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艾泊德勒斯堡送信的杜喀拉斯原以為能憑此得到一幹權貴的賞識,雷蘭德優秀的德行讓他對南羅多克的貴族抱有一些期待,他覺得那不可能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受了周圍人的影響。番茄小說◇△網 w-w-w-.`f`q`x-s`w`可杜喀拉斯真真的是想多了,當他如用過的抹布一般被權貴們丟在角落遺忘,他才終於明白了一些雷蘭德離開家的原因,與他在艾泊德勒斯堡接觸到的貴族們相比,尊重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的雷蘭德絕對是個異類。


    自843年卡拉德帝國滅亡,到芮爾典王國建立至今,騎士這一階層已經逐漸成為世襲的特權階級,與農民出身的自由人徹底分離,而且冊封也變得嚴謹起來,騎士不再有冊封平民為騎士的權力,即便是負擔的起騎士裝備的平民也無法再自動取得騎士身份。尤其是在卡洛曼六世的祖父卡洛曼五世時期,為了提升王權和王室地位,抑製王國內因諸侯私戰所造成的混亂,同時也為拉攏底層貴族,維持貴族的特權地位,在皇家騎士團頒布了騎士法令,嚴禁任何貴族將騎士稱號授予平民出身的人,唯獨國王不在此列,有權提拔任何人為騎士。由於皇家騎士團成員來自王國內各諸侯家的子嗣,這等於是從上至下進行的一次改革,隨著這些人迴到各自的領地繼承家業,便將這項法令傳播開來。


    杜喀拉斯祖上傳下來的角鬥學校流派,從起初的依附權貴到家門生變後的對權貴敬而遠之,再到約翰尼斯和他這裏,經過數代人的底層生活後,已經感到維持傳承的不易。比起貴族,平民在家境等先天條件上就差了一籌,為了糊口從天亮勞作到天黑,遭逢天災更是過得半饑半飽,想要從中選出一個合格的弟子,往往還要師傅倒貼。從一個誕生在蘇諾的大流派,淪落到現在名聲不顯,且隻有兩個傳人的光景,這和從小習武向往著出人頭地的杜喀拉斯的心中所想相去甚遠。


    在艾特斯科的爭端結束後,雷蘭德並沒有瞞杜喀拉斯關於瑪蒂爾達的事,艾特斯科堡看似是他替瑪蒂爾達做主,但實際上他隻是在為瑪蒂爾達打掩護,不過是做她的傳聲筒而已。不過因為雷蘭德默默的支持,瑪蒂爾達除了對他感激外,更是對這個雪中送炭的舅舅無比信任,將艾特斯科堡的軍事大權全部委任於他。此時杜喀拉斯大可以留在艾特斯科堡,以他和雷蘭德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的關係,又有一身不俗的武技,做個人上人輕而易舉。可杜喀拉斯並不滿足於一個高級客卿的身份,艾特斯科堡的優厚待遇他憑本事參加競技比賽也一樣能掙得,他仍然想趁著年富力強博取一個騎士身份,這是當時的瑪蒂爾達和雷蘭德都無法給予他的。


    雷蘭德的婚禮是在1223年夏天,在他婚後杜喀拉斯在艾特斯科堡又盤桓了一段時日,協助他訓練了一段時間艾特斯科堡的軍隊,隨後便以尋找合適弟子的名義一個人離開。離開艾特斯科堡的杜喀拉斯先是一路遊曆迴到蘇諾,在南羅多克有雷蘭德的人脈打底也不過是混個客卿的經曆,讓他對獲取進身之階的想法更加迫切,他在腦海中將所有曾去過的地方的領主一一過濾,最後把目標鎖定在了塔爾博力亞伯爵西爾弗.特瑞典身上。在杜喀拉斯看來,西爾弗雖然功力心頗重,但對待有才能的人卻能禮賢下士,用人時更是予以極大地信任,更兼賞罰分明,他自負一身武技,有信心得到其重用。隻是杜喀拉斯卻忘記了一點,在剿滅麥肯郡的民亂時,西爾弗雖然任命雷蘭德全權指揮大軍,但無論是在訓練還是出戰時,他本人都親自在側,若他發話那些軍隊顯然不會繼續聽雷蘭德命令。杜喀拉斯隻是片麵的看到西爾弗重視人才、賞罰分明,便決定與這樣一個極富心機的領主打交道,卻忽略了稍有不慎他便有重蹈祖上覆轍的可能。


    打定主意的杜喀拉斯來到了塔爾博力亞郡的銀鱒堡,他沒有以個人的名義拜訪西爾弗,而是打著雷蘭德的名義,他知道前次能成為西爾弗的座上賓,完全是沾了雷蘭德的光,所以他很明白要想一身本領得到西爾弗賞識,還得借雷蘭德的名頭行事。從杜喀拉斯口中西爾弗得知了雷蘭德離開後經曆,在得知雷蘭德迴歸家族,並輔佐外甥女掌控艾特斯科堡後,滿口讚歎的同時心中也不免有些後悔當初沒能挽留住雷蘭德。杜喀拉斯順勢向西爾弗提出他此行是雷蘭德的安排,以報答西爾弗之前的厚遇,當初他和雷蘭德為西爾弗訓練軍隊,他相信西爾弗不會沒看到他的能力。可這哪裏又能瞞得過西爾弗,三十歲的杜喀拉斯雖然因為一直四處遊曆而見多識廣,可他此前一直是處在約翰尼斯和雷蘭德的護持之下,很多事他明白歸明白,但在遇見時心眼卻不見得轉得過來,而且因為對騎士身份的渴求,他難免有些利令智昏。


    空口無憑的一番話罷了,就算有雷蘭德的書信,西爾弗又憑什麽重用一個平民,那會讓他麾下的臣子們怎麽想?不過心思深沉細密的西爾弗並未當場發作杜喀拉斯,而是將授予雷蘭德的采邑委托給杜喀拉斯打理,他準備觀察一下杜喀拉斯接下來的舉動,如果隻是來騙財的,抓到把柄再收拾也不遲。滿以為得到西爾弗的信任的杜喀拉斯,在接手位於霍爾穀地的采邑後,借著雷蘭德競技、比武的不敗戰績做旗號,將采邑的收入用來開辦了一所角鬥學校,在曾參與剿滅麥肯郡民亂的士兵們宣傳下,在周邊幾郡中逐漸聲名鵲起。當然,也有不服氣上門挑戰的,打不過雷蘭德,還打不過你杜喀拉斯?抱著這種想法前來的挑戰者當中不乏雷蘭德的手下敗將,隨後卻再度敗在杜喀拉斯的槍下。


    杜喀拉斯的勝績暫時為他贏得了西爾弗的認可,西爾弗將每年的民兵訓練指定給他負責,希望能夠提升塔爾博力亞郡征召兵的戰力。杜喀拉斯為了能夠得到貴族出身,也顧不上什麽祖訓了,用采邑的收入作為補貼,從每個村子都招收了一些弟子,作為精英進行教導,畢竟那些征召兵大多都是農民,年複一年忙於農事的他們能在每年農閑時參與訓練就已經不錯了,他隻能寄希望於先教會這些精英,然後再讓他們去教導同村的人。不過杜喀拉斯隻是以此來博得西爾弗的看重,並沒有傳授這些人武技中的精髓,僅僅稍加指點當成是記名弟子,可即便如此整個塔爾博力亞郡的農兵戰力在角鬥學校學員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也得到顯著提高。


    在塔爾博力亞郡七年,杜喀拉斯滿以為能得到西爾弗的認可,得封一個騎士出身,可他的夢想終究是破滅了。這年頭不僅知識掌握在名門望族和教會手中,就連武技也是騎士們的傳家技藝,農民除了幾下莊稼把式外,就算給他把劍也不過是亂砍一氣,哪裏懂得什麽叫劍術?可杜喀拉斯在塔爾博力亞郡的做法卻打破了這種壟斷,連泥腿子都會使劍使矛了,這讓那些高高在上的騎士老爺還怎麽橫征暴斂,萬一這些農奴起來作亂,又該怎麽辦?於是塔爾博力亞郡的貴族們聯合起來向西爾弗請願,要求取締杜喀拉斯的角鬥學校,並將他以聚眾圖謀不軌的名義處死。西爾弗雖然答應了貴族們的所請,但他畢竟顧惜羽毛,不想留下苛待人才的惡名,於是暗中派人向杜喀拉斯打了招唿,要杜喀拉斯識趣的自覺離開。


    經過這件事,杜喀拉斯才深感老爹約翰尼斯的眼光,以及雷蘭德那難得的品行,離開塔爾博力亞的他無處可去。杜喀拉斯離開艾特斯科堡時,那裏正是百廢待興缺乏人手之時,雖然他的離開沒有造成什麽損失,但想必雷蘭德卻是希望他能留下幫忙的,如今他哪裏還好意思迴去投雷蘭德。而且塔爾博力亞郡和蘇諾相距並不算太遠,杜喀拉斯放棄巡迴比賽,投身權貴門下的消息,早已在他開辦角鬥學校後傳了出去,也無顏頂著失敗者的名號再與故交相見。南方既然去不得,杜喀拉斯也就隻好前往北地,既打算避避風頭,也趁此機會考慮以後的打算。


    在杜喀拉斯離去之後,西爾弗並沒有一味的按照臣子們的意願行事,而是將角鬥學校保留了下來。塔爾博力亞郡的民眾相比民風剽悍的麥肯郡要安分的多,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可以隨意拿捏的軟柿子,麵對鄰郡入境劫掠的由亂民形成的盜匪,塔爾博力亞人往往自發組織起來進行抵抗自保。其實也不光是塔爾博力亞郡這樣,與麥肯郡相鄰的幾郡都是如此,這使得周邊地區的農民普遍都有著基礎的軍事組織。而西爾弗正好借著杜喀拉斯留下的角鬥學校,派出親信前往接手,將受過訓練的農民征召起來,組成一支民兵巡邏隊,除了巡視自家領地外,還以雇傭的方式提供給周邊領主使用,從而有了一支脫離生產的常備步兵。


    除此之外,位於霍爾穀地的角鬥學校也隨著特瑞典家族的雇傭民兵團一次次的作戰而打響了名聲,與特瑞典家交好的領主時常會委托西爾弗控製下的角鬥學校代為訓練農兵。隨後這個位於切爾貝克山脈東麓的小采邑,逐漸成為卡拉迪亞著名的雇傭兵訓練場所之一,因為自西爾弗手中興起,而特瑞典家族又是以銀鱒為紋章,訓練場便以銀鱗作為名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頭蛇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頭蛇尾並收藏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