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楊伊也渡河了一半,既然此戰已然不可避免,那麽全軍也不用歇息了,此時迎頭和魏人撞上就可以了!


    一身戎裝的楊伊踏上河岸,就傳令後軍各部,此時朝著魏軍側翼準備進攻!


    又命哨騎絞殺魏人騎探,當然了,這種命令聊勝於無,因為等哨騎追上去以後,此時大軍動作之下,哪怕是黑夜,魏人必然也已經察覺到了異動,然後必然全軍來攻,至於放棄出擊,更是不可能!


    這是夜戰,若是一方敢退,那麽蔓延之下,立刻就是潰退之勢。


    此戰,漢軍雖然兵力上稍微有些劣勢,卻也不多,而漢軍更重要的是文道之力的運用,這其實也是魏人屢次敗北的最重要緣由!


    這一次,楊伊從涼州奔波千裏而來,可不是獨身一人,攜帶的文道之士,計博士一人,學士三人,茂才七人,孝廉九十一人。


    路上因為趕路,因傷不得不撇下的還有數人,不過多是孝廉,茂才也就隻有一人。


    這些人先是隨楊伊從天水趕往沔陽縣漢江碼頭,從此順流而下,從天水之沔陽這一路,基本上不眠不休三日時間。


    雖然楊伊隨行都是挑出來的人,但是這些人本來天水一戰,就耗費了莫大心力,又是身體上一番消耗,若不是接下來走了水路,歇息了兩天,這些人都撐不住了!


    不過這幾天時間,文道之力基本也都恢複,雖然身體沒能達到最巔峰的狀態,不過這些人聯動之下,楊伊已經可以為全軍加持狀態了!


    兩日時間的準備,事物上給全軍補充到了最好,最起碼夜盲的不會太厲害,受關彝指令,到達了指定位置,楊伊起了高台,看著茫茫夜色,此時牽動周圍的文道之力,吟出: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這首詩寫的時一名將軍在夜間打獵的時候林暗起風,似有虎豹來,此時將軍全力張弓射擊,後來卻發現箭深入石頭的尖銳處,比射到石頭表麵更神奇。


    極為形象描述了將軍射石的過程,用最精煉的文字表現出將軍的箭法之強。


    一般來說,這個將軍的名頭是按在了武帝時的李廣將軍身上,稱讚他的神射,隻是楊伊想了一下,把這名頭安在了黃忠身上,相比當年的飛將軍,還是季漢五虎將之一的黃漢升,和季漢的羈絆更深,唿喚而出,耗費的文道之力和楊伊的龍氣少一些。


    此時,漢軍的所有射手已經張弓搭箭做準備了,他們隻有兩輪的時間,本來殺傷力不會太大的,但是此時不同,幾乎所有的弓箭手都感覺多了一分力,手中的弓箭也像是鋒利了少許!


    此時,羅憲督率的數千騎軍,也已經朝著這個戰場撲來,隻留下了一小股漢軍步軍做掩飾,當然,此時深夜,魏軍也難以發現,等著天亮,魏軍想要再做多餘的準備,時間上就徹底來不及了。


    司馬機帶走的魏軍偏師,雖然也多戰馬,也是騎軍,但是晚了半日,那也就真的晚了!


    此時羅憲是趕得上這一次戰役的,而司馬機卻趕不上。


    畢竟,為了維持戰鬥力而進行的長距離持續跋涉行軍,與扔下一切的猛撲行軍根本不是一迴事。


    常規遠距離行軍,一切都是要以軍隊中的輜重大車為準的,所以一直到冷兵器時代結束,騎兵部隊都還以一天四五十裏的行進速度為準,所以曾經曹魏悍將夏侯淵的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才讓人嘖嘖稱奇,所以當年司馬懿急襲孟達,每天六七十裏的速度才被成為軍事神話。


    但是,當拋開輜重,進入純粹的戰鬥模式,那就完全不是一迴事了,這種情況下,騎兵可以一個時辰跑出七八十裏,步兵可以在一日夜內折返兩次渡過長江,跨地百裏(曹魏悍將臧霸做過類似的事情)。


    而迴到眼前,按照距離計算,羅憲忽然折返時距離戰場也就最多三十裏,那麽對於扔下一切漢軍而言,也不過是半個時辰到一個多時辰的樣子,便可以接戰了。


    當然這麽一段時間,司馬機得到消息,還要再去掉哨騎奔跑迴來的花費,去掉再請示司馬炎派去找人的時間,那也得天亮了!


    而漢軍此時已然和魏軍接戰了,甚至天亮前戰鬥可能就會出現結果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就在司馬炎獲知漢軍主力疑似全軍渡過漢水後,關彝便已經引軍行至距離鄖縣城大約十裏左右的地區,距離魏軍前線幹脆隻有大約五六裏的距離了,然後他卻不慌不忙,下令讓部隊做最後休整,又等了一刻鍾,又讓其中部分最精銳部隊開始穿戴楊伊下令集中起來的劄甲,下令做最後的進軍。


    而又過了兩刻鍾,也就是四分之一個時辰之後,關彝部便正式與魏軍開始接戰!


    魏軍核心陣地都在漢水在此和支流衝擊形成的一處大洲位置,也就是在鄖縣城和漢水之間,而此時,因為司馬機帶走了部分兵將,再加上司馬炎臨時決斷,主力放棄了撤退的計劃。


    改之和漢軍決戰的計劃,那麽自然也就不會和漢軍依靠著營地作戰了,這處營地匆忙所建,也不足以為屏障。


    魏軍已然出營,和漢軍接戰,所以魏軍陣地此時已然空虛,基本上隻有一些零散降服的鄉民,和一個營衛的魏軍而已,所以,這片陣地在那個營衛也主動撤離後,幾乎是瞬間落入絞殺魏軍騎探而來的漢軍哨騎手中。


    這件事本在意料之中,當然無關緊要,但此時,又一個必然的選擇擺在了司馬炎麵前。


    “拆了東麵漢水和堵水上的浮橋?”難得披甲的司馬炎,此時也站在鄖縣的城樓上,望著深夜間,月光下可能存在的密密麻麻的漢軍,對身側文士的建議一時猶疑。


    “不錯。”司馬炎身邊,此時一名年輕的文士正小心建議著:“主公,此戰關鍵在於拖延時間,漢軍就是主力來攻又如何?等七公子解決了北邊的麻煩迴援,自然堵了漢軍;而咱們為了糧草輸送和騎兵往來,這近處的河上幾乎到處都是浮橋,現在拆了浮橋,不就能盡量遲滯漢軍了嗎?”


    “有道理!但不好!”司馬炎想了一下,稍微搖了下頭。“若拆了浮橋,便不利於吾弟折返後兩麵夾攻漢軍了,屆時一旦不能擊潰漢軍主力,陷入混戰,不是說咱們打不過漢軍,但漢軍將帥,看情況不好趁機跑了怎麽辦?”


    司馬炎這話似乎也有道理,但是身邊文士卻知他心思,他這番話倒也無話可說,實際上,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倉促應戰,什麽都是對的,什麽也都是錯的,不到戰後,沒人知道哪個決斷是對是錯。


    但是拆了浮橋,己方的退路也就少了,這是真的!


    那些浮橋,一半都是為了撤退方便架設的,漢水上的那些浮橋,則是準備若是緊急時,渡河遁入山林,然後就可以輾轉至襄城。


    “就這樣,不用管那些浮橋了,就用這些浮橋來引誘漢軍過來,待漢軍半渡,你就領著城中的營衛迎頭痛擊,傳令陳、文等將帥,此戰務必搶在漢軍後續大軍抵達前,擊潰漢軍的這兩萬兵。”


    司馬炎終於給出了一個決定版的方略:“吾自引剩餘的營衛守住鄖縣,為大軍壓陣!”


    白龍魚服也算不上什麽好事,此時司馬炎身邊的文士聞得此言,非但沒有什麽意見,反而覺得吃了一顆定心丸,便不再言語,立即打馬而去,奉命督促前軍迎戰。


    而司馬炎望了望頭頂黯淡的月光,也重新恢複了往日鎮定,此時此刻,在這位伐漢大都督的心裏,有這麽一個等式:萬人以上會戰之中,兩個魏軍營衛足以擊敗漢軍一個營衛!


    所以,四萬的魏軍足以擊敗漢軍兩萬人,所以,己方再添上幾千人合在一起,再加上司馬機領著的兩萬人,足以擊敗戰場上的所有漢軍;所以,此戰唯一要避免的就是讓自己這些人陷入到被七八萬漢軍圍攻的狀態。


    和漢軍人數相等,那麽就難以戰勝了,甚至有被殲滅的風險!


    當然,漢隻有兩州之地,俱都是殘破之地,己方雄踞九州,漢軍是拚不過的,此戰勝率很大!


    就在很久沒有披甲上陣的司馬炎為自己加油鼓勁的同時,楊伊本人已經行至距離魏軍出戰的前軍文鴦所部不足三裏了。


    在此地,楊伊按照原定計劃,讓全軍稍作休整,而為防突襲,部分精銳軍士也開始在再度啟程前穿上了皮甲和稍薄的板甲,當然了,最優秀的劄甲卻是一件都無了。


    板甲工藝,如今還沒有完善,現在還不如紮甲好用和好修,主要也是家底不豐,若是能讓楊伊攢上三年,全軍換裝之後,兵甲定然會再強一分。


    而魏人,上下盤剝,這十年來,漢軍和吳軍進攻的壓力對魏軍來說也不大了,魏國雖然國力強盛,但是兵甲上,甚至還不如漢軍。


    而就這時,楊伊所部的統帥蔣斌忽然打馬而來,直趨龍纛之下尋到了正在喝水的楊伊,然後直接在馬上提出了一個超出原計劃的提案:


    “陛下,此處距前線不過三裏了,臣的前軍在最前部更是已經能看到前方魏人的煙火了,再加上之前關帥部派來的信使,已經可以確定前方關帥已經和魏軍正在接戰無誤,所以,臣特請陛下下旨,讓我部停止休息,即刻跑步向前!並以軍中騎兵集中先發,向前支援!”


    “騎兵先發自然可以,但全軍跑步向前,到陣前還有力氣作戰嗎?”此時起身的楊伊肅容問著。


    “不用即刻作戰!”蔣斌依舊沒有下馬,而是嚴肅以對。


    “此時關帥必然在與魏軍剛剛接戰,這鄖縣城外,地勢不廣,能接戰的地方不多,而且關帥部兩萬大軍想要盡數和敵接戰也極困難,陛下,恕臣直言,此戰要勝,關鍵就在於能否一口氣以絕對兵力壓垮魏軍,並無二論,那麽想要如此,攻勢延綿不斷就是關鍵!”


    “臣附議!”此時楊伊身邊,隨軍官職最大的文官馬亭忽然拱手相對。


    “關卿不在,此間軍事本該蔣卿決斷!”楊伊聽到此處,也就再說著:“既如此,蔣卿可命所部,引騎兵先去,而前軍事,卿自為之,不必來報!”


    蔣斌大喜過望,即刻在馬上謝恩而去,然後即刻下令本部兵馬著劄甲,片刻之後,便疾馳而往。


    眼見著蔣斌也出發後,楊伊卻是不再耽擱,下令全軍再度啟程,尾隨前軍跟上。


    此時,關彝所部,已經和魏軍接戰了,先是兩波箭雨,直接讓不少的魏軍折損了,文鴦畢竟曆練還不深,一時未曾防備,竟然吃了一個大虧!


    不過,這兩波箭雨,也就是讓魏軍折損了千員戰力,此時夜色中,這種折損,其實也不會影響多大的士氣,反而算是好處了!


    大軍和漢軍接戰了,雙方一時間,自然也不會分出勝負,戰事直接進入血雨腥風的狀態!


    僅僅是一炷香的時間後,漢軍援軍便陸續抵達,最先到達的先頭騎兵不過數百,但領頭的那支重甲騎兵的馬蹄聲卻讓所有聽見的魏軍稍顯騷動。


    黑夜中,固然是有好處的,但是黑夜,也給人的恐懼放大了,特別是未知的恐懼,不像是漢軍將帥,基本都知道了戰略,也知道皇帝親臨,士氣高昂!


    但是魏軍,將帥們都知道,最上層還安坐在城裏,正在運籌帷幄!


    此時後續衝來的漢軍雖然陣型稍亂,但卻也綿延不斷,迅速湧來,連綿不絕的攻勢,讓魏軍此時稍微有了幾分挫折感!


    而這份挫折感,還未曾被魏軍上麵的統帥察覺到。


    而此時,城頭上正運籌帷幄的司馬炎卻已經開始迷糊了起來,原因再簡單不過,他通過秘法此時感知己方戰況,起初魏軍上下場麵上沒有落任何下風,或者說剛一開始吃了一波虧之後,就很順利,一直壓著漢軍來打,但卻也始終無法迅速擊破、擊潰所謂的兩萬漢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江湖做女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弓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弓誠並收藏我在江湖做女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