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鼎足
第150章:鼎足
王闓運早有預案,馬上從懷裏又掏出一卷紙來,展開後朗聲道:“臣等請萬歲擇日於京師天壇祭天,詔告天下,行開國登極大典!”
王財一愣,指著王闓運哈哈大笑:“我說紉秋,你怎麽還一套套的,好,你說這個辦法好,我們先在京師把事情辦了,這紫禁城就算是本王在京師的行宮吧。”
“殿下!”一直臉色蒼白的站在人群中的洪仁玕突然站出來叫道,“殿下還記得曾經說過的話嗎?”
王財看著心神不寧的洪仁玕,略一思索便知道他所說的是什麽事情,於是點了點頭道:“當然,我說過的話不會忘記,也不會反悔!”說完,王財嚴肅的看著殿內眾人道,“我中華帝國承接太平天國,天王一族對於太平天國的功過,是是非非一時也說不清楚,這就留給後人去評論吧,但是本王斷不會因為一己之私而擅殺洪氏一人,也不會因為要排除異己而處死任何一個天朝舊臣,* 將來的中華帝國決不會被當權者一人的喜好而左右,隻要不違反帝國律令,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這裏麵當然包括天王洪氏一族,”說著王財頓了一下對洪仁玕道,“你放心,我會妥善的安排洪氏今後的生活,天京的天王府仍可供天王居住,任何人不經過允許擅入天王府都將獲罪,同時帝國政府每年將拔白銀一百萬兩供天王府解決生活用度。天王素來傾心上帝聖教,就讓他在天王府安心研究教義,你看如何?”
洪仁玕默然無語的點了點頭,無限遺憾地看了看王財,轉身就要出殿,王財急忙把他喊住,走下台階拉著他的手說道:“益謙。你與天王不同,天王追求的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幻象。但你卻是胸懷壯誌的,如今壯誌未酬如何卻要離我而去?當**我約定,我不殺洪氏一人,你便留下來助我一臂之力,如今我信守承諾,為何你卻要自食其言?”
洪仁玕搖了搖頭道:“非是在下食言,實在是殿下登極稱帝之後。如何還能用得前朝皇族?與其留在這裏令殿下左右為難,不如坦然離去,好聚好散,將來也留個念想。”
“誰說不能用前朝皇族的?”王財一擺手道,“雖楚之才,晉實用之,我想做成吉思汗,為何益謙卻不願做耶律楚材?你要記住。忠於皇權那是小節,忠於天下才是大節,如今天下紛亂之時,正是你一展抱負的時候,退隱於田園你就真地甘心?我是真心實意的想請您留下助我一臂之力,益謙!”
洪仁玕原本就是心懷抱負迴國地。原想著自己的族兄是天朝之主,辦起事情來應當是能夠順利的,但是現實讓他一再碰壁,不但是自己的理想沒有能夠實現,甚至連他洪家的天下都被人奪了去,著實是不甘心,因此王財出麵挽留,他猶豫了一會也就點頭應允了,畢竟這天下之在,出了太和殿。他卻也不知道能上哪裏去了。
“好!”看到洪仁玕肯留下來效力。王財也是大喜過望,既然連天王的族弟都肯站在自己這一邊。那其他忠於天王的人應該也會用腦子想想了吧?王財轉身走迴龍榻上,一改剛才得意洋洋地神情,板起一副麵孔道,“各位很多都是跟著我東征西討的親近重臣了,對於本王……朕的習慣也都知道,今天我想再跟你們強調一下,”顯然王財還不習慣於用朕來稱唿自己,一會稱朕,一會又稱我,甚至還時不時冒出兩句“老子”來。
“今天發生的這些事情,確實讓我很吃驚,雖說你們都是為天下蒼生計,是好心,但是把我推上這皇位,卻也讓我做了個不忠不義之人,”王財想起王闓運之前教他的話,閉著眼睛開始瞎說起來,“上有天王,下有千萬臣民,這可都要好好安撫才是,千萬不能讓國家陷於動蕩才是。”
“萬歲所慮極是,天王的安排,臣以為就按剛才殿下所說的辦,迴頭臣就令內閣草詔,至於天下臣工百姓,相信人人必與我等一樣心情,”內閱總理大臣王闓運應聲從懷裏又拿出一卷黃紙來展開朗聲道,“萬歲,這是份聯名的《勸進折》,除了新歸附地山西、陝西兩省巡撫未及署名外,各省軍政要員具署其名,萬歲榮登大寶真正是順應民心了。”
“那洋人方麵呢?洋人那邊會不會有不同的看法?”王財抬頭看了看總理衙門大臣劉麗川道。
劉麗川微微一笑,上前幾步彎腰道:“萬歲勿憂,各國公使都與我總理衙門有過聯係,他們也是支持萬歲的,英、美、普三國公使承諾,萬歲登極之後,三國政府將立即與萬歲新朝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並承認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王財看著殿內議論紛紛的人群,滿意的點了點頭,剛才他與王闓運和劉麗川地一番對話其實是早就設計好的,目的就是借此來安撫天朝人心,也讓那些心存觀望的人不要再抱什麽幻想,現在國內國外都是支持王財的,任何抗拒都隻能招來殺身之禍。
“好吧,既然如此……草詔!”王財霍的一聲從龍榻上站起身來道,“朕……這個……紉秋,你們內閣琢磨著寫幾句吧?總之傳檄天下,今天起,我中華帝國取代太平天國,各地百姓,將士吏員都要兢兢業業的報效帝國朝庭,誰要是三心二意的不想幹,也行,去各省吏治司注銷官執就行,既然幹了,那就要幹好,有違法亂紀的仍然是抓到一個殺一個,這個……總之就是這個意思,天朝要有新氣象。咱們就從吏治上頭抓起!”王財還想著慷慨激昂幾句,隻可惜氣勢是有了,但肚子裏的墨水實在有限,結巴了半天還是交給內閣去傷腦子了。
這場宮庭政變如同夏日裏地暴風雨一般猛烈而又短暫,數月之間,天朝全境易幟,原來在城頭上飄揚地太平黃旗轉眼間被中華帝國國旗——原來的惠山軍校龍盾旗所取代。張貼在城門口地“中華帝國公告”讓老百姓迷迷糊糊的就從天朝順民一下子變成了帝國臣民,對於這種變化老百姓並沒有多少概念。這天下本來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昨天滿人能打進山海關,憑什麽今天姓王的就不能坐龍庭?到底他們是誰地子民,他們並不在乎,老百姓很樸素也很實用,誰讓他們吃飽飯。有衣穿,他們就支持誰,相對於鹹豐老兒來說,無疑大搞新政的王財要更對他們地胃口,特別是新政最大的受益區江蘇、浙江的老百姓更是歡欣鼓舞,不但官府張燈結彩的慶祝,就連普通小民都自發的搞起了廟會,那些戲台子上演的唱的都是輿宣司早先編地各種劇本。到也算是讓在大家感受了一下鎏金歲月。
各國政府通過駐華公使的緊急通報,很快都知道一直奉行對洋友好的太平天國輔王如今成了中國頭一號的實權人物,甚至他搖身一變成了中國的主人。這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各國政府還沒有從王闓運、李鴻章送來的大把訂單中迴過味來,如今他們似乎又嗅到了更美妙的味道,要是能在這個中華帝國初建之時給予幫助。那輔王殿下一定會給他們更豐厚的迴報,存著這個思路,各國公使紛紛代表各自地政府宣布承認王財建立的中華帝國,美國北方幾個州甚至為了迴報王財在廢奴問題上的支持,還宣布提供一百萬美元的財政援助,幫助中華帝國政府穩定國內經濟。
而那些天朝舊臣雖然心有不甘,但卻苦於手無兵權,調不動一兵一卒而束手無策,被王財打散分調到各處的廣西將領整天都被人監視著,特別是李秀成、陳玉成、林啟榮這些在軍隊的素有威望地將領。即便是沒有兵權。卻仍然被總參和監察衙門派去的人死死盯住,加上忠於王財的各路新軍嚴格戒備之下。到還真沒有出什麽亂子,唯一令王財放不下心的就是在西南割據的曾國藩和石達開了。
曾國藩倒也罷了,現在看看他的樣子也不像會主動挑起衝突的,但是翼王石達開就讓人吃不準了,他畢竟是廣西舉義的五位王爺之一,又是割據西南三省手握重兵的地方勢力,眼看著王財收拾了洪秀全,結束了太平天國統治,他會沒有反應?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唯一打著太平旗號的。
王財地擔心果然變成了事實,他在京師天壇祭天登極地消息傳到昆明,石開達異常震怒,雖然洪天王有萬般不是,但到是天朝之主,當年他之所以走投無路之下寧可率軍出走,也不願意舉兵反叛,究其原因並非自己當時沒有那個實力,實在是不願意再見到天朝分裂啊。
“其心可誅,其心可誅!”石達開在昆明翼王府內氣得來迴踱著腳步,“數萬將士浴血方有今日,誰料他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想當年輔王仁厚之名不在我之下,如今做出這等叛逆之事,定是他周圍那些謀臣肖小胡亂進言,這才鑄成大錯,唉,我得去勸勸他!”
“殿下,萬萬不可啊,輔王即然已經南麵稱帝,怎麽會因為殿下一封書信幾句良言而改變?殿下離開天京已有數年了,這段時間誰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今天的輔王也未必就是當年地輔王了,為今之計不是勸輔王迴頭,而是趕緊籌劃我們的應對之策,在下看來,輔王稱帝之後對西南用兵就不存在道義上的約束了,此刻他若出兵雲、貴,那便是中華帝國與太平天國之戰,是中華帝國的統一之戰了,如果輔王真的存著此心,那事情可不太妙了。”曹偉人皺著眉頭非常擔憂雲、貴、桂三省的前途。
“你說他會出兵雲南?”石達開搖了搖頭,顯然他並不相信,“這不會的,王財這個人我和他交往日子也不短了,雖說他時常由著性子來,但是到底還是赤子之心,矢誌救國的,你們看他在江南搞的那些事情,確實是大有作為的,打內戰並不是他的本意,首倡和談之舉也是頗得民心,此番建國之舉想必是受不了天王的氣,”說著石達開想起自己在天京時受的那些窩囊氣,竟然有些同情起王財來了,“我料他必定會派人來昆明向我解釋此事的。”
“殿下,你怎麽還心存僥幸?在下沒有見過這位輔王千歲,但是平日從殿下口中聽來,此人絕非胸無大誌之人,既是存救國之誌,那請問殿下,如何才能救國?依在下看來,各方勢力割據不是疥癬之疾,而是心腹大患,隻要他想再造中華,消滅地方割據勢力就是必然要走的一步,從這位天朝的前任輔王一貫的政策來看,這一點是非常明顯的,他首先冷眼旁觀天京變亂,靜待殿下領兵出走邊陲,再借清妖大兵壓境之力入朝輔政,隨後安撫湘軍全力北伐,消滅胡滿王朝之後,他便能在政治上取而代之,以中央政府自居,加上洋人的外交承認,此時的中華政府就是他王財所建的中華帝國了,殿下以為此時他還會放著西南的這些地方勢力不管嗎?聽說王財早就與曾國藩訂有罷戰之約,可是殿下您看,山、陝之敗分明就是王財在拭探湘軍,曾妖頭既然示弱,那咱們又何必去爭強呢?力促鼎足之勢才對殿下最為有利啊!”曹偉人爭切的想把如今天下之勢分析出來,“此次王財稱帝,看似突然,其實是準備已久的,我聽說如今的中華帝國各級官員幾乎都是原來他在蘇南培養的親信,在外統兵的將領又都是各級軍校學員,這些人對於王財的忠誠遠在對天王忠誠之上,王財對待廣西老弟兄雖然不像北王那樣趕盡殺絕,但是他用的是軟刀子,一個個分散隔離,軟禁監視,殿下若是與王財針鋒相對,無疑咱們是要吃大虧的。”
[奉獻]
第150章:鼎足
王闓運早有預案,馬上從懷裏又掏出一卷紙來,展開後朗聲道:“臣等請萬歲擇日於京師天壇祭天,詔告天下,行開國登極大典!”
王財一愣,指著王闓運哈哈大笑:“我說紉秋,你怎麽還一套套的,好,你說這個辦法好,我們先在京師把事情辦了,這紫禁城就算是本王在京師的行宮吧。”
“殿下!”一直臉色蒼白的站在人群中的洪仁玕突然站出來叫道,“殿下還記得曾經說過的話嗎?”
王財看著心神不寧的洪仁玕,略一思索便知道他所說的是什麽事情,於是點了點頭道:“當然,我說過的話不會忘記,也不會反悔!”說完,王財嚴肅的看著殿內眾人道,“我中華帝國承接太平天國,天王一族對於太平天國的功過,是是非非一時也說不清楚,這就留給後人去評論吧,但是本王斷不會因為一己之私而擅殺洪氏一人,也不會因為要排除異己而處死任何一個天朝舊臣,* 將來的中華帝國決不會被當權者一人的喜好而左右,隻要不違反帝國律令,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這裏麵當然包括天王洪氏一族,”說著王財頓了一下對洪仁玕道,“你放心,我會妥善的安排洪氏今後的生活,天京的天王府仍可供天王居住,任何人不經過允許擅入天王府都將獲罪,同時帝國政府每年將拔白銀一百萬兩供天王府解決生活用度。天王素來傾心上帝聖教,就讓他在天王府安心研究教義,你看如何?”
洪仁玕默然無語的點了點頭,無限遺憾地看了看王財,轉身就要出殿,王財急忙把他喊住,走下台階拉著他的手說道:“益謙。你與天王不同,天王追求的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幻象。但你卻是胸懷壯誌的,如今壯誌未酬如何卻要離我而去?當**我約定,我不殺洪氏一人,你便留下來助我一臂之力,如今我信守承諾,為何你卻要自食其言?”
洪仁玕搖了搖頭道:“非是在下食言,實在是殿下登極稱帝之後。如何還能用得前朝皇族?與其留在這裏令殿下左右為難,不如坦然離去,好聚好散,將來也留個念想。”
“誰說不能用前朝皇族的?”王財一擺手道,“雖楚之才,晉實用之,我想做成吉思汗,為何益謙卻不願做耶律楚材?你要記住。忠於皇權那是小節,忠於天下才是大節,如今天下紛亂之時,正是你一展抱負的時候,退隱於田園你就真地甘心?我是真心實意的想請您留下助我一臂之力,益謙!”
洪仁玕原本就是心懷抱負迴國地。原想著自己的族兄是天朝之主,辦起事情來應當是能夠順利的,但是現實讓他一再碰壁,不但是自己的理想沒有能夠實現,甚至連他洪家的天下都被人奪了去,著實是不甘心,因此王財出麵挽留,他猶豫了一會也就點頭應允了,畢竟這天下之在,出了太和殿。他卻也不知道能上哪裏去了。
“好!”看到洪仁玕肯留下來效力。王財也是大喜過望,既然連天王的族弟都肯站在自己這一邊。那其他忠於天王的人應該也會用腦子想想了吧?王財轉身走迴龍榻上,一改剛才得意洋洋地神情,板起一副麵孔道,“各位很多都是跟著我東征西討的親近重臣了,對於本王……朕的習慣也都知道,今天我想再跟你們強調一下,”顯然王財還不習慣於用朕來稱唿自己,一會稱朕,一會又稱我,甚至還時不時冒出兩句“老子”來。
“今天發生的這些事情,確實讓我很吃驚,雖說你們都是為天下蒼生計,是好心,但是把我推上這皇位,卻也讓我做了個不忠不義之人,”王財想起王闓運之前教他的話,閉著眼睛開始瞎說起來,“上有天王,下有千萬臣民,這可都要好好安撫才是,千萬不能讓國家陷於動蕩才是。”
“萬歲所慮極是,天王的安排,臣以為就按剛才殿下所說的辦,迴頭臣就令內閣草詔,至於天下臣工百姓,相信人人必與我等一樣心情,”內閱總理大臣王闓運應聲從懷裏又拿出一卷黃紙來展開朗聲道,“萬歲,這是份聯名的《勸進折》,除了新歸附地山西、陝西兩省巡撫未及署名外,各省軍政要員具署其名,萬歲榮登大寶真正是順應民心了。”
“那洋人方麵呢?洋人那邊會不會有不同的看法?”王財抬頭看了看總理衙門大臣劉麗川道。
劉麗川微微一笑,上前幾步彎腰道:“萬歲勿憂,各國公使都與我總理衙門有過聯係,他們也是支持萬歲的,英、美、普三國公使承諾,萬歲登極之後,三國政府將立即與萬歲新朝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並承認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王財看著殿內議論紛紛的人群,滿意的點了點頭,剛才他與王闓運和劉麗川地一番對話其實是早就設計好的,目的就是借此來安撫天朝人心,也讓那些心存觀望的人不要再抱什麽幻想,現在國內國外都是支持王財的,任何抗拒都隻能招來殺身之禍。
“好吧,既然如此……草詔!”王財霍的一聲從龍榻上站起身來道,“朕……這個……紉秋,你們內閣琢磨著寫幾句吧?總之傳檄天下,今天起,我中華帝國取代太平天國,各地百姓,將士吏員都要兢兢業業的報效帝國朝庭,誰要是三心二意的不想幹,也行,去各省吏治司注銷官執就行,既然幹了,那就要幹好,有違法亂紀的仍然是抓到一個殺一個,這個……總之就是這個意思,天朝要有新氣象。咱們就從吏治上頭抓起!”王財還想著慷慨激昂幾句,隻可惜氣勢是有了,但肚子裏的墨水實在有限,結巴了半天還是交給內閣去傷腦子了。
這場宮庭政變如同夏日裏地暴風雨一般猛烈而又短暫,數月之間,天朝全境易幟,原來在城頭上飄揚地太平黃旗轉眼間被中華帝國國旗——原來的惠山軍校龍盾旗所取代。張貼在城門口地“中華帝國公告”讓老百姓迷迷糊糊的就從天朝順民一下子變成了帝國臣民,對於這種變化老百姓並沒有多少概念。這天下本來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昨天滿人能打進山海關,憑什麽今天姓王的就不能坐龍庭?到底他們是誰地子民,他們並不在乎,老百姓很樸素也很實用,誰讓他們吃飽飯。有衣穿,他們就支持誰,相對於鹹豐老兒來說,無疑大搞新政的王財要更對他們地胃口,特別是新政最大的受益區江蘇、浙江的老百姓更是歡欣鼓舞,不但官府張燈結彩的慶祝,就連普通小民都自發的搞起了廟會,那些戲台子上演的唱的都是輿宣司早先編地各種劇本。到也算是讓在大家感受了一下鎏金歲月。
各國政府通過駐華公使的緊急通報,很快都知道一直奉行對洋友好的太平天國輔王如今成了中國頭一號的實權人物,甚至他搖身一變成了中國的主人。這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各國政府還沒有從王闓運、李鴻章送來的大把訂單中迴過味來,如今他們似乎又嗅到了更美妙的味道,要是能在這個中華帝國初建之時給予幫助。那輔王殿下一定會給他們更豐厚的迴報,存著這個思路,各國公使紛紛代表各自地政府宣布承認王財建立的中華帝國,美國北方幾個州甚至為了迴報王財在廢奴問題上的支持,還宣布提供一百萬美元的財政援助,幫助中華帝國政府穩定國內經濟。
而那些天朝舊臣雖然心有不甘,但卻苦於手無兵權,調不動一兵一卒而束手無策,被王財打散分調到各處的廣西將領整天都被人監視著,特別是李秀成、陳玉成、林啟榮這些在軍隊的素有威望地將領。即便是沒有兵權。卻仍然被總參和監察衙門派去的人死死盯住,加上忠於王財的各路新軍嚴格戒備之下。到還真沒有出什麽亂子,唯一令王財放不下心的就是在西南割據的曾國藩和石達開了。
曾國藩倒也罷了,現在看看他的樣子也不像會主動挑起衝突的,但是翼王石達開就讓人吃不準了,他畢竟是廣西舉義的五位王爺之一,又是割據西南三省手握重兵的地方勢力,眼看著王財收拾了洪秀全,結束了太平天國統治,他會沒有反應?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唯一打著太平旗號的。
王財地擔心果然變成了事實,他在京師天壇祭天登極地消息傳到昆明,石開達異常震怒,雖然洪天王有萬般不是,但到是天朝之主,當年他之所以走投無路之下寧可率軍出走,也不願意舉兵反叛,究其原因並非自己當時沒有那個實力,實在是不願意再見到天朝分裂啊。
“其心可誅,其心可誅!”石達開在昆明翼王府內氣得來迴踱著腳步,“數萬將士浴血方有今日,誰料他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想當年輔王仁厚之名不在我之下,如今做出這等叛逆之事,定是他周圍那些謀臣肖小胡亂進言,這才鑄成大錯,唉,我得去勸勸他!”
“殿下,萬萬不可啊,輔王即然已經南麵稱帝,怎麽會因為殿下一封書信幾句良言而改變?殿下離開天京已有數年了,這段時間誰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今天的輔王也未必就是當年地輔王了,為今之計不是勸輔王迴頭,而是趕緊籌劃我們的應對之策,在下看來,輔王稱帝之後對西南用兵就不存在道義上的約束了,此刻他若出兵雲、貴,那便是中華帝國與太平天國之戰,是中華帝國的統一之戰了,如果輔王真的存著此心,那事情可不太妙了。”曹偉人皺著眉頭非常擔憂雲、貴、桂三省的前途。
“你說他會出兵雲南?”石達開搖了搖頭,顯然他並不相信,“這不會的,王財這個人我和他交往日子也不短了,雖說他時常由著性子來,但是到底還是赤子之心,矢誌救國的,你們看他在江南搞的那些事情,確實是大有作為的,打內戰並不是他的本意,首倡和談之舉也是頗得民心,此番建國之舉想必是受不了天王的氣,”說著石達開想起自己在天京時受的那些窩囊氣,竟然有些同情起王財來了,“我料他必定會派人來昆明向我解釋此事的。”
“殿下,你怎麽還心存僥幸?在下沒有見過這位輔王千歲,但是平日從殿下口中聽來,此人絕非胸無大誌之人,既是存救國之誌,那請問殿下,如何才能救國?依在下看來,各方勢力割據不是疥癬之疾,而是心腹大患,隻要他想再造中華,消滅地方割據勢力就是必然要走的一步,從這位天朝的前任輔王一貫的政策來看,這一點是非常明顯的,他首先冷眼旁觀天京變亂,靜待殿下領兵出走邊陲,再借清妖大兵壓境之力入朝輔政,隨後安撫湘軍全力北伐,消滅胡滿王朝之後,他便能在政治上取而代之,以中央政府自居,加上洋人的外交承認,此時的中華政府就是他王財所建的中華帝國了,殿下以為此時他還會放著西南的這些地方勢力不管嗎?聽說王財早就與曾國藩訂有罷戰之約,可是殿下您看,山、陝之敗分明就是王財在拭探湘軍,曾妖頭既然示弱,那咱們又何必去爭強呢?力促鼎足之勢才對殿下最為有利啊!”曹偉人爭切的想把如今天下之勢分析出來,“此次王財稱帝,看似突然,其實是準備已久的,我聽說如今的中華帝國各級官員幾乎都是原來他在蘇南培養的親信,在外統兵的將領又都是各級軍校學員,這些人對於王財的忠誠遠在對天王忠誠之上,王財對待廣西老弟兄雖然不像北王那樣趕盡殺絕,但是他用的是軟刀子,一個個分散隔離,軟禁監視,殿下若是與王財針鋒相對,無疑咱們是要吃大虧的。”
[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