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致話音未落,便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了。
以父親的脾氣,哪還容得自己辯解了?
果不其然,待到葉致小心翼翼地抬起頭來,就瞧見了喬氏正用帕子掩嘴笑著,旁邊的綠竹與綠萼、瓊琚及伽羅,也均是一副強忍住笑意的模樣。
葉致圈住喬氏臂彎,將頭靠在喬氏身前,扁著嘴道:“母親!您又拿著父親玩笑長生了!”
喬氏輕輕點了點葉致的鼻尖:“不嚇嚇你,下次你父親真的到了,看你如何是好!”
“母親,夫子們從小就在講狼來了的故事,您若老是這麽哄我,怕是我都要掉以輕心了,那要真叫父親逮著了的話……”葉致略一停頓,隨即撲閃著眼睛,可憐巴巴望著喬氏。“父親一定是要大加責罰於我,母親您可舍得?”
“你啊,人小鬼大的,我是說不過你。”喬氏隨即將頭扭到一邊,詳裝出生氣的模樣來,卻是又忍不住慈和笑意。
“好了好了,長生以後好好聽話便是。母親,我這下了課便巴巴過來了,可是有事情給您稟報的!”葉致話鋒一轉,神色也隨之謹然不少,“先前堂間休息時,祖母派了白玉過來,叫我們姐妹幾個為六王妃壽辰繡幅裙擺做禮物。”
喬氏微微一笑,替葉致理了理微皺的衣襟:“方才你祖母也派人過來同我說過了,叫咱們幾房晚膳前都湊到樂壽堂去,才好細細商量一番。”
“我也要去?”葉致頗有點兒不情願的模樣。“上了大半天課,又累又熱的。”
“你當然要去了,出什麽賀禮,事關咱們國公府的體麵,你們幾個的這份賀禮,不光事關體麵,更是事關你們前程的!你可千萬要給我好好上心了!”喬氏話頭免不了又落在了對葉致的教育上。
雖說這個女兒叫她百般放心,卻總又不知為何,常常是提心吊膽著,生怕她會出差池。
葉致忙挺直脊背,略有些誇張地擺出義正言辭的莊嚴姿態來:“母親放心,我可是一百個上了心的!這一路上我腦子裏可盡是在想著,要怎麽繡這副裙擺才好呢!”
略頓了頓,她又繼續說道:“我覺得吧,這貓爪繡球倒是個甚好的圖樣,畢竟那六王妃也不過與母親您的年紀相當,繡那些個鬆鶴梅桃之類的,又沒新意又很是老氣……”
接下來,葉致甚是仔細的與母親討論起了自己對這裙擺刺繡的計劃來。
總歸都還是普普通通的凡人。
總歸都有著生老病死與七情六欲的宿命之苦。
葉致心知,即便自己千百萬個不想承認,心中對於好前程的向往,卻是同葉敏她們一樣的。
隻不過對於這所謂好前程的理解,她們各有各的不同。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別人的路,她管不了。
自己的路,要對得起自己。
***
國公府花園一隅,坐落著一所青磚壘成的小小院落。
在幾棵木蘭樹的掩映下,這院落顯得十分清幽靜謐,似乎與這國公府恢弘磅礴雕梁畫棟的大格局格格不入了些。
幾個丫頭婆子正在院落裏外清掃打理著,似乎也是受了著氣氛感染,個個也都是清心寡欲的模樣。
但總歸是為這院落增添了些許人氣,不至於叫人感覺這院落荒蕪敗落。
院落為四合一進,中央架著一尊銅雕香爐,足有寶鼎大小,香火竟也十分旺盛。
原來著所院落便是國公府中的家廟了。
國公府府邸第四進主院乃是家族祠堂,供奉的都是祖宗先賢。
但是自先代國公起,府中子嗣眷屬大多都篤信佛教。
為顯虔誠,先代國公便在著花園中修建了一所家廟。以供後世眷屬參拜尊崇。
到了葉致祖父葉祖蔭一輩,鄭老夫人更是極為誠敬,多次對家廟進行了翻修整理。
喬氏深得鄭老夫人心意,多年前特意於九蓮山請了位尼姑師父,常駐家廟,不時為府中上下宣講佛法。
葉致最初開始參悟佛法,便是透過家廟裏這位主持——持盈法師開始的。
自此葉致便一發不可收拾,真心實意對佛法產生了興趣。
隻要一有空閑,便會到這家廟中來。
上在佛前炷香,再與持盈師父論一論道。
隻不過這一年多來,持盈師父大半時間都纏綿於病榻,葉致也常常見不到她。
但是有空就來向佛祖上香的習慣,葉致還是一直在堅持著。
葉致一會兒要跟著母親同去樂壽堂,看著還有些時間,便想到了去家廟去上柱香,並瞧一瞧持盈師父。
葉致身後依舊跟著瓊琚與伽羅,到了家廟門口,便有小徒弟迎上前來:“大姑娘來了。”
“持盈師父身體如何了?”葉致盡量放低聲音,一則是為了不攪佛門清靜,二則是持盈師父的身體也需要靜養。
小徒弟麵露擔憂之色:“師父這幾日胸痛又犯了,還伴著咳血。按著之前的方子吃藥,卻是不見起色。”
葉致聞言,不禁也有些急躁起來:“那就再尋個更好的大夫繼續瞧!迴頭我就去同母親說,請她尋全京城最好的大夫來!”
在這國公府中,除了父母兄長,鮮少有人能得了葉致信任,使她敞開心扉交往的。
持盈師父便是其中之一。
自葉致懂事開始,持盈師父不但是她的佛法良師,也更是她的人生益友。
雖說益友這個詞,用在稚氣少女與衰朽女尼之間並不合適,但偏偏就是在這兩人身上,卻生長出了超脫於歲月之外的誠摯與信賴。
持盈師父身體好些時總說,葉致是五根通達之人。
信於正道,修□□無間無雜,於□□記憶不忘,攝心不散,於諸法觀照明了。
根即能生之義,謂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也許正是因著葉致的這份不平凡,才築成了這份有些與眾不同的情意。
所以隻要葉致尚有一絲能力,哪怕是想辦法進宮求禦醫,她也定要保得持盈師父平安!
“大姑娘,其實師父她……”小徒弟話說一半,便雙眉打結,似乎很是躊躇。
葉致聽到此處,心下不禁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她十分敏感的意識到了,小徒弟下麵可能不會是什麽好話。
便當即打斷了她:“你不用說了,我上完香,自去拜見師父。”
***
先於家廟大雄寶殿向佛祖進香,葉致便跟著小徒弟來到了家廟中的一間廂房門前。
“大姑娘稍等,我這就去向師父通報一聲。”小徒弟依舊欲言又止的糾結模樣。
看樣子是持盈對她有所交代。
持盈師父到底病到何種程度?瞧著小徒弟的反應,倒像是她有意不見自己,且一定同著小丫頭說過些什麽。
若是不能親眼所見,葉致始終是不能安心的。
葉致滿心焦灼地等在門外。
好半晌,房間中都是靜悄悄的。
端的是葉致素來理智,才沒來個葉數上身,直接踹門衝進屋去。
此時房門終於打開了,小徒弟悄聲道:“大姑娘,師父請您進來了。”
葉致獨個兒走進屋裏,小徒弟便也帶上門出了屋。
廂房麵積並不大,卻也分做了裏外兩室。
外室迎著房門的牆壁上懸著三聖佛像,中為阿彌陀佛,左為觀世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
佛像前擺有供桌,供桌之上陳列著幾式供果,以及香爐木魚。
供桌之下還有蒲團一隻。
可算得上是簡樸至極。
再看內室,竟比起外室還要素淨幾分,不過是一張素木四柱架子床,一口素木箱櫃,以及一張八仙桌子,四把條椅。
這廂房乃是持盈師父平日裏的起居之所,葉致雖與她親厚,卻是甚少會在此處與她詢學佛法。
葉致心知,無論是母親還是鄭老夫人,斷都絕不會苛待於持盈師父。
所以這廂房內會有如此布置,也大凡不過是師父有意為之。
但心裏始終有些不是滋味。
而更叫葉致心頭一緊的是,這麽多年來,自己竟然從來沒有注意到過持盈師父的生活。
佛法是高深莫測的,是超脫於塵世的。
但是研習佛法的人,又有哪個能做到不食人間煙火氣呢?
葉致猛然間意識到,也許自己所謂的佛法造詣,不過是些站不住腳的空中樓閣而已。
正在葉致恍惚間,四柱架子床上傳來一陣猛烈地咳嗽聲。
以父親的脾氣,哪還容得自己辯解了?
果不其然,待到葉致小心翼翼地抬起頭來,就瞧見了喬氏正用帕子掩嘴笑著,旁邊的綠竹與綠萼、瓊琚及伽羅,也均是一副強忍住笑意的模樣。
葉致圈住喬氏臂彎,將頭靠在喬氏身前,扁著嘴道:“母親!您又拿著父親玩笑長生了!”
喬氏輕輕點了點葉致的鼻尖:“不嚇嚇你,下次你父親真的到了,看你如何是好!”
“母親,夫子們從小就在講狼來了的故事,您若老是這麽哄我,怕是我都要掉以輕心了,那要真叫父親逮著了的話……”葉致略一停頓,隨即撲閃著眼睛,可憐巴巴望著喬氏。“父親一定是要大加責罰於我,母親您可舍得?”
“你啊,人小鬼大的,我是說不過你。”喬氏隨即將頭扭到一邊,詳裝出生氣的模樣來,卻是又忍不住慈和笑意。
“好了好了,長生以後好好聽話便是。母親,我這下了課便巴巴過來了,可是有事情給您稟報的!”葉致話鋒一轉,神色也隨之謹然不少,“先前堂間休息時,祖母派了白玉過來,叫我們姐妹幾個為六王妃壽辰繡幅裙擺做禮物。”
喬氏微微一笑,替葉致理了理微皺的衣襟:“方才你祖母也派人過來同我說過了,叫咱們幾房晚膳前都湊到樂壽堂去,才好細細商量一番。”
“我也要去?”葉致頗有點兒不情願的模樣。“上了大半天課,又累又熱的。”
“你當然要去了,出什麽賀禮,事關咱們國公府的體麵,你們幾個的這份賀禮,不光事關體麵,更是事關你們前程的!你可千萬要給我好好上心了!”喬氏話頭免不了又落在了對葉致的教育上。
雖說這個女兒叫她百般放心,卻總又不知為何,常常是提心吊膽著,生怕她會出差池。
葉致忙挺直脊背,略有些誇張地擺出義正言辭的莊嚴姿態來:“母親放心,我可是一百個上了心的!這一路上我腦子裏可盡是在想著,要怎麽繡這副裙擺才好呢!”
略頓了頓,她又繼續說道:“我覺得吧,這貓爪繡球倒是個甚好的圖樣,畢竟那六王妃也不過與母親您的年紀相當,繡那些個鬆鶴梅桃之類的,又沒新意又很是老氣……”
接下來,葉致甚是仔細的與母親討論起了自己對這裙擺刺繡的計劃來。
總歸都還是普普通通的凡人。
總歸都有著生老病死與七情六欲的宿命之苦。
葉致心知,即便自己千百萬個不想承認,心中對於好前程的向往,卻是同葉敏她們一樣的。
隻不過對於這所謂好前程的理解,她們各有各的不同。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別人的路,她管不了。
自己的路,要對得起自己。
***
國公府花園一隅,坐落著一所青磚壘成的小小院落。
在幾棵木蘭樹的掩映下,這院落顯得十分清幽靜謐,似乎與這國公府恢弘磅礴雕梁畫棟的大格局格格不入了些。
幾個丫頭婆子正在院落裏外清掃打理著,似乎也是受了著氣氛感染,個個也都是清心寡欲的模樣。
但總歸是為這院落增添了些許人氣,不至於叫人感覺這院落荒蕪敗落。
院落為四合一進,中央架著一尊銅雕香爐,足有寶鼎大小,香火竟也十分旺盛。
原來著所院落便是國公府中的家廟了。
國公府府邸第四進主院乃是家族祠堂,供奉的都是祖宗先賢。
但是自先代國公起,府中子嗣眷屬大多都篤信佛教。
為顯虔誠,先代國公便在著花園中修建了一所家廟。以供後世眷屬參拜尊崇。
到了葉致祖父葉祖蔭一輩,鄭老夫人更是極為誠敬,多次對家廟進行了翻修整理。
喬氏深得鄭老夫人心意,多年前特意於九蓮山請了位尼姑師父,常駐家廟,不時為府中上下宣講佛法。
葉致最初開始參悟佛法,便是透過家廟裏這位主持——持盈法師開始的。
自此葉致便一發不可收拾,真心實意對佛法產生了興趣。
隻要一有空閑,便會到這家廟中來。
上在佛前炷香,再與持盈師父論一論道。
隻不過這一年多來,持盈師父大半時間都纏綿於病榻,葉致也常常見不到她。
但是有空就來向佛祖上香的習慣,葉致還是一直在堅持著。
葉致一會兒要跟著母親同去樂壽堂,看著還有些時間,便想到了去家廟去上柱香,並瞧一瞧持盈師父。
葉致身後依舊跟著瓊琚與伽羅,到了家廟門口,便有小徒弟迎上前來:“大姑娘來了。”
“持盈師父身體如何了?”葉致盡量放低聲音,一則是為了不攪佛門清靜,二則是持盈師父的身體也需要靜養。
小徒弟麵露擔憂之色:“師父這幾日胸痛又犯了,還伴著咳血。按著之前的方子吃藥,卻是不見起色。”
葉致聞言,不禁也有些急躁起來:“那就再尋個更好的大夫繼續瞧!迴頭我就去同母親說,請她尋全京城最好的大夫來!”
在這國公府中,除了父母兄長,鮮少有人能得了葉致信任,使她敞開心扉交往的。
持盈師父便是其中之一。
自葉致懂事開始,持盈師父不但是她的佛法良師,也更是她的人生益友。
雖說益友這個詞,用在稚氣少女與衰朽女尼之間並不合適,但偏偏就是在這兩人身上,卻生長出了超脫於歲月之外的誠摯與信賴。
持盈師父身體好些時總說,葉致是五根通達之人。
信於正道,修□□無間無雜,於□□記憶不忘,攝心不散,於諸法觀照明了。
根即能生之義,謂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也許正是因著葉致的這份不平凡,才築成了這份有些與眾不同的情意。
所以隻要葉致尚有一絲能力,哪怕是想辦法進宮求禦醫,她也定要保得持盈師父平安!
“大姑娘,其實師父她……”小徒弟話說一半,便雙眉打結,似乎很是躊躇。
葉致聽到此處,心下不禁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她十分敏感的意識到了,小徒弟下麵可能不會是什麽好話。
便當即打斷了她:“你不用說了,我上完香,自去拜見師父。”
***
先於家廟大雄寶殿向佛祖進香,葉致便跟著小徒弟來到了家廟中的一間廂房門前。
“大姑娘稍等,我這就去向師父通報一聲。”小徒弟依舊欲言又止的糾結模樣。
看樣子是持盈對她有所交代。
持盈師父到底病到何種程度?瞧著小徒弟的反應,倒像是她有意不見自己,且一定同著小丫頭說過些什麽。
若是不能親眼所見,葉致始終是不能安心的。
葉致滿心焦灼地等在門外。
好半晌,房間中都是靜悄悄的。
端的是葉致素來理智,才沒來個葉數上身,直接踹門衝進屋去。
此時房門終於打開了,小徒弟悄聲道:“大姑娘,師父請您進來了。”
葉致獨個兒走進屋裏,小徒弟便也帶上門出了屋。
廂房麵積並不大,卻也分做了裏外兩室。
外室迎著房門的牆壁上懸著三聖佛像,中為阿彌陀佛,左為觀世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
佛像前擺有供桌,供桌之上陳列著幾式供果,以及香爐木魚。
供桌之下還有蒲團一隻。
可算得上是簡樸至極。
再看內室,竟比起外室還要素淨幾分,不過是一張素木四柱架子床,一口素木箱櫃,以及一張八仙桌子,四把條椅。
這廂房乃是持盈師父平日裏的起居之所,葉致雖與她親厚,卻是甚少會在此處與她詢學佛法。
葉致心知,無論是母親還是鄭老夫人,斷都絕不會苛待於持盈師父。
所以這廂房內會有如此布置,也大凡不過是師父有意為之。
但心裏始終有些不是滋味。
而更叫葉致心頭一緊的是,這麽多年來,自己竟然從來沒有注意到過持盈師父的生活。
佛法是高深莫測的,是超脫於塵世的。
但是研習佛法的人,又有哪個能做到不食人間煙火氣呢?
葉致猛然間意識到,也許自己所謂的佛法造詣,不過是些站不住腳的空中樓閣而已。
正在葉致恍惚間,四柱架子床上傳來一陣猛烈地咳嗽聲。