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盛時期的卡拉德帝國版圖不僅僅限於卡拉迪亞,卡拉德人自巴裏昂開啟征服之路,在征服了卡拉迪亞的原住民之後,因為來自東方的貿易通道帝國的中心逐漸轉移到了蘇諾。


    古卡拉德早期為共和製,這其間包括基督紀元前的數百年時間,在經曆了征服卡拉迪亞和穩固統治的上升期後,元老院製度迅速腐朽,政治腐敗下天災轉為人禍,庫勞大礦坑的奴隸爆發起義,民眾也不滿現狀開始暴動,整個卡拉迪亞都處於動蕩。在平定各地叛亂的過程中,軍人的地位開始上升,卡拉德進入了軍頭執掌政權的時代,元首製(元老院的首席元老)建立並取代共和製,最終形成卡拉德帝國的雛形。這一過渡時期元老院名存實亡,元首大權獨攬,雖然沒有正式稱帝,但實際已是獨裁統治者,與皇帝無異。


    曆時近20年的軍頭混戰之後,尤利烏斯.愷撒最終平息內戰,阻止了卡拉德帝國的分裂,並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頭銜,身兼國家絕對權力的他成為卡拉德帝國第一任皇帝,迎來基督紀元。此後國家穩定、經濟繁榮,基督教誕生並逐步取代原有的舊神教信仰,帝國在南方和薩蘭德人接觸中占得上風將其趕出了草原,帝國艦隊更是發現了潘德裏亞大陸開始新的征服,國力達到全盛。但這樣的繁榮僅僅維持了不到300年。前往潘德裏亞的遠征艦隊慘敗返迴,登陸潘德裏亞的帝國精銳軍團自此渺無音訊,卡拉德帝國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遠征不僅沒帶來利益,反將帝國的財政拖垮,而為了維護統治,帝國不得不建立新的軍團,橫征暴斂造成了農村枯竭,城市衰落,內戰連綿,帝國政府全麵癱瘓。


    在這樣的背景下,黑夜時代到來,也稱黑暗世紀或冰紀,是指卡拉德帝國由盛轉衰之時突然爆發並持續了近百年的嚴寒時期。卡拉迪亞大陸上的氣候突然轉冷,寒風肆虐,連南方都開始下雪,漫長的嚴冬似乎要滅世一般。在這個時代,因為嚴寒,農作物減產乃至絕收,民生凋敝,人口銳減,文明衰敗,許多知識的傳承都斷絕了。因為絕望,基督教的信仰反而成了救命稻草,不管有用沒用,存活著的人們虔誠的祈禱,寄希望於神明的拯救。近百年的嚴寒讓卡拉迪亞北方幾乎成為絕地,人口十不存一。也許是神明聽到了人們的祈禱,一個名叫魯茲哥達的修士在跟著難民們向南方遷徙的途中掉隊了,落單的他迷失了方向誤打誤撞之下卻發現了一處山穀,寒冷的西北風正好在此被遮擋,穀中比外麵暖和的多。為了能將他的發現告知他人,他用盡力氣爬上一處高崖,高聲唿喊希望能被失散的難民隊伍聽到。高崖上沒有遮擋寒風的地方,魯茲哥達很快就被凍僵,但他仍死命的唿喚著,直到被凍斃。不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山穀將迴聲傳到了數裏之外,凍餓交加的難民們抱著一絲希望向著聲源前進,找到了穀地也看到了高崖上被凍成冰像的修士魯茲哥達。為了感謝和紀念這位修士犧牲自己卻活人無算的事跡,活下來的民眾們稱其為聖。在黑夜時代過後,教會為了宣揚信仰,籠絡信徒,由教宗下旨正式敕封其聖魯茲哥達之名,並有一些僧侶在其身死之地建立了修道院,數百年來已經演變成聖魯茲哥達堡,其當初發現的避難穀地便是現在的納洛穀地。


    而因為近百年的黑夜時代,卡拉德帝國與其他大陸的聯係斷絕,並因為造船技術的失傳,所能控製的地域隻剩下卡拉迪亞。從黑夜時代走出的卡拉德帝國已瀕臨崩潰,幾乎無法維持,急需恢複經濟和人口。當時的皇帝狄奧克萊斯開始一係列改革延續帝國,他頒布了允許奴隸贖買自身成為自由民的法令,以緩解崩潰的奴隸製經濟。奴隸被迫勞動,對勞動絲毫沒有興趣,往往虐待牲畜、破壞工具,麵對奴隸主的剝削和壓迫,時刻徘徊在生死線上。這項法令的頒布使得奴隸有了奔頭,生產效率得到提高,荒廢的土地也重新恢複人煙,奴隸開始向農奴轉變。


    皇帝狄奧克萊斯為了恢複對卡拉迪亞各地的統治權,結束黑夜時代以來荒廢領土上的無政府狀態。他將卡拉迪亞詳細劃分為小塊行政區域,任命官員進行管理,授予服役的士兵土地和公民頭銜,建立常備軍團和軍區製度,並設立新的繼承法,確保其土地能被子孫後代繼承。這種類似於采邑製度的土地分封,有效的確保了帝國政權的穩固,但也為後來的諸侯割據埋下了禍根。官員和將領的任期過長,導致其成為當地的實際領主,土地的世襲化更是意味著政府將土地上的權力連同地產一起分散給了其所有者,隻要其所有者不作死,皇帝也無權收迴。


    當然,狄奧克萊斯的改革也並不全都成功。經濟上限製最高物價的做法並未有效緩解通貨膨脹,而宗教上奉行曆代皇帝對基督徒的迫害不僅沒能打擊教會的影響力,反而引發了普通民眾對教會的同情。但憑借他對政務和軍事的改革,成功為卡拉德帝國延續了3個世紀的生命力。隻是皇帝的權威卻逐漸被排擠出地方政治領域,平民得不到王權的有效保護,被迫依附於當地的強大領主,以求在混亂時得以生存。自耕農將土地獻給領主,再在封建條件下取迴,成為其臣屬。而無地的自由民就隻能被迫成為領主的附庸,獲得庇護的同時自身也淪為農奴。


    卡拉德帝國最後的一個世紀,幾任皇帝也想要嚐試恢複權威,但地方稅源的流失導致中央財政崩潰,根本無力支撐改革,隻能依靠聯姻、向臣子借貸和出賣官職來維持僅有的體麵。諾德人在這個時期發現夏洛奈並沿著海岸向東劫掠,然後建立據點安置下來,諾德人這時還沒有發現卡拉迪亞。到了卡拉德帝國末代皇帝亞伊一世時期,一夥本來是前往夏洛奈劫掠的諾德海盜在海上遭遇風暴,他們的船漂流到了格羅尼亞,而格羅尼亞與切爾貝克半島僅隔著一條海峽,他們在成功登陸洗劫之後安全迴到了亞穆拿,從此卡拉迪亞就受著不斷的騷擾。


    格羅尼亞島上的領民飽受海盜之苦,在當地領主的帶領下奮起反抗,由於長期處於與諾德海盜的戰爭中,他們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能夠有效對付高大強壯的諾德海盜的辦法。製定嚴格的戰場紀律並貫徹到訓練和戰鬥中,模仿帝國軍團的戰陣用團結協作來抵消個人武力的差距,並通過建立哨所和巡邏隊提前示警,逐漸在與諾德海盜的對抗中取得一些勝利。格羅尼亞伯爵為了請求支援,獻上了繳獲的諾德人船隻作為證明,這些船讓皇帝亞伊一世看到了帝國再次複興的希望,隻要能夠成功仿製出諾德人的船隻,海洋將不再是阻礙,恢複帝國對其他大陸的統治也不是不可能。而在複興帝國之前,他需要徹底征服諾德人,免除後顧之憂的同時也能得到大批熟練的水手和附庸軍,皇帝如此想著的同時卻忘記了曆史上遠征失敗的結果。搜羅出了最後一絲家底的皇帝亞伊一世親自率領大軍去征服諾德人,但皇帝本人和他的禁衛軍卻永遠消失在了亞穆拿的冰天雪地中,曾經輝煌強盛的卡拉德帝國也就此滅亡落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頭蛇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頭蛇尾並收藏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