得孫惠中頭大如鬥,好在常浩南在離開會場之前沒忘記讓這些急著就自己所涉及的模塊提問的工程師們排隊,這才讓前者有時間一個個問題做出迴應。


    “唿……原來常主任每次開會之後麵對的都是這種場麵麽……”


    終於鬆了口氣的孫惠中這樣想道。


    另一邊,正離開會議室的常浩南從口袋裏掏出手機看了一眼。


    不出所料,有好幾個未接來電。


    剛剛開會的時候他調了靜音,於是都沒接起來。


    看來對方是因為一直沒聯係到他,所以隻好直接找上門來了。


    這樣想著的功夫,他已經來到了位於超算中心一層門口附近的會客室。


    裏麵正坐著幾個人。


    為首的一個,常浩南竟然還認識——


    正是幾個月前他剛剛獲得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之後,來京航給他做專訪的那位央視女主持。


    見到常浩南從門口走進來,對方幾人也隨即站起身。


    “這次見麵,應該要叫常主任了,下午好。”


    二人握了握手。


    哪怕倪平經驗豐富而且早有準備,但真正再次麵對常浩南的時候,還是免不了在心中感慨。


    別人可能不知道後者的真實年齡,但她是清楚的。


    畢竟就在區區三個月前,對方的身份還是京航大學的一個本科生來著。


    現在算算時間,也就是剛畢業不久,結果竟然就已經開始擔任科研領域的領導崗位了。


    簡直離譜,坐火箭升的都沒這麽快。


    “倪女士,幾個月不見,您還是光彩依舊啊。”


    常浩南現在麵對這種場景也算是稍微習慣了一些,知道眼下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岔開話題:


    “不知道我這次有什麽地方能幫上忙的?”


    “接到了上麵的要求,要給您再做一個專訪,主題是關於您開發出的那套抗洪救災設備,所以隻好再過來叨擾一次了。”


    倪平在“再”這個字上加了重音。


    確實,哪怕放在整個央媒的曆史上,也很少會在三個月時間裏給同一個人專訪兩次,而且還是因為完全不同的事情。


    盡管常浩南這次做出的貢獻確實不小,但這麽快就連官方宣傳都能給安排上,恐怕離不開丁高恆和曹剛純二人做的一些工作。


    對於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經曆的常浩南來說,做訪談這種事情已經算是輕車熟路了。


    而且再次麵對鏡頭,他也沒了一開始的那種緊張感。


    “那我們這就開始?”


    常浩南順勢坐在倪平的對麵。


    “這次您可能要出一下鏡,所以要先簡單化個妝,否則臉會很黑。”


    後者隨即叫來了隨行的化妝師。


    隨著常浩南身兼的職務和能夠調動的資源越來越多,他這個人的存在肯定是藏不住的。


    並且之前一直作為擋箭牌的新舟60項目和飛行器防除冰研究這兩塊也逐漸跟不上他的進步速度了。


    而恰好,他這次在抗洪救災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完美符合作為“公開晉升理由”的要求:影響力足夠大、研究內容不敏感而且知道內情的人數很少。


    因此要大書特書地宣傳一波也實屬正常。


    ……


    這一次的訪談比之前那次要簡短不少,哪怕算上化妝和後麵補鏡頭,總共也就用了不到四十分鍾。


    時間雖短,裏麵的信息量也一點不少。


    尤其是重點關注了常浩南在得知水災發生之後,毅然下定決心,把專利免費授權給防洪物資生產廠家的光輝事跡。


    當然,這個故事裏麵的片段全都是真的,絕不存在胡編亂造。


    隻不過發生的順序被稍微調整了一下,以突出訪談對象的高風亮節。


    作為一個有原則的人,常浩南還是提出希望能完全還原全部事實。


    不過後來對方一再堅持,他也隻好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下來……


    除此之外,訪談過程中還透露出了一些別的消息。


    比如不僅一線就救災指戰員對於“息壤”讚不絕口,就連這次防洪任務全流域總指揮也青睞有加。


    在息壤被成功應用於江陵大堤的泡泉口填堵之後,後者不僅要求各工廠迅速加大產量,甚至還親筆題了字。


    以及,在提交到上麵去的階段性報告中,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來介紹息壤在抗洪搶險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這對於已經打定主意要通過這件事情給自己掙一筆影響力的常浩南來說,顯然是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