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雙手握著一柄尖頭棍刺向一個突入盾陣的庫吉特騎手,他胯下的坐騎出於本能去閃躲迎麵而來的棍棒,已經停滯的馬兒猛然揚起前蹄,因為重心不穩倒向一側,馬上騎手的騎槍還沒碰到我就被掀了下去,趁著這個機會我衝上去結果了這個身材雖矮卻十分壯碩的家夥,用棍尖捅進了他的脖子,他想要翻滾閃躲卻因為一條腿被戰馬壓住無法動作,再想拔出彎刀已經來不及,隻能眼睜睜地受死。”
“以為必死的我抱著殺一個夠本兒,殺兩個賺一個的心態,居然殺了三個庫吉特人並活了下來。苦戰並未持續多久,斯瓦迪亞人的騎兵如同從天而降,從側後突襲了庫吉特人,羅多克人白白被擺了一道。斯瓦迪亞人早就通過邊境城堡的信鴿得知了庫吉特人入侵的消息,並在溫科德集結部隊南下,而本該同時傳往羅多克地區的警示卻遲遲未至,羅多克人是從逃迴的難民口中得知這一消息,而庫吉特大軍尾隨著難民到來,根本來不及防備。仗著機動優勢的庫吉特軍隊順著平緩的地勢毫無顧忌的殺進了維魯加大穀地,正如斯瓦迪亞貴族們所希望看到的那樣,羅多克同盟在山外的領地全部遭到洗劫,實力再一次被削弱。大獲全勝的斯瓦迪亞人不想做的太過逼反羅多克地區,釋放了被劫掠的人口,並返還了遭難貴族們些許財物,然後滿載著‘戰利品’離開,那些都是羅多克平民被劫掠的血汗。”
“老於軍旅之道的傑拉克可汗在穀地入口廣撒斥候,在得到示警後立即令仍膠著在戰局中的部眾脫離戰鬥撤退,並果斷的拋棄了劫掠到的牲畜和人口,但手下一些短視的部族首領卻是不舍得到手的財貨,被斯瓦迪亞人趕上擊潰。這次入侵並非庫吉特人全部的主力,分出的兵力由傑拉克的長子塞加率領停駐在哈爾瑪防備薩蘭德人。斯瓦迪亞人奪迴的財貨、牲畜和人口隻是庫吉特人在維魯加大穀地的劫掠所得,之前在山外地區的劫掠所得已經被押迴了哈爾瑪。”
“斯瓦迪亞人的統帥是芮爾典王室的旁係,黑地親王康拉德,這一頭銜源自芮爾典開國之君卡羅勒斯.瑞爾提的次子理查。烏克斯河兩個源頭間的平原地帶土壤黝黑肥沃,為了將這一地帶變成王室的糧倉,同時監察羅多克人口最多的維魯加地區,卡羅勒斯.瑞爾提將次子理查分封於此,這便是烏克斯豪爾城的起源。”
“維魯加的領主維托裏奧.拉塞納伯爵不得不忿恨的咽下了這口惡氣,手下軍隊傷亡不小,而同盟軍隊尚在集結之中,即便集結趕來,也不一定是斯瓦迪亞人的對手,在因大獲全勝而士氣高昂的斯瓦迪亞鐵騎眼前發動軍事叛亂並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心情鬱憤的伯爵在戰鬥中受了箭傷,之後又因為忙於安置大量湧入穀地的逃難者和督建阿哥爾隆堡而過度操勞,不久就死於箭創感染,繼任者是他的長子凱斯托。”
“靠著這次戰鬥中殺敵取得的功勳,我被晉升為資深軍士,駐守阿哥爾隆並領兵12人,還負責輔助長官訓練新兵。阿哥爾隆堡坐落在山坡上,控製著斯瓦迪亞人南下進入維魯加大穀地的北側要道,羅多克同盟很是忌憚斯瓦迪亞人這次的突擊,在古卡拉德時代留下的廢墟上重建了這座城堡,防備斯瓦迪亞人更甚於庫吉特人。至於對庫吉特人的防備,貴族們經過商議決定放棄無險可守的山外領地,作為緩衝地帶。”
“我向長官告了假,想要重新將妻子安葬,我不想讓她一個人孤單的留在那。長官對我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他手下缺少老兵,不希望我離開太久,他給了我10個第納爾,讓我雇輛牛車再帶上幾個手下去遷葬妻子,速去速迴。來迴有驚無險,沿途不時能看見慘死難民的屍體,一開始我和手下士兵還掩埋死難者,可後來便放棄了,死者實在太多了,根本埋不過來。”
“新的維魯加伯爵凱斯托很不幸,父親壯年而亡,年紀尚輕的他在眾封臣中並沒什麽威望,而當時的局麵對他來說過於混亂且難以收拾。幸運的是新伯爵凱斯托有一個好叔父,在他父親的弟弟馬特阿斯輔佐下,維魯加地區的秩序得以重建,難民得到安置,遭難的貴族得以安撫。為了迴應斯瓦迪亞人的威脅,凱斯托聽從了馬特阿斯的建議,任命他為阿哥爾隆堡守備官。到任的馬特阿斯大肆操練士兵,這些新兵來自被劫掠的難民,在被告知了斯瓦迪亞人延遲的示警是他們遭難的罪魁禍首這一信息後,這些單純的新兵對貴族不能保護領民的怨恨轉向斯瓦迪亞人和庫吉特人,滿含憤怒的操練口號聲響徹山穀,連下烏克斯豪爾地區也能聽聞到。臨近的斯瓦迪亞領主派遣了使者來探明事由,消息傳迴斯瓦迪亞後,王國內以東部斯瓦迪亞貴族為主的鴿派對王室的作為產生極大不滿,一旦羅多克貴族同盟反叛,位於東部的他們將兩麵受敵。迫於王國內部的壓力,伊斯特瑞奇國王下令免除了受到劫掠地區當年的賦稅,黑地親王康拉德背了黑鍋遭到斥責,可是若沒有國王的命令,作為王室旁係的黑地親王怎麽可能擅自集結大軍?”
“即便新的維魯加伯爵凱斯托急需穩定統治,但因為戰爭中的損失,也不過是在其叔父馬特阿斯的建議下,以個人名義減免了遭難地區貴族當年的全部稅賦,而遭難地區的普通領民則隻減免當年部分稅賦,至於能否落實到那些無地的貧民身上,無人在乎。那些失去山外土地的貴族們大多數都是出自各封臣家族的分支,為了安撫他們以及他們的家族,伯爵在馬特阿斯的建議下從這些人中選拔了一批堪用之人擔任軍官,所謂的‘選拔’不過是走個過場,將名額分配給各個封臣家族。”
“我在阿哥爾隆待了整整十年,閑暇時總是爬上山坡,陪伴遷葬在這裏的妻子一起眺望與阿哥爾隆接壤的瑟林迪爾林地,我們的家就在那。我很感激那位解囊相助的長官,所以沒有選擇耗費時日將妻子運迴家鄉安葬讓他為難,後來城堡守備官的任命到來時,我才知道這位一頭紅發麵相忠厚並且有著濃密上唇胡須的長官就是新伯爵的叔父馬特阿斯。起初我滿懷激情的訓練新兵,磨練戰技,等待出征向庫吉特人或是斯瓦迪亞人報仇的日子,可年複一年的等待之後,仍是遙遙無期。山外被放棄的地區長滿野草,成了狼群的樂園,庫吉特人年年秋季來此狩獵,站在城牆上我恨不能立刻出去衝殺,以報當年的血仇,卻隻能迫於紀律,眼睜睜的怒視著那些庫吉特人誇耀武力。戰爭過後沒多久,烏克斯豪爾與維魯加間的商路又恢複了起來,為了磨練新兵,作為資深軍士的我不得不接受長官的命令帶著新兵為商隊護衛。沿途就我看到的,斯瓦迪亞平原耕地廣闊,因為氣候適宜,所以出產豐富,遠超大陸上的其他地方,可斯瓦迪亞平民過得並不怎麽樣,富足的糧食養活了眾多的人口,除了人頭稅外,土地稅和其他雜稅使得平民與貴族間的差距有如天淵之別,戰時國王還會臨時征收戰爭稅,平民為了糊口終生勞碌卻依舊貧窮。”
“城堡中不少士兵都是十年前那場劫難幸存者,十年的磨練他們也成長為了老兵,曾經的苦難也被漸漸淡忘,不少人娶妻生子,在阿哥爾隆落地生根,各自有了家小的他們不再渴求出征。我並不怨他們忘記遭難的親人,沒有人不向往安定的生活,隻是我無法如他們那樣釋懷,家人遭難時沒有親見的我可以欺騙自己或許有人幸存,但我那可憐的妻子就死在我背上。我再一次決定逃跑,在離開之前,我決定向馬特阿斯道別,去見他一麵,並未說明去意,隻是日常的匯報防務,但他卻看穿了我的想法並對我說,‘也許你的出身很平常,但隻要你足夠勇猛,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然後便任我離開。這句話在我將妻子屍體運迴阿哥爾隆的那天,馬特阿斯也曾對我說過,當時我隻想為妻子報仇,並沒想出人頭地,現在又一次聽到這句話,我隻想時光迴到16歲那年,平靜的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離開阿哥爾隆後,我跟隨商隊去了薩蘭德,經過衛耶哈時,當年屍橫遍野的戰場已看不出任何痕跡,隻有傷痕累累的城牆默默的證明著過往。因為停戰協定,芮爾典和薩蘭德間的關係緩和了很多,不少芮爾典傭兵都在薩蘭德討生活。薩蘭德人一直想要奪迴哈爾瑪,十年來大大小小的戰鬥從無間斷,哈爾瑪至加米耶德山口的這片地區逐漸人煙荒蕪,雙方遊騎在此激烈搏殺,兵力的損失使得傭兵成了這一地帶最吃香的職業。雖然刀箭無眼,傭兵們死傷眾多,但為了豐厚的傭金,傭兵們前赴後繼的來到此地。”
“從衛耶哈一路沿著安提托羅斯山脈向東的走向,經過阿安.阿蘇迪,魯什迪根,括烏特,到達特拉瑪。離開商隊後憑著老練的戰鬥技巧,我很快就找到了一支收留我的傭兵團,薩蘭德人的傭兵團。之所以沒有選擇芮爾典人的傭兵團,是因為我不太信任那些醉醺醺,一天到晚將傭金花在酒和女人身上的芮爾典人,而薩蘭德人則因為他們的信仰戒酒。我以為和薩蘭德人的搭夥會是很艱難的旅程,但很快我就發現自己想錯了,這些薩蘭德人很寬容的接受了我,不但沒有因信仰不同敵視我,還向我講解他們的教義,我很不理解這些薩蘭德傭兵為何能忍受如此多的戒律,隻能將之歸於虔誠。這些薩蘭德傭兵並不收取特拉瑪守軍支付的傭金,隻接受了水和食物,馬匹、駱駝的草料,他們自發的組織起來去收複家園。我離開阿哥爾隆來到這裏,也不是為了傭金,而是為了殺那些強盜一般的庫吉特人報仇,這些薩蘭德同伴很合我的胃口。”
;
“以為必死的我抱著殺一個夠本兒,殺兩個賺一個的心態,居然殺了三個庫吉特人並活了下來。苦戰並未持續多久,斯瓦迪亞人的騎兵如同從天而降,從側後突襲了庫吉特人,羅多克人白白被擺了一道。斯瓦迪亞人早就通過邊境城堡的信鴿得知了庫吉特人入侵的消息,並在溫科德集結部隊南下,而本該同時傳往羅多克地區的警示卻遲遲未至,羅多克人是從逃迴的難民口中得知這一消息,而庫吉特大軍尾隨著難民到來,根本來不及防備。仗著機動優勢的庫吉特軍隊順著平緩的地勢毫無顧忌的殺進了維魯加大穀地,正如斯瓦迪亞貴族們所希望看到的那樣,羅多克同盟在山外的領地全部遭到洗劫,實力再一次被削弱。大獲全勝的斯瓦迪亞人不想做的太過逼反羅多克地區,釋放了被劫掠的人口,並返還了遭難貴族們些許財物,然後滿載著‘戰利品’離開,那些都是羅多克平民被劫掠的血汗。”
“老於軍旅之道的傑拉克可汗在穀地入口廣撒斥候,在得到示警後立即令仍膠著在戰局中的部眾脫離戰鬥撤退,並果斷的拋棄了劫掠到的牲畜和人口,但手下一些短視的部族首領卻是不舍得到手的財貨,被斯瓦迪亞人趕上擊潰。這次入侵並非庫吉特人全部的主力,分出的兵力由傑拉克的長子塞加率領停駐在哈爾瑪防備薩蘭德人。斯瓦迪亞人奪迴的財貨、牲畜和人口隻是庫吉特人在維魯加大穀地的劫掠所得,之前在山外地區的劫掠所得已經被押迴了哈爾瑪。”
“斯瓦迪亞人的統帥是芮爾典王室的旁係,黑地親王康拉德,這一頭銜源自芮爾典開國之君卡羅勒斯.瑞爾提的次子理查。烏克斯河兩個源頭間的平原地帶土壤黝黑肥沃,為了將這一地帶變成王室的糧倉,同時監察羅多克人口最多的維魯加地區,卡羅勒斯.瑞爾提將次子理查分封於此,這便是烏克斯豪爾城的起源。”
“維魯加的領主維托裏奧.拉塞納伯爵不得不忿恨的咽下了這口惡氣,手下軍隊傷亡不小,而同盟軍隊尚在集結之中,即便集結趕來,也不一定是斯瓦迪亞人的對手,在因大獲全勝而士氣高昂的斯瓦迪亞鐵騎眼前發動軍事叛亂並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心情鬱憤的伯爵在戰鬥中受了箭傷,之後又因為忙於安置大量湧入穀地的逃難者和督建阿哥爾隆堡而過度操勞,不久就死於箭創感染,繼任者是他的長子凱斯托。”
“靠著這次戰鬥中殺敵取得的功勳,我被晉升為資深軍士,駐守阿哥爾隆並領兵12人,還負責輔助長官訓練新兵。阿哥爾隆堡坐落在山坡上,控製著斯瓦迪亞人南下進入維魯加大穀地的北側要道,羅多克同盟很是忌憚斯瓦迪亞人這次的突擊,在古卡拉德時代留下的廢墟上重建了這座城堡,防備斯瓦迪亞人更甚於庫吉特人。至於對庫吉特人的防備,貴族們經過商議決定放棄無險可守的山外領地,作為緩衝地帶。”
“我向長官告了假,想要重新將妻子安葬,我不想讓她一個人孤單的留在那。長官對我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他手下缺少老兵,不希望我離開太久,他給了我10個第納爾,讓我雇輛牛車再帶上幾個手下去遷葬妻子,速去速迴。來迴有驚無險,沿途不時能看見慘死難民的屍體,一開始我和手下士兵還掩埋死難者,可後來便放棄了,死者實在太多了,根本埋不過來。”
“新的維魯加伯爵凱斯托很不幸,父親壯年而亡,年紀尚輕的他在眾封臣中並沒什麽威望,而當時的局麵對他來說過於混亂且難以收拾。幸運的是新伯爵凱斯托有一個好叔父,在他父親的弟弟馬特阿斯輔佐下,維魯加地區的秩序得以重建,難民得到安置,遭難的貴族得以安撫。為了迴應斯瓦迪亞人的威脅,凱斯托聽從了馬特阿斯的建議,任命他為阿哥爾隆堡守備官。到任的馬特阿斯大肆操練士兵,這些新兵來自被劫掠的難民,在被告知了斯瓦迪亞人延遲的示警是他們遭難的罪魁禍首這一信息後,這些單純的新兵對貴族不能保護領民的怨恨轉向斯瓦迪亞人和庫吉特人,滿含憤怒的操練口號聲響徹山穀,連下烏克斯豪爾地區也能聽聞到。臨近的斯瓦迪亞領主派遣了使者來探明事由,消息傳迴斯瓦迪亞後,王國內以東部斯瓦迪亞貴族為主的鴿派對王室的作為產生極大不滿,一旦羅多克貴族同盟反叛,位於東部的他們將兩麵受敵。迫於王國內部的壓力,伊斯特瑞奇國王下令免除了受到劫掠地區當年的賦稅,黑地親王康拉德背了黑鍋遭到斥責,可是若沒有國王的命令,作為王室旁係的黑地親王怎麽可能擅自集結大軍?”
“即便新的維魯加伯爵凱斯托急需穩定統治,但因為戰爭中的損失,也不過是在其叔父馬特阿斯的建議下,以個人名義減免了遭難地區貴族當年的全部稅賦,而遭難地區的普通領民則隻減免當年部分稅賦,至於能否落實到那些無地的貧民身上,無人在乎。那些失去山外土地的貴族們大多數都是出自各封臣家族的分支,為了安撫他們以及他們的家族,伯爵在馬特阿斯的建議下從這些人中選拔了一批堪用之人擔任軍官,所謂的‘選拔’不過是走個過場,將名額分配給各個封臣家族。”
“我在阿哥爾隆待了整整十年,閑暇時總是爬上山坡,陪伴遷葬在這裏的妻子一起眺望與阿哥爾隆接壤的瑟林迪爾林地,我們的家就在那。我很感激那位解囊相助的長官,所以沒有選擇耗費時日將妻子運迴家鄉安葬讓他為難,後來城堡守備官的任命到來時,我才知道這位一頭紅發麵相忠厚並且有著濃密上唇胡須的長官就是新伯爵的叔父馬特阿斯。起初我滿懷激情的訓練新兵,磨練戰技,等待出征向庫吉特人或是斯瓦迪亞人報仇的日子,可年複一年的等待之後,仍是遙遙無期。山外被放棄的地區長滿野草,成了狼群的樂園,庫吉特人年年秋季來此狩獵,站在城牆上我恨不能立刻出去衝殺,以報當年的血仇,卻隻能迫於紀律,眼睜睜的怒視著那些庫吉特人誇耀武力。戰爭過後沒多久,烏克斯豪爾與維魯加間的商路又恢複了起來,為了磨練新兵,作為資深軍士的我不得不接受長官的命令帶著新兵為商隊護衛。沿途就我看到的,斯瓦迪亞平原耕地廣闊,因為氣候適宜,所以出產豐富,遠超大陸上的其他地方,可斯瓦迪亞平民過得並不怎麽樣,富足的糧食養活了眾多的人口,除了人頭稅外,土地稅和其他雜稅使得平民與貴族間的差距有如天淵之別,戰時國王還會臨時征收戰爭稅,平民為了糊口終生勞碌卻依舊貧窮。”
“城堡中不少士兵都是十年前那場劫難幸存者,十年的磨練他們也成長為了老兵,曾經的苦難也被漸漸淡忘,不少人娶妻生子,在阿哥爾隆落地生根,各自有了家小的他們不再渴求出征。我並不怨他們忘記遭難的親人,沒有人不向往安定的生活,隻是我無法如他們那樣釋懷,家人遭難時沒有親見的我可以欺騙自己或許有人幸存,但我那可憐的妻子就死在我背上。我再一次決定逃跑,在離開之前,我決定向馬特阿斯道別,去見他一麵,並未說明去意,隻是日常的匯報防務,但他卻看穿了我的想法並對我說,‘也許你的出身很平常,但隻要你足夠勇猛,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然後便任我離開。這句話在我將妻子屍體運迴阿哥爾隆的那天,馬特阿斯也曾對我說過,當時我隻想為妻子報仇,並沒想出人頭地,現在又一次聽到這句話,我隻想時光迴到16歲那年,平靜的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離開阿哥爾隆後,我跟隨商隊去了薩蘭德,經過衛耶哈時,當年屍橫遍野的戰場已看不出任何痕跡,隻有傷痕累累的城牆默默的證明著過往。因為停戰協定,芮爾典和薩蘭德間的關係緩和了很多,不少芮爾典傭兵都在薩蘭德討生活。薩蘭德人一直想要奪迴哈爾瑪,十年來大大小小的戰鬥從無間斷,哈爾瑪至加米耶德山口的這片地區逐漸人煙荒蕪,雙方遊騎在此激烈搏殺,兵力的損失使得傭兵成了這一地帶最吃香的職業。雖然刀箭無眼,傭兵們死傷眾多,但為了豐厚的傭金,傭兵們前赴後繼的來到此地。”
“從衛耶哈一路沿著安提托羅斯山脈向東的走向,經過阿安.阿蘇迪,魯什迪根,括烏特,到達特拉瑪。離開商隊後憑著老練的戰鬥技巧,我很快就找到了一支收留我的傭兵團,薩蘭德人的傭兵團。之所以沒有選擇芮爾典人的傭兵團,是因為我不太信任那些醉醺醺,一天到晚將傭金花在酒和女人身上的芮爾典人,而薩蘭德人則因為他們的信仰戒酒。我以為和薩蘭德人的搭夥會是很艱難的旅程,但很快我就發現自己想錯了,這些薩蘭德人很寬容的接受了我,不但沒有因信仰不同敵視我,還向我講解他們的教義,我很不理解這些薩蘭德傭兵為何能忍受如此多的戒律,隻能將之歸於虔誠。這些薩蘭德傭兵並不收取特拉瑪守軍支付的傭金,隻接受了水和食物,馬匹、駱駝的草料,他們自發的組織起來去收複家園。我離開阿哥爾隆來到這裏,也不是為了傭金,而是為了殺那些強盜一般的庫吉特人報仇,這些薩蘭德同伴很合我的胃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