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鬥使盡了手段,不過劉澤清的這些部將也不敢硬扛,火器營隻是一通放銃之後所以就縮進了背後的槍陣,而麵對著騎兵的衝擊,長槍兵並沒有竭力抵擋,讓出了幾條通道,從兩側進行刺穿。


    急於逃跑的闖軍,此時也隻能從這些個通道中衝刺,雖然雖然騎兵的湧入,通道的寬度越來越寬,兩側的明軍殺傷力也不強,威脅最大的反而是不時響起的鳥銃。


    李自成看見前方遭到衝擊的明軍居然沒有完全垮掉,很有一點失望。不過他也不敢戀戰,而是在親兵護衛下向中間一條可供十餘騎並排通過的通道奔去,不過讓他沒有料到的是,明軍兩側的槍陣裏麵還藏著許多火銃兵,他們陸續打光了彈藥,縮進槍陣後又進行了填裝,往而複之。


    當李自成策馬衝鋒通過的時候,正好有是一夥火銃已經填裝完畢,然後對著前方通過的闖軍騎兵就是一輪齊射,這種情況下,不用考慮瞄準了,隻需要抬起銃直射就行了,總能打死一些個的。


    圍在李自成身邊的親兵頓時倒下了一片,護在李自成身邊的李雙喜此時威風凜凜,毫發無損,他發現李自成的馬忽然放慢了一下,也不敢耽擱,就拉著李自成戰馬的韁繩繼續逃竄。


    雙方現在都是陣不成陣,此時也不是戀戰的時候。


    李雙喜此時沒有發現李自成已經在馬背上搖搖欲墜了,李自成中槍了,他的運氣不好,雖然穿著鐵甲、內甲,但是還是有鳥銃射進了甲襖的間隙之中!


    這位起兵推翻明朝,最後卻功敗垂成的“闖王”李自成,已經不是早期那種殺人如麻,無惡不作的流寇。


    在如今,也不是打進大明京師之後,就君臣上下迅速腐化墮落,隻顧追歡逐樂,不以國事為念,不折不扣的封建主義時期的“反麵教材”。


    如今的李自成政權已經有了“坐天下”的認知,已經開始側重地方政權建設,並且開始設置節度使、防禦使等管理地方軍政,也在努力穩定社會秩序,也並未放鬆對軍隊的訓練。


    李自成如今的敗因,可以粗略歸結為他的大批軍隊駐守各地,而主力兵力稍有損失之後,補充不足,才被迫從京城撤軍,從而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其實,這也恰好說明,李自成比之劉邦、朱元璋等從義軍首領變為開國帝皇的成功者,最致命缺陷就在於戰略眼光不足。


    同時期的東奴政權,經過努爾哈赤和黃台極父子曆時數十年的苦心經營,此時已經是一個立國近30年,體製完備的穩固政權,並通過“三丁抽一”的強大動員力,有能力一次性在華北地區投入超過10萬人的機動兵力,而且還是攜帶多門紅夷大炮的步兵、騎兵、炮兵協同作戰的大兵團。


    在那場決定性的鬆山大戰中,黃台極可是傾其全力,十餘萬八旗大軍苦戰經年,一舉打垮了十數萬明軍精銳,並招降明軍主帥洪承疇,這也導致了後來明朝難以為繼的嚴重後果。


    精銳喪失嚴重的明王朝這才再難壓製關內流民起義,終於讓李自成得以嘯聚幾十萬部眾,收編九邊明軍,兵臨大明京城之下。


    然而,李自成的政權,犯下的最大戰略錯誤,就是不明白,爭奪天下,有時候最大的對手反而是自己,己方的無數降軍,根本未曾穩固,根本經不起失敗,若是李自成能在奪取大明幾個重鎮之後,穩固一兩年,那麽就再無懸念。


    而此時,李自成竟然輕率的就要攻取大明京師,並且李自成還將大批軍隊分派各地,攻略陝、甘、豫、魯等等地區,也讓自己的主力兵力在所部中並不穩固。


    這才有了京城之敗,雖然李自成在占領區域確實做了種種鞏固政權、地方建設的努力,但因為相比於大明朝二百餘年來的統治,李自成崛起速度太快以至於政權基礎遠稱不上鞏固,就要倉促地進行一場決定未來命運的決戰。


    京城之下,李自成軍隊損失慘重,頭號悍將劉宗敏死在了薊鎮,宗室第一人李過死在了京城,中層將校折損無數,而反複的明軍,更是讓李自成在京畿、山西、河北地區再難立足,被迫倉促南撤。


    到澤州後,李自成再出昏招,處置嚴重失當,他本應繼續南撤,哪怕是撤之黃河以南,坐鎮洛邑,北守黃河、南守襄樊,還可以從關中征兵征糧,力爭守住中原和關中兩大根據地,此時還是有望天下。


    因為此前在攻略豫北時,因為薑鑲為首的宣大鎮明軍投降過快,也讓喜出望外的李自成,對明朝降軍完全不加改編,因此,當李自成京城戰略失敗,降將人心浮動之時,薑鑲等在大同輕易反叛,整個山西防線,在明軍大將王鬥攻略下,迅速土崩瓦解,幾乎是傳檄而定。


    對李自成來說,失山西則關中難守,倉促南下則湖廣自然瓦解,導致了這一係列的軍事惡果,與之相反,明軍以靈活而恰到好處的軍政措施,大肆招降納叛,得到大批明朝官吏兵將的再度效忠。


    然後,明軍兵峰近乎勢如破竹,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在以優勢兵力和騎兵集團的分進合擊,窮追猛打下,李自成在澤州決戰中,雖然傾盡全力,輕勝一場,卻也難掩敗局,看似坐擁數十萬部眾卻一路丟城棄地,不得不向南方潰逃,正是“運去英雄不自由”了。


    而此前經營數年的湖廣、中原等根據地,卻已經為了澤州決戰,都已經被李自成抽調兵員,輕易丟棄,此時李闖已經銳氣盡失,若是不能迴去關中,那麽將再度迴複到再無根本之地可依托的流民軍本色,就算李自成不死,也再難有何作為。


    而此時李自成一死,李闖軍雖然看似尚有魚龍混雜的幾十萬部眾,然而群龍無首,各部將領各懷心思,隻憑李來亨的名號,根本難以整合,大事去矣。


    所以在澤州之戰的末尾,率部衝出明軍封鎖線的時候,李自成被一枚鉛彈擊中了要害,一命嗚唿,算是為這場轟轟烈烈的戰爭劃上了一個休止符。


    當然,此事如今已經無人關心了,這隻是一個從慢慢時間長河中截取的片段,這個片段也將要快消散,雖然此時無人知曉。


    李自成的屍體此時已經爬伏在馬背上,跟著潮水一樣的闖軍騎兵衝出了明軍的封鎖線,劉澤清部屬的明軍數量雖然不少,但是戰力堪憂,而他們要封鎖的戰線又太長,又是拚死都要跑的闖賊,而且騎兵還多。


    而這裏明軍的騎兵也就五千餘,麵對一萬多瘋了一樣的闖軍騎兵,隻是敵人的半數能幹啥?雖然他們也發起了追擊,並從側麵打擊奪路而逃的闖軍騎兵,但是終究擋不住這洪流一樣的騎兵逃散。


    所以這澤州戰場上一萬五千餘騎馬跑路的闖軍騎兵的大部分,逃脫了差不多有一半,其中也包括護衛著李自成的李雙喜。


    而在此時,整個戰場上的人們所看到的,就是李自成帶著部分騎兵跑路,丟下了兩萬多步兵!


    因此,在李自成“帶著”騎兵逃跑“成功”之後,圍攻闖軍步兵的戰鬥還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因為不是所有的闖軍步兵都願意痛痛快快投降的,他們中間有一些人是“老營”,這些人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卻控製著許多步兵,不過因為他們沒有馬,所以也不能丟下部隊跑路,所以才沒跟著李自成一起走。


    而闖軍中也一直在宣傳明軍的殘暴,據說他們這些不投降的,都會被活埋,所以,這些人的頑抗,也是王鬥無力追擊的主要原因。


    這些頑固分子是很難逃出去的,不過卻牽製了王鬥轄製的劉澤清所部和剛剛從澤州追擊而來的張世澤所部,還有那些明軍的勤王軍。


    明軍這幾路兵馬,現在也沒什麽統一的指揮,王鬥布置的匆忙,李自成逃的也算是急,王鬥根本沒布置好,此時哪指揮得了那麽多的軍隊?


    結果就越打越亂了,時間也就拖得久了一點,直到這天夕陽西下的時候,才算基本結束。


    包括劉芳亮、顧君恩、郝搖旗、李岩,這些個李闖軍的大人物,都在澤州方圓,成了李闖的忠烈;另外,還有兩萬餘闖軍被俘!


    而在李雙喜率隊狂奔了五六十裏後,根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了哪裏,收攏殘部,還有約千餘人。


    數量少,戰鬥力也不強,不過逃脫了追擊,卻也可以喘口氣再討論一下李自成的身後之事了。


    如果不是李自成在突圍的時候被一銃打死,這場澤州之戰都可以算成是闖軍的戰略轉移了!


    畢竟,李自成當初從京城逃跑的時候,想的就是逃了就算是勝了,結果到了澤州,沿途收攏了不少人,李岩又在這裏聚攏了不少人,劉芳亮的一番話,又讓李自成生出了不忿之心,妄圖再度攻迴大明京師。


    而這妄想卻也轉眼成空,此戰僅僅賬麵損失就達到了三萬餘人,但是更嚴重的是,襄樊、中原等地,因為被抽調兵員,已經不再是闖軍的勢力範圍了。


    另外就是闖軍的精華,那些個大將了,在這個時代,大將的作用至關重要!


    也是因為有劉芳亮、李雙喜、郝搖旗、李岩、紅娘子等將在,李自成才在澤州生出妄念,也終將自食惡果。


    其實之前,李岩都安排好了,而他之前也盡可能搜集了黃河渡口的船隻,之前就準備了數百艘木船用以南撤,隻是之前劉芳亮的計策深得李自成的心意,所以,南撤的建議並沒有被李自成采納。


    要知道當時李自成隻要願意走,澤州留守一員大將看著,擋住追擊的明軍,李自成就可以從容的在中原駐守了。


    左良玉本來就是被李自成打趴下的,襄樊等地的闖軍已足以威懾周圍的明軍,李自成隻要不去想大明京師,穩守中原絕對是沒問題的。


    而明朝,雖然山西收複,但是想要從山西打到關中,卻也不是一時半會,更何況,明軍還有遼東東奴人牽製,根本也騰不出多少手來,澤州就是丟失,還有黃河天險。


    而如今,憑借著李來亨小兒,牛金星輔佐,這闖軍恐怕難以維持了,此時,李雙喜旁邊,一群人圍著李自成的屍首,一個個紅著眼睛,在那裏唉聲歎氣。


    李雙喜臉色慘白,卻是忍不住滴了幾滴眼淚,他如今根本是毫無主意了,他本來就不是軍師之才,雖然有過妄念,但是那也是有人支撐,可是如今,看著身邊的這些人,哪個能成事?


    紅娘子死了丈夫,剛才就鬧著要自裁,劉芳亮等人一個都沒有跑出來,或者是跑出來了,但是不知道跑到哪裏了,就像是京城時候,聽說那宋獻策也跑出來了,但是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大順的這艘船眼看是要翻了,這種時候,出現這種人不奇怪,可是其他人能投降,李雙喜卻是不能,他是李自成的義子,按照明朝的律法,是不可能被赦免的,特別是在大明朝打了勝仗的時候。


    李闖的旗子不是沒有投降過,後來可是反叛了,如今恐怕也沒有人敢收降闖字旗了,看著昏暗的天色,李雙喜很是為難,這該何去何從?


    王鬥此時已經移師澤州,正在整訓全軍,忙的昏天暗地,也灑出騎兵去追擊那些逃跑的闖賊,此時明軍各部氣氛都不錯,畢竟這是打了大勝仗,一個個賊首已經被整理出來了,劉芳亮、李岩、顧君恩等賊首,這可都是大功,隻是李自成不在其中。


    不過,也不差了,這已經是難得的大功了,也要給同僚們一點肉吃,王鬥此時也很注意了,開始分功了,畢竟功高震主,這可不是什麽好詞,那些個前車之鑒,王鬥可都聽說過也都記著呢。


    他不想做嶽飛,隻想做郭子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江湖做女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弓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弓誠並收藏我在江湖做女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