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當廣播裏宣布四隻螃蟹鋃鐺入獄後,掙紮了十年的特殊時期才最終隨著那股逆流退出了曆史舞台。
那段日子雖說至今已經過了三十餘年,但是每當我跟祖父談起那段幽禁歲月的時候,一向憨厚正直的他卻總是皺著眉頭歎氣,瘦削的臉頰上已經是默默的劃過了兩道淚痕。
對於特殊時期中祖父經曆的事情,他從來沒有跟我提及過,不過我還是從他那條已經斷掉的右腿那裏猜出當時的殘酷與無情。
我的祖父在解放前在當地是位非常有名望私塾先生,後來建國後就被編入到了我們虞村的一所小學當語文教師,一直幹到特殊時期前。
再到後來特殊時期發生後,我聽母親說那一天上午,祖父當時還在家裏收拾書櫃,但外麵突然就來了一群人用鐵鏈把他拴走。
去了哪兒,誰也不知道。
也沒人敢問,因為當時闖入家門的陌生人都端著槍,並把祖母跟母親都關在了草棚裏。
不過最讓我感到很驚奇的是祖父他好像早就算中了自己會有牢獄之災,所以當小將們把他拷走時,祖父顯得很淡定。
後來母親在祖父的書桌上發現了一封早就寫好的信,信中說的就是祖父自己算出了會有這麽一天,所以讓她們娘倆別擔心,到時候等他迴來。
也許這封信是出於對我母親和祖母的安慰才寫的,但是,她們也隻有等了。
慶幸的是,十年後,祖父果然是得以迴到老家過個安生日子。
……
對於這段日子,雖然我沒有經曆過,但是我卻是身臨其境般從母親和祖母的歎氣聲中察覺到那麽一絲桎梏。
迴到家中的祖父也沒再去教書,而是一直呆在家裏養傷,研究命理。
祖父好研《周易》,一方麵他是出於愛好,對於占卜之事頗感興趣。
另一方麵也是他深受儒家經典的影響,作為舊社會的儒學門生,四書五經對他而言自然是要通讀謹記。所以,作為五經之一,祖父對《周易》也是要了解掌握的。
我年紀小的時候,祖父就經常跟我提及孔老夫子所說過的“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這句話,或許正是因為孔子的這番話才讓祖父對於占卜一學有了濃厚的興趣。
而每當祖父跟我說這句文縐縐的話時,我總是經常性的開玩笑說占卜這一類的東西都是些騙人的把戲。
但是祖父並沒有反駁我,他始終淡然一笑,絲毫沒有把我的話放在心上。
可能是因為經曆那次“磨難”後,祖父的性情大變,變得沉默寡言、學會忍耐的原因;也或許因為我還是個孩子的關係,童言無忌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不過即便是這樣,我卻總是拿著這些跟他逗趣。
……
關於祖父在占卜命理這一方麵的造詣,我隻知道是特別的精深。
我很小的時候聽母親說過,祖父曾經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預測到了我是個男丁,並說我會在酉時出生,而且天氣還會突變,降下十年以來最大的一場雪。
後來,他說的這些果然都一一應驗。
再後來,祖父的這門高超手藝也在村子裏漸漸傳開,久而久之,他那“活神仙”名號也就成了村裏的鄉親們茶餘飯後談論嘮嗑的興趣。
隨著我漸漸的長大懂事,我也慢慢的開始對這些東西起了濃厚興趣。
而我的算命本事,則正是由我祖父教的。
祖父在我十八歲那年去世,至今算起來已經過了十餘載。每當我想起我那憨厚寡言的祖父時,我的心裏就有種說不出的酸楚。
以前祖父在世的時候偶爾會到縣裏的集市上擺攤算卦,賺點錢貼補家用。不過後來由於經濟發展加快,政府要進行城鎮化改造和擴建,集市也都全部進行統一化管理,所以祖父這樣在幹了兩三年後就沒有再去,而是閑在家中看書養老,有時還會幫村子裏的人看看事,生活過的平淡而又安逸。
我們家緊挨著沂南縣。
說到沂南縣,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聽過。但當我提起諸葛亮的故居時,想必大家都明白我要說的地方了。
沒錯,在曆史上傳奇式的人物諸葛亮就是出生於此。
時至今日,這裏都還保存著諸葛亮故居以及相關的文物遺址。
而且或許正是因為這個的緣故,我們這周圍挨著的幾個縣裏麵都有相當多靠占卜謀生的人。
這種人,也就是大家所稱之為的“算命先生”。
而我,也正是其中的一員。
……
……
我從十五歲開始學易,至今已經跟易學打了將近二十年的交道,別看我年輕,但要真算起來的話,我還屬於入行較早的一類。
在這二十年裏,我可能是要比同齡人見識的更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同樣也是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情世故,和說不完的光怪陸離……
之前由於工作等事情我離家去了北京、西安等地待了五六年。等我迴到故鄉時,這裏可以說早已是物是人非。
一切都變得讓人感到陌生,附近也沒有了之前的那種農村本有的質樸氣息,反而是以周易為商業目的的活動或者營生越來越多。
而我迴到家後也沒閑著,就利用在外打工賺的一點錢,在縣城外靠近郊區村莊的位置租了間不起眼的店麵,開始了我的算命生涯..
關於算命,其實好多人都是不信這個的。
就連一些我的親戚或者朋友都始終認為我幹的純粹是糊弄人的行當。
其實他們這麽說已經算是說話較輕的了,說白一點,他們就是始終認為我們算命先生這一行就是騙人的行當,而我們,也一直被扣上這頂“招搖撞騙”的帽子。
帽子戴不好,就容易招人閑話。
一開始的時候我對這些誹謗的話的確是有些抵觸,因為我覺得我所做的這些並不是什麽糊弄人的把戲,我也更不是傳播封建迷信的頑徒。
但後來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對於這些人情世故上的謔語自己也隻有一笑而過了。
好了,言歸正傳。
為了引起大家的閱讀和對玄學文化的興趣,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在現實生活中確確實實發生的命例。
而這個命例,也正是我多年以來給人算命,所收集整理的命例資料中的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那段日子雖說至今已經過了三十餘年,但是每當我跟祖父談起那段幽禁歲月的時候,一向憨厚正直的他卻總是皺著眉頭歎氣,瘦削的臉頰上已經是默默的劃過了兩道淚痕。
對於特殊時期中祖父經曆的事情,他從來沒有跟我提及過,不過我還是從他那條已經斷掉的右腿那裏猜出當時的殘酷與無情。
我的祖父在解放前在當地是位非常有名望私塾先生,後來建國後就被編入到了我們虞村的一所小學當語文教師,一直幹到特殊時期前。
再到後來特殊時期發生後,我聽母親說那一天上午,祖父當時還在家裏收拾書櫃,但外麵突然就來了一群人用鐵鏈把他拴走。
去了哪兒,誰也不知道。
也沒人敢問,因為當時闖入家門的陌生人都端著槍,並把祖母跟母親都關在了草棚裏。
不過最讓我感到很驚奇的是祖父他好像早就算中了自己會有牢獄之災,所以當小將們把他拷走時,祖父顯得很淡定。
後來母親在祖父的書桌上發現了一封早就寫好的信,信中說的就是祖父自己算出了會有這麽一天,所以讓她們娘倆別擔心,到時候等他迴來。
也許這封信是出於對我母親和祖母的安慰才寫的,但是,她們也隻有等了。
慶幸的是,十年後,祖父果然是得以迴到老家過個安生日子。
……
對於這段日子,雖然我沒有經曆過,但是我卻是身臨其境般從母親和祖母的歎氣聲中察覺到那麽一絲桎梏。
迴到家中的祖父也沒再去教書,而是一直呆在家裏養傷,研究命理。
祖父好研《周易》,一方麵他是出於愛好,對於占卜之事頗感興趣。
另一方麵也是他深受儒家經典的影響,作為舊社會的儒學門生,四書五經對他而言自然是要通讀謹記。所以,作為五經之一,祖父對《周易》也是要了解掌握的。
我年紀小的時候,祖父就經常跟我提及孔老夫子所說過的“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這句話,或許正是因為孔子的這番話才讓祖父對於占卜一學有了濃厚的興趣。
而每當祖父跟我說這句文縐縐的話時,我總是經常性的開玩笑說占卜這一類的東西都是些騙人的把戲。
但是祖父並沒有反駁我,他始終淡然一笑,絲毫沒有把我的話放在心上。
可能是因為經曆那次“磨難”後,祖父的性情大變,變得沉默寡言、學會忍耐的原因;也或許因為我還是個孩子的關係,童言無忌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不過即便是這樣,我卻總是拿著這些跟他逗趣。
……
關於祖父在占卜命理這一方麵的造詣,我隻知道是特別的精深。
我很小的時候聽母親說過,祖父曾經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預測到了我是個男丁,並說我會在酉時出生,而且天氣還會突變,降下十年以來最大的一場雪。
後來,他說的這些果然都一一應驗。
再後來,祖父的這門高超手藝也在村子裏漸漸傳開,久而久之,他那“活神仙”名號也就成了村裏的鄉親們茶餘飯後談論嘮嗑的興趣。
隨著我漸漸的長大懂事,我也慢慢的開始對這些東西起了濃厚興趣。
而我的算命本事,則正是由我祖父教的。
祖父在我十八歲那年去世,至今算起來已經過了十餘載。每當我想起我那憨厚寡言的祖父時,我的心裏就有種說不出的酸楚。
以前祖父在世的時候偶爾會到縣裏的集市上擺攤算卦,賺點錢貼補家用。不過後來由於經濟發展加快,政府要進行城鎮化改造和擴建,集市也都全部進行統一化管理,所以祖父這樣在幹了兩三年後就沒有再去,而是閑在家中看書養老,有時還會幫村子裏的人看看事,生活過的平淡而又安逸。
我們家緊挨著沂南縣。
說到沂南縣,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聽過。但當我提起諸葛亮的故居時,想必大家都明白我要說的地方了。
沒錯,在曆史上傳奇式的人物諸葛亮就是出生於此。
時至今日,這裏都還保存著諸葛亮故居以及相關的文物遺址。
而且或許正是因為這個的緣故,我們這周圍挨著的幾個縣裏麵都有相當多靠占卜謀生的人。
這種人,也就是大家所稱之為的“算命先生”。
而我,也正是其中的一員。
……
……
我從十五歲開始學易,至今已經跟易學打了將近二十年的交道,別看我年輕,但要真算起來的話,我還屬於入行較早的一類。
在這二十年裏,我可能是要比同齡人見識的更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同樣也是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情世故,和說不完的光怪陸離……
之前由於工作等事情我離家去了北京、西安等地待了五六年。等我迴到故鄉時,這裏可以說早已是物是人非。
一切都變得讓人感到陌生,附近也沒有了之前的那種農村本有的質樸氣息,反而是以周易為商業目的的活動或者營生越來越多。
而我迴到家後也沒閑著,就利用在外打工賺的一點錢,在縣城外靠近郊區村莊的位置租了間不起眼的店麵,開始了我的算命生涯..
關於算命,其實好多人都是不信這個的。
就連一些我的親戚或者朋友都始終認為我幹的純粹是糊弄人的行當。
其實他們這麽說已經算是說話較輕的了,說白一點,他們就是始終認為我們算命先生這一行就是騙人的行當,而我們,也一直被扣上這頂“招搖撞騙”的帽子。
帽子戴不好,就容易招人閑話。
一開始的時候我對這些誹謗的話的確是有些抵觸,因為我覺得我所做的這些並不是什麽糊弄人的把戲,我也更不是傳播封建迷信的頑徒。
但後來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對於這些人情世故上的謔語自己也隻有一笑而過了。
好了,言歸正傳。
為了引起大家的閱讀和對玄學文化的興趣,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在現實生活中確確實實發生的命例。
而這個命例,也正是我多年以來給人算命,所收集整理的命例資料中的一個很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