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裏殺奔喀布爾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一條是走帕米爾高原。


    由於華夏帝國已經占據了整個蔥嶺,處於絕對的俯視狀態,所以他們隻能走帕米爾高原的邊緣地帶。


    這裏道路曲折,異常難行,補給運輸相當不便,而且易守難攻。


    所以沙·賈汗的大部隊不敢選擇這條道路。


    他的十萬大軍隻能選擇穿越塔爾沙漠,進攻南部的印度河平原。


    這樣走雖然饒了許多路,不過可以直插李自成新占領的印度河流域,打擊他的糧食產地。


    沙·賈汗覺得還是不錯的。


    而且平原地區更加有利於自己的十萬大軍展開。


    李自成這邊盡管他繼承了阿富汗總督的位置,也很快的清理掉了不服從自己的舊貴族勢力。


    但是莫臥兒帝國不同於華夏,這裏沒有啥完整的國家概念,各地都是一些以部落為核心的“土王”。


    他們屬於典型的“牆頭草”,無論誰的拳頭硬,他們都會選擇表麵屈從於強者。


    但實際上還是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對於這幫人的尿性,李自成也是很清楚的。


    果然印度河流域的許多部族,都選擇了投靠更為強大的沙·賈汗。


    沙·賈汗的莫臥兒大軍也是一路連戰連捷,先後5次擊敗李自成,成功的拿下了印度河流域的大片土地。


    直接將李自成趕迴到了阿富汗一帶。


    印度河的西部地區全是山地,進入到這些地區後,李自成開始出擊了。


    他的人馬開始化整為零,在西部山地襲擊莫臥兒大軍。


    一會襲擊他們的偵查部隊,一會襲擊後方的送糧隊。


    雖然每次看似損失不大,但是累積起來也是不小的損失。


    半個月的時間裏,沙·賈汗的部隊已經被李自成“零敲碎打”搞掉了七八千人。


    更可氣的是這該死的山地,使得他們根本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對李自成進行圍剿。


    憤怒的沙·賈汗一改之前小心謹慎的進兵模式,開始分兵加速突進。


    李自成一看敵人已經上鉤了,於是丟下了上千軍隊進行誘敵。


    莫臥兒的軍隊在一陣高歌猛進之後,終於進入了李自成預設的戰場。


    這裏位於喀布爾南麵30裏的一處河穀。


    是沙·賈汗北上喀布爾的必經之路。


    相對寬闊的穀地給雙方預留了一定的施展空間,使得他們可以布陣。


    當沙·賈汗率軍趕到的時候,李自成的人馬已經嚴陣以待了。


    他看到敵軍已經排列成了方陣擋在了自己的前方。


    最前方是手持盾牌的大盾兵,盾兵的身後則是長矛手,他們的身後是大順最後的火槍手了同弓箭手了。


    盡管此番隨行的人馬足有6萬人,但是這個河穀一次隻能容納一萬人。


    即便是他的兵力再多,也無法在正麵戰鬥中發揮出兵多的優勢。


    狹路相逢勇者勝,現在他們隻能每次投入萬餘人硬衝了。


    隨著沙·賈汗的一聲令下,低沉的號角聲響起了!


    那一萬尼泊爾雇傭軍,率先手持著長矛衝向了對方。


    這些雇傭軍雖然裝備一般,但是常年在高原作戰,異常勇猛。


    可以說是沙·賈汗手中的一張王牌,雇傭他們可沒有少花代價。


    看著這些身穿簡陋裝備的尼泊爾人,李自成的眼角中露出了一絲蔑視。


    勇氣固然重要,但是他們的護甲如此單薄,怎麽可能抵擋的住自己的火器。


    李自成深知同這些蠻族比起來,自己的火銃有著絕對優勢的,所以盡管他的人馬很多時候使用的是冷兵器,但火銃卻是隨身放在馬匹上的。


    哪怕是他們如今已經成了“喪家之犬”,依舊擁有著近千杆火銃。


    衝在隊伍最前頭的是千餘名最強壯的尼泊爾戰士。


    很快他們就衝到了百餘步的距離,在他們的認知之中此時弓箭還無法射中他們。


    所以大多數人都沒有舉起隨手攜帶的圓盾,用來阻擋弓箭。


    隨著李自成的令旗緩緩落下,後排的火銃手開始射擊了。


    “砰、砰、砰”


    伴隨著一陣白煙升起,越來越多的尼泊爾勇士被火銃擊倒。


    他們吃驚的望著自己身上的血洞,然後倒在地上痛苦的哀嚎著。


    痛苦的唿喊聲在河穀中不斷迴蕩著。


    莫臥兒帝國也是有火銃的,不過他們的火銃是隻有幾十步射程的土銃,威力不大,實戰中遠不如弓箭好使。


    在沙·賈汗的印象中這些火銃隻有西洋人才有,沒想到李自成居然也有。


    這時國相巴巴克提醒道:“陛下其實這樣的火銃我們也有,您忘了同華夏簽訂條約時,華夏帝國曾經送給了我們一批火銃.”


    歐洲的列強自然是不可能將好的火銃賣給莫臥兒帝國,不然這些歐洲人還如何奴役莫臥兒帝國?他們隻是高價賣給沙·賈汗一些劣質的“土銃”。


    所以沙·賈汗在心裏覺得華夏人送的這些應該也是一路貨色,就沒有當迴事。


    好在國相巴巴克還是派人試射了這批火銃發現威力驚人,射程很遠。


    於是便帶上了這批火銃一同出征!


    此時河穀內也已經進入了短兵相接的環節。


    盡管這批火銃的射程很遠,但是裝填時間還是比較長的,這也給了尼泊爾人機會。


    之後大順軍的弓箭對他們來說就好應付多了。


    這些尼泊爾人一邊高舉手盾抵擋弓箭,一麵向大順的陣中投擲長矛。


    很快大順軍也出現了傷亡。


    而尼泊爾人也利用這個機會衝到了陣前。


    不過麵對大順軍前排的鋼盾同鐵甲,他們依舊敗退了下來。


    而大順的隊伍則是趁機前壓,想追趕敗兵一舉衝垮莫臥兒人的防線。


    “砰、砰、砰”


    就在此時莫臥兒人的火銃手開火了。


    這突如其來的火銃聲嚇了李自成一跳,不因為其他,實在是這個聲音太過熟悉了。


    是華夏人的魯密銃。


    此時的李自成問候了一遍李獻忠的祖先。


    罵歸罵,但他卻無力阻止自己的手下被火銃擊倒。


    盡管發起衝鋒的尼泊爾人傷亡慘重,但莫臥兒帝國也成功的穩住了自己的陣型。


    並沒有出現李自成希望看到的一邊倒的情況。


    這一仗莫臥兒帝國損失了12000多人,而李自成的人馬也戰死了將近4000。


    盡管莫臥兒軍隊的傷亡要大的多,但是沙·賈汗的人馬要比大順多的多,他依舊可以喊出那句:“老子的人馬三倍於李自成,優勢在我!”


    李自成手頭的人馬不多,經不起這樣的消耗戰。


    不過好在他早就做了兩手準備。


    盡管宋獻策已經背叛了李自成,不過他的絕招“水淹”還是被牛金星繼承了下來。


    前幾日的暴雨使得河穀中的積水暴漲,他早就令人在上遊築起了堤壩。


    原本想著可以從正麵擊潰莫臥兒的軍隊,看來此時也隻能利用水攻了。


    入夜後,牛金星便派人決堤放水。


    隨著幾處堤壩被人掘開,幾處水流匯聚在一起,使得之前還平穩的河流一下便暴躁起來。


    洶湧的河水漫過河床,沿著河穀向著下遊的莫臥兒大營唿嘯而去!


    還在睡夢中的沙·賈汗被手下喊醒,趕緊掩護他轉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


    而他們原本的大營則是被漫出河道的洪水給衝垮了,整個營地亂做一團。


    更不幸的是李自成率領大軍順流而下,趁勢殺向了他們。


    此時的莫臥兒大軍群龍無首,各部隻能各自為戰,形不成有效的抵抗。


    喊殺聲持續了整整一個晚上,河穀中到處都是莫臥兒人的屍體。


    莫臥兒帝國可謂是潰不成軍,最後沙·賈汗僅僅率領三千多人逃到了木爾坦。


    原本他留在木爾坦的三萬各部聯軍,一看莫臥兒帝國大敗,趕緊連夜撤軍。


    僅僅一天的功夫,就全部做了鳥獸散。


    這讓試圖重新整頓兵馬的沙·賈汗大失所望。


    木爾坦附近的部族原本是擁護李自成的,隻是攝於莫臥兒的大軍到來,才又重新依附於沙·賈汗。


    如今他們正在密謀將沙·賈汗抓起來獻給李自成。


    好在國相巴巴克及時發現了這幫人的圖謀,帶著沙·賈汗連夜逃出了木爾坦,才避免了這場悲劇。


    他們好不容易帶領殘兵敗將逃迴了德裏城。


    迴到德裏的沙·賈汗驚魂未定。


    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已經對莫臥兒帝國失去了控製力。


    他的這場慘敗影響太大了。


    原本那些南方的王國還隻是偷偷摸摸的同英國人勾搭。


    如今隨著他的慘敗,這些王國全都公開獨立了。


    即便是這個德裏城,原本與世無爭的錫克教徒,也開始蠢蠢欲動了。


    錫克教第五代祖師阿爾瓊開始在德裏號召錫克教徒反對沙·賈汗。


    如今支持沙·賈汗的莫臥兒高層大多死於亂軍之中,他根本就無法控製德裏的局麵。


    李自成稱雄帝國的西北,那些歐洲人到處竄搗南方的王國獨立,如今錫克教又趁機作亂。


    麵對如此內憂外患的局麵,沙·賈汗隻得求助於華夏帝國了。


    雖然華夏人也對莫臥兒虎視眈眈,但他們隻要莫臥兒的地和錢,並不要自己的命。


    其他的幾方勢力恨不得將自己殺之而後快!


    盡管知道自己是與虎謀皮,但沙·賈汗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但如何說動華夏幫助自己,又讓莫臥兒帝國犯難了。


    整個印度東海岸已經全部割讓給華夏了,總不能將西海岸也全部割讓給華夏?


    印度西海岸同東海岸可不一樣。


    印度西海岸孟買,第烏,果阿這些城市早就被葡萄牙和英國拿下了,他們已經控製了長達數百年的時間。


    除了修建了港口外,還造了炮台,棱堡等防禦設施,絕不會輕易放棄的。


    最終他們還是想到了最古老的辦法,和親!


    沙·賈汗的第二任妻子泰姬·瑪哈爾是一位絕世佳人。


    阿姬曼·芭奴,這個來自波斯的女子,美麗聰慧,多才多藝,瑪哈爾嫁給沙·賈汗的20多年裏,兩人形影不離,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沙·賈汗的榮辱征戰。


    沙·賈汗封她為“泰姬·瑪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可謂是三千寵愛在一身。可惜的是,不論中外,自古紅顏多薄命。


    1622年泰姬在生下第14個孩子後香消玉殞,死時年僅38歲。死訊傳來,沙·賈汗悲痛欲絕,竟然一夜白頭。


    她的最後願望就是長眠在一座美麗的陵墓中。


    於是,一個悲痛的丈夫沙·賈汗親自設計,動用了王室的特權,動用了幾萬工人,傾舉國之力,耗無數錢財,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


    就是後世著名的泰姬陵,當然此時這座陵寢尚未完工。


    也正是泰姬陵的修建使得莫臥兒帝國的財政不堪重負。


    但是“泰姬·瑪哈爾”還是為沙·賈汗留下了幾個美麗的公主。


    其中他最寵愛的小公主瑪哈爾今年才13歲,她完美的繼承了自己母親的美貌,也是沙·賈汗的心頭肉。


    盡管心中萬般不舍,但是為了莫臥兒帝國能夠延續,為了“泰姬陵”能夠繼續修建下去,此時沙·賈汗也隻有獻出自己的小女兒了。


    他相信世界上沒有一個男人可以抵擋的住瑪哈爾的容貌。


    很快國相巴巴克就去加爾各答找到了李定國。


    和親這麽大的事情,可不是他一個緬甸總督可以做主的。


    於是他又派人一路護送他們前往華夏在西域的首府伊犁。


    當李獻忠看到瑪哈爾的時候,幾乎都要驚呆了。


    這是典型的一個異域美人,皮膚白皙,身材婀娜。


    波斯血統使得瑪哈爾的五官輪廓更加分明。


    可以說她是李獻忠見過的最美麗的女子,比年輕時的哈齊婭同自己的其他嬪妃都要美豔。


    此時他的腦海中迅速閃過了“妲己”、“褒姒”等幾個名字,這女人絕對是“紅顏禍水”級別的。


    好在李獻忠如今已經不是一個毛頭小夥了,不然非得淪陷了不可。


    但是年方十五,血氣方剛的李世祖就沒有這樣的定力了。


    他的目光幾乎沒有從瑪哈爾的身上移開過。


    直到李獻忠幹咳了幾聲,他才戀戀不舍的看向了自己。


    虧得是平時自己的家教甚嚴,不然這小子此時估計已經跪在地上請求自己賜婚了。


    自家的老二還是好福氣啊,幸虧他隻是一個二皇子。


    如果求婚的對象是自家老大,李獻忠說啥也不會同意這樣的“紅顏禍水”進入太子東宮的。


    這時他突然開始理解李隆基為啥要搶自己的兒媳婦了。


    也許幾百年前的同一個上午,李隆基正是看到了一個這樣的兒媳婦,才會把持不住的吧?


    最終李獻忠還是同意了這場聯姻。


    華夏二皇子李世祖正式迎娶了莫臥兒帝國的公主瑪哈爾。


    之後李世祖率領2萬華夏主力前往德裏,替自己的老丈人平定國內的叛亂!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地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地書生並收藏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