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赫爾曼想要給“啞巴”補上一劍,結束其彌留時的痛苦,卻發現他似乎有話要說,湊近後卻聽到了這樣一番話。
“你…是個…好孩子,一個好…人,我…不怪你,但…不要…忘記,你…你們…沃德家族,是因何…被稱作…‘狹穀衛士’,……”
“啞巴”並沒有因為赫爾曼為保存自身的懦弱、自私,漠視一群孩童受潰兵荼毒而責怪、怨恨,也許之前也有過,但在臨死的這一刻他顯然放下了。他和這群孩子就算沒有遭遇這夥潰兵,也堅持不了多久了,沿途經過十字軍來時的禍害,返迴時別說人煙了,連鳥獸都幾乎絕跡。
赫爾曼眼見“啞巴”的氣息微弱下去,顯然沒有再“了結痛苦”的必要了,他對於“啞巴”知道他的姓氏並不意外,在童軍營地中的他用埋頭苦練武技的方式排解孤獨,經常一個人自言自語,大概是那時被其聽去的。但讓赫爾曼意外的是,“啞巴”居然知道這個姓氏的來由,這說明他是世代居住在維魯加穀地一帶的羅多克人,而向來沉默的他難得開了口,口音上隻有羅多克人才能區分出的細節也證明了赫爾曼的猜測,他來自瑟林迪爾。
“格魯恩沃德”並不是一個名字,而是如“伊斯特瑞奇”、“葛瑞福斯”、“海瑞布雷克斯”那樣,是個類似綽號的稱唿。它來自羅多克人對沃德家族的褒讚,以表示對沃德一族在守衛維魯加穀地入口之一的“東狹穀”(位於維魯加城東方)所付出犧牲的尊敬和感謝。自卡拉德征服時代尚屬於芮爾典人族群中一支的羅多克人向山區遷徙時起,沃德家族的先輩便在此地為了所有羅多克人的安危流血奮戰,那時封建采邑製尚未興起,貴族與平民之分在部族結構的羅多克人中並沒那麽明顯,沃德家族所守護的是包括平民在內的所有羅多克人。
從這些過往中,赫爾曼不難猜出“啞巴”未能說出那最後一句話,“別讓這個稱號蒙羞”。因為貴族們大多擁有自己的武裝,而沃德家族世代對東狹穀的守護,更多的是守護了平民的利益。“啞巴”死前的短短幾句話,讓信仰崩塌的赫爾曼略微尋迴了本心。
“我是狹穀守衛者的後代,來自世代享有盛譽的名門,更是一名誌向高潔的騎士。”(赫爾曼離家時還是個侍從,但作為實權貴族次子,成年後獲得一個騎士封號並不是難事)他在心中不停的對自己說著這幾句話作為提醒,以免在隨波逐流的過程中再次迷失,可這並沒持續多久。
順著較為熟悉的來路還鄉的這夥潰兵,很快便發現由於來的時候尚屬於十字軍的他們和其他同行們將“地皮洗刷的太幹淨”,以至於現在搶無可搶,很快便陷入了斷糧的境地。潰兵們先是殺馬充饑,然後是殺人“節流”,因為缺少醫療手段又每天趕路,被“啞巴”刺傷的那幾人的傷口一直沒能好起來,而赫爾曼不僅旁觀還參與了這一切。隨著進入索斯沃奇爾森林邊緣的阿美拉郡,走出荒原的潰兵們才擺脫了食物的缺乏,卻又遇上庫吉特軍隊撤退時散落、滯留的小股潰兵,此時赫爾曼心中已經有些忐忑了,開始擔心沃德堡的情形。
赫爾曼所在的這夥潰兵此時已經從十來人的規模再度縮水三分之一,從在十字軍中打前鋒開始,一茬茬的淘汰下來,如今剩下來的這幾人可謂是精煉出來的渣滓,要說陣戰肯定一個跑的比一個快,可要說算計也是又精又狠。赫爾曼他們之所以落在聖地一帶來不及撤退,是被身後的大部十字軍給逼著前出趟路,最終在卡拉夫堡遭遇反擊潰散。而那些小股庫吉特人潰兵,卻是在隨大部隊撤退的途中掉隊,說明他們人次馬也次,屬於被篩出去的渣滓,渣滓對渣滓,赫爾曼這夥人反倒瞧不起那些庫吉特人,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大爺在衛耶哈砍過異教徒,還會怕你們這些雜碎?啊呸!”
赫爾曼所在的這夥潰兵在收拾了一股庫吉特人潰兵後,才發現這些庫吉特人之所以會掉隊,完全是因為舍命不舍財。當黑地親王康拉德麾下的騎兵出現在維魯加穀地,為防止退路被斷,傑拉克可汗下令撤退時,這些庫吉特人因為舍不得丟下到手的財貨,才沒能跟上大部隊的速度而掉隊。如今這些在聖地“征戰”三年,歸鄉時卻“一無所有”的十字軍潰兵,居然意外的從庫吉特潰兵這裏發了筆小財,頓時將所有的不快暫且放下,就著搶來的酒肉大醉一場。可這些個潰兵輾轉千裏,無一不是奸猾、狡詐之輩,活下來唯一所倚靠的就是謹慎,將性命安全交於缺乏信任的同伴之手?看似爛醉如泥,不過是做戲,頂多微醺罷了。但對赫爾曼來說這已足夠,他的年紀讓其他潰兵都有所輕視。裝作不勝酒力的赫爾曼假裝離開方便,卻在隱沒入暗處後拿出事先藏好的弓箭,利用人從光亮進入黑暗時視力需要適應這一點,將聚在火堆旁的其他潰兵一一射殺。赫爾曼終歸為“啞巴”和他那些慘遭屠戮的孩童部下們報了仇,也算是對往日為求自保而“隨波逐流”作為的徹底告別,可他並沒意識到在殺死那些潰兵的同時,他已經沾染了那些潰兵們的兇狠毒辣。
進入塞倫郡後,滿目皆是斷壁殘垣和白骨倒伏於野的慘狀,即便赫爾曼對潰兵們的暴虐早已司空見慣,但仍為眼前看到的景象感到心驚,他的心中的預感越來越差,他想要盡快迴到沃德堡,但又害怕迴去。
“你不是滿口“騎士精神”嗎?怎麽卻做了賊?你不是揚言要靠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嗎?怎麽卻像打架輸了的孩子,哭著逃迴家來?”赫爾曼的眼前似乎能看到、聽到父親那譏嘲的笑容和挖苦。
1234年,哪怕在加入十字軍闖蕩三年,赫爾曼也才是十九歲的年輕人而已,迴到家門口的他因為麵子問題,而苦惱的在塞倫郡進入下塞倫米斯郡的邊界上徘徊,內心陷入的思慮狀態讓他忽略了一件事。作為通往東斯瓦迪亞的重要商路,因為發生了戰事,路上缺少行人用鄉民們躲入城堡避難或者逃進了山裏的說法勉強解釋得過去,可往日裏絡繹不絕的商隊大半日都不見蹤影,這讓赫爾曼終於意識到了不對。
騎著搶來的庫吉特馬猛趕了一陣路,迴到昔日的家,赫爾曼簡直不敢相信所看到的。破城後沃德堡的城牆、塔樓、輔堡及其他建築被拆去攻打維魯加穀地內的城池,用來當作建造更多攻城秤車的材料和拋投的彈丸,殘存的部分則被大火燒成了一片白地(灰燼)。原本城堡東、北兩側外牆下那引入塞倫米斯河水,寬近二十米、平均深五米的中型壕溝,有的地方滿滿當當的填著無數屍首,有的地方水麵上飄著或焦黑殘缺或腫脹破爛的殘屍,這得多少人?塞倫郡和下塞倫米斯郡活著被驅趕到沃德堡下的人,甚至還有一部分來不及逃進山的上塞倫米斯郡人都在這裏了。除了用人填壕外,每當秤車彈丸用盡,庫吉特士兵便會挑出一批俘虜殺死,將數具屍體捆在一起替代彈丸,原本沃德堡的位置所在如今滿地灰燼,其中可以說有一半都是屍灰。原本擋在關隘正中的城堡隻剩下幾段漆黑的基石,默默的對歸家的遊子訴說著它們的遭遇。
唿——唿——山風穿越曆經兵災之後的狹穀,將地上的灰燼吹拂得向天際飄蕩,仿佛是在引導那些死難的亡者歸位,發出的聲音在化為白地的沃德堡廢墟襯托下,好似嗚咽一般。
“赫爾曼,你的家,沒了。”
聖地一行讓沉浸於幻夢般理想的赫爾曼跌落至殘酷的現實世界,並從一顆有家族、父母、手足嗬護的幼苗迅速成長得茁壯起來,現在的他很明白,沃德家族沒了。赫爾曼從沃德堡的慘狀不難看出,父兄帶領整個家族曾據守於此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可卻如螻蟻般被庫吉特人的數萬大軍碾得粉碎,實力耗盡的沃德家族在維魯加的貴族們眼中,除了那個“格魯恩沃德”的一文不值的空頭稱號外還有什麽?身後沒有了家族的力量,赫爾曼什麽也不是,那些貴族們有大把的理由來侵占這片失去主人的土地,單靠他一個人,既無錢也無兵,那尚顯稚嫩的肩膀難以擔起興複家族的重擔。
從此赫爾曼.沃德這個名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外表頹廢、內裏油滑,被身邊的人叫做“老好人”的流浪傭兵。因為他忠厚的外表和故作平庸的性格所帶來的欺騙性,從他的口中說出的話總被人信以為真,但往往十句裏麵難得有一句真話,有時候連他自己都不記得什麽是真的了,他害怕真正的去迴想那些過往,所以才用假話來隱瞞別人,欺騙自己。他對羅洛、喬伊、小山、弗萊特所說的往事,既有東拚西湊,也有胡亂杜撰,在十字軍中的不堪經曆卻被他誇張、美化的如同行吟詩人口中的功業歌一樣,這不過是潛意識裏對少年時夢想的追思的體現,至於那些一路逃亡過程,多少都有些水分,反正傭兵是最不缺故事的團體(整個北方劇情完結後,後麵的篇章中會穿插的提一下,就像十六npc到了特定地方會觸發對話一樣)。
;
“你…是個…好孩子,一個好…人,我…不怪你,但…不要…忘記,你…你們…沃德家族,是因何…被稱作…‘狹穀衛士’,……”
“啞巴”並沒有因為赫爾曼為保存自身的懦弱、自私,漠視一群孩童受潰兵荼毒而責怪、怨恨,也許之前也有過,但在臨死的這一刻他顯然放下了。他和這群孩子就算沒有遭遇這夥潰兵,也堅持不了多久了,沿途經過十字軍來時的禍害,返迴時別說人煙了,連鳥獸都幾乎絕跡。
赫爾曼眼見“啞巴”的氣息微弱下去,顯然沒有再“了結痛苦”的必要了,他對於“啞巴”知道他的姓氏並不意外,在童軍營地中的他用埋頭苦練武技的方式排解孤獨,經常一個人自言自語,大概是那時被其聽去的。但讓赫爾曼意外的是,“啞巴”居然知道這個姓氏的來由,這說明他是世代居住在維魯加穀地一帶的羅多克人,而向來沉默的他難得開了口,口音上隻有羅多克人才能區分出的細節也證明了赫爾曼的猜測,他來自瑟林迪爾。
“格魯恩沃德”並不是一個名字,而是如“伊斯特瑞奇”、“葛瑞福斯”、“海瑞布雷克斯”那樣,是個類似綽號的稱唿。它來自羅多克人對沃德家族的褒讚,以表示對沃德一族在守衛維魯加穀地入口之一的“東狹穀”(位於維魯加城東方)所付出犧牲的尊敬和感謝。自卡拉德征服時代尚屬於芮爾典人族群中一支的羅多克人向山區遷徙時起,沃德家族的先輩便在此地為了所有羅多克人的安危流血奮戰,那時封建采邑製尚未興起,貴族與平民之分在部族結構的羅多克人中並沒那麽明顯,沃德家族所守護的是包括平民在內的所有羅多克人。
從這些過往中,赫爾曼不難猜出“啞巴”未能說出那最後一句話,“別讓這個稱號蒙羞”。因為貴族們大多擁有自己的武裝,而沃德家族世代對東狹穀的守護,更多的是守護了平民的利益。“啞巴”死前的短短幾句話,讓信仰崩塌的赫爾曼略微尋迴了本心。
“我是狹穀守衛者的後代,來自世代享有盛譽的名門,更是一名誌向高潔的騎士。”(赫爾曼離家時還是個侍從,但作為實權貴族次子,成年後獲得一個騎士封號並不是難事)他在心中不停的對自己說著這幾句話作為提醒,以免在隨波逐流的過程中再次迷失,可這並沒持續多久。
順著較為熟悉的來路還鄉的這夥潰兵,很快便發現由於來的時候尚屬於十字軍的他們和其他同行們將“地皮洗刷的太幹淨”,以至於現在搶無可搶,很快便陷入了斷糧的境地。潰兵們先是殺馬充饑,然後是殺人“節流”,因為缺少醫療手段又每天趕路,被“啞巴”刺傷的那幾人的傷口一直沒能好起來,而赫爾曼不僅旁觀還參與了這一切。隨著進入索斯沃奇爾森林邊緣的阿美拉郡,走出荒原的潰兵們才擺脫了食物的缺乏,卻又遇上庫吉特軍隊撤退時散落、滯留的小股潰兵,此時赫爾曼心中已經有些忐忑了,開始擔心沃德堡的情形。
赫爾曼所在的這夥潰兵此時已經從十來人的規模再度縮水三分之一,從在十字軍中打前鋒開始,一茬茬的淘汰下來,如今剩下來的這幾人可謂是精煉出來的渣滓,要說陣戰肯定一個跑的比一個快,可要說算計也是又精又狠。赫爾曼他們之所以落在聖地一帶來不及撤退,是被身後的大部十字軍給逼著前出趟路,最終在卡拉夫堡遭遇反擊潰散。而那些小股庫吉特人潰兵,卻是在隨大部隊撤退的途中掉隊,說明他們人次馬也次,屬於被篩出去的渣滓,渣滓對渣滓,赫爾曼這夥人反倒瞧不起那些庫吉特人,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大爺在衛耶哈砍過異教徒,還會怕你們這些雜碎?啊呸!”
赫爾曼所在的這夥潰兵在收拾了一股庫吉特人潰兵後,才發現這些庫吉特人之所以會掉隊,完全是因為舍命不舍財。當黑地親王康拉德麾下的騎兵出現在維魯加穀地,為防止退路被斷,傑拉克可汗下令撤退時,這些庫吉特人因為舍不得丟下到手的財貨,才沒能跟上大部隊的速度而掉隊。如今這些在聖地“征戰”三年,歸鄉時卻“一無所有”的十字軍潰兵,居然意外的從庫吉特潰兵這裏發了筆小財,頓時將所有的不快暫且放下,就著搶來的酒肉大醉一場。可這些個潰兵輾轉千裏,無一不是奸猾、狡詐之輩,活下來唯一所倚靠的就是謹慎,將性命安全交於缺乏信任的同伴之手?看似爛醉如泥,不過是做戲,頂多微醺罷了。但對赫爾曼來說這已足夠,他的年紀讓其他潰兵都有所輕視。裝作不勝酒力的赫爾曼假裝離開方便,卻在隱沒入暗處後拿出事先藏好的弓箭,利用人從光亮進入黑暗時視力需要適應這一點,將聚在火堆旁的其他潰兵一一射殺。赫爾曼終歸為“啞巴”和他那些慘遭屠戮的孩童部下們報了仇,也算是對往日為求自保而“隨波逐流”作為的徹底告別,可他並沒意識到在殺死那些潰兵的同時,他已經沾染了那些潰兵們的兇狠毒辣。
進入塞倫郡後,滿目皆是斷壁殘垣和白骨倒伏於野的慘狀,即便赫爾曼對潰兵們的暴虐早已司空見慣,但仍為眼前看到的景象感到心驚,他的心中的預感越來越差,他想要盡快迴到沃德堡,但又害怕迴去。
“你不是滿口“騎士精神”嗎?怎麽卻做了賊?你不是揚言要靠自己的本事建功立業嗎?怎麽卻像打架輸了的孩子,哭著逃迴家來?”赫爾曼的眼前似乎能看到、聽到父親那譏嘲的笑容和挖苦。
1234年,哪怕在加入十字軍闖蕩三年,赫爾曼也才是十九歲的年輕人而已,迴到家門口的他因為麵子問題,而苦惱的在塞倫郡進入下塞倫米斯郡的邊界上徘徊,內心陷入的思慮狀態讓他忽略了一件事。作為通往東斯瓦迪亞的重要商路,因為發生了戰事,路上缺少行人用鄉民們躲入城堡避難或者逃進了山裏的說法勉強解釋得過去,可往日裏絡繹不絕的商隊大半日都不見蹤影,這讓赫爾曼終於意識到了不對。
騎著搶來的庫吉特馬猛趕了一陣路,迴到昔日的家,赫爾曼簡直不敢相信所看到的。破城後沃德堡的城牆、塔樓、輔堡及其他建築被拆去攻打維魯加穀地內的城池,用來當作建造更多攻城秤車的材料和拋投的彈丸,殘存的部分則被大火燒成了一片白地(灰燼)。原本城堡東、北兩側外牆下那引入塞倫米斯河水,寬近二十米、平均深五米的中型壕溝,有的地方滿滿當當的填著無數屍首,有的地方水麵上飄著或焦黑殘缺或腫脹破爛的殘屍,這得多少人?塞倫郡和下塞倫米斯郡活著被驅趕到沃德堡下的人,甚至還有一部分來不及逃進山的上塞倫米斯郡人都在這裏了。除了用人填壕外,每當秤車彈丸用盡,庫吉特士兵便會挑出一批俘虜殺死,將數具屍體捆在一起替代彈丸,原本沃德堡的位置所在如今滿地灰燼,其中可以說有一半都是屍灰。原本擋在關隘正中的城堡隻剩下幾段漆黑的基石,默默的對歸家的遊子訴說著它們的遭遇。
唿——唿——山風穿越曆經兵災之後的狹穀,將地上的灰燼吹拂得向天際飄蕩,仿佛是在引導那些死難的亡者歸位,發出的聲音在化為白地的沃德堡廢墟襯托下,好似嗚咽一般。
“赫爾曼,你的家,沒了。”
聖地一行讓沉浸於幻夢般理想的赫爾曼跌落至殘酷的現實世界,並從一顆有家族、父母、手足嗬護的幼苗迅速成長得茁壯起來,現在的他很明白,沃德家族沒了。赫爾曼從沃德堡的慘狀不難看出,父兄帶領整個家族曾據守於此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可卻如螻蟻般被庫吉特人的數萬大軍碾得粉碎,實力耗盡的沃德家族在維魯加的貴族們眼中,除了那個“格魯恩沃德”的一文不值的空頭稱號外還有什麽?身後沒有了家族的力量,赫爾曼什麽也不是,那些貴族們有大把的理由來侵占這片失去主人的土地,單靠他一個人,既無錢也無兵,那尚顯稚嫩的肩膀難以擔起興複家族的重擔。
從此赫爾曼.沃德這個名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外表頹廢、內裏油滑,被身邊的人叫做“老好人”的流浪傭兵。因為他忠厚的外表和故作平庸的性格所帶來的欺騙性,從他的口中說出的話總被人信以為真,但往往十句裏麵難得有一句真話,有時候連他自己都不記得什麽是真的了,他害怕真正的去迴想那些過往,所以才用假話來隱瞞別人,欺騙自己。他對羅洛、喬伊、小山、弗萊特所說的往事,既有東拚西湊,也有胡亂杜撰,在十字軍中的不堪經曆卻被他誇張、美化的如同行吟詩人口中的功業歌一樣,這不過是潛意識裏對少年時夢想的追思的體現,至於那些一路逃亡過程,多少都有些水分,反正傭兵是最不缺故事的團體(整個北方劇情完結後,後麵的篇章中會穿插的提一下,就像十六npc到了特定地方會觸發對話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