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中的輕騎兵隻是相對於重裝騎兵而言,他們大多都有著低階貴族或者小地主的出身,還有些則是沒錢置辦重甲的見習騎士,與重騎兵相比所差的隻是裝甲覆蓋率,並不是輕步兵那樣幾乎無甲的情形。將這些人用輕騎兵來稱唿似乎不太妥當,因為他們雖然也能獨立作戰,但卻少有用真正的輕騎兵方式作戰。他們除了掩護側翼之外,更多的是跟隨在重騎兵之後,在重騎兵的衝擊過後跟著一擁而上,用後備騎兵這個稱唿似乎才貼合。
在冷兵器時代,重騎兵絕對是最引人矚目的兵種,連人帶馬皆披鎧甲,有節奏的迫近然後提速,平伸向前的騎槍,麵對這樣的移動堡壘,步兵往往因為心理上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而崩潰,進而無法維持陣型在受到的衝擊中遭到巨大損失。這說的淺顯些,就是緊張,那種感覺就好比一輛汽車急刹在你麵前。在那一瞬間,普通人腦袋裏大多是一片空白的,這個時間大概是0.1秒-1秒,然後第一反應肯定跑開,但手腳卻有些不聽使喚,緊張連帶驚嚇,或許還會有些尿意。但戰陣中逃跑?那將是最可怕的事,就算軍法官沒來得及砍了你,逃跑也會造成陣型連鎖性的崩潰,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兩條腿怎麽都跑不過四條腿的。
騎兵最重要的是機動,很少會傻乎乎的跟人剛正麵,那怕是重騎兵突擊,也是以氣勢壓迫敵軍心理,又或是遠程攻擊手段,導致陣型發生混亂,趁勢衝擊,絕不會照著擺好的槍陣撞進去。波拉克尼亞諸侯聯軍分成兩部分別圍困波斯特豪斯和格雷蘭德,目的是想要以局部的兵力優勢拿下這些洛瑪河南岸的據點,將王軍首尾切斷。波拉克尼亞諸侯看得出王軍分立城寨堅守是為了分散他們的兵力,然後用騎兵進行突襲,但卻沒有過多擔心,因為他們也有騎兵,各家諸侯的騎兵如果集結起來也有2000多人,隻是輕騎居多,重騎兵卻不足王軍一半。可這隻能是設想,因為指揮權的不統一,聯軍的這些騎兵根本沒有集中使用的可能。
兩座據點的被圍在菲利普的預料之中,從偵騎探知的情況來看,聯軍沒有再度分兵圍攻艾維紐伊恩和伍德蘭德的打算。來援的波拉克尼亞諸侯沒有冒險將戰線拉長,圍困全部據點,而是就近圍攻,並且精心構築圍城營地,第一時間立起哨樓警戒四周,撒出騎兵巡邏擴大警戒範圍,這都是在防備側後可能受到的突襲,很顯然是在防備王軍不見蹤影的騎兵。聯軍構築營地的同時也加緊準備攻城器械,諸侯們的設想很美好,隻要他們依托營地,王軍的騎兵根本不會來硬碰硬,那時他們就能順勢拔除王軍的據點。
聯軍諸侯對於王軍,對於皇家騎士團仍心存小視,畢竟皇家騎士團再怎麽厲害,那也是在南方,到了北方,到了他們所不熟悉的地頭上,還能有什麽作為?多加些小心就是了。諸侯們的這種心理自上而下的影響到了整個聯軍,這雖然保證了士氣,但也使得聯軍上下將王軍騎兵當做是他們身邊常見的那些騎兵,有所疏忽。聯軍雖然在波斯特豪斯和格雷蘭德擺下了“刺蝟陣”,但菲利普卻沒有當迴事,能突襲聯軍營地固然好,不能的話也沒什麽,一時的得失而已,聯軍上萬人馬的嚼用卻不是個小數字,這才是菲利普眼裏致勝的關鍵。
王軍擺出防禦姿態,本就是為卡洛曼六世在洛瑪河北岸拿下庫勞爭取時間,而且聯軍也無法威脅到王軍位於防線後方的補給線路,有整個芮爾典王國舉國之力供給的王軍耗得起,在波拉克尼亞境內作戰的聯軍卻耗不起。戰爭導致商旅斷絕,雪原上因為夏季短暫向來不是產糧要地,沒有商隊的補充,聯軍各諸侯領地上的存糧都會很快耗盡,那時不用王軍動兵,他們自己就得解散軍隊了,沒吃的還怎麽打仗。
菲利普早在與卡洛曼六世分兵時,就從步兵中調撥了一批十字弓供輕騎兵使用,他沒有選擇將這些缺少重甲的騎兵當做重裝騎兵的後備,而是將之獨立成軍。菲利普仿照皇家騎士團的編製將輕騎兵分成數支小隊,以南港鎮提供補給,在格雷蘭德北方的森林邊緣地帶宿營,對聯軍南、北兩部進行牽製、襲擾。步兵用的十字弓要麽是蹬踏上弦的重弩,馬上裝填不便,為了能多射幾箭隻好多帶幾架,要麽就是弓臂力量薄弱的輕弩,雖然能夠在馬上裝填,但射程卻又太短,想要有效殺傷則需要抵近射擊。要知道聯軍弓手也不是吃素的,波拉克尼亞森林密布,最多的就是杉樹,這種輕柔細致的木材可是製作長弓的好材料,擅射的北方人幾乎人手一把自製的長弓。這對於甲胄輕薄的王軍輕騎兵來說,一旦襲擾失去了突然性,被聯軍反應過來,箭矢便會密集如雨點一般到來。
在聯軍北翼留下一部分輕騎兵牽製後,菲利普帶著大隊騎兵來到艾維紐伊恩,得益於輕騎兵小隊在聯軍北翼的襲擾,聯軍巡邏隊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了過去,在小小兜了圈子後,他的進軍仍然保持著隱秘。
王軍北上的騎兵總共3000多人,但除去運輸用的騾馬外,僅戰馬的數量就達到了近5000匹,正是為了供應這些戰馬,才造成了王軍的補給問題,否則以芮爾典王國舉國之力,又怎麽會維持不了一支1萬來人的北征軍?這數千戰馬的日常消耗,已經使得南方轉運糧草的速度有些跟不上了。
聯軍也好不到哪去,在洛瑪堡集結的時候,就將卡倫迪郡和洛瑪堡的存糧消耗的差不多了,沿河向鐵石大橋進發途中,上遊幾乎沒有來過運糧船。聯軍如今的補給則是由瑞巴奇郡提供,但這裏因為地處戰線前沿,麵對王軍的威脅早就進入戰備狀態,存糧早就開始消耗,待到聯軍到來,這上萬軍隊的人吃馬嚼對瑞巴奇郡來說,根本無法長期負擔,聯軍諸侯也深知這一點,陸上商路沿線的領主已經各自派遣使者迴領地組織運糧隊了。
;
在冷兵器時代,重騎兵絕對是最引人矚目的兵種,連人帶馬皆披鎧甲,有節奏的迫近然後提速,平伸向前的騎槍,麵對這樣的移動堡壘,步兵往往因為心理上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而崩潰,進而無法維持陣型在受到的衝擊中遭到巨大損失。這說的淺顯些,就是緊張,那種感覺就好比一輛汽車急刹在你麵前。在那一瞬間,普通人腦袋裏大多是一片空白的,這個時間大概是0.1秒-1秒,然後第一反應肯定跑開,但手腳卻有些不聽使喚,緊張連帶驚嚇,或許還會有些尿意。但戰陣中逃跑?那將是最可怕的事,就算軍法官沒來得及砍了你,逃跑也會造成陣型連鎖性的崩潰,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兩條腿怎麽都跑不過四條腿的。
騎兵最重要的是機動,很少會傻乎乎的跟人剛正麵,那怕是重騎兵突擊,也是以氣勢壓迫敵軍心理,又或是遠程攻擊手段,導致陣型發生混亂,趁勢衝擊,絕不會照著擺好的槍陣撞進去。波拉克尼亞諸侯聯軍分成兩部分別圍困波斯特豪斯和格雷蘭德,目的是想要以局部的兵力優勢拿下這些洛瑪河南岸的據點,將王軍首尾切斷。波拉克尼亞諸侯看得出王軍分立城寨堅守是為了分散他們的兵力,然後用騎兵進行突襲,但卻沒有過多擔心,因為他們也有騎兵,各家諸侯的騎兵如果集結起來也有2000多人,隻是輕騎居多,重騎兵卻不足王軍一半。可這隻能是設想,因為指揮權的不統一,聯軍的這些騎兵根本沒有集中使用的可能。
兩座據點的被圍在菲利普的預料之中,從偵騎探知的情況來看,聯軍沒有再度分兵圍攻艾維紐伊恩和伍德蘭德的打算。來援的波拉克尼亞諸侯沒有冒險將戰線拉長,圍困全部據點,而是就近圍攻,並且精心構築圍城營地,第一時間立起哨樓警戒四周,撒出騎兵巡邏擴大警戒範圍,這都是在防備側後可能受到的突襲,很顯然是在防備王軍不見蹤影的騎兵。聯軍構築營地的同時也加緊準備攻城器械,諸侯們的設想很美好,隻要他們依托營地,王軍的騎兵根本不會來硬碰硬,那時他們就能順勢拔除王軍的據點。
聯軍諸侯對於王軍,對於皇家騎士團仍心存小視,畢竟皇家騎士團再怎麽厲害,那也是在南方,到了北方,到了他們所不熟悉的地頭上,還能有什麽作為?多加些小心就是了。諸侯們的這種心理自上而下的影響到了整個聯軍,這雖然保證了士氣,但也使得聯軍上下將王軍騎兵當做是他們身邊常見的那些騎兵,有所疏忽。聯軍雖然在波斯特豪斯和格雷蘭德擺下了“刺蝟陣”,但菲利普卻沒有當迴事,能突襲聯軍營地固然好,不能的話也沒什麽,一時的得失而已,聯軍上萬人馬的嚼用卻不是個小數字,這才是菲利普眼裏致勝的關鍵。
王軍擺出防禦姿態,本就是為卡洛曼六世在洛瑪河北岸拿下庫勞爭取時間,而且聯軍也無法威脅到王軍位於防線後方的補給線路,有整個芮爾典王國舉國之力供給的王軍耗得起,在波拉克尼亞境內作戰的聯軍卻耗不起。戰爭導致商旅斷絕,雪原上因為夏季短暫向來不是產糧要地,沒有商隊的補充,聯軍各諸侯領地上的存糧都會很快耗盡,那時不用王軍動兵,他們自己就得解散軍隊了,沒吃的還怎麽打仗。
菲利普早在與卡洛曼六世分兵時,就從步兵中調撥了一批十字弓供輕騎兵使用,他沒有選擇將這些缺少重甲的騎兵當做重裝騎兵的後備,而是將之獨立成軍。菲利普仿照皇家騎士團的編製將輕騎兵分成數支小隊,以南港鎮提供補給,在格雷蘭德北方的森林邊緣地帶宿營,對聯軍南、北兩部進行牽製、襲擾。步兵用的十字弓要麽是蹬踏上弦的重弩,馬上裝填不便,為了能多射幾箭隻好多帶幾架,要麽就是弓臂力量薄弱的輕弩,雖然能夠在馬上裝填,但射程卻又太短,想要有效殺傷則需要抵近射擊。要知道聯軍弓手也不是吃素的,波拉克尼亞森林密布,最多的就是杉樹,這種輕柔細致的木材可是製作長弓的好材料,擅射的北方人幾乎人手一把自製的長弓。這對於甲胄輕薄的王軍輕騎兵來說,一旦襲擾失去了突然性,被聯軍反應過來,箭矢便會密集如雨點一般到來。
在聯軍北翼留下一部分輕騎兵牽製後,菲利普帶著大隊騎兵來到艾維紐伊恩,得益於輕騎兵小隊在聯軍北翼的襲擾,聯軍巡邏隊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了過去,在小小兜了圈子後,他的進軍仍然保持著隱秘。
王軍北上的騎兵總共3000多人,但除去運輸用的騾馬外,僅戰馬的數量就達到了近5000匹,正是為了供應這些戰馬,才造成了王軍的補給問題,否則以芮爾典王國舉國之力,又怎麽會維持不了一支1萬來人的北征軍?這數千戰馬的日常消耗,已經使得南方轉運糧草的速度有些跟不上了。
聯軍也好不到哪去,在洛瑪堡集結的時候,就將卡倫迪郡和洛瑪堡的存糧消耗的差不多了,沿河向鐵石大橋進發途中,上遊幾乎沒有來過運糧船。聯軍如今的補給則是由瑞巴奇郡提供,但這裏因為地處戰線前沿,麵對王軍的威脅早就進入戰備狀態,存糧早就開始消耗,待到聯軍到來,這上萬軍隊的人吃馬嚼對瑞巴奇郡來說,根本無法長期負擔,聯軍諸侯也深知這一點,陸上商路沿線的領主已經各自派遣使者迴領地組織運糧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