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拉克可汗所率的遊牧大軍行進異常迅速,幾乎是在與薩蘭德人領地交界的羅多克貴族得知這一消息的同時,一股股自哈爾瑪經阿瑪希科而來的庫吉特前鋒遊騎便從索斯沃奇爾林地竄出,然後快速穿過阿美拉郡。在封鎖了通往阿美拉堡的大道後雖然四散開來卻並未急著劫掠,而是將逃難的平民向塞倫郡驅趕,利用大批的難民快速傳播恐慌,然後不緊不慢的尾隨其後燒殺搶掠,一邊驅趕難民一邊等待主力部隊的到來。直到傑拉克可汗率大軍主力過境,山外原本還打算固守的羅多克貴族們才真正意識到這是庫吉特人大舉來犯,而不是什麽小規模的劫掠,阿美拉堡這時才燃起烽火。


    通過山間分屬不同領主的各處城堡和哨卡,示警的烽火雖然在一天之內就傳到了維魯加,可留給維托裏奧.拉塞納反應的時間卻沒有多少,倉促之間集結到位的也就隻有各家貴族的精銳私兵而已,大批的農兵征召則難以在短期內完成,就算是有相熟的傭兵團夥,可在這種敵我軍力對比懸殊的情形下,一是無法信任,二是不堪使用。


    塞倫郡的地理輪廓就如同一片月桂樹葉,而位於平原之上的郡治狂歡堡則處於葉脈主絡的正中,但那裏並不是溝通東斯瓦迪亞和烏魯恩草原的商道樞紐,直到兩百多年前收複聖地運動興起,幾次由教宗和芮爾典國王親自指揮的十字軍經此行軍,這座小城才逐漸興盛起來,在之後的十字軍缺少官方組織後,才被向山外擴張勢力的羅多克人控製。因為控製權頻繁易手,所以曆來統治這裏的領主都不會花工夫興建城防,僅是有著一重木石加夯土構築的胸牆和幾座箭樓的狂歡堡,麵對傑拉克可汗的數萬大軍根本不值一提,當地領主直接帶著私兵棄城而逃,加入了逃向維魯加穀地的“難民大軍”。


    戰場上騎兵利用其機動力的優勢神出鬼沒,專門攻敵不備、搶占要地、遮蔽戰場,至於掩護步兵、誘敵騷擾、心理威懾,那也是不在話下。而這些遊牧輕騎極為擅長奔襲,每人都配備著好幾匹用來替換的庫吉特馬。廣袤的伊瑞利亞高原地勢空曠,冬季嚴寒、漫長,缺少補充飼料的庫吉特馬體格不大,但卻耐力驚人且適應力極強,長途騎乘後隻需放牧休養幾天,甚至不需要額外準備精料喂食,這些因素使得庫吉特人在無意當中具備了“閃電戰”的能力。那些告急信使的坐騎完全不是庫吉特馬的對手,除了少數幾人利用對地形的熟悉躲了起來,大多數求救的信使都被庫吉特人的遊騎仗著高超的馬術和馬匹的耐力追上殺死。


    而那些逃過一劫的信使不得不耗費寶貴的時間用來繞路、躲藏,庫吉特人攻擊羅多克地區的消息就這樣再一次被遲滯。有敵來犯的烽火雖然燃到維魯加城又繼續傳播開來,但烽火隻是告知有敵人入侵,以及大致上的規模,具體的情形仍是一無所知。所以在農兵尚沒有集結起來的情況下,維托裏奧.拉塞納並不敢把本就不多的騎兵力量全都撒出去傳訊、召集封臣。而那些接收到維魯加城烽火的領主,第一反應也不過是召集軍力、加強戒備並向維魯加城派出信使詢問詳情,整個中羅多克地區領主遲緩的反應,錯過了最後一個將傑拉克可汗所率的遊牧大軍阻擋於維魯加穀地狹窄入口處的機會。


    最終缺乏防備的維魯加大穀地在門戶之一的沃德堡淪陷後,慘遭湧入的遊牧大軍洗劫,雖然黑地親王康拉德率兵“及時”來援,迫使傑拉克可汗主動撤軍退出維魯加穀地,但這片羅多克地區最為膏腴的地帶卻也大傷元氣。這場戰事間接的造就了拜爾家族在羅多克同盟中的崛起,整個中羅多克地區因為大量遭受兵災逃入山內的難民未能得到妥善安置,而使得這一地區的治安逐漸崩壞。除了大量平民的傷亡外,以羅多克同盟“盟主”拉塞納家族為首的維魯加穀地貴族私兵所組成的軍隊損失慘重,大量貴族戰死,幾乎家家出喪,遭受洗劫的城鎮村寨更是不知凡幾。


    而“盟主”拉塞納家族在戰後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穩定維魯加大穀地地區秩序,和加強阿哥爾隆、瑟林迪爾和下塞倫米斯穀地入口一線的防禦上,以圖迅速恢複自身實力,從而無力再兼顧對羅多克同盟內部“盟主”競爭者的壓製。拜爾家族則趁此機會通過擁有共同商業、政治利益的合作夥伴和姻親盟友,分別達成了對中羅多克地區和北羅多克地區的滲透、拉攏,在羅多克同盟中的影響力逐漸追上並超過拉塞納家族。


    迴到1231年,當年輕的赫爾曼在十字軍中的童軍營地裏,教訓了那個在他部下裏“找樂子”的騎士後,便被“發配”到了狂信徒所組成的大軍前導中。這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炮灰部隊,除了死亡再沒什麽能阻止這群以對基督的虔誠信仰為精神支柱的人們,他們的腦袋裏隻有一個念頭,“前進、向著聖地前進!”。


    在外人看來,他們漠視生死,因為人間世界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上帝與撒旦交戰之地,作為傳播基督信仰的戰士在這個戰場上光榮戰死,乃是一種升華,是他們死後進入天國的途徑。可實際上,這也是一個混雜著無數投機者的地方,因為一個人無論做任何事,都逃不出名利二字,畢竟再怎麽崇奉基督,也無法刀槍不入不是?而且此前的曆次十字軍,最終結果如何那是明眼人都能看見的,聖城的控製權雖然幾度易手,但如今仍是控製在******手中。於是本該虔誠無比的狂信徒隊伍也不再那麽純粹,逐漸淪為被那些迫切想要出人頭地之人利用的道具。


    但這是在等級森嚴的封建製社會,像赫爾曼這樣的貴族次子,除了沒有土地和財產可以繼承以外,其作為貴族所享有的權利遠不是平民出身的人所能比擬的。舉個例子,美劇冰與火之歌中,提利昂曾兩次被審判,雖然每次局麵都對他不利,審判也不見得公正,但卻仍需走那麽個程序。假設提利昂不是貴族,而是一介平民,恐怕他連接受不公正審判的機會都沒有,隻要被認為有罪,基本上立時就死定了。


    所以無論中外,封建等級社會中的貴族和平民,不論是法律還是其他各方麵的權益,對兩者從來都是區別對待的。赫爾曼再怎麽說也是個貴族,即便被所投這一部十字軍的高層當作做夢做昏頭的少年不受重視,但還是被安排了閑差去管理一部童軍,不用像平民一樣上陣衝殺。可加入十字軍充當炮灰的平民又是些什麽人?他們本就是因為在家鄉活不下去而逃出來的流民,重視土地的農民不會輕易做出背井離鄉的決定,可一旦為生存所迫走到那樣的地步,原本老實巴交的守法良民,也會變得殺人放火眼都不眨一下。落到這個地步,期望於信仰所帶來的救贖,有著這種天真想法的人,死的不要太快。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頭蛇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頭蛇尾並收藏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