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之前那種盛氣淩人官威的陳縣尉:“在下並不知曉幾位壯士因何故而來,在下並無得罪何人啊!我那外甥也是忠孝之人,壯士如此相問不知從何說起,還請明示也好化解其中誤會。”


    聽了這鏗鏘不卑的迴答,我心中也是納悶,怎麽越來越沒有劇情了難道自己弄錯了?不過既然來了也來對了地方,將錯就錯也得繼續:“大人家兒子喝令一眾匪人光天化日強搶民女,據他們所說是因你家公子欲強占那位姑娘,我等幾人眼見不平打跑了一眾賊人更責令其中一人引路來到你陳府。現在你可否明白我等來此之意!”


    聽了喝問陳縣尉氣勢直接負值,之後他的一番解釋之後更是讓我目瞪口呆,這劇情太有點跳脫了,原來陳縣尉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陳龍隨他外甥在外當兵,小兒子陳虎天生是個智障,智力根本就不健全。


    被搶的那個姑娘從小長的水靈人也勤快,跟陳家相距不遠所以沒事的時候,常來陳家做點零活補貼家用,一來二去和陳虎也算熟悉,知道陳虎是個傻子,也不怎麽糊弄他常陪他玩。陳縣尉的老婆卻覺得這姑娘想攀高枝,他兒子他也清楚什麽狀況,再看那姑娘人也不錯長的水靈,就幾乎是她內定的兒媳婦了。


    可不曾想人家姑娘年初之時,和隔壁村祝家定親了,這做了幾年夢的縣尉夫人,瞬間有種別騙的感覺,便直接找那姑娘明說了她的想法,卻不想姑娘隻是心地善良,覺得陳虎可憐而已,並沒有什麽歪心思被她這樣一說,更是不願再來陳府了。


    長時間沒人陪著玩的陳虎雖然是傻子,可是也知道怎麽發泄情緒在家裏哭鬧不停,做為人母的縣尉夫人隻好對縣尉施壓,縣尉對此事也無可奈何會並且告誡他夫人,他雖然是縣尉外甥更是衛尉,可是他身為父母官看著鄉裏鄉親的可憐日子,怎麽可能再去火上澆油傷口上撒鹽。


    陳虎卻並不能理解父母的為難,沒有了玩伴整日不習慣,隻能一哭二鬧三打滾的鬧騰,做為人母實在不忍心。在得知祝家那定親的孩子並沒完婚,去做了勞役修築長城去了,所以才動了打算生米煮成熟飯的心思。


    她自家男人雖然不掌兵,可是怎麽說也是個不大不小的地方官,所以就越過他男人,借著外甥的後台,將本歸於縣令的小兵,還有自家養的那幾個人全都招來,讓出去搶親去了。我揍的那兩人正好都是他們家的,領路的陳三也是他家的家丁。


    從陳縣尉這裏得知那位程衛尉更是忠孝之人,幼時家中遭難被陳家撫養長大,之後才和陳家長子一起參軍,他那個衛尉的官位也是憑借著他的一身本事,一點一點爬上去的。


    他這個舅舅的縣尉,則是人家陳大人自己努力而來的,小兒子天生智華未開,雖然在勞役之責以內,卻因程大人體諒舅父舅母,所以才向內史明言,取消了這陳虎勞役之責。


    聽完陳縣尉的一番解釋,之前我轟走的侍女也帶來了他家少爺,嘴邊流著口水,憨頭憨腦口齒不清的喊了聲父親,此刻心中徹底無語,抬手扶住額頭。


    轉向蓋聶:“師傅,這事情似乎情有可原吧,那位縣尉夫人也是愛子心切才做出這樣的混事,並非如那些兵匪所言那般不堪,當時他們應該是習慣了囂張,沒搞清狀況才會說奉命行事的吧。我勒個去...這事弄的讓我都鬱悶了,我還直接把衛尉家的管家胖揍的一頓,嗬嗬...”


    “你說你會處理好的為師相信你,況且就算此事情有可原可是若非我出手,那姑娘此時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不測,教訓他們也不算錯。”


    想了想蓋聶所說也隻能這樣了,而且讓我覺得巧合的是來這裏是之前在祝家莊,那位老大爺的指引才讓我有了興趣,而那位姑娘也是和祝家定親的,迴想之前祝大爺說小秦還未結婚卻說好了媳婦,難道真的就是我之前見過的那位。


    反正已經按照我的想法做了,雖然有點差錯不過也不算太大,隻是原本要做的事情省去一些而已,不妨礙之後的安排,不過那讓我驚訝的巧合,還是想去核實一下。


    走向停在門外的幾人對著父女二人:“大爺?與你家有婚約的可是祝家的祝小秦?他父親是祝家三老之一的祝老?”


    聽了我問話,有些詫異的父女點頭稱是,意外於我怎麽會知道如此詳細,他二人並未將陳家莊的事情告訴給祝家那邊,而且事情也是才剛剛發生。


    我更覺得太巧合了,當時隻是起了善心想給祝老一個活下去的理由,才會問他兒子姓名好讓祝老有個期待,祝老給他指的地方就正好讓我碰上搶親的事情,而且還是他家兒媳婦,更是讓我有了謀算將來重要一環的定樁之位。


    對於因果之事我一向認為,當一個人決定以什麽心態開始一件事情這就是因,經過這種心態之下努力出來的答案就是果,就算途中出現岔路得到的結果也不會偏離太遠。


    就比如說秦之後的楚漢,劉邦因私放囚徒而不得不逃離沛縣,之後跟他的可憐人越來越多才有了斬白蛇起義響應陳勝吳廣反秦。劉邦初始的心態是為民而某天下,陳勝吳廣的心態則是富貴天下,起初最強的反秦勢力楚家軍的心態卻是複仇,此三者開始反秦的心態就是因。最後的果就是他們當時心態而努力的結果,不管一時強盛或者一是落魄,起因得終果的定律讓以為民心態的劉邦得了大秦天下。


    之前所言天下民心就是最強的殺戮之劍,掌控最強的殺戮之劍,劍指之處勢不可擋,劉邦給自己的因果起了一個最好的開始。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才是真正的因果,也才是為何有很多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情,卻人成功卻有人失敗的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沐雪沉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雪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雪沉風並收藏沐雪沉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