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索娜的轉變,伊斯特瑞奇國王通過凱恩.斯派爾爵士的匯報都看在眼裏,對於哈勞斯的表現也很是欣慰,這樣的變化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在伊斯特瑞奇國王想法中,艾索娜若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手腕就不能隻局限於政治,對軍事的了解是必須的,或許並不需要她親自領軍出戰,但也不能一竅不通。而且皇家騎士團作為皇室所掌控的王國內最精銳的一支主要武裝力量,若非艾索娜是個女孩,早該進入騎士團學習、曆練,交好其中來自王國各地的貴族成員,以獲得他們在將來的效忠。好在現在也不算晚,艾索娜在哈勞斯的協助下,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逐步接觸並熟悉騎士團成員,為以後將這支精銳武裝掌控在手而打下基礎。伊斯特瑞奇國王此前正為如何讓身為女性的艾索娜獲得騎士團效忠為難,哈勞斯的舉動恰好幫他化解了一個難題。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大意是壽數到了,再怎麽眷戀人世都沒用。卡拉迪亞大陸的人們雖然不信閻王,但卻相信世間是有死神的,眼看著艾索娜有了一個好的歸宿,王國的傳承也將得到延續,伊斯特瑞奇國王心頭這最大的擔憂一去,整個身子骨都變的衰弱起來。這一年48歲的伊斯特瑞奇國王看上去卻已經是老態盡顯,蒼白的皮膚幹皺、暗啞,沒有一點光澤,老年人特有的斑塊也開始在手背和臉上顯現出來,須發從花白變為全白,眼睛也像是蒙上了一層霧氣,失去了神采。和一年前草原征伐結束時相比,伊斯特瑞奇國王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那駝起的脊背,一步三顫的雙腿,曾經馳騁馬上的王者英姿再也消逝不見。
伊斯特瑞奇國王的變化隨著宮廷內貴族們的信件傳遍了整個貴族圈子,貴族們知道,國王老了。甜蜜的愛情並沒有讓艾索娜忘記她的父親,伊斯特瑞奇國王的蒼老讓她感到驚慌、恐懼,但除了平日裏多一些陪伴外,她也無能為力。父女兩人聊到的話題總會在不知不覺間轉到哈勞斯身上,伊斯特瑞奇國王看得出哈勞斯在艾索娜心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而且他知道以自己身體情況可能拖不了多久了,他希望能夠親眼看到女兒的婚禮。
1247年9月下旬,在伊斯特瑞奇國王的命令下,信使們從蘇諾四散而出,前往芮爾典各地通知王國內的重要貴族來蘇諾觀禮,哈勞斯和艾索娜的婚禮將在第二年夏天舉行。受邀的大領主們並不詫異,這並非隻是一場單純的公主出嫁,之所以這麽隆重還因為這場婚禮將確立伊斯特瑞奇國王之後的權力交接,召集貴族們前來觀禮不僅僅隻是接受對新人的祝福,還需要借此機會獲取貴族們對皇室的宣誓效忠。
皇室婚禮慶典舉國歡慶,喜訊傳遍王國每個角落,在蘇諾隨處可見以此事為談資的民眾,興奮的人們甚至已經在猜測新人的頭胎究竟是生男生女了。隨著婚禮日期的接近,除了受邀的貴族外,各色人等都湧向蘇諾,商人、街頭藝人、懷才不遇的無地騎士,前兩者都是想趁此良機大賺一筆,後者則是為了得到匯聚而來的大貴族的賞識,婚禮前這段時間騎士競技比賽是少不了的娛樂活動。流動人口的激增使得蘇諾的治安壓力驟然上升,因為除了上述人等外,聚集而來的還有不少拖家帶口的流民,皇室婚禮對他們來說幾乎毫無關聯,他們隻是跟著人群而來,為了討些殘羹冷炙。
1248年5月中旬,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是哈勞斯和艾索娜的婚禮了,收到邀請的貴族們基本全部到達蘇諾,至於那些仍沒趕到的則肯定不會在婚禮上出現了,不過也派出了身份足夠的使者送上賀禮,畢竟在名義上仍屬於芮爾典王國。除了與庫吉特人、薩蘭德人交界的邊境領地,其他斯瓦迪亞平原和羅多克地區的貴族悉數到來。
北方來觀禮的主要貴族有艾索娜的舅舅德雷根-薩格森公爵約瑟夫和他的長子朱利安,格羅尼亞伯爵沃爾特.馮.魏森的長子羅傑,提哈伯爵保羅.蒂爾伯格,窩車則伯爵喬納斯.沃波特,赫魯斯堡伯爵威廉.赫魯斯,瑞茲郡伯爵約翰.羅斯,哈茵郡伯爵馬科斯.海因,傑爾伯格伯爵亨裏克.傑爾。北方來觀禮的貴族並不僅是這幾位,隻不過他們與皇室的聯係更加密切,準確的來說是由利益形成的同盟關係。格羅尼亞作為中轉站,維係著被切爾貝克群山阻隔開來的南北貿易,通過內河和沿海的船運形成了商圈。至於東北方雪原上的領主們,因為地域和氣候的緣故,大有天高皇帝遠,你奈我何的意思,除了名義上屬於芮爾典外,國王根本約束不到他們。
6月,哈勞斯和艾索娜的婚禮如期舉行。王家教堂,當慶典的鍾聲敲響,身著華麗禮裙的艾索娜在左、右2位女儐相的陪伴下走進教堂,透過麵紗她能看到兩側雲集的觀禮貴族們,但她的眼中隻有前方聖壇下的新郎,她的丈夫哈勞斯,這一刻她覺得自己幸福極了。教士們唱起了頌聖的讚歌,貴族們響起了掌聲,當艾索娜走到聖壇下,早已在此等待的伊斯特瑞奇國王牽過她的手交至哈勞斯手中,然後由教宗利昂八世親自為哈勞斯和艾索娜主持婚禮儀式,聖壇兩側的幾位主教同為見證人。觀禮的貴族們安靜下來注視著,當教宗宣布儀式完成,無論此時貴族們對這樁婚事持何種態度,也隻能應景的發出齊聲歡唿,婚禮已成無可變更的事實。
儀式結束,正當所有人都以為接下來將是盛大的宴會時,卻發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伊斯特瑞奇國王當著所有觀禮者的麵,宣布艾索娜為蘇諾女公爵和攝政,這頓時使得整個場麵響起了嗡嗡的議論聲,哈勞斯並不意外,此時艾索娜就是他的一切,他心甘情願輔佐於她,而且文森特神父的通風報信讓他能夠理解伊斯特瑞奇國王此舉,這幾乎就是在交代後事了。貴族們的議論並沒持續多久便重新安靜下來,如此場合下當然不會有人做出頭鳥跳出來橫生事端,周圍的皇家衛兵們可不是擺設,隻是事後私下的聯絡動作一定是不會少的。
;
在伊斯特瑞奇國王想法中,艾索娜若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手腕就不能隻局限於政治,對軍事的了解是必須的,或許並不需要她親自領軍出戰,但也不能一竅不通。而且皇家騎士團作為皇室所掌控的王國內最精銳的一支主要武裝力量,若非艾索娜是個女孩,早該進入騎士團學習、曆練,交好其中來自王國各地的貴族成員,以獲得他們在將來的效忠。好在現在也不算晚,艾索娜在哈勞斯的協助下,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逐步接觸並熟悉騎士團成員,為以後將這支精銳武裝掌控在手而打下基礎。伊斯特瑞奇國王此前正為如何讓身為女性的艾索娜獲得騎士團效忠為難,哈勞斯的舉動恰好幫他化解了一個難題。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大意是壽數到了,再怎麽眷戀人世都沒用。卡拉迪亞大陸的人們雖然不信閻王,但卻相信世間是有死神的,眼看著艾索娜有了一個好的歸宿,王國的傳承也將得到延續,伊斯特瑞奇國王心頭這最大的擔憂一去,整個身子骨都變的衰弱起來。這一年48歲的伊斯特瑞奇國王看上去卻已經是老態盡顯,蒼白的皮膚幹皺、暗啞,沒有一點光澤,老年人特有的斑塊也開始在手背和臉上顯現出來,須發從花白變為全白,眼睛也像是蒙上了一層霧氣,失去了神采。和一年前草原征伐結束時相比,伊斯特瑞奇國王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那駝起的脊背,一步三顫的雙腿,曾經馳騁馬上的王者英姿再也消逝不見。
伊斯特瑞奇國王的變化隨著宮廷內貴族們的信件傳遍了整個貴族圈子,貴族們知道,國王老了。甜蜜的愛情並沒有讓艾索娜忘記她的父親,伊斯特瑞奇國王的蒼老讓她感到驚慌、恐懼,但除了平日裏多一些陪伴外,她也無能為力。父女兩人聊到的話題總會在不知不覺間轉到哈勞斯身上,伊斯特瑞奇國王看得出哈勞斯在艾索娜心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而且他知道以自己身體情況可能拖不了多久了,他希望能夠親眼看到女兒的婚禮。
1247年9月下旬,在伊斯特瑞奇國王的命令下,信使們從蘇諾四散而出,前往芮爾典各地通知王國內的重要貴族來蘇諾觀禮,哈勞斯和艾索娜的婚禮將在第二年夏天舉行。受邀的大領主們並不詫異,這並非隻是一場單純的公主出嫁,之所以這麽隆重還因為這場婚禮將確立伊斯特瑞奇國王之後的權力交接,召集貴族們前來觀禮不僅僅隻是接受對新人的祝福,還需要借此機會獲取貴族們對皇室的宣誓效忠。
皇室婚禮慶典舉國歡慶,喜訊傳遍王國每個角落,在蘇諾隨處可見以此事為談資的民眾,興奮的人們甚至已經在猜測新人的頭胎究竟是生男生女了。隨著婚禮日期的接近,除了受邀的貴族外,各色人等都湧向蘇諾,商人、街頭藝人、懷才不遇的無地騎士,前兩者都是想趁此良機大賺一筆,後者則是為了得到匯聚而來的大貴族的賞識,婚禮前這段時間騎士競技比賽是少不了的娛樂活動。流動人口的激增使得蘇諾的治安壓力驟然上升,因為除了上述人等外,聚集而來的還有不少拖家帶口的流民,皇室婚禮對他們來說幾乎毫無關聯,他們隻是跟著人群而來,為了討些殘羹冷炙。
1248年5月中旬,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是哈勞斯和艾索娜的婚禮了,收到邀請的貴族們基本全部到達蘇諾,至於那些仍沒趕到的則肯定不會在婚禮上出現了,不過也派出了身份足夠的使者送上賀禮,畢竟在名義上仍屬於芮爾典王國。除了與庫吉特人、薩蘭德人交界的邊境領地,其他斯瓦迪亞平原和羅多克地區的貴族悉數到來。
北方來觀禮的主要貴族有艾索娜的舅舅德雷根-薩格森公爵約瑟夫和他的長子朱利安,格羅尼亞伯爵沃爾特.馮.魏森的長子羅傑,提哈伯爵保羅.蒂爾伯格,窩車則伯爵喬納斯.沃波特,赫魯斯堡伯爵威廉.赫魯斯,瑞茲郡伯爵約翰.羅斯,哈茵郡伯爵馬科斯.海因,傑爾伯格伯爵亨裏克.傑爾。北方來觀禮的貴族並不僅是這幾位,隻不過他們與皇室的聯係更加密切,準確的來說是由利益形成的同盟關係。格羅尼亞作為中轉站,維係著被切爾貝克群山阻隔開來的南北貿易,通過內河和沿海的船運形成了商圈。至於東北方雪原上的領主們,因為地域和氣候的緣故,大有天高皇帝遠,你奈我何的意思,除了名義上屬於芮爾典外,國王根本約束不到他們。
6月,哈勞斯和艾索娜的婚禮如期舉行。王家教堂,當慶典的鍾聲敲響,身著華麗禮裙的艾索娜在左、右2位女儐相的陪伴下走進教堂,透過麵紗她能看到兩側雲集的觀禮貴族們,但她的眼中隻有前方聖壇下的新郎,她的丈夫哈勞斯,這一刻她覺得自己幸福極了。教士們唱起了頌聖的讚歌,貴族們響起了掌聲,當艾索娜走到聖壇下,早已在此等待的伊斯特瑞奇國王牽過她的手交至哈勞斯手中,然後由教宗利昂八世親自為哈勞斯和艾索娜主持婚禮儀式,聖壇兩側的幾位主教同為見證人。觀禮的貴族們安靜下來注視著,當教宗宣布儀式完成,無論此時貴族們對這樁婚事持何種態度,也隻能應景的發出齊聲歡唿,婚禮已成無可變更的事實。
儀式結束,正當所有人都以為接下來將是盛大的宴會時,卻發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伊斯特瑞奇國王當著所有觀禮者的麵,宣布艾索娜為蘇諾女公爵和攝政,這頓時使得整個場麵響起了嗡嗡的議論聲,哈勞斯並不意外,此時艾索娜就是他的一切,他心甘情願輔佐於她,而且文森特神父的通風報信讓他能夠理解伊斯特瑞奇國王此舉,這幾乎就是在交代後事了。貴族們的議論並沒持續多久便重新安靜下來,如此場合下當然不會有人做出頭鳥跳出來橫生事端,周圍的皇家衛兵們可不是擺設,隻是事後私下的聯絡動作一定是不會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