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勒斯在烏克斯河南、北源頭交匯之地建城,並將次子理查分封於此,本意除了控製住這片擁有肥沃黑土地的產糧區外,也是將這一地區作為王室藩籬。400年來曆代黑地親王也是以此為立藩之本,忠心效命於王室嫡脈,其同羅多克地區接壤的地理位置限製其不得不如此,特別是在1236年的維魯加之戰過後,這一地區更是成為前線。


    羅多克地區的葡萄酒在整個卡拉迪亞都享有盛名,特別是產自菲德訥地區的葡萄酒,而在西斯瓦迪亞,產自溫科德地區的葡萄酒雖然略遜一籌,但也小有名氣。按理來說,黑地親王一係的領地算是邊防重鎮,可400年來倚仗芮爾典重騎的威懾,少有戰事發生,早年間軍備還算齊整,可逐漸的也有些懈怠了,但畢竟和羅多克接壤,馬放南山還不至於,但倒賣軍需之類卻是時常有之。


    芮爾典王國,表麵上且這麽說,實際上卻是可以說是一個諸侯聯盟,以王室瑞爾提家族為首,經過曆代國王的努力,命令得以通行斯瓦迪亞平原以及維爾河流域,至於羅多克地區則需要不時敲打才勉強從命。其實這都是卡拉德征服時期遺留下來問題,山區的羅多克人與平原上的斯瓦迪亞人原本係出同源,皆為卡拉迪亞原住民。來自巴裏昂大陸的卡拉德人入侵之後,卡拉迪亞的原住民部落奮起抵抗,在整個卡拉德征服戰爭中,第三次戰神峰會戰本該是一切爭端的終結,可卡拉德元老們對於羅慕路斯與希波麗塔的口頭和議並未完全遵守,作為武力強大的一方他們當然有繼續開戰的底氣。芮爾典諸部則沒有再戰之力,大部分部落就此屈服於卡拉德人的統治,被迫放棄原有的習俗和傳統,接受卡拉德人的生活方式。還有一些部落則不甘就此被“奴役”(作為卡拉迪亞本土人,卻要淪為二等公民),逃進了南方的安提托羅斯山區,並一度建立自己獨立的王國,雖然最終仍未能免除被征服的命運,但卻比那些主動屈服的部落要晚了近2個世紀。而且在這段時間當中,盡管被動的接受了更先進的卡拉德人文化,但比起主動屈服的那些部落,逃進山區的部落保留下了更多的芮爾典人傳統。比如說從以家庭和血緣關係為維係基礎的氏族製度中流傳下來的部落會議製度,雖然與元老院製度大同小異,但卻並非來自卡拉德共和製度的影響。再比如說羅多克男子常穿的那種露出右肩的皺褶袍服,卡拉德長袍(這裏借鑒了羅馬的托加長袍)便是受到其影響,其他民謠、音樂、服飾上的民族傳統特點更是數不勝數。因為這些曆史原因,羅多克人雖然一直被斯瓦迪亞人壓製,卻是打心眼裏看不起這些“屈服者”、“軟骨頭”,而斯瓦迪亞人因為同卡拉德文化的融合,自認為是高羅多克人一等,將羅多克人當做“山裏蠻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卡拉德征服之前,本土的芮爾典部落雖然有自己的語言,但卻是口口相傳,知道卡拉德人到來,才帶來了文字,卡拉迪亞才有了文字曆史。也正以上這些原因,在傑拉克可汗帶著大部落庫吉特人入侵之前,烏克斯豪爾雖然地處內陸卻仍被當做邊防重鎮,這一地區緊鄰著維魯加大穀地出口,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是戰略要地。


    前麵剛說過,芮爾典王國表麵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實際上王室直接控製的領地實在有限。包括依林達哈、盧倫斯、艾伯倫在內的蘇諾四郡之地,再加上與盧倫斯郡接壤的上烏克斯豪爾,這些便是國王所能完全掌控的領地了。其中依林達哈、盧倫斯、艾伯倫皆在封臣之手,國王直屬領地隻有都城蘇諾地區和最大的王家獵場上烏克斯豪爾。王室能保持如今地位,除自身實力外還靠著姻親和同族分支等關係親近的諸侯支持,雙方互為倚靠。既如此,雙方名為君臣,實則是盟友,真要是以為憑借王權便能插手封臣領地上的內政,那隻會引發一場叛亂。


    就拿黑地親王一係,迪林納德與拉法德兄弟之爭來說,如此戰略要地,國王怎麽能容許雙方因為內部爭鬥而交惡,進而分薄邊界防禦。可實際上國王也無可奈何,隻要封臣不謀反,就算是在本領內弄的天怒人怨,就算是真的大打出手,你國王除了調停調停,等人賣你麵子外還能怎麽地?還不是隻能幹瞪眼看著。好在因為卡羅勒斯的遺訓,而且國王也並非是紙老虎,至少國王手中還有皇家騎士團這種最高武力,雙方並沒有真的兵戎相見。


    迪林納德分得的烏克斯豪爾雖然糧食產出富餘,不愁吃喝,可想要享受人生,維持統治,各方麵都要花錢啊。雖然時處亂世,糧食也算硬通貨,可以物易物這種形式實在不便。況且整個斯瓦迪亞平原的糧食產出也差不到哪去,糧食在當地賣不出價,東斯瓦迪亞直麵庫吉特人的威脅,倒是對糧食有需求,可陸路運輸工具就隻有馬車,雙輪和四輪的區別隻是運載量的大小,笨重不便不說,還耐不活道路狀況奇差,運輸中人吃馬嚼的耗費甚至幾乎與運載量等同,甚至還有超出,最關鍵的是將糧食賣到東斯瓦迪亞利潤也沒多少。


    可拉法德手裏的下烏克斯豪爾就不一樣了,下烏克斯豪爾雖然隻有溫科德堡和霍爾德堡兩郡之地,但卻收益驚人。其地理位置北臨烏克斯河,南連安提托羅斯山脈延伸出的霍爾德山脈(主峰就在庫兒瑪堡東北),此處正是烏克斯河南、北源頭交匯之地,再加上高山融雪溪流帶來的肥沃土壤,使得本就地處南方氣候溫暖,陽光充足的衝積平原無比適宜葡萄的生長,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北方空曠的斯瓦迪亞平原無法阻擋來自北方的寒流,使得葡萄種植要計算季節變換帶來的霜害。因為整個卡拉迪亞對酒類皆是供不應求,也因為烏克斯豪爾中4郡有足夠的糧食產出供給下烏克斯豪爾2堡,當地雖然也適宜耕種,但卻大量種植葡萄用來釀酒,再加上地處烏克斯河南岸,直麵羅多克山區,衛戍再鬆也鬆不到哪去,必要的糧食儲備也是重中之重,可康拉德一死,溫科德堡原本無虞的糧食問題頓時顯露了出來。產出的葡萄酒倒是好解決,每年還沒等到出酒季節,各地的酒商便蜂擁而至,除了自留的庫存,有多少產量都能賣到脫銷。用賣葡萄酒的收入換購糧食?從溫科德堡往下遊走,整條烏克斯河都是羅多克山區與斯瓦迪亞平原的界標,雖然同屬芮爾典王國,可維魯加之戰康拉德背了算計羅多克人的黑鍋,本就暗中互相不對付,這下更是新仇加舊恨,沒事都要添堵,更何況賣糧。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過境稅,大大小小的貴族領地,若是沒有締結互惠的貿易協定,光是每道關卡的稅收就讓生意沒法做。不需要什麽難度,隻要在人多的集市撒上稅吏,當然你也可以不交,那就等著領主直接帶兵來扣人扣貨吧,這些領主等同於路匪。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頭蛇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頭蛇尾並收藏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