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聖莊越過一座高山不遠就是萬壽山所在,若說四聖莊是建在荒山野嶺的話,這萬壽山的五莊觀可謂是洞天福地了,高聳入雲的山巔一座莊園,顯得與天比高可是卻恰恰介於天地之間。沿途高山流水飛流直下,所過之處也都是鳥語花香草木含香,各種奇珍如同雜草一般橫生卻問人問津,偶然碰到一兩株剛想動手,在荒石之中必然會跳出一直泥石怪阻攔。
就算在瀑布和河流附近,也有一些極富水之力的冰雪魔或者水中精靈,水靈仙!這五莊觀所在萬壽山,或許是因為天地靈氣充足的緣故,各種因此而生的小妖不計其數。這些小妖幼生也可以作為召喚獸,隻要引之向善善加培養,此處的小妖因為出身不同,最終所能達到的成就也有所不同。
我們幾人從最開始的龍窟,在輾轉各處降服的鬼王、地煞星,還有剛剛搜刮幹淨的三界妖王元神,論收獲的話著實不少,就連他們幾個的佩飾也都培養到高級接近頂級。繞過一段崎嶇的山路,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幾個的坐騎,都隻是一些普通靈獸,對於這萬壽山的地形還做不到如履平地。
一路遇星殺星遇鬼殺鬼,時光就在這樣累死累活的斬妖除魔中流逝,對於緩速增長的實力和聲望,近日來忙於賞花觀景。在弄明白懲戒並非是真實的天道,對於這簡單又必須的戰鬥,早已厭倦到睜著眼睛站著也睡著的程度,掂量手中的鬼王令再看看山巔的五莊觀,不知道這仙族五莊觀的鎮元大仙,舍不舍得動用他那天地寶鑒幫點小忙。
轉身對九條出聲問:“喂!九條...這五莊觀的鎮元大仙你知道多少?”
還正在和幺雞說話的九條迴神:“鎮元子?那可是自古有名的神人,這萬壽山就是他五莊觀的地界啊,你怎麽突然想起來問他了?”
“問你你直接就說結果,別再反過來問我!問你關於他的事情,自然是想去拜會拜會他,把你知道的說說,我看看能不能找點有用的。”
“這鎮元大仙在三界之中名聲極好,聽當年的一些傳聞,話說人族出現之前的洪荒時期,這鎮元大仙本是一介散仙,那位傳說中的道祖在洪荒之時開壇講道,坐下聽法隻有三千來弟子。在這三千弟子之前道祖還曾收過幾位弟子,他們才是道祖的親傳弟子,之後的幾位聖人就在其中。鎮元大仙在道祖傳法時就在這三千弟子之中,同時還有妖族天帝、冥河老祖和之後化為人族地皇的伏羲,這三千弟子隻是作為道祖的記名弟子。
之後人族出現在洪荒大地,不知道什麽原因巫族的一位祖巫,竟然把洪荒時期連接天地的不周山撞斷了,巫族和妖族之間本就有些矛盾,這一鬧兩族更是鬧得不可開交了。剛剛出現在洪荒大地的人族可就因此遭殃不少,俗話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兩族對於剛出現不久的人族傷害極大。
當時的萬壽山就曾守護過一方人族,正因如此人族為感其恩惠,將他和幾位聖人並尊,才有了地仙之祖之名。不過我當年在靈獸村的時候,聽麒麟村長說過鎮元子之所以在萬壽山五莊觀立道場,乃是因當年在記名弟子之中,鎮元子曾親身求教道祖想拜在其名下求得真法,可是道祖卻並未收他入門,卻讓他看守一片果園做為磨練。
鎮元子之名其意本是鎮園子,之後這位鎮元大仙還真就尊了道祖法旨,在這萬壽山建立道場開宗立派,在他五莊觀之中不僅有一片果園,還有一片菜園和藥園。那些可都是他親力親為不假他手弄出來的,可是讓人奇怪的是這鎮元大仙的實力卻日以增進,還有那開天辟地之時天地膜胎所化的天地寶鑒,那玩意兒沒有誰知道是因何而得。
那鎮元大仙實力高深莫測,身份更是直追幾位聖人,可是他待人卻從來謙和有禮,也不曾聽聞關於他的惡言,門下弟子八十餘位有所成就者皆為散仙,道行品行也都是人中龍鳳。常人若是進入五莊觀有所求教的話,隻要閑暇鎮元大仙也從來都是來者不拒,地仙之祖之名著實並非虛傳,這些就是我知道關於他的,怎麽樣?”
九條所說的一些還算沾邊,一旁的幺雞也隨之補充:“對於那鎮元大仙我也有所耳聞,聽說當年他在遠古之時曾多次相助人族,雖為三界實力非凡的大能者,卻從不與天庭為伍。他所結交的也都是三界之中真正的高層,西天佛祖甚至祖佛都隻是和他道友相稱,還有就是他對於人間界的很是在意。
當年凡事在遠古天地為禍人間界者,無論是他門下弟子還是他本人,都是以雷霆手段鎮壓,不過這意外的就是他從來不會去幽冥界,被他鎮壓的那些妖魔,卻並非進入輪迴,而是被他引導向善。他唯一的短處也就是有點小氣,他那人參果樹所在果園應該就是九條說的那個,被道祖親自立下法旨看管的果園,那裏也是五莊觀的禁地,鎮元大仙雖然為人和善,可是誰若敢觸動禁地,會有什麽後果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聽著兩人說話在心中默默盤算,驚訝於這位鎮元大仙親力親為返璞歸真,同時也奇怪他為何對於人族的庇護,饒是如此對於那位鎮元大仙威名和身份還是有點忌憚。一路行至山巔來到五莊觀門外,門前大氣無比的兩行字彰顯著鎮元子的實力,長生不老神仙府!天地同壽道人家!
進入山門不久便見得兩名道童前來相迎,鎮元大仙的弟子多為散仙,修成之後也就下山各忙各的去了,留在觀內的也就剩下一幫小道童。來人正是清風、明月二人,紮著朝天辮身著一身麻衣道袍,很是乖巧的來到近前行禮。
“見過幾位少俠,我家老爺正在大殿之中等候幾位,還請隨我等前去見過我家老爺...”
對於這種事情早已習慣,凡是大人物都不會自己親身相迎,除非是身份遠超其本身,這五莊觀又是鎮元子開宗立派的地方,遠的不說這五莊觀他肯定能做到風吹草動知之甚詳。跟著前麵帶路的清風、明月,踏過三百六十五段階梯,鎮元子手拿玉塵麈,在他後麵尊位懸掛天地二字,正下方正是天地胎膜所化天地寶鑒,也稱地書!可知前世過去,可觀未來來生。
鎮元子本人則是真如門前牌匾所說長生不老,一臉看不出年歲的臉龐,周身氣息如同被天地同化,若非我異於常人很難感覺到他的存在,一身道袍儉樸卻不失威嚴,嘴角還掛著似有似無的笑意。初見其人若非知曉身份,肯定會認為隻是一位初入江湖的小生,也正是如此對於這位自洪荒就已威名遠揚的鎮元大仙,心中更是難以揣摩。
這鎮元大仙越是客氣,九條幾人連同我在內越是拘謹,期間清風、明月還拿著金擊子和玉盤去打了四個人參果,這人參果也稱之為草還丹,本就是奇珍中的奇珍。看著盛放在於盤中的四個小娃娃,九條他們幾個對於此物垂涎欲滴,小雪捧著一個在手心都快抹掉一層皮,這鎮元大仙還真有點小氣,竟然當眾眼紅我沒有我的份。
在問及了一些近日前塵的瑣事,之後便開口讓清風、明月帶著九條他們去藥園碰碰機緣,整個五莊觀大殿獨剩我和鎮元大仙二人,看著他一隻笑吟吟的表情,發毛的感覺越加強烈。不過這種感覺也在他開口的一瞬,變得翻天覆地摧枯拉朽,甚至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鬧了半天隻是因為他太熱情而已。
九條幾人走後周圍空蕩鎮元子一揮手中玉塵麈,平淡的說出兩個字:“心門!”
初聞之時還因為猜測他想作甚而有點腦袋當機,不過短暫的當機之後,所有的腦細胞全都閃爍著通路的信號,瞪大眼睛看著眼前的鎮元子,笑容依舊卻不再那麽讓人恐懼,從他口中說出心門二字,而且還是特意在周圍立下禁區之後。
見我漸漸恢複平靜又滿臉震驚,鎮元子才再次開口:“師弟!不必如此驚慌,這周圍早已被我肅清,既然我能稱唿你為師弟,想必你也該明白我的身份了吧。”
深唿吸之後看著鎮元子的眼睛問道:“不知大仙這聲師弟,是因心門弟子?還是因同為道祖弟子?”
鎮元子先是轉身向著尊位的天地叩拜,將置於正下方的天地寶鑒托在手中,這也是一直以來鎮元子的形象。再次就見他默念幾聲之後,輕輕在天地寶鑒之上揮手一抹,這本原本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書之上,出現了一個高清播放器,畫麵中各種種族混雜不堪,似乎還有一些根本不屬於華夏種族的其他種族。
之後就聽鎮元子道來原委:“你所看到的就是當年道祖在初見心門之時所選弟子,當日我也身在其中,我稱唿你為師弟是因為我本身也是心門弟子。道祖門下第一次收徒乃是訂立人間聖位,隻有七聖在其內並無他人,歲月流轉三千年,道祖不知為何再次傳下法旨,令邀天地各族共赴紫霄宮聽道,更是言明隻收三千記名弟子位比聖位。
這寶鑒所現就是當日場景,道祖傳道之時有所領悟的都被一一挑選,足足三千之後勒退萬千雜眾,當日的道祖傳授的正是你所翻閱過的入心初卷。之後我等三千弟子成為道祖門下,這才知曉道祖乃是要從我等之中,篩選可以領悟天心之人,那時的道祖已經明悟了唯心境,你也該明白這是為何了吧。
可是之後的演變就連道祖也難以掌控,我等三千記名弟子無一人可悟天心,甚至就在滅心境都有許多難以跨過,記得當初我的心境止步在物心境難以寸進,無奈之下求教道祖,道祖卻並未詳述,隻是讓我照看此處藥園自行領悟。起初我並未悟得真法不得要領,可這久而久之料理藥園之中,對於這草木精華天地生養的奇珍,還有那些在這萬壽山中吸取天地精華,自然孕育的諸多生靈,也正因他們我才真正明白道祖為何讓我看管藥園。
領悟萬物之心之後我進入地心境,道祖賜下天地寶鑒令我守護三界,對於人間界道祖更是嚴令不得妄為。在我等三千記名弟子之後,在地界才漸漸出現了你們人族的身影。起初這人族的出現無人知曉其來曆,也無人知曉人族為何物,地界乃是巫族訂立規則之地,橫行無忌為神為魔,對於在自己地界中出現的新生種族很是不耐。
之後女媧聖人出麵通令天地兩界,人族乃是她創造而出,更有三清之首的道德天尊出麵,同樣通令天地兩界他乃是人族守護,立闡截兩教之外第三教人教!這才讓人族在地界有了一絲殘喘,其實從中不難看出端倪,女媧聖人創造人族不假,可是人族之後的表現到如今來看,你覺得女媧聖人是以何物創造人族的?人教教主道德天尊通令三界,卻從未對人族之事插手,甚至之後巫妖兩組大戰的時候,他都並未護佑人族,人族按他來說應該是他立教之本吧,怎麽能置之不理任其生滅?
師弟...我說這些你可能從中明悟一些?道祖命我守立地界不得插手巫妖之戰,我卻偏偏插手庇佑萬壽山一方人族不被天罰,這些你又能從中明白些什麽?若非你此時領悟天道之心,或許師兄我也不會來此界。道祖曾令我看管藥園賜下法名元子,本意就是一個會元之後才為弟子,我也因此得名鎮元子,心門之中算起的話你該稱我為大師兄。”
鎮元子一番陳述天地寶鑒中還在循環播放,道祖當年剛立心門之時收徒的景象,鎮元子所述的都是洪荒時期的舊事,可就是這些舊事才有了現如今的天地景象。從他的敘述中洪荒天地初時隻有天地兩界,並無三界之說,巫妖之戰真正開啟,天地生靈身死靈魂無所歸依之時,才有了至善厚土娘娘以自身化地府的偉績。
也正因至善厚土娘娘如此偉績,後世才將她同三清道祖並稱道家四尊之一,而人族的產生是在心門創立之後,明悟自身隻因領悟天道殺伐之心,就被如此特殊對待,這也就不難看出道祖創立心門的真正用意。至於說人族最初出現,兩位聖人聯名聲稱護佑人族,卻從來不曾做過護佑人族的事情,這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最主要的就是鎮元子所說的人族是以何物所創!
鎮元子的真正身份為心門大師兄,從他親力親為返璞歸真也能看得出,他以地仙之祖的身份卻過著著凡人的生活,就連他違逆天道插手巫妖之戰,可是卻是因為庇佑人族不被天道責罰。甚至這五莊觀的來曆,那顆就算在洪荒大地都算得上異寶的人參果樹,還有此時被他捧在手中的天地寶鑒,此等物件都是在他明悟地心境,守護人族陸續被道祖賜予的。
想了想原因和可能性才對鎮元子作答:“若是真如師兄所言的話,因為領悟天道之心才會如此,那我心門的諸位師兄為何無一人領悟其中玄妙?人族為何物所創我還不能確定,不過依師兄所言,我人族應該是女媧聖人奉命於道祖所創的吧,也隻有他老人家才能在洪荒大地任意取索,再看看現如今的人族就不難看出道祖的意圖。”
鎮元子含笑點頭:“你能明白人族因何而出已經足夠了,至於心門之中為何眾多師弟無法領悟天道,初始道祖也有所猜測,隻因我等本為鴻蒙未判就已產生靈智,這方天道對於我等的製約乃是根深蒂固的絕斷。天生強大的種族卻沒有了更上一層的可能,說是為仙為魔卻再也跳不出天道超脫自我,這也是為何道祖之後會讓女媧聖人創下人族的原因,想必那不在五行之中超脫三界之外的靈猴你應該有所耳聞吧,他們就是最初道祖創造人族的模本。
也隻有真正跳脫出此方天道,才能在心境之上明悟真正的天道,隻是那幾隻靈猴雖然產生靈智,卻依然在六道之中著實不算完美,你若想明白其中真意,可去尋至善娘娘請教。也就是陰曹地府的真正建立者,化身在奈何橋被天道賜予大任的孟婆,這其中細節我不甚知曉,可是至善娘娘必然清楚。”
怎麽又和孟婆扯上關係了,不過這鎮元子所說人族模本最初是幾隻靈猴,差點讓我有點站不穩,細想之下也才明白,為何在這天道之下還能出現這麽幾個異類。就連幾位聖人都在天道之下規規矩矩的,幾隻猴子卻不在五行不入三界眾生,忽然看著鎮元子有點奇怪的問他:“那師兄曾經和那孫悟空結拜?那又是為何?”
被問及的鎮元子也有點失神:“唉...道是無情是有情,道祖對於那幾隻因他而出的靈猴都有護短之心,那靈明石猴孫悟空更是曾在門下學法,怎麽會沒有一點感情。我和那孫悟空結拜,乃是為了他在三界無人敢欺,你看那一路最初所遇災禍,都是些無甚後台的,之後卻都是遇到些天庭、佛教看家護院的,這也是為了他不至於人見人欺罷了。
在此界的一切雖非曾經的天地,三界眾生也都歸於正道,師弟在此界若有心的話,還希望相助我那義弟,讓他不再受諸多煩累,也算是師兄的一點托付吧。那人參果一生隻能吃一個多則無益,這也是為何師兄不曾讓門下為你采摘的原因,在你剛入此界之時,一切都已經為你一人而生了。”
就算在瀑布和河流附近,也有一些極富水之力的冰雪魔或者水中精靈,水靈仙!這五莊觀所在萬壽山,或許是因為天地靈氣充足的緣故,各種因此而生的小妖不計其數。這些小妖幼生也可以作為召喚獸,隻要引之向善善加培養,此處的小妖因為出身不同,最終所能達到的成就也有所不同。
我們幾人從最開始的龍窟,在輾轉各處降服的鬼王、地煞星,還有剛剛搜刮幹淨的三界妖王元神,論收獲的話著實不少,就連他們幾個的佩飾也都培養到高級接近頂級。繞過一段崎嶇的山路,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幾個的坐騎,都隻是一些普通靈獸,對於這萬壽山的地形還做不到如履平地。
一路遇星殺星遇鬼殺鬼,時光就在這樣累死累活的斬妖除魔中流逝,對於緩速增長的實力和聲望,近日來忙於賞花觀景。在弄明白懲戒並非是真實的天道,對於這簡單又必須的戰鬥,早已厭倦到睜著眼睛站著也睡著的程度,掂量手中的鬼王令再看看山巔的五莊觀,不知道這仙族五莊觀的鎮元大仙,舍不舍得動用他那天地寶鑒幫點小忙。
轉身對九條出聲問:“喂!九條...這五莊觀的鎮元大仙你知道多少?”
還正在和幺雞說話的九條迴神:“鎮元子?那可是自古有名的神人,這萬壽山就是他五莊觀的地界啊,你怎麽突然想起來問他了?”
“問你你直接就說結果,別再反過來問我!問你關於他的事情,自然是想去拜會拜會他,把你知道的說說,我看看能不能找點有用的。”
“這鎮元大仙在三界之中名聲極好,聽當年的一些傳聞,話說人族出現之前的洪荒時期,這鎮元大仙本是一介散仙,那位傳說中的道祖在洪荒之時開壇講道,坐下聽法隻有三千來弟子。在這三千弟子之前道祖還曾收過幾位弟子,他們才是道祖的親傳弟子,之後的幾位聖人就在其中。鎮元大仙在道祖傳法時就在這三千弟子之中,同時還有妖族天帝、冥河老祖和之後化為人族地皇的伏羲,這三千弟子隻是作為道祖的記名弟子。
之後人族出現在洪荒大地,不知道什麽原因巫族的一位祖巫,竟然把洪荒時期連接天地的不周山撞斷了,巫族和妖族之間本就有些矛盾,這一鬧兩族更是鬧得不可開交了。剛剛出現在洪荒大地的人族可就因此遭殃不少,俗話說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兩族對於剛出現不久的人族傷害極大。
當時的萬壽山就曾守護過一方人族,正因如此人族為感其恩惠,將他和幾位聖人並尊,才有了地仙之祖之名。不過我當年在靈獸村的時候,聽麒麟村長說過鎮元子之所以在萬壽山五莊觀立道場,乃是因當年在記名弟子之中,鎮元子曾親身求教道祖想拜在其名下求得真法,可是道祖卻並未收他入門,卻讓他看守一片果園做為磨練。
鎮元子之名其意本是鎮園子,之後這位鎮元大仙還真就尊了道祖法旨,在這萬壽山建立道場開宗立派,在他五莊觀之中不僅有一片果園,還有一片菜園和藥園。那些可都是他親力親為不假他手弄出來的,可是讓人奇怪的是這鎮元大仙的實力卻日以增進,還有那開天辟地之時天地膜胎所化的天地寶鑒,那玩意兒沒有誰知道是因何而得。
那鎮元大仙實力高深莫測,身份更是直追幾位聖人,可是他待人卻從來謙和有禮,也不曾聽聞關於他的惡言,門下弟子八十餘位有所成就者皆為散仙,道行品行也都是人中龍鳳。常人若是進入五莊觀有所求教的話,隻要閑暇鎮元大仙也從來都是來者不拒,地仙之祖之名著實並非虛傳,這些就是我知道關於他的,怎麽樣?”
九條所說的一些還算沾邊,一旁的幺雞也隨之補充:“對於那鎮元大仙我也有所耳聞,聽說當年他在遠古之時曾多次相助人族,雖為三界實力非凡的大能者,卻從不與天庭為伍。他所結交的也都是三界之中真正的高層,西天佛祖甚至祖佛都隻是和他道友相稱,還有就是他對於人間界的很是在意。
當年凡事在遠古天地為禍人間界者,無論是他門下弟子還是他本人,都是以雷霆手段鎮壓,不過這意外的就是他從來不會去幽冥界,被他鎮壓的那些妖魔,卻並非進入輪迴,而是被他引導向善。他唯一的短處也就是有點小氣,他那人參果樹所在果園應該就是九條說的那個,被道祖親自立下法旨看管的果園,那裏也是五莊觀的禁地,鎮元大仙雖然為人和善,可是誰若敢觸動禁地,會有什麽後果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聽著兩人說話在心中默默盤算,驚訝於這位鎮元大仙親力親為返璞歸真,同時也奇怪他為何對於人族的庇護,饒是如此對於那位鎮元大仙威名和身份還是有點忌憚。一路行至山巔來到五莊觀門外,門前大氣無比的兩行字彰顯著鎮元子的實力,長生不老神仙府!天地同壽道人家!
進入山門不久便見得兩名道童前來相迎,鎮元大仙的弟子多為散仙,修成之後也就下山各忙各的去了,留在觀內的也就剩下一幫小道童。來人正是清風、明月二人,紮著朝天辮身著一身麻衣道袍,很是乖巧的來到近前行禮。
“見過幾位少俠,我家老爺正在大殿之中等候幾位,還請隨我等前去見過我家老爺...”
對於這種事情早已習慣,凡是大人物都不會自己親身相迎,除非是身份遠超其本身,這五莊觀又是鎮元子開宗立派的地方,遠的不說這五莊觀他肯定能做到風吹草動知之甚詳。跟著前麵帶路的清風、明月,踏過三百六十五段階梯,鎮元子手拿玉塵麈,在他後麵尊位懸掛天地二字,正下方正是天地胎膜所化天地寶鑒,也稱地書!可知前世過去,可觀未來來生。
鎮元子本人則是真如門前牌匾所說長生不老,一臉看不出年歲的臉龐,周身氣息如同被天地同化,若非我異於常人很難感覺到他的存在,一身道袍儉樸卻不失威嚴,嘴角還掛著似有似無的笑意。初見其人若非知曉身份,肯定會認為隻是一位初入江湖的小生,也正是如此對於這位自洪荒就已威名遠揚的鎮元大仙,心中更是難以揣摩。
這鎮元大仙越是客氣,九條幾人連同我在內越是拘謹,期間清風、明月還拿著金擊子和玉盤去打了四個人參果,這人參果也稱之為草還丹,本就是奇珍中的奇珍。看著盛放在於盤中的四個小娃娃,九條他們幾個對於此物垂涎欲滴,小雪捧著一個在手心都快抹掉一層皮,這鎮元大仙還真有點小氣,竟然當眾眼紅我沒有我的份。
在問及了一些近日前塵的瑣事,之後便開口讓清風、明月帶著九條他們去藥園碰碰機緣,整個五莊觀大殿獨剩我和鎮元大仙二人,看著他一隻笑吟吟的表情,發毛的感覺越加強烈。不過這種感覺也在他開口的一瞬,變得翻天覆地摧枯拉朽,甚至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鬧了半天隻是因為他太熱情而已。
九條幾人走後周圍空蕩鎮元子一揮手中玉塵麈,平淡的說出兩個字:“心門!”
初聞之時還因為猜測他想作甚而有點腦袋當機,不過短暫的當機之後,所有的腦細胞全都閃爍著通路的信號,瞪大眼睛看著眼前的鎮元子,笑容依舊卻不再那麽讓人恐懼,從他口中說出心門二字,而且還是特意在周圍立下禁區之後。
見我漸漸恢複平靜又滿臉震驚,鎮元子才再次開口:“師弟!不必如此驚慌,這周圍早已被我肅清,既然我能稱唿你為師弟,想必你也該明白我的身份了吧。”
深唿吸之後看著鎮元子的眼睛問道:“不知大仙這聲師弟,是因心門弟子?還是因同為道祖弟子?”
鎮元子先是轉身向著尊位的天地叩拜,將置於正下方的天地寶鑒托在手中,這也是一直以來鎮元子的形象。再次就見他默念幾聲之後,輕輕在天地寶鑒之上揮手一抹,這本原本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書之上,出現了一個高清播放器,畫麵中各種種族混雜不堪,似乎還有一些根本不屬於華夏種族的其他種族。
之後就聽鎮元子道來原委:“你所看到的就是當年道祖在初見心門之時所選弟子,當日我也身在其中,我稱唿你為師弟是因為我本身也是心門弟子。道祖門下第一次收徒乃是訂立人間聖位,隻有七聖在其內並無他人,歲月流轉三千年,道祖不知為何再次傳下法旨,令邀天地各族共赴紫霄宮聽道,更是言明隻收三千記名弟子位比聖位。
這寶鑒所現就是當日場景,道祖傳道之時有所領悟的都被一一挑選,足足三千之後勒退萬千雜眾,當日的道祖傳授的正是你所翻閱過的入心初卷。之後我等三千弟子成為道祖門下,這才知曉道祖乃是要從我等之中,篩選可以領悟天心之人,那時的道祖已經明悟了唯心境,你也該明白這是為何了吧。
可是之後的演變就連道祖也難以掌控,我等三千記名弟子無一人可悟天心,甚至就在滅心境都有許多難以跨過,記得當初我的心境止步在物心境難以寸進,無奈之下求教道祖,道祖卻並未詳述,隻是讓我照看此處藥園自行領悟。起初我並未悟得真法不得要領,可這久而久之料理藥園之中,對於這草木精華天地生養的奇珍,還有那些在這萬壽山中吸取天地精華,自然孕育的諸多生靈,也正因他們我才真正明白道祖為何讓我看管藥園。
領悟萬物之心之後我進入地心境,道祖賜下天地寶鑒令我守護三界,對於人間界道祖更是嚴令不得妄為。在我等三千記名弟子之後,在地界才漸漸出現了你們人族的身影。起初這人族的出現無人知曉其來曆,也無人知曉人族為何物,地界乃是巫族訂立規則之地,橫行無忌為神為魔,對於在自己地界中出現的新生種族很是不耐。
之後女媧聖人出麵通令天地兩界,人族乃是她創造而出,更有三清之首的道德天尊出麵,同樣通令天地兩界他乃是人族守護,立闡截兩教之外第三教人教!這才讓人族在地界有了一絲殘喘,其實從中不難看出端倪,女媧聖人創造人族不假,可是人族之後的表現到如今來看,你覺得女媧聖人是以何物創造人族的?人教教主道德天尊通令三界,卻從未對人族之事插手,甚至之後巫妖兩組大戰的時候,他都並未護佑人族,人族按他來說應該是他立教之本吧,怎麽能置之不理任其生滅?
師弟...我說這些你可能從中明悟一些?道祖命我守立地界不得插手巫妖之戰,我卻偏偏插手庇佑萬壽山一方人族不被天罰,這些你又能從中明白些什麽?若非你此時領悟天道之心,或許師兄我也不會來此界。道祖曾令我看管藥園賜下法名元子,本意就是一個會元之後才為弟子,我也因此得名鎮元子,心門之中算起的話你該稱我為大師兄。”
鎮元子一番陳述天地寶鑒中還在循環播放,道祖當年剛立心門之時收徒的景象,鎮元子所述的都是洪荒時期的舊事,可就是這些舊事才有了現如今的天地景象。從他的敘述中洪荒天地初時隻有天地兩界,並無三界之說,巫妖之戰真正開啟,天地生靈身死靈魂無所歸依之時,才有了至善厚土娘娘以自身化地府的偉績。
也正因至善厚土娘娘如此偉績,後世才將她同三清道祖並稱道家四尊之一,而人族的產生是在心門創立之後,明悟自身隻因領悟天道殺伐之心,就被如此特殊對待,這也就不難看出道祖創立心門的真正用意。至於說人族最初出現,兩位聖人聯名聲稱護佑人族,卻從來不曾做過護佑人族的事情,這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最主要的就是鎮元子所說的人族是以何物所創!
鎮元子的真正身份為心門大師兄,從他親力親為返璞歸真也能看得出,他以地仙之祖的身份卻過著著凡人的生活,就連他違逆天道插手巫妖之戰,可是卻是因為庇佑人族不被天道責罰。甚至這五莊觀的來曆,那顆就算在洪荒大地都算得上異寶的人參果樹,還有此時被他捧在手中的天地寶鑒,此等物件都是在他明悟地心境,守護人族陸續被道祖賜予的。
想了想原因和可能性才對鎮元子作答:“若是真如師兄所言的話,因為領悟天道之心才會如此,那我心門的諸位師兄為何無一人領悟其中玄妙?人族為何物所創我還不能確定,不過依師兄所言,我人族應該是女媧聖人奉命於道祖所創的吧,也隻有他老人家才能在洪荒大地任意取索,再看看現如今的人族就不難看出道祖的意圖。”
鎮元子含笑點頭:“你能明白人族因何而出已經足夠了,至於心門之中為何眾多師弟無法領悟天道,初始道祖也有所猜測,隻因我等本為鴻蒙未判就已產生靈智,這方天道對於我等的製約乃是根深蒂固的絕斷。天生強大的種族卻沒有了更上一層的可能,說是為仙為魔卻再也跳不出天道超脫自我,這也是為何道祖之後會讓女媧聖人創下人族的原因,想必那不在五行之中超脫三界之外的靈猴你應該有所耳聞吧,他們就是最初道祖創造人族的模本。
也隻有真正跳脫出此方天道,才能在心境之上明悟真正的天道,隻是那幾隻靈猴雖然產生靈智,卻依然在六道之中著實不算完美,你若想明白其中真意,可去尋至善娘娘請教。也就是陰曹地府的真正建立者,化身在奈何橋被天道賜予大任的孟婆,這其中細節我不甚知曉,可是至善娘娘必然清楚。”
怎麽又和孟婆扯上關係了,不過這鎮元子所說人族模本最初是幾隻靈猴,差點讓我有點站不穩,細想之下也才明白,為何在這天道之下還能出現這麽幾個異類。就連幾位聖人都在天道之下規規矩矩的,幾隻猴子卻不在五行不入三界眾生,忽然看著鎮元子有點奇怪的問他:“那師兄曾經和那孫悟空結拜?那又是為何?”
被問及的鎮元子也有點失神:“唉...道是無情是有情,道祖對於那幾隻因他而出的靈猴都有護短之心,那靈明石猴孫悟空更是曾在門下學法,怎麽會沒有一點感情。我和那孫悟空結拜,乃是為了他在三界無人敢欺,你看那一路最初所遇災禍,都是些無甚後台的,之後卻都是遇到些天庭、佛教看家護院的,這也是為了他不至於人見人欺罷了。
在此界的一切雖非曾經的天地,三界眾生也都歸於正道,師弟在此界若有心的話,還希望相助我那義弟,讓他不再受諸多煩累,也算是師兄的一點托付吧。那人參果一生隻能吃一個多則無益,這也是為何師兄不曾讓門下為你采摘的原因,在你剛入此界之時,一切都已經為你一人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