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致慢慢地掃了四周幾眼,見沒人注意到自己,葉致才小聲給葉數解釋起來:“樂正大小姐不是別人,正是未來的太子妃。(.)長則兩年,短則一年,就要跟太子殿下成婚的。”
“啊?!”葉數一愣,又追著葉致問:“那她怎麽不在自己府裏待嫁,跑到宮裏去做什麽?”
就連葉致都快忍不住要扶額了,葉數還真是一門心思都撲在習武上,居然對樂正大小姐的事情聞所未聞?
難怪容氏愁得夜裏都睡不著覺了!
但葉致也沒法不迴她,葉數有點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拗,若是葉致嫌麻煩不肯給她解惑,隻怕她接下來就要去問平日裏對她不錯的高元霜了。
那豈不是更丟人。
隻好細聲細語地跟葉數解釋起來。
原來這樂正家亦是開國功臣之家,若是論起來,功績還在昭國公秦家之前。樂正齊原為前朝哀帝幕僚,因擁立之功,累封中軍大將軍、大都督、祁縣侯,最後官至驃騎大將軍。哀帝昏聵無能,樂正齊不忍民不聊生,接受了高祖勸降,最終幫助楚高祖取哀帝而代指。
傳說哀帝死前曾指天詛咒樂正齊。
自大楚開國至今,百年之見,果然樂正家一代代凋零下來,每代族長都活不過三十歲。直到今日,樂正家嫡枝死的死散的散,隻剩下樂正大小姐一個女兒。眼看著樂正家連個照顧撫養大小姐的親人都不剩,還是皇上與太後不顧傳說中的哀帝詛咒,把當年不過三歲的樂正大小姐抱進興慶宮撫養,還定下了和太子的婚約。
葉數聽得連連點頭:“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樂正家沒人了,還輪不到秦家做這個‘勳貴第一家’的位置了?”
葉致大為頭疼:“二妹妹!這種話你同我說說也就罷了,當著別人的麵,可千萬……”
葉數哈哈直笑,道:“大姐姐也太小心了,我不過是隨口一說,哪裏會到處跟別人嚼舌頭呢。”
她是不知道有多少事情都壞在這個“隨口一說”上。
此時此刻,葉致也沒有別的辦法,隻好把此事摁下不提,把話題岔了開去。
***
已經到了午正時分,六王妃升座,依次按照親戚間的長幼次序受了眾人的禮,像是葉家等並非直係親戚的直接等著拜完後開席。(.無彈窗廣告)
一陣歡聲笑語之後,諸位女眷便一齊移坐到了水榭裏。
六王府在水榭邊搭了戲台子,就是為了方便開席後可以一邊飲酒,一邊聽戲。
趁著這拜壽開席的功夫,諸位女眷親自帶來的壽禮也呈了上去,大多都是各家小姐們所手製的細巧東西。
六王妃一一看過,等到了聽戲的時候,便問了起來。
此時葉數正在跟葉致小聲嘀咕著:“我瞧著六王妃那個犀角黃金鈿莊如意很是眼熟的樣子,後來仔細一想,持盈師傅那裏是不是有個差不多工藝的經筒?”
經她一提,葉致恍惚間也有些印象,隻是她著實記不太清楚了,隻好含含糊糊應了一句:“可能是有吧?”
六王妃那句“不知道葉府哪件百鳥響鈴裙是哪位小姐所繡的?”問出來,葉致頓時背上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待六王妃取來那條響鈴裙,一時間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葉家女眷身上。
鄭老夫人嗬嗬笑道:“是我這四個孫女兒一齊繡的,倒叫王妃見笑了。”
“老夫人也太謙虛了。”六王妃抿了嘴笑,“這要精致的繡工,我看比飛仙閣也差不了多少,更不要提這裙擺上還用了染繡,可真真是用心!”
“可不是,孔雀金線繡出來的染繡,我這還是第一次見呢。”
“好巧的心思,也不知道是葉家哪位小姐想出來的?”
“心思巧,這手藝可是更俊,我可是又幾年沒見到繡得這樣精巧的染繡了。”
“我聽說飛仙閣也有幾年沒聘到懂染繡的繡娘了,不知道鄭老夫人是從何處請來的師傅?若是方便,不妨給我們介紹介紹……”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著,言語間滿是對葉府所送的響鈴裙之讚歎。
就連六王妃也問:“這染繡技法,也是四位小姐都精通麽?”
葉致暗暗歎息。
若隻問整條裙子是何人所繡,還可以蒙混過去,可問到染繡,是無論如何都含糊不過去了。
她已經不想去看葉攸和葉敏作何表情,隻能打疊起精神,全力應付六王妃的問詢。
葉致站起身,落落大方地行了一禮:“是母親看我喜歡,才從從江南請了師傅,專門教我一人染繡的。小女才疏學淺,當不得精通兩字。”
六王妃這才第一次仔仔細細打量著葉致。
這一眼,卻讓她有些愣住了。
眼前這個小姑娘,高鼻深目,長眉入鬢,端得是一副閑花照水般的好相貌。不止如此,葉致眉宇間卻另有一股勃勃英氣,一下子便中和了這副相貌中過於濃豔嬌媚的部分,目光璀璨,令人見之忘俗。
她卻並不是驚異於葉致小小年紀便已生得這樣的好相貌,而是驚異於葉致這長相令她感到極為眼熟!
可她卻一時想不起究竟是在哪裏看到過這張臉了。
再轉念一想,葉致是慶國公府的大小姐,京中勳貴之間姻親關係之錯綜複雜,一時半會哪裏說得清楚?外甥多似舅,葉致長得更像喬家人,也是正常的。
“看你小小年紀,卻懂染繡這樣高深的技法,還能不一起為傲,著實不簡單。”六王妃笑道,“好孩子,難為你這麽費心,這上麵的金翅大鵬鳥,可也是你繡的?”
葉致半屈膝禮了一禮:“殿下慧眼。”
“還是個有佛性的。”六王妃誇了一句,指著響鈴裙上那幾隻金翅大鵬給自己身邊的城陽長公主、樂正大小姐等人看,“你瞧瞧,這形製,這動作,不是個精讀過經書的,哪裏繡得出來?”
城陽長公主也趁勢抬舉葉致道:“正是呢,這孩子前陣子給我繡了個《癡華鬘》的桌屏,我看著就極好,難為她懂這麽些佛理。”
樂正大小姐看著葉致直笑:“葉皓清的妹妹,自然是好的。”
葉致忙道:“長公主殿下、樂正小姐過譽了。”
六王妃很是喜歡她這等溫婉謙和、不驕不躁的性子,叫葉致到自己身邊,拉著她的手又細細打量了一番,又笑問:“好孩子,你今年幾歲了?”
葉致道:“王妃殿下,我屬兔!”
二嬸容氏也笑道:“八月份剛過了生日。”
“好好。”六王妃連讚了幾聲,又吩咐身邊的侍女挽篆,“去,取那套綠牙拔鏤尺來,送給葉大小姐。”
葉致也不推辭,落落大方地道了謝,六王妃也不許她迴去席上,命她在自己右手邊高元霜等幾位郡主縣主的席上坐了。
高元霜跑過來拉著她坐下,又笑道:“好妹妹,我就說你這手絕活,總不會埋沒了!你看,到底是我說中了吧!”
葉致隻管做羞澀狀:“是王妃殿下慧眼,你怎麽就來邀功了呢?”
兩句話說的席上幾位郡主縣主一同笑起來,其中一位看起來年長些的笑道:“平時我們礙著麵子不肯說你,你看,這下被戳穿了吧。”
高元霜也笑道:“我和長生妹妹好著呢。來,長生妹妹,這位是安昌郡王家的瑤君郡主,你隻管叫她瑩姐姐就是。”
葉致在她引薦下,和幾位郡主縣主見了禮,各自齒序之後,發現席上葉致倒是最小的。
“還要諸位姐姐多關照了。”既然六王妃和城陽長公主都這樣抬舉她,又有高元霜處處為她照著想,葉致也不好一派小家子氣,便隨著高元霜的意思稱唿她們姐姐。
瑤君郡主看葉致年紀雖小,卻是知情懂禮,更繡得一手好染繡,十分難得。
便也高看她一眼:“長生妹妹不必客氣,你是不知道我們這些人。平日有個華莊鬧騰,一個人頂得了別人十個,見了你這樣乖巧伶俐的,不知道有多喜歡呢。”
定安公主今日並沒有過來。
葉致笑道:“往日在家裏,我也是聽大哥提起過的,定安公主性格活潑,很是討皇上喜歡。”
高元霜接話說:“可不是,不然也不會帶著她一起去探望永穆姑祖母了。”
葉致也聽說了,自從進了冬天,永穆大長公主身上就有些不爽快。
想來是有了些春秋,所以每到換季時總要適應許久的關係,不要說是永穆大長公主,就是宮中一切待遇與太後相差無幾的莊穎貴太妃,聽說也是連日進著湯藥。
葉府也派了喬氏和容氏前去問安。隻可惜葉致年幼,又沒有誥命在身,不得跟著同往,無法迴報永穆大長公主之前贈項圈的情意。
戲台上正咿咿呀呀地唱著《定情》,台上的小旦唱至情濃處:“霓裳天上聲,牆外行人聽。音節明,宮商正,風內高低應。偷從笛裏寫出無餘剩。人散曲終紅樓靜,半牆殘月搖花影。”
台下就有夫人捏著手帕輕輕拭著眼角。
樂正大小姐歎道:“誰知道比翼分飛連理死,綿綿恨無盡止。這世上的事情,總歸是脫不開出人意表四個字。”
“啊?!”葉數一愣,又追著葉致問:“那她怎麽不在自己府裏待嫁,跑到宮裏去做什麽?”
就連葉致都快忍不住要扶額了,葉數還真是一門心思都撲在習武上,居然對樂正大小姐的事情聞所未聞?
難怪容氏愁得夜裏都睡不著覺了!
但葉致也沒法不迴她,葉數有點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拗,若是葉致嫌麻煩不肯給她解惑,隻怕她接下來就要去問平日裏對她不錯的高元霜了。
那豈不是更丟人。
隻好細聲細語地跟葉數解釋起來。
原來這樂正家亦是開國功臣之家,若是論起來,功績還在昭國公秦家之前。樂正齊原為前朝哀帝幕僚,因擁立之功,累封中軍大將軍、大都督、祁縣侯,最後官至驃騎大將軍。哀帝昏聵無能,樂正齊不忍民不聊生,接受了高祖勸降,最終幫助楚高祖取哀帝而代指。
傳說哀帝死前曾指天詛咒樂正齊。
自大楚開國至今,百年之見,果然樂正家一代代凋零下來,每代族長都活不過三十歲。直到今日,樂正家嫡枝死的死散的散,隻剩下樂正大小姐一個女兒。眼看著樂正家連個照顧撫養大小姐的親人都不剩,還是皇上與太後不顧傳說中的哀帝詛咒,把當年不過三歲的樂正大小姐抱進興慶宮撫養,還定下了和太子的婚約。
葉數聽得連連點頭:“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樂正家沒人了,還輪不到秦家做這個‘勳貴第一家’的位置了?”
葉致大為頭疼:“二妹妹!這種話你同我說說也就罷了,當著別人的麵,可千萬……”
葉數哈哈直笑,道:“大姐姐也太小心了,我不過是隨口一說,哪裏會到處跟別人嚼舌頭呢。”
她是不知道有多少事情都壞在這個“隨口一說”上。
此時此刻,葉致也沒有別的辦法,隻好把此事摁下不提,把話題岔了開去。
***
已經到了午正時分,六王妃升座,依次按照親戚間的長幼次序受了眾人的禮,像是葉家等並非直係親戚的直接等著拜完後開席。(.無彈窗廣告)
一陣歡聲笑語之後,諸位女眷便一齊移坐到了水榭裏。
六王府在水榭邊搭了戲台子,就是為了方便開席後可以一邊飲酒,一邊聽戲。
趁著這拜壽開席的功夫,諸位女眷親自帶來的壽禮也呈了上去,大多都是各家小姐們所手製的細巧東西。
六王妃一一看過,等到了聽戲的時候,便問了起來。
此時葉數正在跟葉致小聲嘀咕著:“我瞧著六王妃那個犀角黃金鈿莊如意很是眼熟的樣子,後來仔細一想,持盈師傅那裏是不是有個差不多工藝的經筒?”
經她一提,葉致恍惚間也有些印象,隻是她著實記不太清楚了,隻好含含糊糊應了一句:“可能是有吧?”
六王妃那句“不知道葉府哪件百鳥響鈴裙是哪位小姐所繡的?”問出來,葉致頓時背上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待六王妃取來那條響鈴裙,一時間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葉家女眷身上。
鄭老夫人嗬嗬笑道:“是我這四個孫女兒一齊繡的,倒叫王妃見笑了。”
“老夫人也太謙虛了。”六王妃抿了嘴笑,“這要精致的繡工,我看比飛仙閣也差不了多少,更不要提這裙擺上還用了染繡,可真真是用心!”
“可不是,孔雀金線繡出來的染繡,我這還是第一次見呢。”
“好巧的心思,也不知道是葉家哪位小姐想出來的?”
“心思巧,這手藝可是更俊,我可是又幾年沒見到繡得這樣精巧的染繡了。”
“我聽說飛仙閣也有幾年沒聘到懂染繡的繡娘了,不知道鄭老夫人是從何處請來的師傅?若是方便,不妨給我們介紹介紹……”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著,言語間滿是對葉府所送的響鈴裙之讚歎。
就連六王妃也問:“這染繡技法,也是四位小姐都精通麽?”
葉致暗暗歎息。
若隻問整條裙子是何人所繡,還可以蒙混過去,可問到染繡,是無論如何都含糊不過去了。
她已經不想去看葉攸和葉敏作何表情,隻能打疊起精神,全力應付六王妃的問詢。
葉致站起身,落落大方地行了一禮:“是母親看我喜歡,才從從江南請了師傅,專門教我一人染繡的。小女才疏學淺,當不得精通兩字。”
六王妃這才第一次仔仔細細打量著葉致。
這一眼,卻讓她有些愣住了。
眼前這個小姑娘,高鼻深目,長眉入鬢,端得是一副閑花照水般的好相貌。不止如此,葉致眉宇間卻另有一股勃勃英氣,一下子便中和了這副相貌中過於濃豔嬌媚的部分,目光璀璨,令人見之忘俗。
她卻並不是驚異於葉致小小年紀便已生得這樣的好相貌,而是驚異於葉致這長相令她感到極為眼熟!
可她卻一時想不起究竟是在哪裏看到過這張臉了。
再轉念一想,葉致是慶國公府的大小姐,京中勳貴之間姻親關係之錯綜複雜,一時半會哪裏說得清楚?外甥多似舅,葉致長得更像喬家人,也是正常的。
“看你小小年紀,卻懂染繡這樣高深的技法,還能不一起為傲,著實不簡單。”六王妃笑道,“好孩子,難為你這麽費心,這上麵的金翅大鵬鳥,可也是你繡的?”
葉致半屈膝禮了一禮:“殿下慧眼。”
“還是個有佛性的。”六王妃誇了一句,指著響鈴裙上那幾隻金翅大鵬給自己身邊的城陽長公主、樂正大小姐等人看,“你瞧瞧,這形製,這動作,不是個精讀過經書的,哪裏繡得出來?”
城陽長公主也趁勢抬舉葉致道:“正是呢,這孩子前陣子給我繡了個《癡華鬘》的桌屏,我看著就極好,難為她懂這麽些佛理。”
樂正大小姐看著葉致直笑:“葉皓清的妹妹,自然是好的。”
葉致忙道:“長公主殿下、樂正小姐過譽了。”
六王妃很是喜歡她這等溫婉謙和、不驕不躁的性子,叫葉致到自己身邊,拉著她的手又細細打量了一番,又笑問:“好孩子,你今年幾歲了?”
葉致道:“王妃殿下,我屬兔!”
二嬸容氏也笑道:“八月份剛過了生日。”
“好好。”六王妃連讚了幾聲,又吩咐身邊的侍女挽篆,“去,取那套綠牙拔鏤尺來,送給葉大小姐。”
葉致也不推辭,落落大方地道了謝,六王妃也不許她迴去席上,命她在自己右手邊高元霜等幾位郡主縣主的席上坐了。
高元霜跑過來拉著她坐下,又笑道:“好妹妹,我就說你這手絕活,總不會埋沒了!你看,到底是我說中了吧!”
葉致隻管做羞澀狀:“是王妃殿下慧眼,你怎麽就來邀功了呢?”
兩句話說的席上幾位郡主縣主一同笑起來,其中一位看起來年長些的笑道:“平時我們礙著麵子不肯說你,你看,這下被戳穿了吧。”
高元霜也笑道:“我和長生妹妹好著呢。來,長生妹妹,這位是安昌郡王家的瑤君郡主,你隻管叫她瑩姐姐就是。”
葉致在她引薦下,和幾位郡主縣主見了禮,各自齒序之後,發現席上葉致倒是最小的。
“還要諸位姐姐多關照了。”既然六王妃和城陽長公主都這樣抬舉她,又有高元霜處處為她照著想,葉致也不好一派小家子氣,便隨著高元霜的意思稱唿她們姐姐。
瑤君郡主看葉致年紀雖小,卻是知情懂禮,更繡得一手好染繡,十分難得。
便也高看她一眼:“長生妹妹不必客氣,你是不知道我們這些人。平日有個華莊鬧騰,一個人頂得了別人十個,見了你這樣乖巧伶俐的,不知道有多喜歡呢。”
定安公主今日並沒有過來。
葉致笑道:“往日在家裏,我也是聽大哥提起過的,定安公主性格活潑,很是討皇上喜歡。”
高元霜接話說:“可不是,不然也不會帶著她一起去探望永穆姑祖母了。”
葉致也聽說了,自從進了冬天,永穆大長公主身上就有些不爽快。
想來是有了些春秋,所以每到換季時總要適應許久的關係,不要說是永穆大長公主,就是宮中一切待遇與太後相差無幾的莊穎貴太妃,聽說也是連日進著湯藥。
葉府也派了喬氏和容氏前去問安。隻可惜葉致年幼,又沒有誥命在身,不得跟著同往,無法迴報永穆大長公主之前贈項圈的情意。
戲台上正咿咿呀呀地唱著《定情》,台上的小旦唱至情濃處:“霓裳天上聲,牆外行人聽。音節明,宮商正,風內高低應。偷從笛裏寫出無餘剩。人散曲終紅樓靜,半牆殘月搖花影。”
台下就有夫人捏著手帕輕輕拭著眼角。
樂正大小姐歎道:“誰知道比翼分飛連理死,綿綿恨無盡止。這世上的事情,總歸是脫不開出人意表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