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我不選這個方案的原因是它改動太多了。”


    常浩南一句話就讓張漫的笑容凝固在了臉上。


    “還記得我剛才說的麽,要立足現有成熟技術,這個放大版的方案雖然看上去外形變化不大,但如果落實到製造上,整個機體都要變化,而且還需要更強的航空發動機,這不符合我們的原則。”


    旁邊的周書萬臉色終於稍微好看了些許,他對於自己的想法被否定不太在意,隻是擔心常浩南真的誤會他的意思。


    “我們畢竟也算是受過一些專業訓練了,看到一張設計圖的時候不能像新生時候那樣隻憑直覺去看外形,應該能想到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常浩南說到這裏,抬頭看了對麵的張漫一眼。


    “嗐,我能看出什麽深層次的東西,你們也不是不知道,我除了英語之外的專業課都沒有過80分的,技術上的事就聽南神的好了,張漫你那還有沒有別的方案了?”


    吳懿範一句話恰到好處地緩和了局麵,既給了張漫一個台階下,也避免了她和常浩南之間弄得太僵。


    在被常浩南稍稍敲打了一番之後,張漫很快恢複了最開始明媚燦爛的表情,仿佛一切都沒發生過,但也沒有再搞什麽小動作,隻是又抽出了最後一份資料。


    實際上,跟前麵兩份真正的資料比起來,這次張漫拿出來的隻不過是兩張照片而已。


    “這裏還有一種,是米格設計局的一種技術驗證機,叫做ye8,並沒有什麽詳細的資料,從照片上看是把機頭進氣直接改成了機腹進氣,還增加了一對前翼……”


    張漫還沒說完,常浩南就直接拿起了其中一張照片端詳起來。


    ye8這架飛機本身相比米格21的改動更大,還涉及三翼麵操控的問題,同樣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設計,但桌上的圖片卻幫助他迴憶起了一種殲7的冷門改進型——殲7fs。


    一種把殲7的機頭進氣道改為下頜進氣道,但機體其餘部分,尤其是後機身維持原樣不變的改進型設計。


    由於這個項目完全屬於611所自籌資金,並無啟動用戶,加上當年對於下頜進氣道的研究不夠深入,因此隻造出一架原型機用於試飛測試之後就沒了下文。


    不過常浩南知道,這個改進型的潛力其實是不小的。


    更重要的是,對於下頜式進氣道的研究本身意義非凡。


    因為未來的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也有用到類似結構但更高級的進氣道。


    常浩南重生之前在29基地就是準備要測試一個采用下頜式三維內轉進氣道的高超聲速導彈設計。


    按照時間線,1996年的時候這個改型應該還沒出來,甚至可能還沒開始。


    “對殲7飛機的進氣道設計進行改進,以使其能夠適應更大尺寸的雷達,並保證飛行性能至少不弱於原型號。


    具體思路為把機頭進氣道改為雙模塊下頜式進氣道,騰出機頭空間留給雷達罩,同時雷達罩可以作為圓錐前體,與進氣道進行一體化設計,實現對來流的一級壓縮,為方向朝下的外壓縮方式。


    進氣道實現對氣流的二級壓縮,為方向朝兩側、朝上的內壓縮方式,機體的其餘部分維持原狀不變。”


    隨著常浩南的思路在腦海中不斷完善,係統也隨之給出了新的提示:


    【完善項目消耗科技點數:8點,直接給出項目結果消耗點數:80點,是否確認開展殲7飛機進氣道改進項目?】


    “確認!”


    幾乎和昨天的時候一樣,在常浩南確認項目之後的一瞬間,海量的信息幾乎是以烙印的方式出現在他的記憶中,很多知識他雖然已經很多年都沒有接觸過,但卻如同已經用過千百遍一般熟練。


    也就是說,係統不僅可以給出完成一個項目的具體步驟,甚至還能夠同時提高常浩南的相關能力。


    而這種能力並不會隨著項目完成而消失,比如昨天他獲得的熟練操作這個年代流體力學仿真軟件和用fortran語言直接寫程序解偏微分方程組的能力仍然存在。


    隻不過要想實現像昨天那樣效率逆天的非人操作的話,還是得依托係統對於正在進行的項目所提供的buff才行。


    “浩南你準備選這個?”周書萬也拿過另外一張照片看了看:“但這個三翼麵的設計改動不是更大麽?”


    “不,隻是思路和這個差不多而已。”常浩南搖搖頭


    “ye8的方案進氣道設計在機腹,導致整個機體結構都發生了大變化,我們可以把進氣道提前到機頭下方幾乎齊平的位置,設計一個下頜式進氣道。”


    常浩南拿過紙筆畫了個簡圖,同時用盡量簡單通俗的方式說出了自己的設計思路。


    “這樣可以保證跟原設計接近的進氣道長度,機體1Г橫截麵之後的部分就不用做改動了,並且我們可以把雷達罩也作為進氣機構的一部分進行總體設計,由圓錐形的雷達罩對氣體進行預壓縮,提高總體的進氣性能”


    之所以要費這些口舌,自然不是常浩南好為人師的屬性發作,而是根據係統所提供的設計方式,首先需要人為確定一個錐形前體的半錐角,隨後才能計算出對應進氣道設計的最優解。


    換句話說不同半錐角下設計出來的進氣道/圓錐前體組合是大不一樣的。


    然而常浩南並不知道到底多少半錐角對應的設計方案裝在殲7身上之後效果最好。


    在設計領域,選定初始值這種事很大程度上就是看經驗,但常浩南重生前作為一個軍工螺絲釘,並沒有主抓一個型號總體設計的經驗……


    所以他接下來需要做出幾個不同的方案,分別模擬它們與殲7的機體組合之後的性能,再從中摸索出規律,最後找到性能最好的選擇。


    這個過程的工作量很大,但很多內容其實是沒什麽創新性的重複勞動,所以完全可以交給另外三個人來完成,常浩南自己則集中精力負責最關鍵的部分。


    一來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二來這也符合他關於係統未來用法的設想,就當是一個預演了。


    “這樣下來工作量確實小很多,而且很多零件甚至還能跟原型號通用。”


    周書萬把拳頭錘在另一隻手的手掌上,發出“啪”的一聲脆響:“那浩南你來說後麵怎麽做吧,我們都聽你指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